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不拜太子-《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588章 不拜太子

  隨同李逸同行的除了淮阳王李道玄这个代州总管外,还有朔州总管尉迟恭、蔚州总管王行敏、

  应州刺史云师端、介州刺史程咬金等人。

  秦琼这两年跟著秦王一样被閒置著,倒是把身体的旧伤养好了不少。他拍著李逸的胳膊,笑著道:“我倒是挺想跟你一同去汾州的,这机会让老程给抢去了。”

  老程摸著他那胖肚皮,“秦王身边的玄甲骑,总得有人统领,你可是秦王魔下第一猛將。”

  蔚迟老黑听了这话,免不得望了秦叔宝两眼,他也是秦土府大將,但当初在河东,被秦叔宝儿次伏击,数次击伤,虽然觉得是被伏击,真论个人骑射本事,他未必输秦琼,

  可毕竟输了好几次,秦琼又是国公上柱国,平时待人也不傲气,老黑倒也没去挑战过秦叔宝。

  但跟程咬金倒是较量过几分,单论马上使类的本事,程咬金是要差他几分的。

  罗士信也围了过来,他授普州总管,也马上要出发,率兵进晋州城增援,待秦王和李逸截住雀鼠谷,展开包围后,他就要来个中心开。

  程咬金对著李元吉远去的背影吐了口唾沫,“他娘的,终於轮到咱们这些傢伙上阵了,

  都是瞎折腾,

  要是先前让秦王掛帅,哪有这么多破事。”

  罗士信也是直言,“咱那位太子殿下,要是就一直呆在蒲州,不去绕那么一圈,现在云朔二州也早就都拿下,頜利哪还能再打进来,

  有咱老兄弟在,頡利都过不了长城。”

  这群山东將领,本来平王世充战刘武周败竇建德,那都是衝锋在最前面,立下赫赫战功的,

  可是这两年,却跟看秦土一起被閒置。

  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人都先后拒绝过太子的拉拢,结果就遭受到了狠狠的打压排挤,

  秦琼程咬金罗士信三人都是上柱国、国公,可却只能当个护军统军,而那些依附太子的,功勋不如他们,却做了总管、刺史等。

  閒的发慌。

  一个个正当壮年,

  明明能征善战,却不能上战场。

  “咱们这次,有秦王和无逸领兵,咱一定要打到定襄汗庭去,要把頜利赶过阴山,让他们回漠北老家去。”程咬金喊道。

  罗士信更是放下豪言,“咱为什么就不能把頡利生擒活捉,把頡利捉回来,以后就养在长安,

  让他平时侍从天子,宫宴上跳舞助兴!”

  以前西突的泥处罗可汗,不服中原大隋帝国,最后不就是被杨广扶持了射匱,把泥处罗可汗打的只能东投大隋,最后成了杨广身边的一个摆设。

  一眾將领,憋的久了,

  这次都准备大展身手。

  太子不敢打的仗,他们敢打,太子打不贏的仗,他们能贏。

  李建成从雁门一路跑到了蒲州,不敢樱其锋。

  而秦程诸將,却准备要杀进阴山下的汗庭,要把頜利捉回来跳舞。

  一群武將叫,兴奋的很。

  根本没把突厥当回事,什么十万二十万,在他们眼里,那都是军功。

  可李逸能看的出来,

  他们並非是轻敌狂妄,而是一个个身经百战,十分自信。

  打仗,他们真的不忧。

  尤其是跟著秦王和李逸打仗,那可是两个常胜將军,不败的神话。

  大唐军界的两颗明星,帝国双璧。

  跟著太子、齐王、裴寂这样的人打仗,那才让人头疼。

  蒲州。

  天使快马前来宣詔,

  李建成接到詔令,几乎不敢相信。

  皇帝在这个时候调他去州,却把秦王调来,而且还是取代他河东行营元帅一职。

  最让他难以接受的还是他在河东的人事调整,几乎被皇帝全面否决了。被他以涉嫌谋反罪罢免回京的李逸,被安上违抗军令擅自出击的李道玄,

  又得重用。

  李逸成了河东行营副帅,还拜并州大总管。

  连李道玄,都授代州总管。

  他换掉的蔚州刺史王行敏,现在直接成了蔚州总管、刺史,应州刺史云师端,也官復原职。

  李建成的脸色铁青。

  他举荐李艺为定州大总管,结果现在皇帝让李艺跟著他去西北,做涇州道行军总管。

  “此次突厥入侵,皆因李道玄李逸二人贪功而擅启边所致,圣人竟然还被他们蒙蔽,不仅不追究他们罪行,

  反而还要重用他们。

  眼下不想著如何安抚突厥,与他们重修和议,反而还要举兵

  南方叛乱未平,

  这北方拿什么跟突厥打”

  李建成咆哮,

  旁边的人纷纷后退,生怕触到太子的怒火。

  “陛下被他们骗了,现在只能议和。”

  “李世民要是打输了,想过后果吗”

  可不管李建成如何愤怒,

  詔令已至,河东变天了。

  皇帝令他接到詔令当天,就得动身回长安,然后去州镇守。

  詔令中皇帝还要求李艺、王君廓、张纶、竇琮、薛万彻、桑显和诸將,要一併返京。

  李高迁那傢伙更倒霉,落得个削夺官职流放岭南的下场。

  李神符也调去幽州。

  “朝中宰相公卿们,怎么能看著陛下被蒙蔽呢!”

