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以守代攻-《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大太监一身蟒袍,面容严正,身材高大魁梧精练,腰间佩刀,负手而立,令人竟然觉著此人有武將的错觉。

  见到有人到来,他先是眉头一挑,待边上一个寧远將领连忙上前在他耳边嘀咕一声,大太监那严肃的表情转圜成了浓郁的笑容,他笑声道:“原来是征辽前锋总兵祖大寿,祖大人!”

  可以这么说,祖大寿是第一时间就想拔刀的!

  不是因为他勇,而是他怕。

  因为锦衣卫的缘故,他不只是带上亲信这么简单,他祖大寿还带上了刀,亲信家丁甚至带著手銃和弓箭的。

  只是他在伸手变色前,一只手按住了他的小臂,死死用力,捏的他胳膊生疼,正是他的堂弟暂时控制了他,祖大寿露出古怪表情,却见到祖大乐冲他摇摇头,但没有说话。

  当下朝廷的內情,在辽东官兵內部还是有不少消息的,都清楚现在的皇帝正在肃清朝廷,在朝臣中大开杀戒,京中大案更是震撼天下,若是此刻祖大寿来一个救袁崇焕的案子,能不能依靠手下兵將对抗朝廷不说,事后自家恐怕……

  只是他不为开口,祖大寿是自己心思怕的颤慄,自然停下动作,而是改为行礼,跪下抱拳道:“辽东边將副总兵祖大寿,见过公公!”

  大太监笑容不减,继续道:“如此也好,咱家曹化淳也不必再麻烦底下人请祖大人过来了。”

  祖大寿冷汗都淌下来了,但依旧没动作,谁都没想到这个大太监竟然是曹化淳,这位可是在皇城內,今上位最器重的大太监之一。

  “有皇命。”

  “扑通!”

  祖大寿和祖大乐都第一时间跪下,並叩拜齐声高呼道:“吾皇万岁!”

  这二人一跪,身后的眾多家丁也是连忙跪下叩首。

  不要说皇帝,就是一个文官,在现在的武官面前,那也是地位高出很多的,自然皇帝搬出旨意来,当兵的是不敢有什么心思的。

  这不是崇禎十六、十七年。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现有锦衣卫查明,蓟辽督师袁崇焕,隱瞒兵事,窥视朝野,结党营私,暗中又与建奴奴酋勾结媾和,谎瞒东江实情,裁剪蓟门新丁三万,苛罚兵戎,论罪当诛,即刻押回京师。”

  “另有祖大寿,忠君爱国,治军有方,甚得朕心,擢拔为锦州前锋將军,封锦昌伯,荫一子入仕,赐金五百两,钦此。”

  封伯了!

  祖大寿原本心惊胆战的表情,变得惊喜,嘴角已经是压不住了。

  曹化淳不等他谢恩,继续道:“除了圣旨,皇爷还有口諭,立即停止蓟辽边关上与哈喇慎部的粮食交易,缉杀所有哈喇慎部族人,严防边关,禁止一粒粮食流出边关。”

  “由厂卫督察全线官兵,查出一人与建奴勾连者,主犯斩首扒皮实草,一族皆斩,从犯割鼻,举族流放。”

  底下被压在地上的袁崇焕连忙呜呜的想要发声,可惜他在第一时间就被厂卫卸了下巴,只能从咽喉发声,充满了愤怒。

  皇帝明明答应了!答应与哈喇慎部交易的!

  怎么態度变化如此之快

  他不甘的是自己与诸位共友志向一同,那些大人们与他筹谋多年的基业,像是被抽丝剥茧般的翻开了,所有的安排被打坏,这该如何是好

  袁崇焕的呜呜嚎声,只迎来了身后番子的一阵折腾,並不能怎么样,而跪著的祖大寿二人则是脸色变换著,隨后纷纷谢恩遵旨。

  寧远关闭互市,顿时引起那些个正在商谈买卖市米的蒙古人注意,这些蒙古人就是来自哈喇慎部的,正在交易的过程中被打断,一列身穿奇特鎧甲的官兵正大步赶来,手持刀剑、弓弩以及火銃,杀气腾腾的將这些个哈喇慎部族包围起来。

  “这位官大人,我们是哈喇慎的,与你们交易米粮……”

  一个懂得汉语的蒙古人走出人群,神情紧张,並打量著这些突然冒出来的明军。

  他们可不敢爆发衝突,交易市米已经完成多次了,都没有问题,只是他们每次入关购买都是卸下刀剑和战马,此刻他们可没有兵器在手。

  “就是他们!確认无误,杀!”

  领头的明军將军顿时喝道,这些蒙古人顿时面色惊变,慌张四望。

  “嗖嗖嗖嗖!”

  顿时,官兵手中弓箭纷纷射出,地上、木桩上的羽箭四处乱射,成片朵顏蒙古的人哀嚎著倒下,纷纷中箭。

  “砰砰砰!”

  没完!

