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奴家送郎到樊城-《大侠別急,笑傲江湖先问问大明律》

  第262章 奴家送郎到樊城

  “这一位,就是郭靖义士真正的后人,郭文熙。”

  北侠后人头戴一顶百柱鬃帽,身穿一件鱼肚白湖纱道袍,相貌俊美儒雅,向眾人抱拳作揖。

  “先祖受难,已有三百多年,襄阳府和各位江湖义士鼎力相助,郭某感激不尽。”

  襄阳府的鑑別工作做的很仔细,也很艰难。

  鑑別的主要依据是族谱、里老佐证,最后才是户籍黄册。

  从南宋末年到国朝初年,襄阳多次战乱,成化十二年(1476),又有十余万户流民附籍,依据户籍的追查几乎是不可能的。

  “十一位自称郭靖义士的后人,其中三位提供家谱,襄阳府多方查证之后,

  才认定,唯有郭文熙才是真的。”

  汤师爷简单介绍了一番襄阳府的认定过程。

  各位理事传看著郭氏家谱,也均无话说。

  今日聚集在师爷宅的,有少林、武当、弓帮、峨眉、崑崙、华山等诸派掌门,以及任大小姐的代表人计无施。

  其中的弓帮解风、峨眉金光、崑崙派震山子都是路平首次见到,主要门派中,只有腔和点苍未曾出现。

  各派听罢汤师爷的介绍,都未肯深信。

  眾人目光灼灼盯著郭文熙,或者感慨,或者疑惑,或者平静,都是神情各异从家谱的传承看,郭公破虏的后人是极为难得的襄阳土著。

  从郭靖最后一次助守襄阳起,就定居於此。

  在整个元代,没有传说中的被迫害、被迁徙、被追杀,隱名埋姓等等经歷。

  那么问题就来了:

  “当年襄阳城破,郭家的遭遇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郭家后人,不曾学习郭靖大侠的武学”

  “郭家后人,为何从来不曾在江湖中显身露面”

  眾人问的婉转,其实是集中於:射鵰话本所提的《九阴真经》下落。

  在郭大侠之前,江湖上为了爭夺《九阴真经》引起轩然大波,连五绝这等高人都不能例外。

  在郭大侠逝世之后,郭家真有后人的话,后人又未隱匿的话,三百年后江湖上一无所知可以理解,但当时的江湖中人岂能不知

  在江湖秘笈的爭夺中,你有没有,並不重要,而是江湖中人认为你有没有,

  才是重要的。

  为何从来没有人向郭靖大侠的后人追问《九阴真经》的下落

  这很不符合江湖的湖情。

  郭文熙似乎早有准备,他淡淡道:

  “宋咸淳三年(1267),子再攻打襄阳、樊城。在城周修筑城堡,建造柵栏、长围,隔绝援军,水陆数战,终於阻断襄樊联络。

  先祖郭大侠的夫人富於智谋,她建议在襄樊之间用铁索连接浮桥,以供两城之间互相支援。

  隨即,先祖和破虏公率领各路江湖义士,奉常山吕公(吕文焕)之命守樊城。

  其余家眷,则居於襄阳。

  从咸淳三年到咸淳九年,六年之间,韃子围困的水泄不通,鸟飞路绝。

  襄樊一代为重镇,积粮甚多,因而粮草起初反而是不缺的,缺的是柴禾、食盐、布帛、军械,期间,仅仅在咸淳八年,张顺、张贵兄弟成功入援,送来一批盐、布,然而也是杯水车薪。

  从吕公往下,襄樊百姓拆毁房屋,充当柴禾,缉麻为衣,蔽体御寒。

  能烧的一切用尽。

  渐渐粮草不继,城中渐渐断炊。”

  这段歷史,眾人在最近寻找郭靖墓的时候,是有过一番研究的。

  但见郭文熙面容肃穆,娓道来,心中也不觉有许多触动。

  “阿弥陀佛。”方证低眉,轻吟佛號。

  郭文熙向老和尚微微一笑,接著说道:

  “最为艰苦的,就是樊城,樊城供给,多仰赖於襄阳,却只能依赖浮桥,实不足用。

  襄樊周围官兵、义民,乃至於江湖侠土,不知道多少人,突破韃子封锁,送补给於樊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去而不返。”

  他顿了一下,悽然一笑:“诸位到襄阳,可听过小调一曲吗”

