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天色已晚,该回郕王府了。”
成敬见朱祁鈺与这些军户在一起好似十分快乐,自朱祁鈺开始监国到即位天子这段时间以来,成敬从未见他有过这种放松的神情。
成敬虽然是宦官,但他向来还是以文人自居的,心里自然瞧不起这些粗鄙武夫,担心朱祁鈺在校场时间过长,会突生变故,於是上前以时间已晚劝朱祁鈺离开。
朱祁鈺活动了一下身体,伸了个懒腰后,笑著看了眼成敬说道:“无妨,在深宫大院里待久了,出来感受感受民间烟火也不错。”
转头朝台下望去,石亨正与一年轻小將在一张临时搭建起来的桌子上掰著手腕。
两人已经僵持了半炷香的时间了,却还未分出胜负,两人此刻俱是面色通红,手臂肌肉隆起,谁也不愿在皇上面前出丑。
“这员小將是谁小小年纪在力量上竟然能和石亨这廝不相上下。”朱祁鈺打量著年轻小將感嘆道,石亨此时三十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朱祁鈺望著那小將年纪估计比自己还小个几岁,竟然能和石亨拼个不相上下。
“稟陛下,这员小將乃是石將军的侄儿,单字一个彪。”于谦站在朱祁鈺身旁回道,京营中的將领他大多都有所了解,石彪这种战力凶猛的自然早已被他记在心中。
“原来如此,仔细观其容貌確实与石亨有几分相似。”朱祁鈺点了点头,他对石彪这人有所了解,跟石亨一样都是驍勇善战的猛將。
谷应泰曾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评价道:“石亨、石彪驍勇善战,有有陇西李氏之风。使之臥虎北陲,自当匹马不南矣。”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家李梦阳曾为他们叔侄俩写过一首诗,其中令朱祁鈺印象较为深刻一句是:“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
不过这石彪也跟石亨一般居功自傲,骄奢跋扈,在景泰年间仗著叔父石亨权势,经常纵容家丁霸占民產,还私自招募流民建设庄园,开垦荒地。
在帮助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后,又在天顺二年因抗击蒙古有功,被封为定远伯,天顺三年朱祁镇以谋反的罪名將石亨、石彪夺爵下狱,后石亨在狱中病死,石彪在天顺四年被问斩。
不过在朱祁鈺看来,石彪所做之事对比石亨要好得多,况且此时石彪还年轻,调教一番以后不失为一员大將,至於后世所记载,石彪亲自交代自己家中私藏龙袍、龙床等谋反罪证。
朱祁鈺不信,这些纯属是欲加之罪,再硬的汉子送到北镇抚司詔狱里审讯几天,啥口供都能拿到,不过是朱祁镇为了解决叔侄二人找的藉口罢了。
终於,石彪由於年轻经验不足一开始就全力以赴,而石亨却是稳扎稳打,暗中积蓄力量,现在石彪力量渐渐耗尽,石亨开始发力反击。
眼看石彪的手臂即將被石亨扳倒,石彪突然从桌下一脚朝著石亨扫去,石亨吃痛,下盘站立不稳,石彪藉机將石亨的手臂反扳回去,反败为胜。
“哈哈,叔父你老了,这兵不厌诈还是你教我的。”石彪获胜后,朝著石亨大声说道。
石亨见自己输给石彪这个毛头小子,还是在皇上面前,一时感到羞愧难当,隨即教训石彪道:
“陛有兵和將。”
“还不快给陛下赔罪!”
朱祁鈺见石彪此子不仅武力高强,还会用脑子,心中颇为喜爱,於是开口说道:
“石將军不必责怪,你这侄儿悍勇还要胜你一筹啊!”
朱祁鈺说完后,又从腰间摸索了一番,將自己所佩戴的玉坠摘了下来,扔给石彪。
“朕赏你的!”
石亨一把拉过石彪示意他赶紧给朱祁鈺谢礼,石彪一时也是欣喜无比,这可是皇上隨身佩戴的玉坠啊,比石亨得到手书还要珍贵,隨即和石亨一起下跪谢礼。
朱祁鈺一直眯著眼,看著台下的石亨,他並没有因为石亨这些天的动作,就放鬆了对他的警惕,他更相信于谦对石亨的评价。
石亨最近对他极尽諂媚,但于谦的那句话在脑中始终挥之不去,对比下来他更喜欢石彪,因其眼中有著一股傲气,而石亨眼中满是恭顺。
安禄山起兵反唐之前,也十分恭顺!
