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作坊开工-《穿书小可怜,爹懒娘抠哥哥傻》

  翌日。

  天不亮。

  林小满赶在林大江李桃花起身时就把招工录用名单纸糊上了。

  她料到即便她说了两日后公布名单,村民一定会提前赶早来看,好在贴的早,没撞上心急如焚的村民。

  要不然一定有许多人会逮着她问东问西,不放她走。

  名单上写清了上工日、上工时辰。

  村里的童生要读书村民不敢打扰,林耀光被他娘押着在屋里出不了门,除了他们,村里还有一个认字的,一大早被人从林家老屋逮了出来。

  这几日下地累的腰酸背痛、手脚抽筋、无精打采的林大河,还在与周公对诗,便被村民叫起来看榜了。

  连林大河要如厕都没让他去成,一路连哄带骗,把他推到林大江家院门口。

  “林大河,看看都有谁被选上了?”

  林大河眯着眼,“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初考试的书生看榜也没你们猴急。”

  心急如焚多的林大牛嫌林大河话太多,“别废话,快看!”

  林大河无奈,有气无力地按着名字一个个念下去。

  “......徐三多......王小狗......莫翠花......”

  林大河一连报了七八个名字都没林二牛。

  林大牛:“完了完了,二牛这个小牛犊子,让他不要乱讲不要乱讲,这下好了,选不上......”

  林大河看着告示上最后一个名字皱眉。

  大字不识真是可怕。

  林二牛三个大字就在林大牛面前,林大牛都不认识。

  “......林二牛。”

  林大河念完,林大牛才反应过来,捏着林大河双肩,“二牛选上了,哎呀,还是最后一个,真是祖宗保佑,咱家祖坟冒青烟了!”

  “咳咳咳......那你倒是把我先放开了啊......咳咳。”林大河被力大无穷的林大牛捏着肩膀摇晃,感觉肚里的残渣都要摇晃出来了。

  “哎,不、不好意思,我太激动了。”

  “我可以走了吧?”被捏的肩膀很痛,林大河觉得浑身哪里都痛。

  林大牛哪肯放过在场唯一的一个读书人,扣着林大河双肩不让走。

  “下面还有字呢?继续念!”

  林大河觉得自己是怨种,做生意被骗也就算了,知情解意的红颜知己也是骗子,让他伤心了许久。如今他放下一切从头再来,干完农活还要被抓来当念字的壮丁。

  直到他念完所有的字,林大牛问了两遍确认都念完了才放他走。

  几家欢喜几家愁中迎来了端午。

  村学建好了,晾晒半月就能使用。

  里正和族老一合计,马上要种稻,全村上下都要忙活,等稻种完,天又热了,干脆等到九月天气凉了,村学再开。

  这么一来,林大江就没把林大河当村学夫子的事告诉本人。

  不过上林村各家各户对村学似乎没什么想法。

  除了和林谷雨玩得好的狗蛋说要念书,其余人家,鲜少有人说起想送孩子去村学读书认字。

  自然也没人去里正那里打听过束修。

  为此,里正已经在心里犯愁了。

  村学是建起来了,银子也花了,可没学生也白搭。

  总不能让夫子和底下一排桌椅大眼瞪小眼吧......

  ——

  因为要做肥皂,林小满和镇上的周老三说要猪板油,周老三东凑西凑,才凑够了林小满需要的量。

  “小满啊,你这是有准备做啥吃的了?猪板油只能炸猪油,做猪油渣,你可别浪费了。”

  周老三和林大江一家已经非常熟稔,这会忍不住劝林小满。

  怕她经验不足浪费猪板油。

  目前庄娘子那边还没消息传来,林小满不清楚嘉林县的胭脂铺行情如何,便也不方便提前透露,“不是做吃食。”

  “猪油还能做啥?”周老三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林小满眨眼对着周老三做了个封嘴的动作,“周伯伯,您可别问了,等我做好了,拿来送你一个。”

