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骑著马,学著后世各国元首搞阅兵时的姿態朝著眼前的军士大喊了一声,可惜並没有人回应他。
眾军士只是见于谦行礼高呼吾皇万岁后,跟著一齐给朱祁鈺行了个礼罢了。
很多加入京营多年的老人甚至都没见过现在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朱祁镇,更別提刚登基不久的朱祁鈺了,各地赶来的备操军和备倭军更加迷糊,大明啥时候有了太上皇这一称呼了。
朱祁鈺走在军士中间,即便他不通军事也能感受到人群中的氛围极为低落和压抑,这种感觉跟他前世去大学考察时,走在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之间完全是两种感觉。
隨著朱祁鈺下马走上了点將台,校场上关於这位新皇帝和太上皇的窃窃私语慢慢安静了下来。
朱祁鈺站在点將台上,见于谦点头加眼神示意铺垫工作已经完成了后,转身深吸了一口气,朝著台下的军士喊道:
“將士们,瓦剌必会倾尽全力南下,攻我大明国都北京城。”
朱祁鈺的这话一出,校场上却是鸦雀无声,这让朱祁鈺和于谦非常满意。
“宣府和大同以及其他边镇都要整蚀残兵,无力派兵驰援,也就是说我们是大明国都最后的守军了。”
台下军士也都或多或少从长辈口中说过,兵祸危害之甚,远超流寇马匪之辈。
失去组织调度的残兵,一旦流窜到各处,就会转变为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流寇马匪之类的抢些钱財粮食就会退去,轻易不会伤人性命,可这些战场上下来的残兵,为了一口吃的可能身边的同伴都能下手,更別说无亲无故的百姓了。
兵祸一起,原本保护大明百姓的钢刀,长矛,抬枪鸟銃等就会变成杀戮无辜百姓的屠刀。
这些残兵一旦落草为寇,官府极难剿灭,普通的衙役和卫所军士平时连血都没见过,哪里会是这些常年刀口舔血的残兵的对手。
瓦剌部的也先並不糊涂,放任这些残兵在山外九州劫掠,趁著各镇自顾不暇时,瓦剌也好南下对大明发起进攻或者劫掠。
绝大部分残兵,如果没有朝廷赦免文书的话,会惧怕回来之后被追责,最后为了活下去只能选择落草。
整蚀残兵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郭登和杨洪等九边守將很长一段时间內,都抽不出身来。
朱祁鈺接著大声喊道:
“不知大家可否听过,在我大明太祖武皇帝收復燕云十六州之前,北方汉人过著怎样的生活”
朱祁鈺说完后见台下军士无人配合自己,於是又补充了一句:
“朕今日过来就是与诸位谈心的,大家知道啥都可以畅所欲言,朕赦大家无罪!”
朱祁鈺话音刚落,台下就炸开了锅。
“俺听说,当时北地汉人过得如猪狗一般。”
“放屁,比猪狗都不如,当时北地的汉人,妻子女儿是蒙古韃子的玩物,儿子儿孙脸上会刺上奴字,世世代代都是蒙古人的奴僕。”
……
这些话引起了一些北方军士的痛苦回忆,他们的祖辈过的就是这种生活,当初中山王、魏国公徐达攻破元大都时,派人记录下了北方汉人的惨状。
当时北地汉人五百年不闻王化,无论老少人人脸上刺字,所有汉人都是目不识丁,朱元璋下令徵召討伐北元大军之时,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响应云集,有粮出粮,有力出力。
他们可能不识字,但他们知道自己是汉人,举著明字旗的人是汉军,是解救他们於水火的王师,是跟他们一样被蒙古韃子划为三等人的同胞。
“我大明的京营已经被瓦剌击败,现在正是韃子兵强马壮的时候。”
“你们怕吗”
“不怕。”
先是只有寥寥几个北方老军卒的声音,他们知道瓦剌南下劫掠时的残忍手段,一旦北京城被攻破,那必定是屠杀劫掠数十天不封刀。
“怕他个球,都是两个卵子的汉子,太祖太宗能带著咱的爷爷父辈们將蒙古韃子赶回漠北老家去,俺们也能。”
“就是,韃子也是两个肩膀顶一个脑袋,挨老子一刀,还能活过来不成,不怕。”
隨著一些京营留下来的老人几句话的带动下,眾人的心中那股血性被激发了出来,隨即台下眾军士齐呼:
“不怕!不怕!不怕!”声势之大,连北京城外山上棲息的鸟儿都被惊走了。
“好!都是有种的汉子,不愧是我大明的热血男儿。”
“太宗皇帝曾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一战我们可能都会死,但我们不能退,我们必须阻止瓦剌人南下的步伐,北京城后整个北方將无险可守,这也是太宗皇帝迁都北京城的用意。”
“所以这一战,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做好隨时战死沙场的准备。”
“大明虽大但我们无路可退!我们身后便是父母妻儿,便是乡亲父老,更是祖辈用血丈量的土地!”
