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五大世家主你看我、我看你,脸上满是犹豫——一半家产收益不是小数,但看着秦川冷硬的眼神,又没人敢先开口反驳。
“一半收益?这……”孙家老爷刚想讨价还价,钱家主却猛地跳起来,指着秦川嘶吼:“不行!我钱家的商铺是祖上传下来的,凭什么分你一半?你这就是强盗行径!”
这话刚落,秦川眼神骤然一厉,根本没给钱家主再说话的机会。他身形一闪,右手凝起气劲成掌,快得只剩一道残影,“咔嗒”一声脆响,钱家主的脖子已被生生拧断。尸体软软倒在地上,眼睛还圆睁着,满是不敢置信。
粮仓里的人全僵住了,连呼吸都忘了。秦川甩了甩手,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件小事,对着旁边的李勇吩咐:“钱家一个不留,处理干净。”
李勇躬身应下,立刻转身带人往外走,脚步声消失在粮仓外,只留下满室的死寂。
秦川缓缓转头,目光扫过剩下的四位家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现在,还有什么误会吗?诸位要是有话,不妨直说。”
孙家老爷的脸瞬间没了血色,马家主攥着衣角的手在发抖,温家老学究更是连胡须都在颤——钱家主的尸体还躺在旁边,那道拧断脖子的脆响,像鞭子一样抽在每个人心上。没人再敢说半个“不”字,只剩下压抑的沉默,和对眼前这个男人深入骨髓的恐惧。
第二道安民告示
吾掌县城数日,唯念百姓生计、县城安稳,今再布三事,望乡邻共知:
一曰兴教化。自今日起,县城所有学堂对七岁孩童开放,无论贫富贵贱,皆可免费入学识字,由温家先生及新聘贤才授课。家长可携孩童至城东学堂登记,三日后正式开课,绝不让一户人家的孩子因家贫失学。
二曰稳民生。城西义仓、城北粮站即日起开仓放粮,凡家中无存粮、或老弱孤残无劳力者,可凭户籍前往领粮。每人每日限领米二升,需排队有序领取,严禁插队、哄抢,如有闹事者,当即驱离,永不许领。
三曰纳贤才。现需广纳有能之士共守县城:
-铁匠:需精通打造农具、铁器者,待遇从优,管食宿,另发月钱二十文;
-老师:需识文断字、能授课解惑者,与学堂先生同等待遇,月钱三十文;
-木匠:需会修缮房屋、打造器物者,管食宿,月钱十八文;
-帐房:需会记账、算清账目者,月钱二十五文。
有意者可于三日内至城南议事厅报名,一经录用,即刻上岗。吾言出必行,绝不亏待实心做事之人。
愿与乡邻共筑安稳县城,共享太平日子。
秦川谨示
城门口的告示刚贴稳,人群瞬间就围得水泄不通,有人念得大声,有人听得急切,原本嘈杂的街头,竟慢慢生出些哽咽声,比惊雷落下来更让人心里发颤。
一个穿补丁短打的汉子,听到“七岁孩童免费入学”时,突然蹲在地上抹起了眼泪——他家里有个六岁的娃,去年想送进温家学堂,光束脩就够全家吃三个月,只能眼睁睁看着娃在学堂外捡废纸认字。“这下好了……娃能上学了……”他话没说完,声音就哑了,旁边几个同样有娃的妇人,也跟着红了眼眶。
人群后排,几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挤过来,听清“开仓放粮”还标了明确位置,其中一个白发老汉突然直挺挺跪了下去,对着告示磕了个响头:“秦头领是活菩萨啊!去年冬天,我家老婆子就是饿没的……现在有粮领,咱们这些老骨头,总算能熬过这乱世了!”他一跪,旁边几个受够了饥寒的老人也跟着跪下,嘴里念叨着“谢秦头领”,声音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做木匠的老王攥着刨子,听到“纳贤才”里招木匠还管食宿、发月钱,手都激动得发抖。他之前给钱家做活,工钱总被克扣,连饭都吃不饱,现在不仅有正经活干,还能拿现钱,当即就拉着旁边的铁匠说:“走!咱们明天一早就去报名,跟着秦头领干,总比受那些世家的气强!”
