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西提亚国埃克巴那城外
出城没走多远,赵亨一家便发现几个农人三三两两地在田里劳作,隐隐传来的吆喝声听上去心情不错。
“他们这么辛苦,还能这么快乐,真是难得。”赵夫人幽幽说道。
“是啊,按照古时的说法,惊蛰下雨那是天公作美。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微雨田家几日闲,卉新耕种从此起。好的天时,再加上自身的努力,今年的麦子收成一定会很好,日子也会过得很好,即便苦点累点也是值得的。”赵亨应道。
“哎呦,没想到你个管钱的,竟然还懂农事,真是难得。”赵夫人听后有意揶揄起丈夫来。
“粮食是国之根本,你别看价格不高,但产量却是大得惊人,同时也是国家税赋的重要支柱。最重要的是,这粮价还是个大麻烦,若是价格太低则伤害种粮的农人,价格太高则伤害其他百姓,太低太高都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所以每到丰年国家都会以平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余量,等荒年时再以平价卖出,以保护农民利益,百姓吃得起粮,不法商贾无处渔利,求得国家稳定。”
“你还别说,正是因为家族里有商队,有粮店,我又当了这么多年税务官,跑了那么多地方,接触了那么多农民,才搞清楚这些。要真是只待在城里做生意,怕是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清吧。”赵亨侃侃而谈,说道后面难免自鸣得意。
“行了行了,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赵夫人白了丈夫一眼,换了个话题,“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参加,你说今天我就全程跟在你后面,还是可以去找别人聊聊?”
“这个嘛,祭祀行礼的时候,你还是老老实实待我边上,我们怎么做,你跟着做就好了。等到了猎场,你可以随性些,没那么多规矩。”赵亨想了想道。
“好吧……”赵夫人转而看向正望着窗外发呆的女儿,本想说点什么,但却没有开口。
赵亨见状继续闭目养神。
马车不疾不徐地向西北方向而行。
不知过了多久,原本寂静的四周渐渐传来嘈杂的声音。
“老爷、夫人,到地了……”很快,车夫张伯便回头对着轿厢提醒道。
“嗯。”赵亨应了一声,一家人随即整理衣着妆容,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马车速度渐渐放缓,并慢慢停了下来。
“赵大人、夫人、小姐,马车只能到这里了,前面剩下的半里路需要步行。”马车停稳后,外面传来了一个听着恭敬,却又不卑不亢的声音,不用想肯定是负责戒严的皇家骑士团。
赵亨没有应声,略微活动了下肩颈后便率先下了马车,赵夫人和赵婉如接着款款而出。
赵亨一家甫一下车,便见皇家无上威严。首先入眼的便是两排印着国家象徽的黑黄色大幅旌旗,而旌旗下面身着银铠、手按剑柄的皇家骑士团个个英勇雄壮。
除此之外,场地开阔,人影稀疏,除了不远处停着的一些马车外,并无其他特别之处。
打眼扫了一圈后,赵亨收回目光,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三个皇家骑士团骑士。带头的小队长身材魁梧,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
“好的,辛苦了。”赵亨对着小队长点了点头。
“应该的,这边请。”小队长随即让开道路,并略微欠身引了引方向。
“嗯。”赵亨不在多话,随即带着妻女向前走去。
“你,马车停到那面去,卸下杂物,接受全面检查。”赵亨一家还没走出几步,一个略显稚嫩的严厉声音便从身后传来。
“好,好。”车夫张伯的声音有点哆嗦。
“行了,小点声,就不能等人走远了再查。”小队长的声音压得很低。