“既然三大营精锐没了,那我们就是新的三大营,我们就是新的精锐!”
于谦见朱祁鈺已经將气氛烘托至此,隨即来到台前振臂高呼:
“陛下说的对,大明虽大但我们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便是京城!”
点將台下霎时响应云集,眾军士不停高呼著跟于谦一般的话语。
朱祁镇深吸了一口,拔出自己的天子剑举到头顶,用尽全身的力气呼喊道:
“朕,大明天子,朱祁鈺!在此立誓,朕將隨同你们一起护我大明京城,护我大明百姓,与瓦剌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当诸位衝锋陷阵,与瓦剌拼杀之时,朕会亲自在城头为诸位擂鼓助威。”
“看到那口棺材了吗”朱祁鈺手一指,卢忠带著锦衣卫推著一口棺材绕著校场在走。
“瓦剌兵临城下之时,朕会將其放在城头,瓦剌破城之日,就是我朱祁鈺入棺之时,城若破,朕绝不苟活!”
“若有违此誓,朕死后棺不入皇陵,牌不进宗庙。”
朱祁鈺立下的誓言,並不是为了鼓舞军心,如果北京城被攻破,他真的会自刎归天,不过这只是如果,无论瓦剌使什么阴谋阳谋都不可能攻入北京城。
“臣等愿隨陛下死战,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于谦来到台下与其他京营將领一起下跪立誓,眾军士见状也纷纷效仿。
“大明必胜!”
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句,眾人交相呼应喊了起来。
朱祁鈺望著台下士气高涨的眾军士点了点头,饼画完了,是时候拿出点真东西犒赏犒赏了。
“成敬,去叫石亨把箱子运过来吧!”
眾军士只是见于谦行礼高呼吾皇万岁后,跟著一齐给朱祁鈺行了个礼罢了。
很多加入京营多年的老人甚至都没见过现在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朱祁镇,更別提刚登基不久的朱祁鈺了,各地赶来的备操军和备倭军更加迷糊,大明啥时候有了太上皇这一称呼了。
朱祁鈺走在军士中间,即便他不通军事也能感受到人群中的氛围极为低落和压抑,这种感觉跟他前世去大学考察时,走在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之间完全是两种感觉。
隨著朱祁鈺下马走上了点將台,校场上关於这位新皇帝和太上皇的窃窃私语慢慢安静了下来。
朱祁鈺站在点將台上,见于谦点头加眼神示意铺垫工作已经完成了后,转身深吸了一口气,朝著台下的军士喊道:
“將士们,瓦剌必会倾尽全力南下,攻我大明国都北京城。”
朱祁鈺的这话一出,校场上却是鸦雀无声,这让朱祁鈺和于谦非常满意。
“宣府和大同以及其他边镇都要整蚀残兵,无力派兵驰援,也就是说我们是大明国都最后的守军了。”
台下军士也都或多或少从长辈口中说过,兵祸危害之甚,远超流寇马匪之辈。
失去组织调度的残兵,一旦流窜到各处,就会转变为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流寇马匪之类的抢些钱財粮食就会退去,轻易不会伤人性命,可这些战场上下来的残兵,为了一口吃的可能身边的同伴都能下手,更別说无亲无故的百姓了。
兵祸一起,原本保护大明百姓的钢刀,长矛,抬枪鸟銃等就会变成杀戮无辜百姓的屠刀。
这些残兵一旦落草为寇,官府极难剿灭,普通的衙役和卫所军士平时连血都没见过,哪里会是这些常年刀口舔血的残兵的对手。
瓦剌部的也先並不糊涂,放任这些残兵在山外九州劫掠,趁著各镇自顾不暇时,瓦剌也好南下对大明发起进攻或者劫掠。
绝大部分残兵,如果没有朝廷赦免文书的话,会惧怕回来之后被追责,最后为了活下去只能选择落草。
整蚀残兵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郭登和杨洪等九边守將很长一段时间內,都抽不出身来。
朱祁鈺接著大声喊道:
“不知大家可否听过,在我大明太祖武皇帝收復燕云十六州之前,北方汉人过著怎样的生活”
朱祁鈺说完后见台下军士无人配合自己,於是又补充了一句:
“朕今日过来就是与诸位谈心的,大家知道啥都可以畅所欲言,朕赦大家无罪!”