还有些之前半信半疑的百姓,看着身边人或哭或跪,听着告示里一句句实在话,也彻底放了心。有人说“之前还怕他是画饼,现在看来是真为咱们好”,有人说“能让娃上学、能有饭吃,这县城跟着他,准没错”。议论声里没了之前的忐忑,全是藏不住的盼头,连风刮过告示纸的声音,都像是带着几分暖意。
“一半收益?这……”孙家老爷刚想讨价还价,钱家主却猛地跳起来,指着秦川嘶吼:“不行!我钱家的商铺是祖上传下来的,凭什么分你一半?你这就是强盗行径!”
这话刚落,秦川眼神骤然一厉,根本没给钱家主再说话的机会。他身形一闪,右手凝起气劲成掌,快得只剩一道残影,“咔嗒”一声脆响,钱家主的脖子已被生生拧断。尸体软软倒在地上,眼睛还圆睁着,满是不敢置信。
粮仓里的人全僵住了,连呼吸都忘了。秦川甩了甩手,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件小事,对着旁边的李勇吩咐:“钱家一个不留,处理干净。”
李勇躬身应下,立刻转身带人往外走,脚步声消失在粮仓外,只留下满室的死寂。
秦川缓缓转头,目光扫过剩下的四位家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现在,还有什么误会吗?诸位要是有话,不妨直说。”
孙家老爷的脸瞬间没了血色,马家主攥着衣角的手在发抖,温家老学究更是连胡须都在颤——钱家主的尸体还躺在旁边,那道拧断脖子的脆响,像鞭子一样抽在每个人心上。没人再敢说半个“不”字,只剩下压抑的沉默,和对眼前这个男人深入骨髓的恐惧。
第二道安民告示
吾掌县城数日,唯念百姓生计、县城安稳,今再布三事,望乡邻共知:
一曰兴教化。自今日起,县城所有学堂对七岁孩童开放,无论贫富贵贱,皆可免费入学识字,由温家先生及新聘贤才授课。家长可携孩童至城东学堂登记,三日后正式开课,绝不让一户人家的孩子因家贫失学。
二曰稳民生。城西义仓、城北粮站即日起开仓放粮,凡家中无存粮、或老弱孤残无劳力者,可凭户籍前往领粮。每人每日限领米二升,需排队有序领取,严禁插队、哄抢,如有闹事者,当即驱离,永不许领。
三曰纳贤才。现需广纳有能之士共守县城:
-铁匠:需精通打造农具、铁器者,待遇从优,管食宿,另发月钱二十文;
-老师:需识文断字、能授课解惑者,与学堂先生同等待遇,月钱三十文;
-木匠:需会修缮房屋、打造器物者,管食宿,月钱十八文;
-帐房:需会记账、算清账目者,月钱二十五文。
有意者可于三日内至城南议事厅报名,一经录用,即刻上岗。吾言出必行,绝不亏待实心做事之人。
愿与乡邻共筑安稳县城,共享太平日子。
秦川谨示
城门口的告示刚贴稳,人群瞬间就围得水泄不通,有人念得大声,有人听得急切,原本嘈杂的街头,竟慢慢生出些哽咽声,比惊雷落下来更让人心里发颤。
一个穿补丁短打的汉子,听到“七岁孩童免费入学”时,突然蹲在地上抹起了眼泪——他家里有个六岁的娃,去年想送进温家学堂,光束脩就够全家吃三个月,只能眼睁睁看着娃在学堂外捡废纸认字。“这下好了……娃能上学了……”他话没说完,声音就哑了,旁边几个同样有娃的妇人,也跟着红了眼眶。
人群后排,几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挤过来,听清“开仓放粮”还标了明确位置,其中一个白发老汉突然直挺挺跪了下去,对着告示磕了个响头:“秦头领是活菩萨啊!去年冬天,我家老婆子就是饿没的……现在有粮领,咱们这些老骨头,总算能熬过这乱世了!”他一跪,旁边几个受够了饥寒的老人也跟着跪下,嘴里念叨着“谢秦头领”,声音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做木匠的老王攥着刨子,听到“纳贤才”里招木匠还管食宿、发月钱,手都激动得发抖。他之前给钱家做活,工钱总被克扣,连饭都吃不饱,现在不仅有正经活干,还能拿现钱,当即就拉着旁边的铁匠说:“走!咱们明天一早就去报名,跟着秦头领干,总比受那些世家的气强!”
还有些之前半信半疑的百姓,看着身边人或哭或跪,听着告示里一句句实在话,也彻底放了心。有人说“之前还怕他是画饼,现在看来是真为咱们好”,有人说“能让娃上学、能有饭吃,这县城跟着他,准没错”。议论声里没了之前的忐忑,全是藏不住的盼头,连风刮过告示纸的声音,都像是带着几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