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厉兵秣马下南洋-《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大明朝的京营自从到了南京地界,一直处於皇帝的不断改动状態下。

  首先是人员数量,京营从六至八万人的数量,迅速招募至两京目前的十八万人。

  这其中还有两千人规模的马槊骑兵,这些新手骑兵是皇帝亲手组建,全部一人双马,配了札甲,配了健硕高大的西域马,是马头包裹精铁的重骑。

  除了緹骑之外,皇帝最得意的精锐。

  朱由检一直都犯了一个错误。

  辽东铁骑当然天下,除了白杆和秦兵外,没有任何敌手。

  满蒙八旗即將席捲天下,他自然將得胜之道取决於这强大的辽东铁骑了,倚仗其弓射和马术。

  弓骑兵在东亚称霸,是目前无敌的存在,但是!

  战爭不是电子游戏,而是血与肉,铁与火的碰撞,这就是事实。

  事实就在眼前,孙传庭利用马槊骑兵,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甚至在曹变蛟手中,真的险些阵杀了皇太极御营。

  这还没用上他那孙传庭的三营秦兵,所以,事实是世界上,並不存在绝对无敌的兵种。

  弓箭骑兵能够杀败刀骑兵,但刀骑兵的强化版本枪骑兵,却往往能够击败规模在自己之上的弓骑兵。而弓骑兵能够蹂躪的步兵,往往在配备如白杆兵手中的长矛长枪后,又反过来能压制手持较短枪矛的枪骑兵。

  战局如同欧洲同时期的三十年战爭,长矛兵可以阻挡冲脸的枪骑兵,而长矛兵则被手枪骑兵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但等到手枪骑兵面对上了对方枪骑兵,往往是被追著一个个捅下马来,只能撤退逃亡。

  这个情况吧,与僧格林沁的火绳枪骑兵,被英国带的锡克骑兵暴打,有异曲同工之妙。

  僧格林沁之后又在高楼寨之战,有部分骑兵已经替换了更加先进的燧发枪,这些有更先进火器的清军骑兵,面对的军队其实就是赖文光的枪骑兵变种,一种大约有一丈来长的竹矛长枪,能够轻易將不再那么依赖甲冑的清兵戳死,用枪挑著喉咙拖到地上杀害。

  这样的情况在南洋地区再次发生,令他开始更加重视起他的这支马槊骑兵。

  在南洋与莫臥儿帝国对战中,陈奇瑜又发挥了自己牛逼的战略能力,以一部扛住敌人大部视野,自己亲率精锐,穿过有著密林毒瘴,算是绕了一大圈杀入了莫臥儿帝国,在杀戮当地士兵后,驻守在其孟加拉省的地区,並將附近村镇全数摧毁。

  明军在当地屠戮了上千人,將当地幼子妇女劫走,兵锋直抵孟加拉地区首府城市达卡,迫使奥朗则布分兵,领著数万兵马赶来堵截。

  而陈奇瑜则率吴三桂、牟文綬、贺人龙三部兵马,用三路埋伏之计,自己命吴三桂主动进攻,袭击达卡为引子,伏击了奥朗则布亲率的援兵,支援达卡的莫臥儿大军,惨遭重创!

  阵杀六千余人,俘虏一万余眾,陈奇瑜缴获的马匹、铜炮、火门枪等不计其数,可以说是出乎朱由检的预测。

  將朱由检这道“你看著办”旨意,发挥到极致的陈奇瑜,隨即合兵围攻西岸,期间又屡次杀败奥朗则布的十几万兵马,陈奇瑜的战略技术在报告里,描绘的是天乱坠,就像是小说主角似得。

  对面的招数自己一招不吃,而自己的招数对手是一招都接不住,总之现在搞的朱由检是一头雾水,怎么隔三差五就有阿拉干地区传回的大捷战报

  监军太监比他陈奇瑜都兴奋,將大明天兵夸得个个能以一当百,到了奴酋闻吾天兵已至,无不白旗招展,坐地躺尸的程度。

  夸耀的十分的夸张!

