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上的战斗已经结束,但是弥漫的硝烟依旧笼罩着整个战场,似在哀伤,又或是在感叹!
松花江畔
楚天铭端着望远镜的手不自觉的有些颤抖。
之前的一幕幕场景直至此刻还在脑子中不停的重复着,即使见惯了战场上的生死,也让他不由得不动容。
战争是残酷的,为了生存和自由而抗争的战争更是残酷。
从“九一八”开始,直至现在,已经十余年过去,无数的华国儿女前赴后继,舍生赴死,牺牲在了这场伟大的斗争中。
“是时候结束这场战争了!”
良久之后,楚天铭缓缓的放下望远镜,眼睛之中厉芒闪过,一股强大的战意涌现了出来。
“司令,人员到齐了!”
身后,警卫员上前一步,小声的提醒道。
“嗯!”
楚天铭应了一声,迅速转身离去。
…
半个小时之后,距离战场后方二十公里的一处密林里。
方圆五里的范围已经被全面戒严,隶属于救国军的警卫部队明里暗把整个密林封锁得密不透风,一只飞鸟也别想飞进去。
松花江上的风带着硝烟与血的气味,穿过林间时发出呜咽般的低啸。
密林深处,临时搭建的作战指挥部里,几张粗糙的木桌拼在一起,上面摊着一张被烟灰烫出焦痕的东北军事地图。
煤油灯的光在人们脸上跳动,将凝重与焦灼照得忽明忽暗。
救国军的高级将领们围站在桌旁,空气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
松花江大桥一战惨胜,拿下了这条通往南岸的咽喉要道,但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此刻,打开的门窗外,隐约还能听见远处战场传来的零星枪声和伤兵的哀嚎,像是这场战役尚未散尽的余音。
“不能再慢了!”段鹏一拳砸在桌沿,震得煤油灯的火苗猛地一颤。
“鬼子现在是惊弓之鸟,指挥系统乱成一团。就得趁他病,要他命!我的特战大队已经准备就绪,连夜渗透,打掉他们的指挥部,炸掉他们的军火库和交通枢纽,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速度,必须得快!”
叶枫手指点在地图上,沿着长吉铁路线慢慢划过,声音依旧冷静,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大鹏,你的想法我明白。快,是要快。但逼得太急,困兽犹斗,日军残余主力若拼死反抗,我军伤亡必然陡增。依我看,不如留出一个口子,佯装主力压迫,实则驱赶他们往朝鲜方向退。他们归心似箭,抵抗意志一旦瓦解,我们光复失地的阻力会小很多,也能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他的手指停在鸭绿江畔,“让他们走,总比让他们死战到底,啃掉我们几颗牙要好。”
“牺牲?哪场仗不死人?”
段鹏梗着脖子,声音沙哑,“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今天让他们成建制地退到朝鲜,明天他们得到本土支援,就能再从鸭绿江那边打回来!我们这十几年的血,不是白流了吗?必须歼灭!彻底歼灭!”
一旁沉默许久黄旭终于开口,眉头紧锁,望着地图上漫长的海岸线:“老段,老叶,你们说的都有理。但我最担心的是天上。”
他粗壮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旅顺、大连的位置。
“鬼子的海军航空兵主力还在!我们大军一旦全面展开,暴露在旷野之上,他们的飞机从航母上、从这些港口起飞,对我们就是灭顶之灾!战士们的血肉之躯,怎么扛得住铺天盖地的轰炸?这个隐患不除,谈何进攻?谈何光复?”