  作坊开工那日,上林村村民几乎都来了。

  里正带着德高望重的族老,给作坊撑场面,林大江乐呵呵的,就连林贵和林老太也被林小满请来了。

  之后便是各种仪式,求祖宗保佑,求老天保佑,总之耽搁了个把时辰才结束。

  之后,林小满的四个舅母和李大娘开始处理猪板肉,把猪油熬出来。

  这会功夫,林小满便给中间工序的人员讲述猪油和碱水混合注意事项。

  为了替碱水保密,林小满没说碱水,叫做“配方水”。

  关于“配方水”和猪油的比例,林小满特地强调了两三回。

  “比例不能搞错,一旦比例错了,香皂便白做了。”林小满拿起一块自己做的香皂展示给众人看,“所以一定要按照比例,两者混合时需要不断搅拌。”

  “东家,怪不得你问我力气大不大。”林二牛笑得憨憨的,幸好只要求力气大,他浑身上下仅剩一个优点。

  “林二牛,那我做示范时便由你来帮我搅拌,成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行啊!娘说你是东家你说了算,你让我干啥便干啥!”

  “行,趁着猪油还在做,我想强调下作坊干活的要求。有家人去年在作坊上过工的都知道,新入作坊的有五日试用日,试用日的工钱是十五文,试用日结束通过小测便能涨到三十文一日。”

  “另外有偷奸耍滑、监守自盗等发生,一律辞退或送官。”

  作坊的要求,林小满足足讲了半刻钟。

  等她讲得口干舌燥,第一锅猪油出锅降温了。

  等猪油温度降下来,林小满便当着他们的面做了一回。

  当林二牛不断搅拌,促进猪油和碱水充分融合发生皂化反应后,剩余的人震惊了。

  “这“配方水”是什么?为何这么神奇?竟能让猪油渐渐搅拌成黏糊糊的东西。”底下的人问。

  林小满拿了块香皂,“瞧,这便是最终的成品,卖给有钱的公子妇人小姐,”

  林二牛使劲搅和,一边搅一边问,“东家,我要搅和多久?”

  “继续,林二牛,这才刚开始呢!要不然我当初问你力气大是白问的?”

  林二牛憨憨一笑,闭上嘴巴继续搅和。

  之后,林小满又示范了加艾草粉、紫草粉的步骤,让大伙不要贪快,刚开始做一定要求稳。

  “前面两日大家都在学,做错了没事,浪费了也没事,浪费的食材我林小满买单。等学会了,过了试用日,作废的便要你们自己买单,作废一次,当日工钱扣十分。”

  “扣十文?一日工钱才三十文啊!”

  “东家,这......作废一次就扣十文,两次便是二十文?”

  底下众人开始议论,林小满点头,“是,作废三次便扣三十文,三十文扣完为止。不过大伙也不用担心,只要按照比例,基本不会有作废的机会。”

  有压力才有动力。

  这不一听说作废一次要扣十文,大伙学的尤为认真,眼睛都不敢眨,生怕错过了什么。

  ——

  天气渐热,草木皆盛。

  林小满种在后院的木莲果苗从一米高长到了一人高,不断有新枝新芽冒出。有些枝条长出毛细根,扎在墙壁上,攀着墙壁往上爬。

  就连后来扦插的苗,吸满了雨水也开始向上疯长。

  林小满立马加了腐熟土防止木莲果植株徒长。

  营养跟不上会导致植物徒长,植物一旦徒长,枝条过细,不能支撑顶端芽点影响,影响后续生长。

  这时候便要尽量加肥控水,减缓徒长的趋势。

  春日种下的各种作物,也开始长出半指大小的果实,要不了多久,就有各种蔬果可以入嘴。

  香皂作坊开始进入正轨,林春花脑子灵活,善于观察,对碱水和猪油的比例把控精准,如今俨然成了林小满的副手。

  林小满见她上手快,便试着让她做第二、三道工序的小管事。

  转眼便到了初夏,日头渐渐热起来了。

  林小满自己做的那一批少量的香皂已经皂化完成。

  庄娘子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金玉满堂的香皂已经定出去两百多块。

  可惜,林小满最初做成功的香皂,总共也才二十多块。前面二十多块送去金玉满堂,被等不及的官夫人直接高价买走。

  由于香皂的销售势头不断上涨,金玉满堂在嘉林县周边几个县迅速开启了分店。

  至此,甄县令乐见其成。

  林家的生意好了,他的消息网扩张了,甚好,甚好!

