第68章 我的科举画风不一样-《公主太恶劣?抱紧她大腿后真香!》

  当~

  当~

  当~

  随着三声沉厚而祥和的钟声响起。

  音荡蔓延过整个考场,如一缕缕清风般抚平了一众考生心中激动的涟漪与忐忑。

  杨安已经是第四次坐在院试的考场上。

  这钟声他也听了四次。

  他知晓这钟名为“夫子钟”,相传是两千年前一位法相境强者炼制的法器,敲响后有着稳定心神、开智、开悟等功效。

  当然了。

  如此神器肯定不能随便动用。

  现在敲响的乃是仿品。

  不过也有着些许稳定心神的功效。

  可惜接连四次坐在这考场上,唯手熟尔的杨安早对这钟声的效果麻木了。

  他静坐着。

  等巡考官带着几人将卷子发下。

  科举院试分为四项。

  文史经典、算术、诗词以及文章。

  每一项都有一张独立的卷面,附在卷面下的四张白纸用来答题。

  卷子入手。

  杨安还是忍不住感叹,官家用纸确实不错,入手柔软且厚实,比他自家所用好上太多。

  杨安保持着良好的习惯。

  拿到卷子后,不像其他考生拿到考卷就埋着头研墨、抓紧时间做题,耐心先将四张卷子全部粗略翻看了一遍,确认印刷没有遗漏之处后,才在指定位置写上自己的姓名。

  研好墨汁。

  狼毫蘸上墨水。

  杨安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始答题。

  首先是文史经典题。

  杨安十岁便考上童生,之后虽八年未中,但那些文学经典一日未曾放下。

  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

  考卷上的题目于他而言几乎无需思考,看完题目,答案便像条件反射般从笔下流出,化成一行行工整的字迹落在卷面。

  无论是背诵、解释还是延伸,都精准无误。

  对杨安来说。

  文史这一项半点难度都没有。

  不过一个时辰。

  第一张有关文史的考卷,他便已一气呵成地答完。

  看着卷面工整的字迹。

  杨安轻轻吹了吹上面的墨迹,而后将其平铺在左边的长板上晾着。

  冬日气温低大家都穿着棉服。

  但今日日头不错,空气中干冷干冷的,阳光晒着,墨迹用不了多久便能晾干。

  便晾晒这第一张考卷。

  杨安拿出第二张考卷,准备答题。

  第二张考卷上的题目。

  不过是小学六年级的加减乘除,杨安虽把高中以上的理科知识大多还给了老师,但做这种小学数学题还是手到擒来。

  甚至比刚才答文史题还要快。

  还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第二张卷子就已答到最后一题。看着这道首关大题,杨安读完后笑又笑,好难的题目。

  居然是鸡兔同笼!

  他花了半分钟列了个方程组,算清答案后,再将方程组换成古语,一行行写在答题纸上,随着最后一笔墨落,便完成了。

  第二张卷子写完时第一张也已晾干。

  压好第一张考卷,杨安将第二张铺好晾着,而后马不停蹄地拿起第三张考卷。

  诗词项。

  这次看着考卷上的题目杨安有些奇怪。

  往常诗词项要么考一首词。

  要么考一首诗。

  今日却给了两个题目,一以《青玉案》为题作一首词,或以“寒”为意境作一首诗,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不管是诗还是词。

  杨安都能想出名篇作答,可是下笔时却有些迟疑,他此次院试的目标并非仅考上国子监,而是要拔得头筹,考中案首!

  先前说过。

  案首已经脱离的实力的本身,需要一点点运气。

  如果审卷官偏爱诗。

  自己却写了词选,那就可能导致丢失一点点印象分,错失案首。

  站在一诗一词的岔路口。

  杨安迟疑间。

  先前为他说话的冷考官揣着手,如往常般巡视过来,杨安早已习惯他每隔一阵就巡查一次的身影,并未抬头,仍在琢磨选哪个题目。

  忽然小纸团飞了过来。

  滚了几圈停在杨安卷子上。

  巡考官就在附近,谁这么大胆子扔纸条?莫非是想陷害我,取缔我科举资格?!

  杨安大怒,急忙抬头。

  去找犯人是谁!

  然刚抬头,他就见冷考官向他眨了下眼睛,而后装作无事发生般走开了。

  杨安:……

  他赶忙将那小纸条攥进手里。

  迟疑了片刻,环视周围见没人注意自己这边,杨安偷偷将那小纸条打开,只见上面写着一首以寒字为题的五言绝句,落款处写着两个可爱的小字“珂珂”。

  好家伙!

  原来是国子监的人!

  怪不得这位冷考官刚刚会为我说话!

  杨安满头黑线,刚对大夏官场树立起的良好印象,又稍微破碎了几分。

  虽然不知道珂珂为什么要来帮他作弊。

  但是杨安心想,珂珂让自己写诗还专门给了一首写诗的小抄,肯定是有她的道理,不如就写诗吧!

  杨安念及此处。

  正要准备落笔之时。

  翰林院学士梁大人恰好巡视考场,也走到了这里。

  杨安对这位翰林府学士观感极好。

  从刚才他不畏惧崔万州的强权,当面把崔文彦骂得狗血淋头,就能看出这是一位铁面无私的好官!

  跟姐夫一般正直的人!

  杨安对其观感极佳,怕他误会自己作弊,赶忙将冷考官刚扔给他的小纸条捏成一团,藏进了袖口中。

  才将小抄藏好。

  走到他近前的梁瑞大人脚步突然一顿。

  莫非梁大人察觉到小抄了?这要是让他误会了可怎么办?

  杨安心头微骇,正想着如何解释时。

  就见刚刚铁面无私、不畏强权的梁康跟冷巡考官一样,左右环顾,趁周围没人注意这边,从自己大袖中掏出一张已经写好的卷子,行云流水的铺在杨安的桌子上。

  做完这些他跟没事人一样。

  对杨安眨了眨眼睛,口中无声地比了个“公主”二字,而后略有矜持地颔首一笑,转身离去了。

  杨安:……

  手里捏着国子监的答案。

  桌面上铺着的公主府直接送来的答题卷,杨安对大夏官场幻想彻底破灭了。

  不只是云州刺史崔万州。

  节度使林业平

  就连公主府、国子监,里里外外群魔乱舞,根本没有一个守规矩的!

  杨安有种误入穿越火线国际服的感觉。

  满天都是外挂。

  不比谁的枪法准,只比谁的外挂更牛逼。

  大夏如此,何愁不灭!!!

  尤其是安乐公主,简直无法无天到了极点!人家国子监好歹还知道送个答案掩饰一下。

  你倒好!

  连灯都不关!

  直接送一张写好的卷子来!还特么是主考官亲自送的!这还是科举吗?你过家家呢!

  更重要的是。

  你把我们赌约当成什么了?!

  觉得我一定考不上案首是吧!

  觉得我输定了是吧!!!

  被安乐公主送来的考卷彻底激怒。

  本来还在纠结是写诗还是写词的杨安,此刻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考上案首,一定要给狗女人点颜色看看!一定要狠狠使用狗女人的玉足!

  他当即决定,诗与词都要写。

  以《青玉案》为题?

  我踏马直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以“寒”字为题作诗是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带着满腔愤慨,杨安写完了诗词卷。

  紧接着,便只剩下最后一张考文章的卷子,最后一张考卷的题目是“君子高洁”。

  怀揣着对大夏官场绝望的心情。

  看完题目的杨安连半秒钟都没有思索。

  提笔就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