争论声在低矮的帐篷里回荡,与外面林间的风声、远处的枪炮残响交织在一起。
每个人的脸上都刻着深深的忧虑和不容置疑的坚决,都是为了胜利,都是为了这片土地,但通往胜利的道路,却似乎指向不同的方向。
烟灰缸里很快就塞满了烟头,浓烈的烟草味也压不住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焦虑。
就在这时,帐篷的门帘被猛地掀开。
一股带着浓重硝烟和寒意的风瞬间灌入,吹得地图哗哗作响,煤油灯的火苗剧烈地摇晃,几乎熄灭。
所有人同时噤声,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楚天铭站在那里。
他刚刚卸下沾满泥泞的大衣,递给身后的警卫员。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沉积着难以化开的沉重,仿佛将外面战场上所有的死亡与哀伤都浓缩了进去。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那目光并不锐利,却让段鹏这样的悍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让叶枫停下了手中的笔,让黄旭凝重的目光投来。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走到主位,双手撑在铺着地图的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
灯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那道从眉骨延伸到下颌的旧伤疤在明暗交错中显得格外清晰。
指挥部里一片死寂,只剩下灯芯燃烧的噼啪声和外面呼啸的风声。
叶枫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准备简要汇报刚才的讨论情况:“司令,我们正在研究下一步进攻方案,目前主要有三种意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楚天铭抬起一只手,打断了他。
“我都听到了。”
楚天铭的声音不高,甚至有些沙哑,却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寂静的水面,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来的路上,警卫员大概说了。”
他直起身,再次环视众人,眼神里多了些复杂的东西。
“放缓进攻,驱敌出境,减少伤亡。枫子的考虑,是爱兵如子。”
他看向叶枫,叶枫微微颔首。
“快刀斩乱麻,彻底歼灭,永绝后患。大鹏的魄力,是军人本色。”
段鹏抿紧了嘴唇,目光灼灼。
“担心日军空袭,避免重大损失。老黄的担忧,是老成谋国。”
黄旭沉重地叹了口气。
“都有道理。”
楚天铭缓缓说道,语气里听不出褒贬。
他话锋一转,“来之前,我在江边站了很久。”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帐篷的帆布,回到了那片刚刚沉寂下来的战场。
“望远镜里,能看到很多……很多东西。”他的声音变得更低,仿佛自言自语,却又字字砸在众人心上。
“能看到我们的小伙子,冲出战壕时是什么样子,倒下时,又是什么样子。能看到冻土被血染透,是黑红色的,黏脚。能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娃娃兵,肠子流出来了,还在往前面爬,手里紧紧攥着打空了的枪……”
将领们沉默着,有些人低下了头,帐篷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得让人窒息。
远处似乎又传来一声隐约的炮响,像是为这番话做着凄凉的注脚。
“十年了!”
楚天铭的声音陡然提高,那股深沉的悲伤瞬间被一种压抑到极致的愤怒和决绝所取代。
“从北大营的枪声算起,整整十年!在这过去的十年里,我们死了多少人?多少好儿女,埋在了这片黑土地下面?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太久!我们等这一天,也等了太久!”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那盏煤油灯终于彻底熄灭,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帐篷内陷入短暂的黑暗,只有从门帘缝隙透进的微光,勾勒出一个个挺拔而肃穆的身影。
黑暗中,他的声音如同淬火的钢铁,冰冷而坚硬:“不能再拖了!一天都不能拖!日本人耗得起,我们耗不起!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更耗不起!我们要的,不是把他们赶走!我们要的,是彻彻底底的胜利!是洗刷这十四年的屈辱!是要告诉所有人,这片土地,谁才是真正的主人!是要让那些牺牲的英灵,能够真正安息!”
警卫员迅速重新点燃了油灯。
昏黄的光亮再次洒下,照亮了楚天铭的脸。此刻,那张脸上再无半分沉重与悲伤,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坚定和熊熊燃烧的战意。
他俯身,手指如铁钎一般,狠狠戳在铺开的地图上,戳在那个刚刚用无数鲜血换来的突破口上。
“就在这里,松花江大桥!这就是插进关东军心脏的刀子!”
他的手指猛然向北划过,力道之大,几乎要将地图撕裂:“黑龙江境内的少数日军,不成气候!一纵、三纵,给我像赶羊一样,往北赶!一直赶过黑龙江,让他们滚到西伯利亚啃冰雪去!老毛子不是看热闹吗?让他们也尝尝滋味!”
手指倏地转向东南:“吉林境内的残部,二纵、四纵,向东压迫!不准他们南下与辽宁主力汇合,把他们统统撵过鸭绿江!他们要回朝鲜?可以!但只能是丢盔弃甲、丧家之犬一样地滚回去!”
最后,他的手掌带着无可抗拒的力量,猛地覆盖在地图上辽东辽西的大片区域,尤其是重重地按在“锦州”二字之上!
“至于这里——关东军的主力,他们的精锐,号称皇军之花的部队!”
楚天铭的声音斩钉截铁,如同铁锤砸在砧板上,“全部给我钉死在这里!纵深的五纵、六纵、七纵,全部压上!骑兵支队穿插分割!段鹏!”
