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次我们还能找到新东西!”张元出发的时候没忍住的说道。
其他人的眼眸里也闪烁着同样的期待。
要是每次,他们小队都能找到好东西就好了!
“你们,看我做什么?”林墨小心翼翼的问道。
“墨啊,咱们队伍里你运气最好了,你一会儿可千万看仔细了哈!”楚心打趣道。
“这个,我努力!”林墨还以为什么事呢,就算楚心不说,她也会认真寻找的。
不说她,相信队里的每个人都一样会认真寻找的。
又是炽热的天气,出了地下城之后,林墨和往日一样感觉到热气扑面而来。
还好,有防护服给她带了一丝清凉。
这次金峰带着他们又回到了上次的地方,期望这次也同样能有好运气。
“又是这些土果,你说说咱们这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吃也不能吃,用也不能用,就是一个土球而已!”张元又开始忍不住抱怨。
“可能万事存在都有它的道理吧!”楚心说道,同时还不忘继续用眼睛扫着地下,生怕漏过了任何一丝东西。
“屁的道理哟,我算是没看出这些个土疙瘩有什么用!”
林墨则是一边听他们聊天,一边也认真的寻找着东西。
只是找了好一会儿,也还是什么都没发现。
不同于林墨这边的毫无发现,俞洋那边对建筑群可是感兴趣极了。
随着距离拉近,他们看清了全貌。
这不是孤立的基因库,而是一整个科研综合体,由数个穹顶建筑通过通道连接而成。
最令人震惊的是,建筑群中央矗立着一个约五十米高的塔状结构,顶部有一个仍在微弱闪烁的蓝色光源。
“能源系统还在运作?”程海难以置信地说,“这都过去一百多年了!”
俞洋心跳加速:“前文明的量子能源技术!传说中几乎永续的清洁能源!如果这是真的。。。”
“那我们可能找到了解决漂浮城市能源危机的钥匙,”程海接上他的话,“但首先得活着进去。”
他们绕着建筑群转了一圈,发现塔状结构底部有一个足够潜水器通过的入口。
程海谨慎地操纵"幽灵号"靠近,用机械臂清除入口处的海藻和珊瑚。
“结构扫描显示内部是干燥的,”程海惊讶地说,“有完整的气密系统。”
入口处的闸门装置已经锈蚀,但应急手动开关还能运作。
程海穿上潜水服,准备出去操作。
“小心,”俞洋递给他一个手持声呐,“有任何异常立刻撤回。”
几分钟后,随着沉重的机械声,入口闸门缓缓打开。
令他们惊讶的是,门后是一个充满空气的过渡舱,水位被精确控制在舱门下方。
“难以置信的工程技术,”程海回到潜水器内,脱掉潜水头盔,“这些建筑是专为抵御海平面上升设计的。”
他们将"幽灵号"停泊在过渡舱内,等待舱内自动排水系统将海水排出。
当水位降至脚踝深度时,另一侧的门滑开了。
两人拿起装备,谨慎地踏入前文明的遗迹。
内部空气陈旧但可以呼吸,显然有某种过滤系统仍在工作。
墙壁上的应急灯提供着微弱的照明,足够他们看清周围。
“这是,生活区?”俞洋用手电照向四周。
房间里有简单的家具和设备,全都覆盖着厚厚的灰尘。
桌上甚至还有杯子,里面的液体早已干涸。
程海检查了一个控制台:“看这个标志——'新太平洋生物研究所'。大洪水前的顶级基因研究机构。传言他们进行过一些,有争议的实验。”
他们穿过几个类似的房间,向建筑群深处前进。
随着靠近中央塔楼,走廊变得越来越宽敞,设备也越来越精密。
“温度在升高,”俞洋注意到,“那边有热源。”
