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泰山派的调停-《大侠別急,笑傲江湖先问问大明律》

  第335章 泰山派的调停

  少林寺的“立地佛”叛乱没有持续多久。

  火工头陀当年打伤、打死多名少林僧出逃的惨象並未再现。

  在几位方字辈的高僧出手之后,两位“立地佛”很快就被擒获。

  等路平和方证来到罗汉堂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平息。

  两位“立地佛”最后关头都选择了反抗,他们的屠刀並未真正放下。

  方证吩附一声,戒律院的几位和尚不甘地將两人交给开封府。

  “你们有受伤的登记一下—

  路平刚刚说了一句,却见几位快手尷尬地笑了起来。

  刚才打斗的时候,喊杀的声音就数他们响亮。

  真打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冲在前头。

  正打算向方证討要汤药费的路平,顿时哑口无言。

  少林诸僧都有些尷尬和不忿。

  儘管只是搜检了一半,路平还是决定停下来。

  方证之所以可以忍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想將路司李的祸水引到太室峰。

  再发现几个“立地佛”,即便方证为了大局可以忍,少林僧恐怕也难以忍受。

  將路平送出寺时,方证已经变得笑容可。

  “路司李公务在身,不敢久留,事了之后,莫忘再来少林与老訥谈禪。”

  路平答应一声,吩附一群快手押解二犯先行下山。

  自己则向方证肃容拱手道:“將去见左先生,我却有些喘不安,不知道大师何以教我”

  懦懦不安

  方证摇摇头道:“司李到我少林,旁若无人,举止泰然,反倒去嵩山喘揣不安,老訥难以置信。”

  他看著路平补充道:“司李还想要老訥做什么,不妨明说!”

  路平长笑一声道:“到底瞒不住老和尚,嵩山暗探既然能揭少林之短,我就想,少林是不是也有暗探来揭嵩山之短”

  “何出此言”老和尚讶然道,“少林行光明正大之道,如何会在嵩山布置暗探司李也太小瞧我少林。”

  光明正大之道

  路平品味了一下这个词语,便向方证告辞而去。

  下了嵩山,路平却命打道回府。

  次日,开封府首先贴出刑部海捕文书,公布“白头仙翁”沙天江,“禿鹰”下沉罪行。

  一时之间,开封的江湖就如同炸锅了一般。

  “听说了吗嵩山派沙天江、下沉二位事发了”

  “朝廷派下一个什么六扇门评事,专门查究潜藏於各派的盗匪。昨日竟然去了少林,

  方证大师不仅仅让他们搜寺,还从少林揪出两名大盗”

  “真有此事这六扇门什么来头,竟然敢在少林头上动土”

  一群人惊嘆已毕,便开始议论起路平。

  “这一次下来的是衡州府路司李!”

  “可是华山论剑那位”

  “江湖上有几位路司李!我说呢,难怪犯事的是嵩山派,搜查的竟然是少林寺,原来是路司李到此,当然要给嵩山留些薄面。”

  一群人纷纷点头附和,有一头髮白的老者却冷笑不止。

  “薄面嵩山派和路司李,实际已经剑拔弩张,华山论剑后,三岳密会於华山,为何独独没有请左盟主和天门道长还有丹水的船帮,难道各位就一无所闻吗”

  一言既出,群豪登时轰然。

  “这位老伯细说,左掌门和路司李究竟有什么瓜葛”

  老者冷笑道:“衡州刘正风金盆洗手,是谁阻止了嵩山派

  五岳宅仁医会,第一期的会刊上,为何少嵩山派诸位大侠之名

  左盟主南下衡州,是什么人向他发下朱票,传他过堂

  五岳医武书院山长,为何选的是泰山派玉钟子道长

  更加不必说,左盟主公子的婚约为何解除

  这些事情,难道你们就一无所知”

  眾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左冷禪是何许人哪怕是少林、武当掌门,也不敢轻易招惹。

  路司李理江湖事才多长时间,即便有三岳为后盾,可三岳加起来,就敢招惹左盟主了吗

  眾人不是没有耳闻,只是难以置信罢了。

  “你们且看,路司李上少林,不是为了迴避嵩山,而是告诉嵩山,少林都接受搜检,

  你们嵩山派凭什么例外”

  群豪立即呈恍然大悟状。

  当下便有数人拍案道:“好高明的算计,路司李想必这次就要搜检嵩山派,左盟主这次,想必是想要推脱也不能了吧”

  “快看,开封府捕快们回来了!