  说罢,他轻轻唱道:“春季里来杨柳青,杨柳子青——-杨柳子青青,奴家送郎到樊城那城。”

  路平心中一动。

  这曲歌他也有所闻,南宋时荆门统制吴源率领五百义士救援襄樊,他的妻子写信,激励他为国效命。吴源率领五百义士在襄阳城外与元军激战,全军覆没,

  无一生还。

  传说这一《四季调送郎》就是其家属传唱,直到今天。

  这首歌是荆州、襄阳一带妇女所唱。

  郭文熙低声唱起,语调虽然婉转,鏗鏘之声未变,跑调跑的厉害。

  很有些不伦不类。

  书房中却静悄悄的,无人敢发一言相嘲讽。

  眾人都不可能亲歷其事,所见之史料更是少之又少,然而想起当日之杀伐激烈,都不禁悽然嘆息,又思及士民之慷慨悲壮,均有些悠然神往。

  郭文熙目光闪烁,像是在敘说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

  他手指弓帮帮主解风,接著道:“昔年樊城之中,有弓帮帮眾,也有少林侠客,更有各路江湖豪杰千人,有为先祖召来,有奉当时神鵰大侠之命前来应援。

  然而咸淳九年樊城城破之际,不过以饿孵之眾,抗残暴之师,自先祖以下,

  尽数殉难。”

  郭文熙停顿了一下。

  被他指到的解风起立,鬚髮微微颤抖,神情既有些悲戚,又有几分骄傲。

  方证大师低颂一声佛號,默然不语。

  路平却是心中一动。

  他一直在怀疑这位郭大侠后裔的真实性。

  但是,在郭文熙说出“神鵰大侠”这一名字的时候,路平反而有些犹豫。

  在倚天屠龙的时代,“神鵰大侠”已经鲜为人知,当世知道这一名字的,绝不超过一掌之数。

  除了路平,就是任盈盈,以及衡州绿竹庵的融休和尚、少林方证,以及和方证信息共享的冲虚。

  “中土江湖的精英,尽数殞命於此。”郭文熙的语调提高了几分,神情变得有些暗淡,“樊城,实为当时中土江湖最为伤心痛彻之地,诸位以为,还有什么人忍心逼问郭家遗孤秘笈所在”

  一些人轻轻頜首,郭文熙的解释,確实合乎人情。

  要是福威鏢局的父祖,有郭靖一般的作为,恐怕给余沧海十个胆子,也不敢去找福威鏢局的麻烦。

  即便事情过了三百年,在座的各派大佬,哪怕对《九阴真经》的兴趣再浓烈,此刻都不忍心问郭文熙一句:“真经何在”

  这是道义,江湖最为底层的代码之一。

  郭文熙又看了一眼冲虚道长,拱手道:“过不了多久,就有武当派和张真人崛起,有张真人在,別说郭氏后人不为人所知,就是江湖皆知,谁人敢来生事”

  冲虚闻言,也不禁动容,忙起身敛容还礼。

  郭文熙沉默许久,神情变得无比悲戚:“樊城噩耗传来,襄阳震动,城中遗尸,顺汉水而下,江流为之变缓,登城北望,嚎哭者比比皆是。

  唯独先祖黄夫人镇定如常,她平静地安排了一些家属的撤离,回到宅中,即仰药自尽。

  其后常山吕公见援兵不至,献城投降,与阿里海牙折箭为誓,互为担保,郭氏一族,仅余一幼子,吕公又多为周全,郭氏才得以倖存至今。

  诸位以为,经歷这等惨事之后,先祖还想著重入江湖吗”

  郭文熙很多都没有交代清楚。

  其中就算有些牵强,但事情都过去三百年了,有一些偏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路平觉得,这確实是最有说服力的交代。

  不止他如此以为,“郭迁会”的各位大佬,大都以为郭文熙的话是可信的。

  郭大侠真的有后人,这实在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情。

  眾人晞嘘良久,就开始真正商量“迁坟”一事。

  眾人原本就不以为可以找到“郭靖后人”。

  但意外的是,“郭靖后人”真的出现了。

  在找到“郭靖后人”后,“迁坟”的主导理应取决於郭文熙的意愿。

  但郭文熙主意很准。

  一个字:“迁”。

  並且同意“郭迁会”继续主导。

  “若是真有秘笈,郭氏当以此酬谢各位江湖义士相助之功。”

