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寧女侠重温江湖梦,路司李夜谈女侠谱-《大侠別急,笑傲江湖先问问大明律》

  第150章 寧女侠重温江湖梦,路司李夜谈女侠谱

  路平便邀寧中则入座。

  犹豫片刻,寧中则一袭標配的夜行衣入舱。

  路平眼前一亮:但见中年美妇,髻挽乌云,肌肤似雪,举止之间,毫不矫揉,她將手中长剑往案上一横,坦然入座。

  路平知道,他今夜所见,並非岳不群夫人,而是失踪已久的寧中则女侠。

  寧中则心中也有一丝异,连日行走江湖,身边更无丈夫女儿,竟然有了当年行走江湖的一点心境。

  见得邻舟正是日间神秘男子所坐,舱內犹灯火通明,寧中则一时意动,竟然前来搭话。

  罢了,就当重温江湖旧梦。

  当年与江湖上邂逅好友,聊得投机,秉烛夜谈。

  其后各自东西,不相往来。

  这等江湖,再见本就不易,一面之交,恰恰是所有交情中最多的交情。

  寧中则竟然心中也有一丝惋惜。

  明日见到丈夫之后,又是天下间人人尊敬的岳夫人。

  如此江湖,对她终是过往。

  “女侠能饮否”

  “酒来。”

  寧中则自斟酒一杯,却无丝毫疑虑,一饮而尽。

  当年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在江湖中传为佳话。

  如今路司李偶遇寧中则女侠,而非岳不群夫人。

  將来未必不是一段江湖传奇。

  就如《十一娘云冈纵谭侠》一般。

  “我说一条,自饮一杯,若女侠听我说的有理,可自饮一杯,反过来也是如此,如何”

  “甚好。”

  寧中则轻笑道。

  “阁下所言定製侠女何意”寧中则问道。

  “若是门也算江湖门派,那么门当中,便有天下最多的侠女。

  其中自然有真侠客,扶微弱,救急难,从不输於他人;重信义,然承诺,也是代有人出。其中一些人,武技之高,也算出类拔萃。当世如马湘兰、薛素素等人。

  可惜,天下豪富权势之辈,偏偏生出一种褻玩侠女之心。於是秦淮河畔,专门培养一种『侠女』,学剑术、弹丸之戏,是为取悦男子,岂不是『定製”吗”

  寧中则一听此言,脸孔有些发黑,沉吟一二才道:“確实如此。”

  说罢自饮一杯,顾盼间倒真有一股豪气。

  “女侠行走江湖,可知天下侠女”

  “当世侠女”寧中则笑道,“若有侠女之名,恆山有三位老师太,心怀仁慈,人人钦敬。可算得侠女”

  路平自饮一杯,笑道:“佛心侠骨,確实名不虚传。”

  寧中则眼神中闪过一丝狡点:“还有一女,当今华山寧女侠,当年行走江湖,除恶扬善,可算侠女”

  路平嘴角抽搐了一下,寧女侠这等於是匿名给自己投了一票,近似耍赖,不过江湖中的女子,要是不算东方教主的话,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內举不避亲,

  就算她是吧。

  “华山寧女侠,確实算是一位侠女。”路平笑道,“华山岳夫人,少闻侠行,就未必算得上了。”

  寧中则幽幽地嘆了口气,女侠的归宿不都是如此吗她又如何能够例外。

  其实如今的江湖各派,除了恆山,极少注重女弟子的培养,原因不是因为女弟子的天赋不如男弟子,而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原因:女弟子要嫁人,到时候学到的武学,总不能收回不是。

  华山除了岳灵珊外的几个女弟子,就是这种情况。

  鸡肋、瓶而已。

  寧中则便有些鬱闷的喝了一杯。

  “女侠尽说江湖侠女,却不知道天下间,有更多的侠女。”

  自从王世贞閒的无聊,作了一册《剑侠传》,其中罗列几位女侠,天下便有不少更閒的人,开始搜寻侠女的谱系,为侠女作传。

  谱系一般是:

  【越女、车中女子、聂隱娘、荆十三娘、红线、三鬟女子、贾人妻、张训妻、董国度妾、解洵妇】

  『妾妇可为丈夫”是其主旨。

  有明以来,对於女侠的定义,其实在不断扩大。其中,武技是最次要的,妓女、秀才女、商人女,但在江湖上,但有侠心、侠行,世人都称誉他们是侠女。

  最有意思的就是:无论何人列出一个侠女名单,娼门都要占据九成,不能不说是奇观。

  “愿闻阁下奇说。”寧中则道。

  “有识英雄於微末之际,怜其才华,相逢萍水,一朝从之,终身不负,若遇际会,风云化龙,譬如红拂女、梁红玉,可为侠女”

  在明人心中,慧眼识英豪也算侠,对女子而言,则是把握自己命运的一种投机,投的好就是就是富贵其身,投不好就是“妾读中有玉,恨郎眼內无珠”,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

  寧中则则想到自己的丈夫,笑如弯月,遂饮一杯道:“有理。”

  路平也饮酒一杯,接著说道:

  “虽然出身卑贱,却知大义所在,身陷不测,竟屠灭强梁,护佑一方百姓,

  如王翠翘,可为侠女”

  寧中则晒笑道:“王翠翘固然是当世奇女子,然而却被一伙人面兽心的官囊所欺,虽有侠心,却是可悲、可嘆。那些官蠹,更是可恨,该杀。”

  路平登时语塞。

  王翠翘本是一名歌姬,为海寇徐海所掳,协助胡宗宪平復徐海的祸乱。

  然而,胡宗宪终以歌姬待之,功成之日,竟对其加以侮,王翠翘激愤之下投海自尽。

  自从嘉靖以来,王翠翘的故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人称“天壤一奇女子”。

  说她以一已之身,“苏东南半壁之生灵,竖九重安攘之大烈,息郡国之转输,免羽之徵扰”,可以说讚誉到无以復加胡宗宪在她死后深自悔悟,写下“顾予之功,维尔之功”、“尔之死,实予死之”。

  可惜,天下对於他的詰责,就没有停止过。

  路平沉吟良久,又道:

  “有遭逢大难,深陷泥淖之中,犹心怀胆智,受尽苦楚而能復仇雪恨。如谢小娥辈,可为古之任侠”

  谢小娥故事出於唐传奇,说的是其父畜巨產,与其丈夫往来江湖间,父与夫俱为盗所杀,小娥自己也伤胸折足,漂流水中,为人所救后,立志復仇的故事。

  有明以来,人们对其极为尊崇,这大概是明人的江湖中,也有几位忍辱负重,报仇雪恨的奇女子。

  寧中则摇头轻嘆,饮了一杯道:“也算有些道理。”

  路平又道:“女侠行走江湖,可曾听说过这样一种侠女。

  传说自从黄帝以来,传承隱秘。

  其道有三:不得妄传人,妄杀人;不得替恶人出力害善人;不得杀人而居其名。

  其杀伐有节制:不杀私仇,只寻世间的官吏,择其恶者而杀。

  其居神秘,或者居住在高山绝顶,人所不能至,或者嫁给凡夫俗子,人所不能察。

  其技艺如同神术,剑术神通,语言所不能描述。”

  这正是宣德年间,韦十一娘所论及的女侠,其人曾经现身於云冈之巔,而其弟子青霞、渺云,皆嫁给人间凡夫俗子,其后就再无消息。

  寧中则凝神沉思片刻笑道:“这等传言,多不可信。”

  路平不禁悵然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