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先除內鬼-《大明:从景泰开始中兴》

  于谦进入文华殿看到石亨也在场,並未感到惊讶与担忧,在他眼中看来国家大事面前任何私人恩怨都可先放到一边,所以才会在朝会举荐石亨。

  此刻石亨確实是身在北京城的满朝文武中最能打的了,就领兵作战、战场搏杀这一块,于谦自认没有石亨强,他擅长的是坐镇中军运筹帷幄。

  “坐。”朱祁鈺指了指舆图前的座椅说道:“於尚书,朕此刻唤你过来,是刚才与石將军討论瓦剌南下一事,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之前石將军所言,瓦剌部也先定会绕过大同宣府二镇直奔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而来,依於尚书来看这三关可否能守”

  于谦闻言,面色稍稍带有忧虑,他摇了摇头说道:

  “陛下,这三地若要守住的话,必定是紧紧关闭关隘,不放山外九州的流民百姓进来。”

  “如此,则相当于于將山外九州之地拱手让给瓦剌,失地且不说,民心也会俱失。”

  “瓦剌部窥伺中原多年,也先也是知兵善战之人,定会派遣大量探马细作混入流民之中,朝著三关而来,里应外合之下,纵是再坚固的城池堡垒也会被攻破。”

  于谦自太宗文皇帝时就开始参赞军事,朱棣以八百甲士起兵,奉天靖难,最终夺取天下,除了自身的硬实力外,內应外合破城之战也不在少数。

  朱祁鈺闭目沉思良久,终於理解原歷史上,土木堡之变后,大明九边重镇尚在,于谦石亨等人为何要选择与瓦剌决战於北京城之下。

  原来是印证了教员所说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之理。

  不放山外九州的流民进来,死守三关就等於放弃了这些百姓,这与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又有何异呢

  大明朝所有皇帝向来信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事万万不可为,不然与朱祁镇没有任何区別。

  文化殿內顿时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

  于谦见朱祁鈺一时拿不定主意,稍稍嘆了口气后说道:

  “启稟陛下,我近日写了一份奏疏,是结合兵部文书,总结关於土木堡一战的文编。”

  朱祁鈺接过于谦所呈的奏疏,这奏疏本应该交由通政司转递文渊阁,由內阁学士批阅后再呈给自己。

  于谦为官多年,自然知道这个规矩,当然他也不是故意越级上报,破坏规矩。

  而是这份奏疏,实在是太过於大逆不道,相当於后世的失败总结。

  【我朝卫所之制,本以屯守相兼,然承平既久,武备懈弛。京营之士,多为勛贵役使,市井游惰充数其间……】

  奏疏从多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土木堡之变的前因后果,最后还有总结反思、改进之法,足见于谦写这份奏疏之用心。

  但是一向刚强的于谦甚至不敢让其他大学士看到这份奏疏,可见兹事体大。

  “器械朽钝,军阵不諳,及临战阵,竟如驱羊搏虎:前锋未捷而中军崩溃,輜重委地而指挥失灵。”

  “更兼將帅无专閫(kun)之权,文臣掣肘於內,监军乱命於外,虽孙吴復生,不能施其智也!”

  朱祁鈺也是暗暗心惊。

  原来明朝的军制,土木堡之变前就已经开始从內部腐烂了。

  于谦认为土木堡之变之所以战败,原因不能单单归咎於出了一个朱祁镇这样的愚蠢皇帝和京营及各地卫所武备废弛。

  武备废弛这点,朱祁鈺在文华殿就问过于谦了,在其还是兵部左侍郎时就上疏说明过各地卫所武备废弛之事,还藉此弹劾石亨。

  当时于谦言语含糊没有明確指出,这封奏疏看墨跡乾涸程度,不知道准备了多久的奏疏,却是详细地列出了土木堡之变的战败原因不是单单几个人所造成的。

  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府,为北京城门户要害之地。

  杀良冒功,兼併军屯土地,將军户转为佃户。

  卫所军额百不存一,一个千人队甚至只有四五十人,军械粮餉依旧按照千人队名额领取,更有甚者一个千人队,按数个千人队来上报。

  于谦所言之事,朱祁鈺完全相信。

  明朝武官制度,除了有世袭爵位的那些,其他领兵之將想捞银子就只有吃空餉、喝兵血。

  土木堡战败,也先南下在即,这些弊端造成的恶果已经显现,于谦索性把屋顶直接掀翻了。

  “瓦剌也先,狡黠久矣,数岁窥边,其谋非一日。”

  “然我边镇烽燧不明,谍报不审,竟使敌骑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这是指勾结瓦剌不止大同镇守太监郭敬一人吗”朱祁鈺接著奏疏往下看,他心头的火气越来越旺,不禁咬牙切齿。

  “石亨,除了大同府郭敬之外可还有其他人向瓦剌走私物资”朱祁鈺再次拍桌而起,朝著石亨质问道。

  石亨在大同当军阀这么多年,不可能只知道干这些腌臢事的唯有郭敬一人,这廝检举郭敬勾结瓦剌,果然是假公济私,借刀杀人。

  石亨顿感不妙,跪地说道:

  “这……,陛下容臣回忆一番,臣自阳和口赶回京城脑袋有些糊涂。”

  石亨虽不知于谦的奏疏里写了什么,但朱祁鈺这样问,就是自己借刀杀人一事,已经败露,之前不將勾结胡虏之人全盘说出,就已经是欺君之罪。

  “朕看你是在北镇抚司詔狱里过得太舒服了,是不是让你再回去住几天,好好回忆一番此事啊!。”

  朱祁鈺暗骂这廝果然如于谦评价的那样,可用而不可信,於是开口警示。

  成敬见朱祁鈺发怒,朝殿外值守的大汉將军挥了挥手,他本以为这石亨得到皇上提携后,会像卢忠一般死心塌地追隨,没想到一介武夫竟然像那些文官一样专干这种蝇营狗苟、勾心斗角之事。

  “陛下,罪臣回忆起来了,请赐纸笔。”

  石亨见跨刀的大汉將军已经朝著自己走来,再回一次詔狱可就没有之前的待遇了。

  昨日王马二人党羽的惨叫声还歷歷在目,真去詔狱里回忆,估计太奶的名讳自己都能回忆起来。

  “成敬,给他!”

  朱祁鈺见石亨这次是真的怕了,於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大汉將军退下,没再理会跪地的石亨,接著奏疏往下看。

  最后一部分则是土木堡之变的全过程,最主要的是说明土木堡之变的主要负责人是谁。

  “先帝以英明之资,误信竖宦王振……”

  “行军之策,当决於老成,然王振一介刑余,操戈符制进退,致大军逡巡於险地……”

  于谦所说的主要负责人当然是朱祁镇的头號贴身太监,王振,难不成还是英明神武的瓦剌留学生朱祁镇不成!

  毕竟自古天子无对错。

  但于谦的春秋笔法,字里行间都暗指主要责任在朱祁镇,博览经史的內阁大学士自然能一眼看出,此乃大逆不道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