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帝国之明月-《逆六界!大佬归来后杀疯诸天》

  后元八百四十二年。

  四夷平而天下和。

  明武帝传位其子,改年号为光启,后称盛文帝。

  光启三年,文帝从母令,祭先贤。

  天边露云白。

  十二楼前,云海翻涌,仙威浩荡,天地如熔炉。

  仙威不可近,仙人不可直视。

  凡修靠近难逃吐血三升。

  数百仙君,数十仙尊临空而立。

  除了种族存亡的战争时期,基本上不可能集结如此多的四步修士,但明武帝退位前后千年,这是常态。

  明武帝创立的太平盛世塑造了健康的修行环境,她完成了她的诺言。

  不让任何一位有才能者明珠蒙尘。

  天才们在九洲生根发芽,仙尊们在天洲证道争强。

  于是,出现了天族道尊数量最多的时代。

  仙尊们大多不问政事,但受武帝恩,新帝祭祖,自当随行。

  卯时刚至,天边祥云站满肃穆的仙卫,云锦天衣,星铠银戟。

  麒麟拉着云辇停留在彩云之上。

  云辇端坐着头戴十二旒冠冕的帝王,玄色的衮服流动着金红暗纹。

  年少的帝王执政三载,脸庞依旧青涩,但透过垂下珠旒目光早已深沉威严。

  仙尊们见那云辇的帝王,微礼。

  缩地成寸,瞬行万千星辰。

  盛大的帝王仪仗已经来到了古氏祖地。

  仙卫分列两侧,整齐的站在道路旁,犹如不朽的城墙。

  他们注视着从云辇走下的帝王。

  待帝王持着玉玺,打开眼前结界便抵达了长盛天朝龙脉处。

  那人拿着玉玺,一步,两步。

  庄重而神圣的天帝在众臣仰望下做出意义重大的举措。

  那葱白纤细的手指将传国玉玺镶入其中。

  跨前一步,就能瞧见撑起长盛脊柱的高耸山脉,养育古氏尊荣的雄浑母亲河。

  结界打开。

  当山川退去,潮水退去,唯留一片残垣。

  什么天子仪仗。

  什么天尊随行。

  盛世如梦,烟消云散。

  古泠一步步走向残垣的尽头。

  前方祭台最长宽曰百尺,上中下三层,高九尺。

  她站在祭台中央,祭台之上飘起了四种道意,道意凝聚成四个模糊的影子。

  “来者何人。”

  古泠见到了十二楼前挂着的不朽面孔,直言:“晚辈乃长盛天朝第三十任天帝,古泠。”

  “第三十任……”

  青龙嘀咕。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

  距离第十四任帝王古旬宇祭拜他们到如今第三十任已四十万载。

  玄武环顾四周,女子身后无人,唯有一片不知何年何月长满杂草的蛮荒。

  “竟是你一人吗?”

  自明武帝让他们自封此处后,为了表达对功臣的敬重,每一代帝王都会来祭拜他们,天子出行,銮驾队子,浩浩荡荡。

  但现在这位拿着传国玉玺自称第三十任天帝的人,一身简朴,身后更无一人。

  若非从她身上感受到了一股长盛血脉,和那不可造假的道尊修为,他们都会以为是冒名顶替的了。

  古泠眉峰似被无形的气压压得低垂,睫毛在昏黄夜色下透出浅浅的阴影:“不瞒诸位前辈,长盛天朝在七千年前已经被奸人篡位,如今改朝换代了。”

  “改朝换代了?”白虎不语。

  “长盛天朝怎么灭的,因果轮回,古倾遭报应了?”朱雀喜了一瞬又静默。

  数十万年的封印并未让他们变得寡淡,相反每隔万载得到外界的消息让三位道尊叽叽喳喳的议论。

  “四十万年前,长盛天朝内忧外患,岌岌可危,明武帝独掌危局,知人善任,力挽狂澜。不仅使命悬一线的帝国重新繁荣,更创下了前无古人的功绩,当之无愧万古一帝。”

  “今长盛被奸人窃国,晚辈愿效仿明武帝,扶大盛之倾颓,挽天朝之国运!故在此请诸贤重临九洲,助我一臂之力!”

  这就是古泠的目的。

  她知道想凭她一名道尊是不够与初霁天朝对抗的,她需要助力,可如今天朝九洲道尊尽是寒酥之人。

  她唯一可用之人便是这四位曾经为了天朝国运自愿封于此处的四大元帅。

  古泠将她七千年收集的全部珍宝拿出,有了这些东西,必能破开封印,助四道尊重塑胫骨,迎他们出山。

  “扶大盛之倾颓,挽天朝之国运。你凭何?”手捧佛珠,厚重的玄武开口。

  当年的明武帝是中兴之主,亦是万古一帝,她的宏才大略支撑她夸下海口的三诺。

  眼前这人,说得难听点,毁国之君,末代帝王,凭什么?

  “凭它。”

  古泠手中悬浮一股小小的气流。

  深邃的眼底,是颠沛流离七千载后的冷静;上扬的眉宇,是天才永远不肯低头的傲气。

  帝国之明月,长盛甚至天族有史以来天赋最高者,并非虚传。

  四道尊的平静了四十万年的目光同时微不可察的划过震撼与惊艳。

  天族出现了它历史上最耀眼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