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喝药了-《重回1979:从知青答应帮生孩子开始》

  据你所知,水果罐头市场价是什么样的?”

  林东反问道。

  “我不知道啊,以前是姐姐买给我的。”

  楚玉蝶哪里懂,反正听姐姐说蛮贵的,应该是七八毛钱的样子。

  “那是几年前的物价了,现在社会发展以及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水果价格高了,罐头的价格可能也会相应的提高一些。”

  两人的交谈也引起楼上楚玉瑶的注意,她下来就听到对话,于是插话道:“是的,你姐夫说得没错,现在不比以前,水果罐头的价格可能会提高一些。”

  “姐,你来看看这份协议。”

  楚玉蝶赶紧把手里的纸张递给姐姐。

  “嗯?蜜桃罐头六毛八一罐,荔枝罐头两块钱……”

  看着上面的定价协议,楚玉瑶也有些意外。

  以前她买的桃子罐头,只要六毛五一罐,五百克的重量。

  没想到几年之后,就连批发出售的价格都这么高了。

  这样一来的话,两毛钱一斤收购的桃子,除去成本,能挣不少钱呢!

  量越大,挣得也就越多!

  楚玉瑶第一次感受到价格差异,果然还是需要开工厂才能挣大钱。

  “这定价还可以吧?”

  林东试探性的问道。

  “嗯,非常不错,虽说咱们这里没见过什么水果罐头,但肯定不会卖几块钱一罐就是了,这价格很合理,对方也有赚头,只有双方都有利益,合作才能长久发展。”

  楚玉瑶如是说道。

  “是了,我老婆一语中的,真是聪明!”

  “少贫嘴了,你饿不饿?要不要给你煮点夜宵吃?”

  “不饿呢,为了求对方签署这份协议,我可是……”

  林东开始吹牛起来,要在老婆和小姨子面前树立起伟岸的身影。

  “姐夫,我求你不要吹了,高经理是工厂的股东,她其实没有定价的权力,是国宾大老板授意的,你也说过,从来没见过这位大老板……”

  楚玉蝶毫不留情的揭穿林东的吹嘘。

  “嘭。”

  林东直接敲打这丫的脑袋。

  “就你话多。”

  “啊呀!干嘛打我,谁让你这么装,还不让人说了!”

  楚玉蝶当即挥舞小拳头锤林东结实的胸膛,就这小粉拳,就是锤到明天,林东都不一定感觉到疼,反倒是楚玉蝶,感觉这家伙的身体硬得跟石头似的,让自己的手好生疼。

  “好了,你们两个别闹了,我已经烧好水了,玉蝶你先去洗澡,早点睡觉,明天咱们还要去工厂上班呢。”

  楚玉蝶对这两个至亲人真是无语了,斗嘴几句就要打架,怎么跟个小孩子一样。

  不过这种氛围真好,让她有家的感觉,很温馨!

  林东躺在床上,楚玉瑶神神秘秘的端来一个碗。

  她走到门口的时候,林东就闻到了中药味道。

  “老婆,这是什么?”

  林东满脸的问号。

  “这是我去找老中医开的药,对生育有帮助,我已经喝了蛮多天,感觉没什么起色,于是让医生给你也开一份。”

  楚玉瑶满脸的笑意,不管怎么样,都要让林东喝下。

  “不喝行不行?”

  林东真的不想喝药,他更愿意相信科学的手段。

  “必须得喝!”

  楚玉瑶突然变了脸色,有点生气。

  自己为了这个孩子,可是埋头苦干了这么长时间,喝了难咽的中药,林东也必须要喝才行。

  看着林东喝下药,她这才心满意足,重新露出笑容。

  “好好!都依你!”

  度过如此美妙的一晚,第二天林东精神抖擞。

  七点半,林东骑摩托车带着姐妹俩到工厂,还没靠近,就远远见到果农们挑着扁担不断向工厂的方向走动。

  厂门口,两名保安在维持秩序,这里已经一条长龙般的人群在排队。

  “我的天,这么多人!”

  楚玉蝶惊叹道。

  “是了,昨天有很多果农没收到消息,自然轻松一些,今天大家可都是有所准备,一些偏远地区的果农,估计三更半夜就已经起来赶路……”

  楚玉瑶解释道。

  这还只是开始而已,等到玉瑶水果罐头厂收果的消息遍布秀县时,排队的人怕是要有几公里。

  大家都想尽快脱手,把地里的果子变成钱,谁都不会例外。

  “咱们尽快去吃早餐,一会我也去帮忙。”

  林东如是说道。

  “嗯。”

  七点钟,天门村的工人们就已经到达岗位,由徐三甲负责带领。

  依照厂里的上班时间,早餐是六点四十到八点,上班时间是八点整。

  不过今天来的时候,这种场面真把大家给震撼到了,所以在徐三甲的调动下,大家在七点二十的时候就吃完早餐,然后赶赴工位。

  如今楚玉瑶姐妹俩来到,徐三甲这才开放渠道,让果农们进来称重。

  “林总,咱们这上班时间我建议再提前一些,咱们村的大伙早晨五六点就起来了,很多人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出发来厂里……”

  徐三甲一边称重登记,一边向林东提议。

  “提早一些也好,不过也别太早,在厂里工作跟种地可不一样,需要休息好,才能有饱满的精神来工作。”

  “这事你看着办吧,除却规定的八个小时上班时间之外,额外的工作时间,都算加班,到月底的时候把这个加班时间汇总,厂里要发额外的加班费用。”

  这一点,林东必须要徐三甲牢记,不管厂里面的效益怎么样,工人们的利益一定要保全到位。

  “好的林总,今天我就通知下去,这也是大家所期盼的模样。”

  是的,大家都习惯了早起,工作前空闲这么长时间,还真叫人不习惯呢。

  这些工作都交接好之后,林东跟徐三甲一起到接货区,同其他人一起接待果农们。

  果农们都十分的小心,轻拿轻放,生怕果子出现破损,导致克扣或者剔除坏果。

  每一位果农都淳朴憨厚,林东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现场没有吵闹,只有络绎不绝的赞叹声,以及果农们脸上洋溢的真切笑容。

  终于,他们的果子有了出处,并且这个工厂的老板人很好,员工们也都热情接待,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而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