拐过最后一个弯,他们来到了一个圆形大厅——正是昨天发现的基因库,只不过这次是从上方入口进入的。
中央的圆柱形容器依然完好,里面的蓝色人形生物在微光中显得更加神秘。
“竟然不止一个。”程海轻声说。
俞洋这才注意到大厅周围排列着数十个类似的容器,大小不一,里面悬浮着各种奇特的生物标本。
有些明显是海洋生物的基因改造变种,另一些则像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混合体。
“他们真的在创造新物种,”俞洋走向中央控制台,擦去屏幕上的灰尘。
令他震惊的是,系统竟然还能启动。
密码界面弹出,要求输入生物识别信息。
“需要视网膜或指纹,”程海检查接口,“前文明的安全措施。”
俞洋环顾四周,注意到墙上挂着一张研究人员的合影。
其中站在中央的白发男子胸前别着所长徽章,照片下方的名牌写着:维克多·莱恩博士。
“试试他的工作站,”俞洋指向角落一个更豪华的控制台。
程海迅速拆开控制台侧板,直接接入电路。
“给我几分钟绕过安全协议。”
俞洋则继续探索大厅,在一个较小的容器前,他停下脚步。
标签上写着"项目N-7:水生适应型"。
容器内的生物比中央那个更接近人类,只是手指间有蹼,皮肤呈现出淡淡的蓝色调。
最令人不安的是,它的面部特征让俞洋想起某个人。。。
“老俞!快过来!”程海的呼唤打断了他的思绪。
控制台屏幕现在显示着大量文件和图表。
程海点开一个标记为"诺亚计划"的文件夹。
“老天!”俞洋倒吸一口凉气。
文件详细记录了一项全球性的基因改造计划,目的是创造能够适应完全水生环境的人类亚种。
根据记录,大洪水前已有数百名志愿者接受了改造。
“他们预见了海平面上升,”俞洋快速浏览文件,“认为传统的人类文明无法幸存,所以。。。”
“所以他们创造了新人类,”程海接上他的话,“能在水下生活、呼吸的新物种。”
屏幕突然闪烁,一个进度条自动弹出。
“正在下载数据至外部设备!”系统提示道。
其他人的眼眸里也闪烁着同样的期待。
要是每次,他们小队都能找到好东西就好了!
“你们,看我做什么?”林墨小心翼翼的问道。
“墨啊,咱们队伍里你运气最好了,你一会儿可千万看仔细了哈!”楚心打趣道。
“这个,我努力!”林墨还以为什么事呢,就算楚心不说,她也会认真寻找的。
不说她,相信队里的每个人都一样会认真寻找的。
又是炽热的天气,出了地下城之后,林墨和往日一样感觉到热气扑面而来。
还好,有防护服给她带了一丝清凉。
这次金峰带着他们又回到了上次的地方,期望这次也同样能有好运气。
“又是这些土果,你说说咱们这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吃也不能吃,用也不能用,就是一个土球而已!”张元又开始忍不住抱怨。
“可能万事存在都有它的道理吧!”楚心说道,同时还不忘继续用眼睛扫着地下,生怕漏过了任何一丝东西。
“屁的道理哟,我算是没看出这些个土疙瘩有什么用!”
林墨则是一边听他们聊天,一边也认真的寻找着东西。
只是找了好一会儿,也还是什么都没发现。
不同于林墨这边的毫无发现,俞洋那边对建筑群可是感兴趣极了。
随着距离拉近,他们看清了全貌。
这不是孤立的基因库,而是一整个科研综合体,由数个穹顶建筑通过通道连接而成。
最令人震惊的是,建筑群中央矗立着一个约五十米高的塔状结构,顶部有一个仍在微弱闪烁的蓝色光源。
“能源系统还在运作?”程海难以置信地说,“这都过去一百多年了!”