  群豪都是吃了一惊,路司李搜检嵩山派,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

  沿街的酒肆、茶馆,眾江湖豪客纷纷向外看去。

  就见一群快手拥著一人一马,正不急不缓向府衙走去。

  队伍中还有一人被五大绑,捆得结实。

  眾人便开始打听所抓之人是何人。

  要是嵩山派的,那热闹可就大了。

  “不是嵩山派的。”不一会工夫,便有人气喘吁吁地跑回来道,“路司李带人,去了朱仙镇,遍查船帮,捕获了大盗一名。”

  朱仙镇

  眾人先是失落,一听“朱仙镇”三字,都露出一幅恍然大悟的神情。

  自国朝以来,汴水淤塞,如今,只有延庆观前小砖桥下尚有些许汴水故跡,开封人称为“臭河儿”。

  仅仅有蔡水可以行船。

  在弘治年间,开封府开始疏通贾鲁河,其后,贾鲁河航运盛极一时,尤其是朱仙镇,

  每日泊船有二百多艘。

  朱仙镇有多个船帮,开封江湖人土都清楚,这些船帮皆奉嵩山派之號令。

  如今路司李不去嵩山派,却收拾朱仙镇船帮,其中用意耐人寻味。

  就在眾人的议论不休中,邸报传来一个消息:少林寺免於清丈。

  路平拿著邸报不由的对少林的老和尚增加了几分佩服。

  在寺庙清丈田亩一事上,地方官员態度不一,而僧官系统极力反对。

  年前,设立在少林寺的登封县僧官,向地方官府要求按照“五台成例”办理少林田亩清丈问题。

  五台山的田亩清丈,嘉靖年间就有人试图推动,但被太原知府中止。

  万历八年,太原府倒是上下一心,但雁平道又给压了下来。

  少林的情况跟五台山差不多。

  少林有僧侣上千人,在僧籍的不过二百,其他的都是打著“游方”、“掛单”的名义居住在少林。

  如果將僧侣当成纳税者,將有八百少林僧流窜社会,会给治安带来多大压力

  五台山就拿这一点作为幌子,儘是武僧的少林,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少林所占的土地,登记的大都是开垦的荒田。

  僧官表示,压根就没有多少赋税的价值。

  还有一点,在嘉靖年间,少林曾经派出僧人参与抗倭。

  少林寺的“免於清丈”还得到了登封县的支持。

  从万历元年(1573)起,登封县发布了《为乞怜山僧分豁额外粮差以免外窜事》的告示。

  就是以上述理由,免徵粮差。

  同样的理由,少林寺最终得到了“免於清丈”的待遇。

  其实,沾五台山光的还有恆山派,不过据定閒师太所说,恆山派本身就没有多少土地。

  大梁驛。

  一间客房中,路平的眼前是一位故人。

  少林方证大师的俗家弟子张国栋。

  二人喝著武当道茶。

  路平的眼前,放著一个个竹筒,皆是张国栋所带来。

  “冲虚道长不日到开封府。”

  “华山、衡山、恆山三派將到朱仙镇。”

  “正帮帮主解风已经回返开封。”

