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楼下的声音引起了徐臻的注意,她走出门去,见近卫之中的方参方肆也都在走廊上,便冲他们微微点了点头。
自从方意方赐被太子要走了,剩下的近卫们便隐隐以方参方肆为首,此时方参过来:“公子。”
方肆过来也低声询问:“公子爷,他们说的堤坝难道是长清河过元洲的这一段?”
徐臻道:“应该是。”
长清河横贯梁国东西,其中元洲被它一分为二,江水两岸平滑之地养育了诸多百姓,但同时,元洲也是长清江流经之地之中最为低洼的一段,堤坝年年修,可仍旧还时有洪涝之灾。
方参方肆都是会看堪舆的,知道些地理知识,此时便感叹道:“若是将元洲百姓迁走,这还好些。这地势低洼,明知会发洪水,还不趁早走……唉!”
徐臻心里唯有叹息。汉书有云: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植物有根基,人其实也有,世代祖居之地,哪怕再多不好处,待的久了,感情也就深了,再者遇到问题,避而走之,其实乃是下策,察其起因,究其根本,追本溯源,解决了问题,这才是上策。
便如牙疼,不看是上火还是生虫,直接将牙给拔了,固然解决了一时之事,可是以后吃饭就成问题了。
徐臻此次出行便是不得已走了下策,内心深处对自己其实已经有所不满,只是西南之行,并非全部为了逃避,这才强打精神。
众人在楼上廊子里头看,底下的刚才议论的几个人已经重新坐回,只见刚才发话的那个被人唤作“齐兄”的人脸上还带着怒色跟忧色,陪坐的人脸色也不太好。
方参不懂,小声嘀咕:“说一说又怎么了?咱们这次说不定也得过长清河,万一要是真发洪水,还真得多做些准备。”
他作为护卫不大懂这些,徐臻却是深知的。
便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将所有的声音都压下去,假装没有听到,没有看到,假装问题不存在,然后他们才可以回家高卧,才可以高枕无忧,才可以粉饰太平,喊一句,啊,天下承平,海晏河清!
“回去吧,早点歇着,明日好继续赶路。”
她猜测文先生已经收到她的信了,当然,西南那么大,这个结论真的就是猜测。
至于春洪,也不会说发一次水,冲垮一段堤岸就能够完事的,接下来说不定哪里的河道就会淤堵,然后被冲垮……
洪水之后,天气渐热,元洲若是真发了时疫,那么西南之地的情况应该更不乐观……
她一面胡思乱想着,一面翻出文房四宝,随手在手札上记录着。
自己还要更广阔的消息渠道跟消息来源,然后药材的话,从西北再继续往西南运,中间便不在京中倒手了,这样可以节约一半的时间。
银子如流水花出去,仅仅靠京中的店铺却是不能维持生计的,开源节流,还需开源!
她一边苦思,一边将自己想到的几个赚钱的法子都赶紧记下来,然后细细的分析,洋洋洒洒的竟然写了数十页的纸张。
半夜下起了雨,细雨敲打着屋檐,这样的夜喧闹却也安然,本应该让人觉得困顿,睡意更深沉,她却想到已经避不可避的春洪,心情都极度灰败了。
跟春洪相比,那一丝儿女的情思却又不值一提了。
第二日天公作美,放了大晴!
