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高谈阔论-《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

  “汉丞相诸葛亮,上殿!”

  “拜!”

  诸葛亮作为百官之首,果然是带头上殿。

  刚刚在诸葛亮来了以后,范阳本想凑上去和诸葛亮打个招呼。

  可没等他上前说话,早已经有一班文臣武将围了上去,瞬间给范阳挤到了最后面。

  靠,挤个毛啊!

  范阳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这帮混蛋。

  心说等老子以后立了大功,也要争取到“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地位。

  到时候看谁敢挤他?

  但就目前来看,就是诸葛亮,也没有达到“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地位。

  “太傅许靖,上殿。”

  “拜……”

  接着是许靖。

  许靖以后是司徒,司空。

  三公以后,就是九卿,一个个三五成行,入宫门之前先拜一拜。

  范阳远远跟在后面,一想到上了台阶以后还要拜三拜,上了殿以后还要再拜三拜……

  他就不禁开始头疼。

  哎,难怪人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看来人家陶渊明才是真正的智者。

  原本范阳穿着这身官服,心里还美滋滋呢。

  感觉自己就算穿到古代,照样可以如鱼得水……

  可这仅仅是头一天上朝,他整个人都快麻了。

  现在再低头一看,这哪是官服啊,明显是封建社会的枷锁和束缚嘛……

  想到这儿,范阳不禁产生了一种想要提前隐遁山林,过上避世求稳的安逸生活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不知道等待了多久,终于轮到他上朝了。

  范阳苦笑一声,整理一下衣服,等待小宦官的传唤。

  “军师中郎将范阳,上殿。”

  在其余众人的惊讶目光中,范阳微笑着挺胸抬头上前。

  “拜!”

  范阳效仿前人,深深的弯腰一拜。

  随后,范阳迈过高高的门槛,快步的跟在一排武官的身后。

  接着,就是层层的台阶。

  等范阳爬上去后,终于可以开始脱鞋了。

  众文武一起弯腰脱鞋,随后一起解下佩剑。

  范阳学着旁边人的样子,将佩剑和鞋子摆放整齐。

  接着就是跪拜,三次叩首。

  然后众人起身,所有人开始有秩序的向前走,进入大殿。

  进入大殿以后再跪,再拜……

  范阳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无情的“磕头”机器。

  他妈的,什么叫压迫?

  就是在一遍遍的跪拜当中,人们的思想被封建统治给彻底约束住,精神逐渐麻木。

  当人们习惯了下跪,那么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就达到了目的。

  看来,要想避免以后天天上朝,天天下跪,只有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到时候自己就可以选择留在前线。

  或者成为一方州牧,做个封疆大吏,当地的土皇帝。

  到时候天高皇帝远,逍遥自在,那才是最潇洒的生活。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范阳在人群中假装张嘴,其实压根没发出任何声音,妥妥的滥竽充数。

  接下来又是下跪,叩拜。

  这该死的动作,范阳都觉得自己跪的腰疼了。

  “众卿平身。”

  “谢陛下……”

  范阳撇了撇嘴,心说可算他妈的完事了,累死小爷了……

  “众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

  这时,前排的武将中出班一人。

  范阳远远望去,这人不是赵云吗?

  “陛下,臣以为,伐吴之事还是不妥。”

  刘备身穿黑红相间的天子朝服,头戴冕旒冠,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

  赵云劝谏伐吴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如果他不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赵云,而是换成了旁人,刘备早就发怒了。

  “子龙……”

  一旁的诸葛亮经过昨日范阳的开导,此时已经彻底想开,正要低声提醒,赵云在一旁却又开口了。

  “陛下,国贼乃是曹魏,非孙权也。”

  “今曹丕篡汉,天下共怒,陛下宜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若舍魏而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

  “愿陛下明查!”

  刘备闻言,冷冷的说:“朕与孙权,糜芳、傅士任、潘璋、马忠之辈,有切齿之仇。”

  “啖其肉,灭其族,方雪朕恨,卿为何阻止?”

  赵云言辞恳切,情绪激昂的拱手说道:“陛下,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

  “愿陛下以天下为重。”

  刘备叹息一声,热泪瞬间盈满眼眶。

  “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陛下……”

  赵云还想再说什么,却见刘备已经控制住泪水,恢复了镇定。

  “军师中郎将,范阳何在?”

  “臣在!”

  范阳看着眼前赵云劝谏刘备的场面,不禁想到了以前看三国演义时,也有这么一段戏份。

  但范阳没想到这个时候,刘备竟然把自己喊了出来。

  范阳只愣了一秒,便朗声回应刘备,大踏步走出武将之列,三步并作两步上前。

  在众文武诧异的目光下,范阳拱手拜见刘备。

  “军师,你且给子龙讲讲伐吴之必要。”

  刘备的声音不高,却清晰的传遍了每一个官员的耳中。

  一些文武官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本以为这个时候站出来的人会是诸葛亮。

  结果竟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还是一个年轻的少年人。

  可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军师中郎将,可见此人有过人之处。

  文武百官的低声谈论,被范阳听了个清清楚楚。

  但范阳显然不想搭理他们。

  范阳笑着对赵云拱手道:“在下范阳,见过赵将军。”

  “不敢不敢。”

  赵云虽然官职在范阳之上,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杂号将军。

  “各位安静,请听我一言。”

  范阳沉着脸,举起一只手,喊了一声。

  果然那些议论之声瞬间消失不见。

  范阳放下手臂,淡淡一笑道:“赵将军,各位,其实我们都明白的道理,难道陛下的就不明白吗?”

  “国贼虽然是曹魏,难道孙权就不该打吗?”

  “孙权昨日能背刺关将军,今日就能背刺我们!”

  “孙刘联盟的破裂,已经既成事实,又何必去挽留一个无德的盟友?”

  “况且荆州自从湘水之盟后,三郡已经归我汉家所有,可他孙仲谋卑鄙无耻,竟然还派吕蒙白衣渡江。”

  “这是什么行为?这是赤裸裸的侵略!”

  范阳的声音高亢而又嘹亮,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他孙权杀我们的人,侵我们的地,别说陛下无法忍耐,就是我范阳,甚至是汉室每一个子民,都无法忍耐!”

  “因此伐吴是合乎天道,合乎民意的正确之举。”

  “这……”

  赵云被范阳这通抢白,竟然说的无言以对。

  范阳意味深长的看着赵云道:“赵将军,汉贼之仇,不但陛下没忘,我也没忘。”

  “只是在此之前,孙权已经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如果不趁早除之,将贻害无穷。”

  “况且失去了荆州的战略要地,伐魏将变得艰难无比。”

  “别的不说,就是为大军转运粮草,就是困难无比。”

  “将军乃久经沙场之宿将,这些浅薄的道理,应该比我更加清楚明白。”

  赵云听闻范阳的这一席话,不禁惭愧的无地自容。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他就知道,范阳说的不无道理,而且有理还有据。

  刘备坐在龙椅上,听着范阳的高谈阔论,不禁欣赏的点点头。

  这个范阳虽然年轻,但才能不可小觑。

  他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刘备欣慰的想着。

  喜欢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