朱祁鈺话音刚落,台下就炸开了锅。
“俺听说,当时北地汉人过得如猪狗一般。”
“放屁,比猪狗都不如,当时北地的汉人,妻子女儿是蒙古韃子的玩物,儿子儿孙脸上会刺上奴字,世世代代都是蒙古人的奴僕。”
……
这些话引起了一些北方军士的痛苦回忆,他们的祖辈过的就是这种生活,当初中山王、魏国公徐达攻破元大都时,派人记录下了北方汉人的惨状。
当时北地汉人五百年不闻王化,无论老少人人脸上刺字,所有汉人都是目不识丁,朱元璋下令徵召討伐北元大军之时,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响应云集,有粮出粮,有力出力。
他们可能不识字,但他们知道自己是汉人,举著明字旗的人是汉军,是解救他们於水火的王师,是跟他们一样被蒙古韃子划为三等人的同胞。
“我大明的京营已经被瓦剌击败,现在正是韃子兵强马壮的时候。”
“你们怕吗”
“不怕。”
先是只有寥寥几个北方老军卒的声音,他们知道瓦剌南下劫掠时的残忍手段,一旦北京城被攻破,那必定是屠杀劫掠数十天不封刀。
“怕他个球,都是两个卵子的汉子,太祖太宗能带著咱的爷爷父辈们將蒙古韃子赶回漠北老家去,俺们也能。”
“就是,韃子也是两个肩膀顶一个脑袋,挨老子一刀,还能活过来不成,不怕。”
隨著一些京营留下来的老人几句话的带动下,眾人的心中那股血性被激发了出来,隨即台下眾军士齐呼:
“不怕!不怕!不怕!”声势之大,连北京城外山上棲息的鸟儿都被惊走了。
“好!都是有种的汉子,不愧是我大明的热血男儿。”
“太宗皇帝曾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一战我们可能都会死,但我们不能退,我们必须阻止瓦剌人南下的步伐,北京城后整个北方將无险可守,这也是太宗皇帝迁都北京城的用意。”
“所以这一战,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做好隨时战死沙场的准备。”
“大明虽大但我们无路可退!我们身后便是父母妻儿,便是乡亲父老,更是祖辈用血丈量的土地!”
“既然三大营精锐没了,那我们就是新的三大营,我们就是新的精锐!”
于谦见朱祁鈺已经將气氛烘托至此,隨即来到台前振臂高呼:
“陛下说的对,大明虽大但我们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便是京城!”
点將台下霎时响应云集,眾军士不停高呼著跟于谦一般的话语。
朱祁镇深吸了一口,拔出自己的天子剑举到头顶,用尽全身的力气呼喊道:
“朕,大明天子,朱祁鈺!在此立誓,朕將隨同你们一起护我大明京城,护我大明百姓,与瓦剌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当诸位衝锋陷阵,与瓦剌拼杀之时,朕会亲自在城头为诸位擂鼓助威。”
“看到那口棺材了吗”朱祁鈺手一指,卢忠带著锦衣卫推著一口棺材绕著校场在走。
“瓦剌兵临城下之时,朕会將其放在城头,瓦剌破城之日,就是我朱祁鈺入棺之时,城若破,朕绝不苟活!”
“若有违此誓,朕死后棺不入皇陵,牌不进宗庙。”
朱祁鈺立下的誓言,並不是为了鼓舞军心,如果北京城被攻破,他真的会自刎归天,不过这只是如果,无论瓦剌使什么阴谋阳谋都不可能攻入北京城。
“臣等愿隨陛下死战,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于谦来到台下与其他京营將领一起下跪立誓,眾军士见状也纷纷效仿。
“大明必胜!”
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句,眾人交相呼应喊了起来。
朱祁鈺望著台下士气高涨的眾军士点了点头,饼画完了,是时候拿出点真东西犒赏犒赏了。
“成敬,去叫石亨把箱子运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