  路平拿著一张信笺微微有些出神。

  玉钟子道长提及,左冷禪强行干涉,泰山派在年前已经和解。

  三玉师叔最终和天门道长放下成见,转而拥护天门为泰山掌门。

  年初,天门老道、三玉师叔离开泰山,尽数往嵩山而来。

  玉钟子说:天门道人受左冷禪所邀,来调解路司李和左冷禪之间的矛盾。

  路平不由得冷笑不已。

  这位天门道人,当真是自视太高。

  此时此刻,他万万不能与左冷禪和解。

  都说这是他和左冷禪的矛盾。

  都以为能够“號令”如此多的江湖势力和左冷禪抗衡是路司李之能为。

  简直是荒谬。

  嵩山派与少林武当的矛盾,嵩山派与三岳剑派的矛盾,嵩山派与河南地方的矛盾,嵩山派和外相清丈田亩的矛盾此刻,江湖矛盾的焦点就在嵩山派。

  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的让步就能让矛盾消失不见。

  路平在藉助各派之势,各派也在假借“路司李要对付左冷禪”的名义。

  自己不过是被各方势力捧在台前。

  对这一点,路平认识的很清楚。

  “司李在开封期间,我负责联络。”张国栋淡淡道。

  路平点点头,说了一句“有劳”。

  他一向特別依赖各种信息,来到开封之后,信息来源有三,其一是官府,尤其是理刑馆魏溶向自己提供的;其二是少林寺的“比丘区域网”,方证依旧大开方便之门;其三是任大小姐的部属,老头子、祖千秋之辈。

  他原本指望,黄河老祖作为开封土著江湖人士,会对嵩山派有一定的了解,谁知道二人压根就没有关心过。

  因此调查嵩山派的底细,就不能不依赖少林寺的俗家弟子。

  “这是嵩山派的一些情况,都是我,还有辛、易两位师兄多年的心血。”张国栋將一个小册子放在路平面前,面带哀戚。

  辛国梁、易国梓二人,都死在衡州绿竹庵魔教之手,方证却禁止少林弟子寻仇,张国栋至今想来,依旧感伤不已。

  路平接过册子,翻了一下,就已经大致了解嵩山派的內部势力、土地、和各处绿林道的往来、和地方帮会的关係等各种情况。

  细致到这种地步,可以相信,少林寺对眼皮底下崛起的嵩山派,该是何等的忌惮。

  在確定自己不受“土地清丈”影响后,少林对嵩山到底明里、暗里掌握多少土地,和盘托出。

  当真是光明磊落少林僧。

  “司李打算如何著手,何时登嵩山”

  路平想了想道:“再等等,不急。我已经给左冷禪送信,让他將沙、下二人押送到开封府,看看他如何回应再说。”

  张国栋一,张口道:“路司李还要跟嵩山和解”

  “不,我仅仅是试探而已。”

  到了第二日,嵩山派依旧没有回应。

  路平却接到了泰山玉钟子的来信。

  “延庆观玉皇阁一会。”

  玉钟子的信儘管语焉不详,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路司李,你害的贫道好苦!”

  一到阁前,老道就拦著路平大声诉苦。

  妙灵子跟在他身后,脸颊红扑扑地朝著路平施礼。

  “道长身为五岳耆宿,为五岳出力,何来辛苦之说”

  这老道收了个好弟子,天竹道长虽然武功平平,却擅长庶务,將书院的建设打理的井並有条。

  老道的掛名,就是真掛名而已。

  玉钟子冷哼一声:“老道这般閒云野鹤,竟然被一个书院困住,洞虚观弟子也不得清静,你须要补偿一二。

  说罢,一把拉住路平的手,便向阁中走去。

  手指却在路平掌心写道:“身不由己。”

  路平心中一凛。

  玉皇阁有三层,第一层供奉真武大帝,其中香菸繚绕,灯烛煌煌。

  第三层供奉的是高天之上的玉皇大帝。

  二人沿著楼梯攀上二层,二层空旷,和第三层並无楼梯连接。

  玉钟子带著路平,转过一个屏风。

  屏风之后,放著一张长案,案上几盏灯火摇曳,两边各自放著几个蒲团。

  “路司李,久违!”天门道人起身,打个问讯道。

  玉钟子哈哈一笑,向路平介绍了三位泰山耆宿:玉璣子、玉馨子、玉音子。

  三玉並不起身,只是坐在蒲团上,向路平微微欠身。

  路平不由得皱起眉头。

  玉钟子拉著路平,坐在了四人对面的蒲团上。

  “路司李,自从去年衡州刘正风金盆洗手之后,五岳之中芥蒂重生,这对五岳抗魔大业,大为不利。

  左盟主说道和路司李之间误会颇多。

  司李可否卖贫道一个薄面,就此罢手如何”

  天门道人的话就如同在衡州时一般,鏗鏘有力。

  昏暗的光线下,一脸的凛然正气,也变得有些狞。

  路平望著天门,忽然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华山论剑之后谈论抗魔,难道泰山派刚刚通网吗

  【新建书友群:789541658(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