“咱们回去吧。”
拋下一句话后,朱祁鈺带著成敬卢忠等人离开了京营校场。
回到郕王府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朱祁鈺踩在成敬的背上下了马,他虽然多次要求成敬不必如此,但成敬表示朱祁鈺初学骑马,担心其下马时不慎摔倒,拗不过成敬,朱祁鈺只好如此。
还未站稳,就见兴安从郕王府大门口的阶梯上一路小跑过来,並说道:
“稟陛下,王侍郎回京,在门外恭候,得知陛下去了京营,他便走了。”
朱祁鈺站稳身子后,一脸疑惑地看著兴安,兴安不是已被自己任命为司礼监掌印了么,此时不在宫中,跑郕王府来干嘛
还有王文,不是在通惠河码头负责转运粮草么,怎么也过来了
“何事还有王侍郎可曾告知你为何寻朕”
朱祁鈺將马鞭交给成敬后,朝兴安问道。
“稟陛下,今日慈寧宫总管曹公公拿著一份懿旨过来,说是要臣盖印,臣回他须由陛下批阅后,臣方敢盖印,曹公公就拿著懿旨离开了。”
朱祁鈺闻言面色凝重起来,孙太后这是又要作妖吗
“可看清懿旨上是何內容”
“臣未曾得知懿旨內容,不过曹公公说是太后近日数次梦到先帝,先帝在梦中告诉她,对襄王甚是想念,太后想召襄王来京拜祭一番先帝。”
“王侍郎和臣一起到达的郕王府,得知陛下去了京营后,王侍郎就说先去寻於尚书去了,此刻想来已至於尚书府上。”
兴安不知王文所来为何,只得將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地告知朱祁鈺。
朱祁鈺隱隱感觉王文所来的目的,跟兴安所说的孙太后懿旨一事有所关联,但兴安只是如实稟报,並不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去於尚书府上。”顾不得休息,朱祁鈺又上了马,带著成敬和一队四卫军朝著于谦的府邸赶去。
成敬见朱祁鈺与这些军户在一起好似十分快乐,自朱祁鈺开始监国到即位天子这段时间以来,成敬从未见他有过这种放松的神情。
成敬虽然是宦官,但他向来还是以文人自居的,心里自然瞧不起这些粗鄙武夫,担心朱祁鈺在校场时间过长,会突生变故,於是上前以时间已晚劝朱祁鈺离开。
朱祁鈺活动了一下身体,伸了个懒腰后,笑著看了眼成敬说道:“无妨,在深宫大院里待久了,出来感受感受民间烟火也不错。”
转头朝台下望去,石亨正与一年轻小將在一张临时搭建起来的桌子上掰著手腕。
两人已经僵持了半炷香的时间了,却还未分出胜负,两人此刻俱是面色通红,手臂肌肉隆起,谁也不愿在皇上面前出丑。
“这员小將是谁小小年纪在力量上竟然能和石亨这廝不相上下。”朱祁鈺打量著年轻小將感嘆道,石亨此时三十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朱祁鈺望著那小將年纪估计比自己还小个几岁,竟然能和石亨拼个不相上下。
“稟陛下,这员小將乃是石將军的侄儿,单字一个彪。”于谦站在朱祁鈺身旁回道,京营中的將领他大多都有所了解,石彪这种战力凶猛的自然早已被他记在心中。
“原来如此,仔细观其容貌確实与石亨有几分相似。”朱祁鈺点了点头,他对石彪这人有所了解,跟石亨一样都是驍勇善战的猛將。
谷应泰曾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评价道:“石亨、石彪驍勇善战,有有陇西李氏之风。使之臥虎北陲,自当匹马不南矣。”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家李梦阳曾为他们叔侄俩写过一首诗,其中令朱祁鈺印象较为深刻一句是:“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
不过这石彪也跟石亨一般居功自傲,骄奢跋扈,在景泰年间仗著叔父石亨权势,经常纵容家丁霸占民產,还私自招募流民建设庄园,开垦荒地。