“到!”段鹏猛地立正,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你的特战大队,给我撒出去!像钉子一样扎进他们的五脏六腑!我要他们的指挥部失灵,电台哑火,补给线断掉!让他们乱!乱成一锅粥!”
“是!保证完成任务!”
“叶枫!”
“到!”
“统筹各部,拟定详细围歼计划!后勤补给,伤员转运,必须万无一失!我要的是胜利,不是惨胜!”
“是!”
“黄旭!”
“到!”黄旭挺起胸膛。
“防空!我把所有的高射机枪营、刚刚缴获的鬼子防空炮,还有从后方紧急调运的烟雾弹,全部交给你!在总攻发起前,你的工兵部队,给我在关键节点尽可能多地布置假目标、假阵地!我要你织起一张网,一张能最大限度遮住小鬼子眼睛,挡住他们炸弹的网!减少空中威胁,就看你的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楚天铭的身上凌冽的杀机一闪而过,郑重地说道:“之前的时候考虑到华北和华南战场,我们的战机没有大规模的进行参战。”
“这一次,空军飞行大队出动五百架战机负责掩护,即使小鬼子本土的所有飞机全都飞来,我也要让它有命来,没命回去!”
“明白!豁出命去,也不让鬼子的飞机好过!”
楚天铭直起身,目光如炬,再次扫过每一位将领激动而坚毅的脸庞。他的声音如同出鞘的军刀,寒光四射,响彻在整个指挥部,也注定要响彻在整个东北战场:
“不再争论,不再犹豫!这就是最终决定:分割、驱赶、围歼!北赶、东逐、南面——绝杀!”
“三个月!”
楚天铭伸出三根手指,声音如同雷霆般在帐篷内炸响,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我只要三个月!三个月之内,光复东北全境!把日本关东军的番号,从我们的土地上,彻底抹掉!”
“此战,有进无退!有敌无我!不成功,便成仁!”
命令已下,决心如铁。
灯光摇曳,将楚天铭的身影投射在帐篷上,巨大而巍峨,如同山岳。
一场决定东北命运,乃至影响整个战争走向的最终战略,在这片硝烟未散的密林里,尘埃落定。
喜欢抗战之无敌炮兵
松花江畔
楚天铭端着望远镜的手不自觉的有些颤抖。
之前的一幕幕场景直至此刻还在脑子中不停的重复着,即使见惯了战场上的生死,也让他不由得不动容。
战争是残酷的,为了生存和自由而抗争的战争更是残酷。
从“九一八”开始,直至现在,已经十余年过去,无数的华国儿女前赴后继,舍生赴死,牺牲在了这场伟大的斗争中。
“是时候结束这场战争了!”
良久之后,楚天铭缓缓的放下望远镜,眼睛之中厉芒闪过,一股强大的战意涌现了出来。
“司令,人员到齐了!”
身后,警卫员上前一步,小声的提醒道。
“嗯!”
楚天铭应了一声,迅速转身离去。
…
半个小时之后,距离战场后方二十公里的一处密林里。
方圆五里的范围已经被全面戒严,隶属于救国军的警卫部队明里暗把整个密林封锁得密不透风,一只飞鸟也别想飞进去。
松花江上的风带着硝烟与血的气味,穿过林间时发出呜咽般的低啸。
密林深处,临时搭建的作战指挥部里,几张粗糙的木桌拼在一起,上面摊着一张被烟灰烫出焦痕的东北军事地图。
煤油灯的光在人们脸上跳动,将凝重与焦灼照得忽明忽暗。
救国军的高级将领们围站在桌旁,空气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
松花江大桥一战惨胜,拿下了这条通往南岸的咽喉要道,但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此刻,打开的门窗外,隐约还能听见远处战场传来的零星枪声和伤兵的哀嚎,像是这场战役尚未散尽的余音。
“不能再慢了!”段鹏一拳砸在桌沿,震得煤油灯的火苗猛地一颤。
“鬼子现在是惊弓之鸟,指挥系统乱成一团。就得趁他病,要他命!我的特战大队已经准备就绪,连夜渗透,打掉他们的指挥部,炸掉他们的军火库和交通枢纽,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速度,必须得快!”