“哦……是,队长。”年轻的骑士应道。
“那是赵承虎他们一家,下次给我长点记性。”小队长又补充了一句。
“是,队长,我记下了。”这次年轻骑士的声音听上去有些胆怯。
听到身后对话的赵亨一家都是微微一愣,却并无人回头张望,就像是什么都没听到一般,继续向前走着。
“看这样子,我们今天是不是来得有些晚了……”走出百十米后,赵夫人小声问了句。
“这嘛,或许吧,可按照预估我们可是提前到了有小半个时辰啊。”赵亨悻悻回道。
“那下次要再参加的话就提前一个时辰好了。”赵夫人皱了皱眉。
“至于那么夸张吗?”赵亨虽然也觉得有些迟了,但并不赞同夫人这种矫枉过正的方式。
“我还不知道你了,就没见你什么事能赶到前面。”赵夫人不满地哼了一句。
“我这是天生性子慢,又没什么坏心思,陛下、伯爵他们都是知道的。”赵亨对此不以为意。
“你……”赵夫人还准备在训斥上几句,却见不远处三三两两地站着不少人,只好赶紧闭上了嘴。
“呦,赵大人,您可又是姗姗来迟啊。”
“谁说不是呢,守着这么端庄贤惠的夫人,这么乖巧漂亮的女儿,是我的话,也不愿意出那个府门。”
与此同时,一胖一瘦两个比赵亨略微年长的男人,带着各自的夫人向着赵亨一家迎了过来。
“让两位大人见笑了。婉如,还不向大人们问好。”赵亨笑呵呵地说道,看上去与他们的关系不错。
“婉如见过两位伯伯。”赵婉如随即行礼。
“哎呦,上次见你是什么时候来着,这一年半载不见越发漂亮了。”
“谁说不是呢,我看就这次来的那些大家闺秀,没一个能比得上你。”
两位大人随即夸赞道。
“行了,别理他们了,我们那边说话去。”其中一位大人的夫人当即拉着赵婉如母女朝着一边走去。
三男四女即刻分成两团,各自畅聊起来。
而周边的其他人,自赵亨一家出现后,都有意无意的将目光投向赵婉如,谈论的话题也由此发生了转变。
对于这样的情况,赵亨一家这么多年来早已习惯,并能泰然处之。按赵亨的话说,就是要做到三不,不排斥、不搭理、不动怒。
大家还没有聊多久,就有礼官宣布开始入场。
由于是参加庄严的祭祀典礼,所以原本嘈杂的声响很快便安静下来。人们纷纷停止交谈,有序地向着祭台方向聚拢。
喜欢大话中土之霁月清风
出城没走多远,赵亨一家便发现几个农人三三两两地在田里劳作,隐隐传来的吆喝声听上去心情不错。
“他们这么辛苦,还能这么快乐,真是难得。”赵夫人幽幽说道。
“是啊,按照古时的说法,惊蛰下雨那是天公作美。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微雨田家几日闲,卉新耕种从此起。好的天时,再加上自身的努力,今年的麦子收成一定会很好,日子也会过得很好,即便苦点累点也是值得的。”赵亨应道。
“哎呦,没想到你个管钱的,竟然还懂农事,真是难得。”赵夫人听后有意揶揄起丈夫来。
“粮食是国之根本,你别看价格不高,但产量却是大得惊人,同时也是国家税赋的重要支柱。最重要的是,这粮价还是个大麻烦,若是价格太低则伤害种粮的农人,价格太高则伤害其他百姓,太低太高都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所以每到丰年国家都会以平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余量,等荒年时再以平价卖出,以保护农民利益,百姓吃得起粮,不法商贾无处渔利,求得国家稳定。”
“你还别说,正是因为家族里有商队,有粮店,我又当了这么多年税务官,跑了那么多地方,接触了那么多农民,才搞清楚这些。要真是只待在城里做生意,怕是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清吧。”赵亨侃侃而谈,说道后面难免自鸣得意。
“行了行了,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赵夫人白了丈夫一眼,换了个话题,“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参加,你说今天我就全程跟在你后面,还是可以去找别人聊聊?”