俞洋心跳加速:“前文明的量子能源技术!传说中几乎永续的清洁能源!如果这是真的。。。”
“那我们可能找到了解决漂浮城市能源危机的钥匙,”程海接上他的话,“但首先得活着进去。”
他们绕着建筑群转了一圈,发现塔状结构底部有一个足够潜水器通过的入口。
程海谨慎地操纵"幽灵号"靠近,用机械臂清除入口处的海藻和珊瑚。
“结构扫描显示内部是干燥的,”程海惊讶地说,“有完整的气密系统。”
入口处的闸门装置已经锈蚀,但应急手动开关还能运作。
程海穿上潜水服,准备出去操作。
“小心,”俞洋递给他一个手持声呐,“有任何异常立刻撤回。”
几分钟后,随着沉重的机械声,入口闸门缓缓打开。
令他们惊讶的是,门后是一个充满空气的过渡舱,水位被精确控制在舱门下方。
“难以置信的工程技术,”程海回到潜水器内,脱掉潜水头盔,“这些建筑是专为抵御海平面上升设计的。”
他们将"幽灵号"停泊在过渡舱内,等待舱内自动排水系统将海水排出。
当水位降至脚踝深度时,另一侧的门滑开了。
两人拿起装备,谨慎地踏入前文明的遗迹。
内部空气陈旧但可以呼吸,显然有某种过滤系统仍在工作。
墙壁上的应急灯提供着微弱的照明,足够他们看清周围。
“这是,生活区?”俞洋用手电照向四周。
房间里有简单的家具和设备,全都覆盖着厚厚的灰尘。
桌上甚至还有杯子,里面的液体早已干涸。
程海检查了一个控制台:“看这个标志——'新太平洋生物研究所'。大洪水前的顶级基因研究机构。传言他们进行过一些,有争议的实验。”
他们穿过几个类似的房间,向建筑群深处前进。
随着靠近中央塔楼,走廊变得越来越宽敞,设备也越来越精密。
“温度在升高,”俞洋注意到,“那边有热源。”
拐过最后一个弯,他们来到了一个圆形大厅——正是昨天发现的基因库,只不过这次是从上方入口进入的。
中央的圆柱形容器依然完好,里面的蓝色人形生物在微光中显得更加神秘。
“竟然不止一个。”程海轻声说。
俞洋这才注意到大厅周围排列着数十个类似的容器,大小不一,里面悬浮着各种奇特的生物标本。
有些明显是海洋生物的基因改造变种,另一些则像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混合体。
“他们真的在创造新物种,”俞洋走向中央控制台,擦去屏幕上的灰尘。
令他震惊的是,系统竟然还能启动。
密码界面弹出,要求输入生物识别信息。
“需要视网膜或指纹,”程海检查接口,“前文明的安全措施。”
俞洋环顾四周,注意到墙上挂着一张研究人员的合影。
其中站在中央的白发男子胸前别着所长徽章,照片下方的名牌写着:维克多·莱恩博士。
“试试他的工作站,”俞洋指向角落一个更豪华的控制台。
程海迅速拆开控制台侧板,直接接入电路。
“给我几分钟绕过安全协议。”
俞洋则继续探索大厅,在一个较小的容器前,他停下脚步。
标签上写着"项目N-7:水生适应型"。
容器内的生物比中央那个更接近人类,只是手指间有蹼,皮肤呈现出淡淡的蓝色调。
最令人不安的是,它的面部特征让俞洋想起某个人。。。
“老俞!快过来!”程海的呼唤打断了他的思绪。
控制台屏幕现在显示着大量文件和图表。
程海点开一个标记为"诺亚计划"的文件夹。
“老天!”俞洋倒吸一口凉气。
文件详细记录了一项全球性的基因改造计划,目的是创造能够适应完全水生环境的人类亚种。
根据记录,大洪水前已有数百名志愿者接受了改造。
“他们预见了海平面上升,”俞洋快速浏览文件,“认为传统的人类文明无法幸存,所以。。。”
“所以他们创造了新人类,”程海接上他的话,“能在水下生活、呼吸的新物种。”
屏幕突然闪烁,一个进度条自动弹出。
“正在下载数据至外部设备!”系统提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