  他说的十分果决。

  眾人都鬆了口气,这番大动干戈,无论如何都需要给本派一个交代。

  按郭氏家谱和郭文熙所说,当年城破之后,樊城户积如山,均在战后草草收验。

  更多的则是火化。

  一些高级將领和重要人物,则被吕文焕要回,交付家眷。

  郭靖夫妇和郭破虏,被草草安葬在襄阳城东的鹿门山。

  按照这一说法,在郭靖墓中找到任何武功秘笈都不大可能。

  各派所有的人,哪怕是魔教的计无施,几乎不再提及秘笈一事。

  仿佛各派到此的目的,就是为了帮主郭靖后人完成心愿一般。

  “四爷容稟。”

  齐副帮主跪在船上,羞愧难当。

  “齐兄弟你怎地这般糊涂四爷为了找你,你知道耽搁多少大事吗”

  易帮主在一旁训斥不停,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齐副帮主半响说不出话来,一张脸臊得通红,那架势,仿佛恨不得在船上找个缝钻下去。

  他果真是跑妓院去了。

  那日齐副帮主取信归来,路过一处妓院。

  忽然有一盘水泼下。

  將齐副帮主淋成了一个落汤鸡。

  齐副帮主大怒,立即破口大骂。

  妓院中的老钨下楼,连忙赔礼道歉,说是备好一身乾净衣服,还备了一桌酒席赔礼。

  齐副帮主本待不去,奈何那老钨子实在是殷勤,拖著他不肯放手。

  “襄阳城中,谁不知道楚娃楼之名声,官人要是一去,怕是我这妓馆就抬不起头来。”

  说著,便喊来一女,向齐副帮主道歉。

  这女名唤莲儿,只见她身穿否红轻綃,体態婀娜,光艷照人。

  老钨子偏拿出皮鞭,要齐副帮主痛打一顿消气。

  齐副帮主见她楚楚可怜的模样,哪里还有一丝怒火。

  竟不觉跟著老钨上楼。

  从此,在楼上白吃白喝,不时还有莲儿姑娘捨身赔礼。

  有几次,他確实是想起“路司李还在船上等候”。

  但见老钨劝:“信已经让人销去了,那位官人说让你只管多呆一些时日。”

  莲儿姑娘每每又是一副欲泣滋然的表情。

  齐副帮主便风流快活到现在。

  路平一时气结,盯著这位齐副帮主好半天才说了句:“想不到平水帮副帮主,竟然也算多情种子。”

  易帮主气得脚大骂:“齐兄弟,你怎地这般糊涂,多年行走江湖,怎么连这等骗术都看不出来”

  “可是—”

  齐副帮主在地上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偷眼看了一眼路平,欲言又止。

  路平的脸色也不好看。

  “易帮主,齐副帮主这一次过错不小,你按照帮规处置。”

  易帮主却是鬆了口气,四爷平日並不干预平水帮的事务,只是制定帮规的时候极其严格。

  按照平水帮的帮规,齐副帮主要將为船主,还要挨八十鞭,这样至少是死不了人的。

  齐副帮主很生动地践行了某华山耆老是如何受骗的。

  路平立即知会汤师爷,汤师爷请示吴道邇后,这才派出巡捕。

  巡捕到的时候,“楚娃馆”已经人去楼空。

  询问邻里才知道,这家妓馆就是不久前才忽然开张,至今日忽然停业。

  就好像忽然人间蒸发一般。

  齐副帮主终於忍不住哀豪起来。

  八十鞭子打在他背上,直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进流。

  就这般,仍然不时喊著莲儿姑娘。

  气宗以这种手段搞风清扬还可以理解。

  齐副帮主何德何能,值得让对手拿出这么复杂的阵仗。

  看著挣扎著进舱再向自己请罪的齐船主,路平顿时觉得有些鬱闷起来。

  人家气宗派人勾引风清扬,让风清扬滯留江南,错过了华山剑气火併。

  这伙人派人勾引的是自己属下的一个小头目,让齐副帮主白吃、白喝、白之后,享尽艷福。

  自己受苦受累,到处奔波。

  这实在是可气。

  更悲催的是。

  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的目的究竟是啥

  对方似乎仅仅达成一个目的,就是让自己滯留襄阳。

  他实在想不出这有什么意义。

  难道就是给郭靖补上一个体面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