“这个嘛,祭祀行礼的时候,你还是老老实实待我边上,我们怎么做,你跟着做就好了。等到了猎场,你可以随性些,没那么多规矩。”赵亨想了想道。
“好吧……”赵夫人转而看向正望着窗外发呆的女儿,本想说点什么,但却没有开口。
赵亨见状继续闭目养神。
马车不疾不徐地向西北方向而行。
不知过了多久,原本寂静的四周渐渐传来嘈杂的声音。
“老爷、夫人,到地了……”很快,车夫张伯便回头对着轿厢提醒道。
“嗯。”赵亨应了一声,一家人随即整理衣着妆容,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马车速度渐渐放缓,并慢慢停了下来。
“赵大人、夫人、小姐,马车只能到这里了,前面剩下的半里路需要步行。”马车停稳后,外面传来了一个听着恭敬,却又不卑不亢的声音,不用想肯定是负责戒严的皇家骑士团。
赵亨没有应声,略微活动了下肩颈后便率先下了马车,赵夫人和赵婉如接着款款而出。
赵亨一家甫一下车,便见皇家无上威严。首先入眼的便是两排印着国家象徽的黑黄色大幅旌旗,而旌旗下面身着银铠、手按剑柄的皇家骑士团个个英勇雄壮。
除此之外,场地开阔,人影稀疏,除了不远处停着的一些马车外,并无其他特别之处。
打眼扫了一圈后,赵亨收回目光,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三个皇家骑士团骑士。带头的小队长身材魁梧,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
“好的,辛苦了。”赵亨对着小队长点了点头。
“应该的,这边请。”小队长随即让开道路,并略微欠身引了引方向。
“嗯。”赵亨不在多话,随即带着妻女向前走去。
“你,马车停到那面去,卸下杂物,接受全面检查。”赵亨一家还没走出几步,一个略显稚嫩的严厉声音便从身后传来。
“好,好。”车夫张伯的声音有点哆嗦。
“行了,小点声,就不能等人走远了再查。”小队长的声音压得很低。
“哦……是,队长。”年轻的骑士应道。
“那是赵承虎他们一家,下次给我长点记性。”小队长又补充了一句。
“是,队长,我记下了。”这次年轻骑士的声音听上去有些胆怯。
听到身后对话的赵亨一家都是微微一愣,却并无人回头张望,就像是什么都没听到一般,继续向前走着。
“看这样子,我们今天是不是来得有些晚了……”走出百十米后,赵夫人小声问了句。
“这嘛,或许吧,可按照预估我们可是提前到了有小半个时辰啊。”赵亨悻悻回道。
“那下次要再参加的话就提前一个时辰好了。”赵夫人皱了皱眉。
“至于那么夸张吗?”赵亨虽然也觉得有些迟了,但并不赞同夫人这种矫枉过正的方式。
“我还不知道你了,就没见你什么事能赶到前面。”赵夫人不满地哼了一句。
“我这是天生性子慢,又没什么坏心思,陛下、伯爵他们都是知道的。”赵亨对此不以为意。
“你……”赵夫人还准备在训斥上几句,却见不远处三三两两地站着不少人,只好赶紧闭上了嘴。
“呦,赵大人,您可又是姗姗来迟啊。”
“谁说不是呢,守着这么端庄贤惠的夫人,这么乖巧漂亮的女儿,是我的话,也不愿意出那个府门。”
与此同时,一胖一瘦两个比赵亨略微年长的男人,带着各自的夫人向着赵亨一家迎了过来。
“让两位大人见笑了。婉如,还不向大人们问好。”赵亨笑呵呵地说道,看上去与他们的关系不错。
“婉如见过两位伯伯。”赵婉如随即行礼。
“哎呦,上次见你是什么时候来着,这一年半载不见越发漂亮了。”
“谁说不是呢,我看就这次来的那些大家闺秀,没一个能比得上你。”
两位大人随即夸赞道。
“行了,别理他们了,我们那边说话去。”其中一位大人的夫人当即拉着赵婉如母女朝着一边走去。
三男四女即刻分成两团,各自畅聊起来。
而周边的其他人,自赵亨一家出现后,都有意无意的将目光投向赵婉如,谈论的话题也由此发生了转变。
对于这样的情况,赵亨一家这么多年来早已习惯,并能泰然处之。按赵亨的话说,就是要做到三不,不排斥、不搭理、不动怒。
大家还没有聊多久,就有礼官宣布开始入场。
由于是参加庄严的祭祀典礼,所以原本嘈杂的声响很快便安静下来。人们纷纷停止交谈,有序地向着祭台方向聚拢。
喜欢大话中土之霁月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