  走路带风的甄县令当即高价买了两块何首乌生发皂,研磨挥笔,随一封信送入京城。

  京城的甄夫人收到信,看着幺儿信中夸赞的何首乌生发皂,将信将疑地用了两回。

  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如何,甄夫人觉得用过几回生发皂的头发变得乌黑亮丽,往日里常常打结的发尾梳起来也顺畅许多。

  剩下那一块,她给了大儿媳,两人用了一段时间,都觉得生发皂果然名不虚传。

  用了首乌的生发皂,头发乌黑顺绸,明眼里就能看出不同。

  甄夫人哑然,也不知道幺儿在嘉林县做了什么,为何有这么多没见过的玩意。

  明明一个下县,却时不时有好东西冒出来,怪不得幺儿待在那处不肯回来,怕是天高皇帝远的,都乐不思蜀了吧。

  甄夫人走亲访友间,何首乌生发皂的名声渐渐传开,引得官家夫人小姐纷纷去京城有名的胭脂铺询问,自然是空走一场。

  甄夫人见势头起来,这才和几个手帕交透露,生发皂乃是她那外放的幺儿派人送的。

  不出几日,甄家幺儿孝顺的名声和何首乌生发皂的美名传遍京城。

  甄夫人去信一封,让幺儿赶紧多送些生发皂来京城,信件一来一去半月之余。

  林家作坊第一批批量制作的生发皂已经晾晒月余,只要再晾晒月余便能使用。

  林小满原本以为何首乌生发皂要价贵,销量不会太好,哪知装娘子来信,何首乌生发皂的预定量是最多的。

  看来,不管在哪朝哪代,富人圈里,养生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首乌生发皂、茯苓金银花皂预定量在前二,有着清热降燥的紫草皂、艾草皂也不错,反倒是桂花味的桂花皂出乎意料,没多少人订。

  林小满便想着,是时候制作美容皂了,带有美容功能的香皂,怕是比生发养生皂更让人趋之若鹜。

  ——

  日头高悬。

  上林村家家户户开始犁地。

  潮湿闷热的空气憋得人身上发汗,忙碌的村民更是挥汗如雨。

  林大江家有牛犁地,又有男丁众多的李家帮忙,七八亩地很快种好了。

  今年天气尤为热,村里人热得受不了。

  林大江自家得地忙完,又去帮林贵。

  林老太到底年岁渐大,没以前那么硬朗利落,特别是天一热,浑身都火辣辣的。

  今年还有个拖油瓶林大河,比林贵还不如。

  田地是庄稼人的根本,林大江带着牛犁地,又帮着插秧。

  与林家交好的几户人家羡慕林大江有牛,便花钱来租牛。

  林大江给牛喂饱了草,把牛租借出去。村口王大爷见状,也把牛借出去。

  “这天气热的不正常。”

  “是啊,往年还要半月余才有这种鬼天气。”

  “也不知道今年收成如何,只盼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哦!”

  田间地头,不少庄稼汉坐在田埂上你一言我一句。

  忙累了便歇会说些闲话,休息好了便立刻马不停蹄插秧。

  因为天热得快,林家的招牌冰凉冻提前开始制作了。

  拿到明义堂门口售卖,不出一会功夫便卖完了。

  就连李二力和李家四兄弟挑着冰凉冻走街串巷卖,也比往年生意好。

  倒是酒楼这边,除了早食生意还行,中午来如意酒楼用饭的越来越少。

  没法子啊,天热,走几步就挥汗如雨衣服全湿,黏在身上湿哒哒闷着难受。

  口腹之欲可以控,燥热流汗难控啊!

  别说酒楼了,就连林家作坊这里,干活的村民也个个热得不行。

  林小满见状,煮了两大锅绿豆汤,加了糖,煮的甜丝丝的,等凉透了后加入空间冰箱制作的冰块。

  林小满不敢加太多,只比一般的绿豆汤凉一些,但作坊干活的村民吃了都直呼爽快,干活劲头越来越足。

  喜欢穿书小可怜,爹懒娘抠哥哥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