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购买婢女仆人-《战死就变强?我杀敌成大秦武安!》

  秦军阵列整齐,如铁墙般压向赵军。

  那一刻,赵兵只觉秦军眼神如猛兽般凶狠。

  前方十多名赵卒顷刻间被军阵吞噬,剩下的人开始后退。

  有人第一步退却,便引发连锁反应,赵军全面溃逃。

  “杀!!!”

  执夫怒目圆睁,望着逃窜的赵兵。

  战场便是如此,一旦敌军失去斗志,那他们便不再是猎手,而是猎物。

  是时候收割战果。

  秦军追击近一里,执夫才下令停止。

  望着远处丢弃兵器的赵军,他一言不发,转身回走。

  ……

  战场中央,尸横遍野,断戟残甲遍布地面。鲜血染红每一寸土地。

  幸存的秦兵纷纷望向执夫。尽管他仍是个新兵。

  但在他们心中,执夫就是战神,是他们的战神。

  “轻伤者负责照料伤员,未受伤者三人一组,清理战场,查看是否还有活人。”

  四周静悄悄的,执夫缓缓扫视一圈,轻声开口。

  他眼神里的冷意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平静。

  他的身体其实并无大碍,复活币修复了致命伤,但他故意没有完全恢复。胸口还在流血,是为了不让人起疑。

  他赤裸着上身坐在地上,一名秦兵找了块破布,帮他裹住伤口。

  远处,三千多骑兵进入视野。

  王贲带着骑兵远远望来,哪怕见惯了战场,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这里只有四千人,竟然赢了。战场上只留下一地赵军尸首。

  看到王贲的到来,秦兵们没有多言。他们太累了,脸上没有一丝情绪。

  这一战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昨天还一起训练的教官,一同吃饭的新兵,一个一个倒在面前。他们从没摸过刀的人,今天却连杀数人。

  王贲没有打扰他们。他明白,这些新兵已经变了,他们需要时间消化这一切。

  不久,几名负伤的老兵骑马来到王贲身边,低声说着什么,还不时望向远处。

  渐渐地,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同一个方向。

  ……

  “你叫什么名字?”

  执夫正处理伤口,突然听到马蹄声靠近。

  他抬头,看到一名身穿铠甲的将领,带着骑兵站在不远处。

  “执夫。”

  他盯着那将领,淡淡回应。

  骑兵队中,有老兵看到执夫满身是血的模样,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这得杀了多少人才能变成这样。

  “我叫王贲。”

  那将领自报家门,眼里带着几分惊讶与欣赏。

  说完,他便带着骑兵离开。

  “执夫”这个名字,他已记在心中。

  执夫望着骑兵离去,心中略有波动。

  他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遇见未来名将王贲。

  如果是以前,他定会激动不已。

  因为这意味着,他开始被重要人物注意到。

  但现在,他已经不再执着于这些。

  一个时辰后,大约五千秦兵出现在战场边缘。他们是来接替守卫任务的。

  这支队伍在战场半里外停下,开始休整。

  活下来的秦兵知道,自己终于可以撤回后方营地了。

  一名骑兵策马来到执夫面前。

  “大将军传令,执夫此战杀敌七十一,其中包括伍长六人,什长三人,夫长一人。特赐连升四阶,带领剩余士兵返营休整,静候新令!!”

  骑兵话音落下,平地上顿时一片寂静,紧随其后的,是周围秦军士兵难以置信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执夫身上。

  远处五千新兵顿时炸开了锅。

  七十一人?连杀七十一敌?还有六个伍长、三个什长、一个夫长?

  这……直接连升四等?!

  他们望着远处那个跟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眼神里燃起了炽热。昨天他还和他们并肩而站,今天却已站上他们遥不可及的位置。

  咽了咽口水,他们看着执夫,心里只剩震撼与敬仰。

  他成了他们心中的神话。那个“夫长”二字,在他们脑海里不断回响。

  若是从前,他们看到这样的战场,只会作呕、恐惧。

  但现在,他们只恨自己没能站在那片尸山血海中。

  他们知道,不只是执夫,只要在那战场活着回来,每个少年都将换来荣耀加身。

  那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光宗耀祖。

  若有一日他们能归乡,定要昂首挺胸,衣锦还乡。

  “遵命~!”

  执夫半跪在地,声音干哑,却坚定地回应。

  他自己都说不清,这梦寐以求的荣耀,到底是喜,还是忧,或许两者交织,难分难解。

  起身之后,他低头看着地上那名倒在自己面前的少年,还有曾一路照拂自己的夫长,心里沉甸甸的,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

  “老人家别见怪,纪子性子慢,不太会说话。”

  执夫家的茅屋里,一名妇人与四公陪着笑脸,对一位白须老者解释。

  纪子站在一旁,低着头,袖子破旧,双手不安地绞在一起。她手上有伤,还有未结茧的水泡,像是刚从田里回来。

  听他们说话,纪子站在门边,局促得不敢动。

  “纪子,去把狼皮拿来。”