  “擅外必先安內,江南叛乱不定,此时岂能与突厥大战,

  一味好战,必受反噬!”

  接连高呼数声攘外必先安內,李建成气到吐血晕厥,引的眾人慌乱,慌忙喊大夫。

  好在並无大碍,只是一时急怒攻心。

  “回京,我要立即劝諫陛下,决不能此时开战!”

  八月十六,

  李逸出京,

  这次回京,真是来也勿勿去也勿勿,

  并州距离长安一千三百六十里,快马也得十天。

  说实话,返京的疲惫都还没洗去,家里的妾们都还没能一人轮上一晚,

  几个孩子也都没能跟阿耶去乐游塬、去曲江,去御宿乡等地走走玩玩,连东西市都没能去,

  就得离开,心里確实也有些遗憾。

  可军情如火,一刻也等不得了。

  突厥兵都打到晋州来了,

  真是欺大唐无人了。

  李逸策马急驰,李道玄、程咬金、尉迟恭等猛將隨行。

  秋风讽讽,

  突厥一再欺迫,

  大唐退无可退,被逼到墙角的李渊终於亮剑了。

  大唐最锋利的剑已出鞘,此次不饮血不回。

  对李逸他们来说,

  这一次不仅仅是反击突厥,也是一次向太子权威的挑战。

  机会已经爭取到了,

  就看能不能在战场上击败突厥,打出亮眼战绩了。

  要是跟李建成一样打不贏突厥,那一切都白谋划了。

  好在,李逸很有自信。

  有秦王在后坐镇,

  李逸在前线也更有自信。

  龙门渡口,

  李逸从蒲州渡黄河而来,恰好碰到太子李建成从龙门渡河回关中。

  两支人马相遇,

  可李建成也没有召李逸去,

  李逸更没主动凑过去。

  “军情紧急,没空拜见太子了,太子也赶著渡河呢,走吧。”

  李逸率诸將策马而过。

  李建成没派人去跟李逸打招呼,却以为李逸会来拜见,於是特意在渡口等候。

  结果左等右等没见到人,

  最后眼看著李逸的队伍向北而去。

  “竖子安敢如此无礼!”

  李建成本来还想著,等李逸来拜见,他到时不见。

  他可以不见李逸,但李逸不能不来拜见,现在他就这样过去,太过无礼了。

  “尔等把此事记下,一会就都写奏疏弹劾李逸无礼!”

  李逸没空理会那位皇太子殿下的想法,

  眼下他眼里只有打贏这一仗,別无其它。

  八月底,秋高气爽,天不算炎热,李逸跨下战马四蹄翻飞,魔下轻骑如利箭般在晋南大地飞驰旗手高举著一面面旗帜,

  “河东行营副元帅,”

  “并州道行军总管!”

  “司空!”

  “侍中!”

  “右卫大將军!”

  “并州大总管!”

  “李!”

  旌旗风中猎猎作响,

  这支轻骑,从龙门渡口踏过浊浪翻滚的黄河,经州片刻未停,日夜兼程,披星戴月,

  直扑烽火连天的汾州前线。

  从州进入汾州后,沿途上便能看到许多被突厥劫掠、攻破、烧毁的村寨。

  村庄化为焦黑废墟,

  残垣断壁间散落著无人掩埋的尸骸,乌鸦盘旋其上,野狗红著眼睛出没。

  侥倖逃生的难民们,拖家带口向南购,一个个面如死灰眼神空洞。他们看到李逸这支南来的兵马时,眼里才有了一点振奋。

  他们向李逸哭诉突厥人的凶猛残暴,骂著胡狗、狼子。

  看著这些失去家园,甚至失去亲人的百姓,一眾將士们都咬著牙。

  那一双双绝望的眼晴,一声声哭诉,都像是烧红的烙铁,烙在眾人心头。

  年轻的淮阳王李道玄嘴唇紧抿,胸膛剧烈起伏,死死捏著拳头,恨不得现在就锤死那些突厥狼崽子们。

  而家乡在雁门关外朔州的尉迟恭,那张本来就漆黑的脸,越发的黑了,握著马的手青筋直露指节发白。

  他的家乡,如今早已沦陷。

  就连家在山东济州的程咬金,也完全收起了笑容,眼中怒火燃烧。

  “父老乡亲们,

  我李逸在此向你们承诺,

  一定让突厥狼崽子血债血偿!”

  难民们让开道路,自送他们向北驰去。

  一直等这支王师消失在远方,

  这些难民们才继续南下。

  带著满腔的怒火,李逸快马加鞭,奔往汾州。

  风仇敌气的杀气,无声的在铁流中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