叶枫手指点在地图上,沿着长吉铁路线慢慢划过,声音依旧冷静,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大鹏,你的想法我明白。快,是要快。但逼得太急,困兽犹斗,日军残余主力若拼死反抗,我军伤亡必然陡增。依我看,不如留出一个口子,佯装主力压迫,实则驱赶他们往朝鲜方向退。他们归心似箭,抵抗意志一旦瓦解,我们光复失地的阻力会小很多,也能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他的手指停在鸭绿江畔,“让他们走,总比让他们死战到底,啃掉我们几颗牙要好。”
“牺牲?哪场仗不死人?”
段鹏梗着脖子,声音沙哑,“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今天让他们成建制地退到朝鲜,明天他们得到本土支援,就能再从鸭绿江那边打回来!我们这十几年的血,不是白流了吗?必须歼灭!彻底歼灭!”
一旁沉默许久黄旭终于开口,眉头紧锁,望着地图上漫长的海岸线:“老段,老叶,你们说的都有理。但我最担心的是天上。”
他粗壮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旅顺、大连的位置。
“鬼子的海军航空兵主力还在!我们大军一旦全面展开,暴露在旷野之上,他们的飞机从航母上、从这些港口起飞,对我们就是灭顶之灾!战士们的血肉之躯,怎么扛得住铺天盖地的轰炸?这个隐患不除,谈何进攻?谈何光复?”
争论声在低矮的帐篷里回荡,与外面林间的风声、远处的枪炮残响交织在一起。
每个人的脸上都刻着深深的忧虑和不容置疑的坚决,都是为了胜利,都是为了这片土地,但通往胜利的道路,却似乎指向不同的方向。
烟灰缸里很快就塞满了烟头,浓烈的烟草味也压不住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焦虑。
就在这时,帐篷的门帘被猛地掀开。
一股带着浓重硝烟和寒意的风瞬间灌入,吹得地图哗哗作响,煤油灯的火苗剧烈地摇晃,几乎熄灭。
所有人同时噤声,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楚天铭站在那里。
他刚刚卸下沾满泥泞的大衣,递给身后的警卫员。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沉积着难以化开的沉重,仿佛将外面战场上所有的死亡与哀伤都浓缩了进去。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那目光并不锐利,却让段鹏这样的悍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让叶枫停下了手中的笔,让黄旭凝重的目光投来。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走到主位,双手撑在铺着地图的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
灯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那道从眉骨延伸到下颌的旧伤疤在明暗交错中显得格外清晰。
指挥部里一片死寂,只剩下灯芯燃烧的噼啪声和外面呼啸的风声。
叶枫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准备简要汇报刚才的讨论情况:“司令,我们正在研究下一步进攻方案,目前主要有三种意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楚天铭抬起一只手,打断了他。
“我都听到了。”
楚天铭的声音不高,甚至有些沙哑,却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寂静的水面,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来的路上,警卫员大概说了。”
他直起身,再次环视众人,眼神里多了些复杂的东西。
“放缓进攻,驱敌出境,减少伤亡。枫子的考虑,是爱兵如子。”
他看向叶枫,叶枫微微颔首。
“快刀斩乱麻,彻底歼灭,永绝后患。大鹏的魄力,是军人本色。”
段鹏抿紧了嘴唇,目光灼灼。
“担心日军空袭,避免重大损失。老黄的担忧,是老成谋国。”
黄旭沉重地叹了口气。
“都有道理。”
楚天铭缓缓说道,语气里听不出褒贬。
他话锋一转,“来之前,我在江边站了很久。”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帐篷的帆布,回到了那片刚刚沉寂下来的战场。
“望远镜里,能看到很多……很多东西。”他的声音变得更低,仿佛自言自语,却又字字砸在众人心上。
“能看到我们的小伙子,冲出战壕时是什么样子,倒下时,又是什么样子。能看到冻土被血染透,是黑红色的,黏脚。能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娃娃兵,肠子流出来了,还在往前面爬,手里紧紧攥着打空了的枪……”
将领们沉默着,有些人低下了头,帐篷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得让人窒息。
远处似乎又传来一声隐约的炮响,像是为这番话做着凄凉的注脚。
“十年了!”