  妇人开口。心里却叹了一声,觉得这姑娘命苦。

  还没过门,丈夫就被征召上战场,生死不明。回娘家,也没脸进门。

  原本家里还有人撑着,谁知家公上山被狼叼走,执夫性情大变,也去从军。没过多久,婆婆又病倒,一家重担,竟全落在了这个才十四岁的姑娘肩上。

  她早出晚归,干着全家人该干的活,早晚还要照顾卧床的婆婆。

  看着她那件洗得发白、补了又补的碎布衣,连妇人都觉得心酸。

  纪子听了吩咐,低头匆匆走向屋角,拨开一堆杂物,用木棍轻轻刨开泥土,露出一个用十几条破布层层包裹的东西。

  她从包裹中取出一堆大小不一的碎布,一层层解开。最终露出的是一张柔软的狼皮。

  这皮是那夜执夫从狼身上剥下来的,是家中唯一称得上值钱的东西。

  她低头看着狼皮,眼中满是不舍。那双原本细腻的手,如今已有些粗糙,轻轻抚摸着皮毛。片刻后,她起身快步走到窗边,低头将狼皮递给四公。

  四公与妇人扶着老者走出了茅屋。纪子望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母亲,清瘦的脸庞上滑下泪水。

  她低声哽咽,抬手擦了擦眼角。她不怕辛苦,只怕执夫回来时,母亲已经不在了。

  哭声持续了一会儿便归于沉寂。纪子开始捣草根,为母亲煎药。又从罐子里抹了些灰白粉末,涂在脸上。

  战局如大将军王翦所料,赵军当天下午便撤了兵。

  “吴志,孝婴……”

  ……

  战争结束,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

  次日清晨,二十万大军整齐列队于空旷之地,望不到边。

  高高的木台之上,王翦居中而坐,王贲与其他十余位将军分坐两侧。随着名字一个个报出,一队队士兵从军中走出。

  这些年轻人,将是帝国未来的利刃,秦王所指之处,开山破城。

  此战声势浩大,但赵秦两军都未真正拼死厮杀,尚未到你死我活的境地。

  十多万新兵中,有九万只是走过场。

  因此,这次受赏的大多还是经验老到的老兵。

  当然,也有例外。战场左侧那一战已在军营中传开,而“执夫”之名更是响彻秦军。

  准确地说,在将军之下,这场战役中功劳最大、名声最响的,就是执夫。

  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他是一名新兵,却斩敌七十余人。

  单单这一条战绩,便令人震惊。这七十余人,不是牲畜,而是活生生的敌人。

  怪物、三头六臂、虎狼之子……各种传言在军中流传。有人甚至说,执夫身高五米,一拳能打飞赵军士卒,一手能捏碎巨石。

  ……

  这些传言传到执夫耳中时,他嘴角不自觉地抽了抽。

  这想象力,真够天马行空的。

  连同帐的兄弟也常拿这事打趣他。当然,也只有同帐的人敢这么说话,别人可不敢随便调侃。

  那天,随他一起出战的有四千余人,最后活着回来的只有一千四百多人。

  这些人都是与他并肩死战过的兄弟。执夫本就不爱摆官架子,经历几事后,人也变得更容易亲近。

  “吴志、孝婴,你们两个小子真行啊。百夫长!三百亩良田,三地三十步宅地!”

  (历史中有个叫簪nian的说法,太复杂了,简单解释一下。后面提到的三块地方,每块三十步见方的土地,可以用来盖房子。古代把三十步平方的土地称作“宅”。)

  ……

  “哈哈哈!!!”

  “哈!!”

  ……

  吴志和孝婴虽然是新兵,但个个身材魁梧,住在的地方民风也剽悍。在战场上,他们杀敌从不含糊。

  看到熟悉的战友们围着自己打趣,吴志和孝婴满脸藏不住的骄傲。现在他们也是有官职的人了,回去能照顾好家人,让他们不再受苦。

  300亩好田!加上三处住宅地!

  两人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傻笑着,双手紧紧捧着属于自己的盔甲和兵器。

  “你们说夫长多厉害?”

  “我哪知道,我只见过上一任夫长,他也没说啊。”

  ……

  四周的人低声议论。执夫营帐之外的其他新兵,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们。

  他们已经是大秦的功臣,而自己……只能继续努力。

  这一战,执夫所带的营帐共一千四百多人,其中升为百夫长的有两人,什长、伍长更是数不胜数。

  单是这次奖赏,不包括土地,光是牛羊就有将近三千头,奴隶虽不是白送,但以后可以合法购买婢女仆人,或者使用一些罪犯家属。

  “执夫!”

  正当执夫手下的兄弟们满心欢喜时,前方突然念出了“执夫”的名字。

  来了来了!

  当这个名字从传令官口中喊出,二十万秦军顿时安静下来,齐刷刷望向那传闻中的新兵。

  大家都想看看,这个叫执夫的人,是不是真如传说中那样,身高五米,三头六臂。

  王翦望向前方黑压压的军队,眼中带着好奇。其他将领也在等待,想一睹这位传奇人物的真容。

  ……

  执夫听到自己的名字,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心情,然后大步朝最前头的木台走去。

  一路上,所有士兵都注视着他,有羡慕,有嫉妒,更多的还是疑惑。

  从队伍走到台前,大约四百米的距离,当执夫站上台时,不知多少秦兵心中一沉。

  他并没有传说中的三头六臂,身高也没五米,甚至比大多数士兵还要瘦弱。

  他这副身材,怎么能做到?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他们开始自问,为什么自己不行?为什么不能像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少年一样,站上那个荣耀的高台。

  “执夫,斩敌七十一人,斩杀伍长六人、什长三人、夫长一人。

  特晋升四等爵,年赐粟米二百五十石,田六百亩,宅三十亩。”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