  但还是有一份奏报,是说明一场战事中战局不利的情况。

  这还是来自於吴三桂的奏报。

  辽东出身,明朝最为倚仗的边镇精锐,辽东镇在大明朝,它的弓骑兵力量,对付明朝任何一支边军都是有压倒性优势的。

  但就是在印度区域,在莫臥儿帝国,奥朗则布不仅防住了吴三桂两三千弓骑兵衝击,还来了一波反衝锋!

  至少有四百名明辽军战死,几十个人重伤,导致南洋的陈奇瑜一场局部战役,最终以失败落幕。

  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大明最强大的一支骑兵力量,精锐之师怎么就遭遇了一场如此惨痛的失利

  陈奇瑜和吴三桂二人,都提到了这一次战报中的精要之处。

  有一支以长矛、弯刀为主要兵器的骑兵,在吴三桂抵近莫臥儿军队,马箭射地正欢畅之时,突然地从侧翼贴近,这些人隱藏马匹之后,躲避弓箭的射击,在吴三桂的兵马抵近想要远离,来躲避莫臥儿帝国的火绳枪、火门枪等火器射击的时候,这些骑兵突然翻身上马,迅速衝击了明辽军侧翼。

  这样的衝击造成了巨大的阵型破坏,甚至险些截断明辽军路线,若非吴三桂的家丁效死力阻挡,恐怕至少就得被围歼个上千人。

  正因为这个,陈奇瑜在奏报中提到,除了为他补充骑兵力量用於后续作战外,希望得到一批孙传庭训练的马槊骑兵,用以对抗奥朗则布。

  印度人的枪骑兵

  印度人不是玩象兵吗

  影视剧里象兵也是牛逼哄哄的存在,但根据陈奇瑜和监军太监的报告,象兵往往一遇到明军携带的中小型火器,如重型斑鳩銃、虎蹲炮,甚至是明朝士兵的排枪射击,都会被惊嚇到,並且有可能在受惊的情况下去践踏莫臥儿自己的军队。

  但是枪骑兵,由於该案例仅仅发生那么一些,且朱由检並未在记忆中找到印度枪骑兵的知识,也就无法提前做出应对。

  目前的情况,陈奇瑜带著明朝几万兵马去进攻莫臥儿,规模已经超出他的预先安排,朱由检也只能改变策略,先与孙传庭討论扩编一下,扩充手上的马槊骑兵数量的事,先调三百辽东马槊骑兵,用海运方式赶赴阿拉干。

  但这显然是也得耗上个半月才能到的。

  比起这场让人摸不著头脑的战爭,朱由检反而有点在意吕宋。

  毕竟对付莫臥儿,不是那么轻易的事,这得熬够久的时间才行。

  海军方面的报告,登莱新式的明军舰队打造的差不多了,就连火炮也已经齐备。

  这支舰队,由葡萄牙俘虏帮忙设计的西式帆船组成,规模庞大,用上了难以想像的木材、铁料资源打造,前后朱由检了无数银財,甚至重新训练的数万名水手两年的销,就是天文数字。