在帮助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后,又在天顺二年因抗击蒙古有功,被封为定远伯,天顺三年朱祁镇以谋反的罪名將石亨、石彪夺爵下狱,后石亨在狱中病死,石彪在天顺四年被问斩。
不过在朱祁鈺看来,石彪所做之事对比石亨要好得多,况且此时石彪还年轻,调教一番以后不失为一员大將,至於后世所记载,石彪亲自交代自己家中私藏龙袍、龙床等谋反罪证。
朱祁鈺不信,这些纯属是欲加之罪,再硬的汉子送到北镇抚司詔狱里审讯几天,啥口供都能拿到,不过是朱祁镇为了解决叔侄二人找的藉口罢了。
终於,石彪由於年轻经验不足一开始就全力以赴,而石亨却是稳扎稳打,暗中积蓄力量,现在石彪力量渐渐耗尽,石亨开始发力反击。
眼看石彪的手臂即將被石亨扳倒,石彪突然从桌下一脚朝著石亨扫去,石亨吃痛,下盘站立不稳,石彪藉机將石亨的手臂反扳回去,反败为胜。
“哈哈,叔父你老了,这兵不厌诈还是你教我的。”石彪获胜后,朝著石亨大声说道。
石亨见自己输给石彪这个毛头小子,还是在皇上面前,一时感到羞愧难当,隨即教训石彪道:
“陛有兵和將。”
“还不快给陛下赔罪!”
朱祁鈺见石彪此子不仅武力高强,还会用脑子,心中颇为喜爱,於是开口说道:
“石將军不必责怪,你这侄儿悍勇还要胜你一筹啊!”
朱祁鈺说完后,又从腰间摸索了一番,將自己所佩戴的玉坠摘了下来,扔给石彪。
“朕赏你的!”
石亨一把拉过石彪示意他赶紧给朱祁鈺谢礼,石彪一时也是欣喜无比,这可是皇上隨身佩戴的玉坠啊,比石亨得到手书还要珍贵,隨即和石亨一起下跪谢礼。
朱祁鈺一直眯著眼,看著台下的石亨,他並没有因为石亨这些天的动作,就放鬆了对他的警惕,他更相信于谦对石亨的评价。
石亨最近对他极尽諂媚,但于谦的那句话在脑中始终挥之不去,对比下来他更喜欢石彪,因其眼中有著一股傲气,而石亨眼中满是恭顺。
安禄山起兵反唐之前,也十分恭顺!
“咱们回去吧。”
拋下一句话后,朱祁鈺带著成敬卢忠等人离开了京营校场。
回到郕王府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朱祁鈺踩在成敬的背上下了马,他虽然多次要求成敬不必如此,但成敬表示朱祁鈺初学骑马,担心其下马时不慎摔倒,拗不过成敬,朱祁鈺只好如此。
还未站稳,就见兴安从郕王府大门口的阶梯上一路小跑过来,並说道:
“稟陛下,王侍郎回京,在门外恭候,得知陛下去了京营,他便走了。”
朱祁鈺站稳身子后,一脸疑惑地看著兴安,兴安不是已被自己任命为司礼监掌印了么,此时不在宫中,跑郕王府来干嘛
还有王文,不是在通惠河码头负责转运粮草么,怎么也过来了
“何事还有王侍郎可曾告知你为何寻朕”
朱祁鈺將马鞭交给成敬后,朝兴安问道。
“稟陛下,今日慈寧宫总管曹公公拿著一份懿旨过来,说是要臣盖印,臣回他须由陛下批阅后,臣方敢盖印,曹公公就拿著懿旨离开了。”
朱祁鈺闻言面色凝重起来,孙太后这是又要作妖吗
“可看清懿旨上是何內容”
“臣未曾得知懿旨內容,不过曹公公说是太后近日数次梦到先帝,先帝在梦中告诉她,对襄王甚是想念,太后想召襄王来京拜祭一番先帝。”
“王侍郎和臣一起到达的郕王府,得知陛下去了京营后,王侍郎就说先去寻於尚书去了,此刻想来已至於尚书府上。”
兴安不知王文所来为何,只得將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地告知朱祁鈺。
朱祁鈺隱隱感觉王文所来的目的,跟兴安所说的孙太后懿旨一事有所关联,但兴安只是如实稟报,並不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去於尚书府上。”顾不得休息,朱祁鈺又上了马,带著成敬和一队四卫军朝著于谦的府邸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