楚天铭的声音陡然提高,那股深沉的悲伤瞬间被一种压抑到极致的愤怒和决绝所取代。
“从北大营的枪声算起,整整十年!在这过去的十年里,我们死了多少人?多少好儿女,埋在了这片黑土地下面?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太久!我们等这一天,也等了太久!”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那盏煤油灯终于彻底熄灭,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帐篷内陷入短暂的黑暗,只有从门帘缝隙透进的微光,勾勒出一个个挺拔而肃穆的身影。
黑暗中,他的声音如同淬火的钢铁,冰冷而坚硬:“不能再拖了!一天都不能拖!日本人耗得起,我们耗不起!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更耗不起!我们要的,不是把他们赶走!我们要的,是彻彻底底的胜利!是洗刷这十四年的屈辱!是要告诉所有人,这片土地,谁才是真正的主人!是要让那些牺牲的英灵,能够真正安息!”
警卫员迅速重新点燃了油灯。
昏黄的光亮再次洒下,照亮了楚天铭的脸。此刻,那张脸上再无半分沉重与悲伤,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坚定和熊熊燃烧的战意。
他俯身,手指如铁钎一般,狠狠戳在铺开的地图上,戳在那个刚刚用无数鲜血换来的突破口上。
“就在这里,松花江大桥!这就是插进关东军心脏的刀子!”
他的手指猛然向北划过,力道之大,几乎要将地图撕裂:“黑龙江境内的少数日军,不成气候!一纵、三纵,给我像赶羊一样,往北赶!一直赶过黑龙江,让他们滚到西伯利亚啃冰雪去!老毛子不是看热闹吗?让他们也尝尝滋味!”
手指倏地转向东南:“吉林境内的残部,二纵、四纵,向东压迫!不准他们南下与辽宁主力汇合,把他们统统撵过鸭绿江!他们要回朝鲜?可以!但只能是丢盔弃甲、丧家之犬一样地滚回去!”
最后,他的手掌带着无可抗拒的力量,猛地覆盖在地图上辽东辽西的大片区域,尤其是重重地按在“锦州”二字之上!
“至于这里——关东军的主力,他们的精锐,号称皇军之花的部队!”
楚天铭的声音斩钉截铁,如同铁锤砸在砧板上,“全部给我钉死在这里!纵深的五纵、六纵、七纵,全部压上!骑兵支队穿插分割!段鹏!”
“到!”段鹏猛地立正,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你的特战大队,给我撒出去!像钉子一样扎进他们的五脏六腑!我要他们的指挥部失灵,电台哑火,补给线断掉!让他们乱!乱成一锅粥!”
“是!保证完成任务!”
“叶枫!”
“到!”
“统筹各部,拟定详细围歼计划!后勤补给,伤员转运,必须万无一失!我要的是胜利,不是惨胜!”
“是!”
“黄旭!”
“到!”黄旭挺起胸膛。
“防空!我把所有的高射机枪营、刚刚缴获的鬼子防空炮,还有从后方紧急调运的烟雾弹,全部交给你!在总攻发起前,你的工兵部队,给我在关键节点尽可能多地布置假目标、假阵地!我要你织起一张网,一张能最大限度遮住小鬼子眼睛,挡住他们炸弹的网!减少空中威胁,就看你的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楚天铭的身上凌冽的杀机一闪而过,郑重地说道:“之前的时候考虑到华北和华南战场,我们的战机没有大规模的进行参战。”
“这一次,空军飞行大队出动五百架战机负责掩护,即使小鬼子本土的所有飞机全都飞来,我也要让它有命来,没命回去!”
“明白!豁出命去,也不让鬼子的飞机好过!”
楚天铭直起身,目光如炬,再次扫过每一位将领激动而坚毅的脸庞。他的声音如同出鞘的军刀,寒光四射,响彻在整个指挥部,也注定要响彻在整个东北战场:
“不再争论,不再犹豫!这就是最终决定:分割、驱赶、围歼!北赶、东逐、南面——绝杀!”
“三个月!”
楚天铭伸出三根手指,声音如同雷霆般在帐篷内炸响,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我只要三个月!三个月之内,光复东北全境!把日本关东军的番号,从我们的土地上,彻底抹掉!”
“此战,有进无退!有敌无我!不成功,便成仁!”
命令已下,决心如铁。
灯光摇曳,将楚天铭的身影投射在帐篷上,巨大而巍峨,如同山岳。
一场决定东北命运,乃至影响整个战争走向的最终战略,在这片硝烟未散的密林里,尘埃落定。
喜欢抗战之无敌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