  葡萄牙俘虏兵训练这些水手还算用心,在培训水手和操作火炮的炮手上,都算得力。在学习了海上航行的基本技术后,朱由检也就放他们回去了。

  倒是其中有一百来个葡萄牙士兵,表示愿意留在明朝继续工作,態度也很让人满意,向明朝宣誓效忠后,基本上都成了小官。

  那既然是兵精粮足,厉兵秣马了整整三年时间,也是可以成军了。

  除了拥有大船三十几艘,中型战舰七十余艘,小船无数之外,朱由检还费重金,打造了两艘绝对的大傢伙,也就是两艘吨位在两千三百吨左右的旗舰,福王號,英瑞號。

  这在大明歷史上还是首次,藩王的名號来作为舰船名號的福王號,排水量在两千两百六七十吨范围,舰首有铜包铁柱的龙首撞角,光是这个撞角的包裹部分,就有六千斤重。

  整艘战舰由葡萄牙军官设计,龙骨主要都用上了钢铁材料,財大气粗的明朝用上了大量的生铁来建造这一关键部分,葡萄牙人虽然有些质疑这样的费,但最终还是没有做出拒绝。

  在眼下最新式的大型桅杆帆船设计中,用上了四层甲板,这样才能满足明军,期望能够满载火炮和士兵的需求。

  船身使用了特殊的尾部设计,在大明海军都督府的要求下,在尾部下方增设两台大锅炉蒸汽机,和相应的螺旋桨结构,並在这一块区域著重增加防御外壳,在外层锻焊了成片的钢板和厚木板,镶嵌在这一块区域外围,並为之钉嵌铜片將铜和铁烧在一块。

  整个福王號拥有一百一十六门红夷炮,光是二十四磅炮就有三十四门,甚至在最上层,还有十六门恐怖的三十三磅巨炮,这些炮架全部都使用钢铁和铸铜来做了加固,否则光是这些炮就能毁掉自己的上层建筑。

  工艺上的问题,令忙活此事的葡萄牙人都瘦了不少,但最后的成果令所有人都满意。

  而另外一艘英瑞號,是代指明英宗,也是皇帝明確让文官记录下来的,加授帝王名的战舰,英瑞號的体型比福王號略大一圈,排水量两千四百三十吨,拥有三台蒸汽机结构,提供螺旋桨动力,另外也是三桅帆船。

  整个英瑞號在航速、体型、火炮数量都比福王號强大一些,也是大明朝此时的巔峰战舰。光是常备的水手船员就要六百人,而其一次性就能投送的兵力就有上千人。

  至少在吕宋问题上,是可以办到的。

  朝廷的詔令一到,黄得功带著早已训练好的士卒纷纷在寧波港,登上放到这的登莱舰队,登莱海军舰队於崇禎六年的七月二十五號离港,满载著大明六千五百名士兵以及六百匹战马,装上大量輜重后,並为大军带足三月的口粮,气势汹汹的南下,向吕宋驶去。

  吕宋岛上的西班牙人殖民地,已经恢復了一定的海员,舰队也从个位数,重新得到了国內的回应,一些西班牙武装商船从美洲殖民地赶来,增加到十几艘。

  却是两三年內未曾与来到马六甲海域的明朝舰队开战,所有人都鬆懈了,也就是这段时间,西班牙人又一次屠杀了吕宋当地的汉人侨民,就在此时,至少已有两千多侨民和明朝商人被杀,黄得功突然赶到,令这些西班牙人是没想到的事。

  黄得功並未直接进攻容易登陆的北部,而是先进攻了西部,占据港湾后立刻朝马尼拉进攻。

  当得知当地红毛夷正在屠杀华民,明军无不是愤怒至极。

  黄得功亲率轻骑,突袭马尼拉,在外围杀死了大量西班牙僱佣兵,其中的大量有日本倭人是西班牙的僱佣兵,这些日本僱佣兵在黄得功的骑射面前,感到如山般的压力。

  仅仅是六百名骑兵,就摧枯拉朽的阵斩两百名西班牙军队,其中就有四五十个日本僱佣兵。但仓促的进攻也导致明军不熟悉地形,有不少明军都是被巷子里的倭人、西班牙人用火枪射杀了,好在明朝的步兵隨后赶到战场,不仅挫败了西班牙人的反攻,还在优势兵力下打死上百名西班牙火枪手。

  马尼拉隨之被围,超过一千五百名西班牙步兵依靠碉堡,和马尼拉城,准备固守待援。

  他们是有不少舰船,在明朝海军到来前就离港,他们是有机会等到附近殖民地的援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