阳光将地上的水汽都蒸干了,只留下一些浅浅的小水坑。
方参笑着上前拜见:“公子爷,有家里的信。”
方肆紧随而至,直接递上来:“公子爷,先生的信。”
没想到不同两方的信竟然同时收到,徐臻一把抢过来,先拆了文先生的信看。
文先生在信里不叫她继续南下,知道她这次出门没有带丫头,竟然打发了俩粗使婆子过来,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找的人。
方肆眨了眨眼:“公子爷,随信来的是两个婶子。老七调皮,试了试,武功恐怕不弱哩。”
“既然喊婶子了,就知道那是长辈,以后都好好尊敬着。”
徐臻一目十行的看完,正好怼了方肆一顿。
方参在一旁偷偷笑。
徐臻却笑不出来,文国公已经收到西南患疫情的消息,现在朝廷上还没有正式公文发出,也就是说并没有人将西南之事在场面上提出来!文国公亲自书信,为的就是让徐臻赶紧回家。
一个不许她继续南下,一个要求她赶紧回家。
两份书信同量等重,都带着浓浓的关怀。
“送信的人呢?给他们准备好食水,让他们先歇一会儿,我写了回信再发回去。”
两刻钟后,文国公府那边送信的人接了徐臻的回信立即打马回去了,文先生这边,那两位粗使婆子却着实不好说话的样子,说什么都不肯透露文先生的踪迹。
徐臻问她们文先生现在在哪里,她们说文先生四处奔走,不在一处,又问她们俩,文先生曾经去过哪些地方,她们还是不说。
人家有武力值,身份自由,油盐不进,讨好没用,威慑更没用,徐臻颇有点儿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郁闷。
不过徐臻要是因此泄气,那也不是她了,她喊了两个人上了马车,然后不管她们,她则自己在中间的小桌子上铺排开纸张笔墨,也不用看堪舆,直接用细毫慢慢的画出了一副西南的地形图。
两个粗使都不知这份堪舆的真假,可就是她做事的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也足够震撼她们一下了。
“文先生出京的时候是腊月二十六,我猜他不会像我这么慢吞吞的在路上挪,他应该没有在诸州城停留,而是绕过诸州,直接去了元洲,然后过长清河,元洲东南是南临,那边近海,气候要好些,元洲再往西南则是西元,在猜一猜,他应该去了西元,从西元深入,直达祟州……”
两个粗使婆子再看不懂堪舆,耳朵却能听出个好赖来,闻言脸上俱都显出些惊异,文先生派她们来,就没有瞒着徐臻的性别,可现在看来,这性别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事,性格跟脑子才是!
自从方意方赐被太子要走了,剩下的近卫们便隐隐以方参方肆为首,此时方参过来:“公子。”
方肆过来也低声询问:“公子爷,他们说的堤坝难道是长清河过元洲的这一段?”
徐臻道:“应该是。”
长清河横贯梁国东西,其中元洲被它一分为二,江水两岸平滑之地养育了诸多百姓,但同时,元洲也是长清江流经之地之中最为低洼的一段,堤坝年年修,可仍旧还时有洪涝之灾。
方参方肆都是会看堪舆的,知道些地理知识,此时便感叹道:“若是将元洲百姓迁走,这还好些。这地势低洼,明知会发洪水,还不趁早走……唉!”
徐臻心里唯有叹息。汉书有云: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植物有根基,人其实也有,世代祖居之地,哪怕再多不好处,待的久了,感情也就深了,再者遇到问题,避而走之,其实乃是下策,察其起因,究其根本,追本溯源,解决了问题,这才是上策。
便如牙疼,不看是上火还是生虫,直接将牙给拔了,固然解决了一时之事,可是以后吃饭就成问题了。
徐臻此次出行便是不得已走了下策,内心深处对自己其实已经有所不满,只是西南之行,并非全部为了逃避,这才强打精神。
众人在楼上廊子里头看,底下的刚才议论的几个人已经重新坐回,只见刚才发话的那个被人唤作“齐兄”的人脸上还带着怒色跟忧色,陪坐的人脸色也不太好。
方参不懂,小声嘀咕:“说一说又怎么了?咱们这次说不定也得过长清河,万一要是真发洪水,还真得多做些准备。”
他作为护卫不大懂这些,徐臻却是深知的。
便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将所有的声音都压下去,假装没有听到,没有看到,假装问题不存在,然后他们才可以回家高卧,才可以高枕无忧,才可以粉饰太平,喊一句,啊,天下承平,海晏河清!