  一支支火绳枪打出密集的銃弹,铅丸犀利,虽然这个时代,火枪没有骑射的高效,但胜在声威骇人,又一大片的蒙古人纷纷中弹倒下哀嚎痛骂。

  当然,这来寧远运粮的蒙古族人也不会等著死在这,纷纷散开要逃,只是明军早已架好阵仗,刀枪顿时一拥而上,冲人身上乱戳,一场屠杀,根本没有蒙古人能活著离开这个市场。

  蒙古人惨状引起居民骇然,纷纷躲入街道两侧,看著此处血淋淋、惨不忍睹的场面。

  锦昌伯祖大寿,不久之后才匆匆领著家丁骑兵赶到,见到这些锦衣甲兵正在收拾残局,不由得感慨,自己还想亲自动手,拿了这些蒙古人的首级吃赏呢,是真的没想到这些锦衣卫抢了此功劳。

  一颗蒙古人的脑袋,值五十两白银,

  这眼下来寧远城內交易粮食的蒙古人,至少也有三百个,这可足足有一万五千两的进帐!

  锦衣卫们割蒙古人头颅的动作熟练的骇人,一个个祖大寿的家丁眼中冒火,眼馋的很,这可是五十两的银子,比在辽东干一年的银子还多。

  “祖大人!”

  祖大寿顿时心思收起,连忙朝身后作揖道:“曹公公!”

  曹化淳骑著战马,领著緹骑跟上来,脸色带著嫌弃,对这眼下战场的骯脏难堪显得十分厌恶,他和祖大寿道:“咱家告诉你,眼下皇爷正忙著理顺媾和派在朝中的势力,边关上也会给你再补充战马、粮餉,你也要用心报国,替皇爷效力,可明白”

  “谢陛下的隆恩,末將定不负陛下的嘱託,待末將回去,一定坚固城池,教练骑兵,替陛下好好守住锦州。”

  对祖大寿如此恭敬的態度,曹化淳还算是很满意的,他想了想又提醒:“坚固城池就不必了吧我记得前段日子,皇爷曾有言,锦州於大明,太远,一旦被困,则需要关寧救援,容易被劫粮道。”

  他仔细回忆著,继续说:“皇爷当时的態度是十分的恼火,恨极了袁崇焕此贼,直言此贼裁撤蓟镇新丁,此时的蓟镇喜峰口空虚至极。”

  祖大寿微微皱眉,他就跟上听著,默默思索。

  “其实皇爷还有说,事实上的关寧锦防线实在是不好守,祖大寿你的锦州,是最难撑住建奴攻势的,皇爷本有意调你部入寧远城的。”

  撤回锦州兵马,固守寧远防线,对朱由检而言,其实是更有利大明整体防线的。

  但朱由检考虑到了,一旦朱由检將锦州兵马撤回关寧防线,那么也就是说他在对朝鲜的控制上,就只能依赖於东江镇了。

  而一旦只依靠毛文龙的话,那是朱由检不能保证稳定的,毕竟东江镇的话是处於一个鱼龙混杂,各种势力间谍网交织的这么个状態,一旦是自己手里毛文龙这个人战死的话,那局势就大大失控的,至少朱由检是心里清楚,在没有毛文龙控制下的东江镇,自己是不能够信任並且掌握的。

  而没有毛文龙的东江镇,自己也撤回了锦州城防的祖大寿这支大概七八千骑兵的力量下,朝鲜是很容易被满清也就是此时的后金打崩打投降的。

  歷史上的满清事实上也就是一万兵马,就这点人马乾没了朝鲜,可以说朝鲜是很恐惧满清的骑兵的。

  失去朝鲜是朱由检不能容忍的,一旦没了朝鲜,那朝鲜的粮食就会直接被大量供应给后金,这对明朝来说,就无法让满清的人口处於一个飢饿状態。

  事实上现在的局势就是,明清都处於这么一个比拼耐力,整体都处於一个消耗粮食的、拼消耗的时期。

  很尷尬没错,但此时的后金粮价事实上已经突破天际了,比此时的明朝粮价高出四五十倍,这么骇人听闻的程度。

  如果没有歷史上的明朝袁都督勾结满清,请求崇禎允许市米资敌的话,很可能满清是没有办法筹措到第一次攻破喜峰口,入寇关內的粮草的。

  这是很难抉择的过程,朱由检最终下定决心撤出锦州,还是了一番心思筹划的。

  “公公,也就是说陛下还是打算撤回这支兵马吗”祖大寿问道,表情上的態度令人感觉有点浮夸,但却还算是蛮恳切的。

  “锦昌伯自己留心吧,皇爷已经发话了,待锦昌伯回去后,也不必忧虑,缓缓撤离民夫輜重回寧远即可,只是这几月,前锋镇的兵马应当继续镇守锦州,锦昌伯也不必担忧被后金围困,皇爷已经调任吴襄之子吴三桂为寧远总兵,此人咱家已经是见过了,武勇有谋,且是锦昌伯你的侄子,想必是更加得力。”

  曹化淳话说的还算好听,但意思却又很明白,这段时间你得像颗钉子一样,给皇帝死死扎根在锦州几个月,之后会有调令让他回来的。

  联繫之前的锦昌伯的这么一个世袭爵位,就是朱由检给予祖大寿的一个好处,也是一个鼓励、拉拢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