“回去吧,早点歇着,明日好继续赶路。”
她猜测文先生已经收到她的信了,当然,西南那么大,这个结论真的就是猜测。
至于春洪,也不会说发一次水,冲垮一段堤岸就能够完事的,接下来说不定哪里的河道就会淤堵,然后被冲垮……
洪水之后,天气渐热,元洲若是真发了时疫,那么西南之地的情况应该更不乐观……
她一面胡思乱想着,一面翻出文房四宝,随手在手札上记录着。
自己还要更广阔的消息渠道跟消息来源,然后药材的话,从西北再继续往西南运,中间便不在京中倒手了,这样可以节约一半的时间。
银子如流水花出去,仅仅靠京中的店铺却是不能维持生计的,开源节流,还需开源!
她一边苦思,一边将自己想到的几个赚钱的法子都赶紧记下来,然后细细的分析,洋洋洒洒的竟然写了数十页的纸张。
半夜下起了雨,细雨敲打着屋檐,这样的夜喧闹却也安然,本应该让人觉得困顿,睡意更深沉,她却想到已经避不可避的春洪,心情都极度灰败了。
跟春洪相比,那一丝儿女的情思却又不值一提了。
第二日天公作美,放了大晴!
阳光将地上的水汽都蒸干了,只留下一些浅浅的小水坑。
方参笑着上前拜见:“公子爷,有家里的信。”
方肆紧随而至,直接递上来:“公子爷,先生的信。”
没想到不同两方的信竟然同时收到,徐臻一把抢过来,先拆了文先生的信看。
文先生在信里不叫她继续南下,知道她这次出门没有带丫头,竟然打发了俩粗使婆子过来,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找的人。
方肆眨了眨眼:“公子爷,随信来的是两个婶子。老七调皮,试了试,武功恐怕不弱哩。”
“既然喊婶子了,就知道那是长辈,以后都好好尊敬着。”
徐臻一目十行的看完,正好怼了方肆一顿。
方参在一旁偷偷笑。
徐臻却笑不出来,文国公已经收到西南患疫情的消息,现在朝廷上还没有正式公文发出,也就是说并没有人将西南之事在场面上提出来!文国公亲自书信,为的就是让徐臻赶紧回家。
一个不许她继续南下,一个要求她赶紧回家。
两份书信同量等重,都带着浓浓的关怀。
“送信的人呢?给他们准备好食水,让他们先歇一会儿,我写了回信再发回去。”
两刻钟后,文国公府那边送信的人接了徐臻的回信立即打马回去了,文先生这边,那两位粗使婆子却着实不好说话的样子,说什么都不肯透露文先生的踪迹。
徐臻问她们文先生现在在哪里,她们说文先生四处奔走,不在一处,又问她们俩,文先生曾经去过哪些地方,她们还是不说。
人家有武力值,身份自由,油盐不进,讨好没用,威慑更没用,徐臻颇有点儿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郁闷。
不过徐臻要是因此泄气,那也不是她了,她喊了两个人上了马车,然后不管她们,她则自己在中间的小桌子上铺排开纸张笔墨,也不用看堪舆,直接用细毫慢慢的画出了一副西南的地形图。
两个粗使都不知这份堪舆的真假,可就是她做事的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也足够震撼她们一下了。
“文先生出京的时候是腊月二十六,我猜他不会像我这么慢吞吞的在路上挪,他应该没有在诸州城停留,而是绕过诸州,直接去了元洲,然后过长清河,元洲东南是南临,那边近海,气候要好些,元洲再往西南则是西元,在猜一猜,他应该去了西元,从西元深入,直达祟州……”
两个粗使婆子再看不懂堪舆,耳朵却能听出个好赖来,闻言脸上俱都显出些惊异,文先生派她们来,就没有瞒着徐臻的性别,可现在看来,这性别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事,性格跟脑子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