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刘隆的议事厅里,烛火已燃至深夜。
案上摊开的凉雍边境舆图,被他指尖反复摩挲出浅痕……段豪的先锋孔济已兵临雍州南部地区了,其最先攻击的则是雍州内部粮道,不过目前还没有发动进攻。
可若想凭雍州一己之力长期抗衡,终究是孤木难支。
虽然凉州已经和他缔结了盟约,但是他明白抗段非一日之功,寻常盟约不过是纸上之诺,今日能共敌,明日便可能因粮草、地盘反目。
唯有将两州的根,扎在一起,才能撑得长久。
所以他明白,他要想保住雍州,首先要做的,那就是必须和凉州缔结出来一个永世盟约,如此之下,才能一起齐心抗段。
站在下方的凉州使者,手捧符节躬身静听。
他其实本来打算走了呢,但是刘隆却留住了他,正见刘隆从袖中取出一枚羊脂玉璧:“我想与凉王缔结联姻,永世盟约,绝非单一的说说!”
“而是打算如此之做,而且是现在就做……”
“如此之下,我愿订下世世代代之盟。
“此后雍州的粮秣,凉州若需便分三成……凉州的骑兵,雍州若遇急难便可调遣。”
“这不是一时的协同,是要让凉雍两地,同生共死。”
“我想你也应该明白,即便现在挡住了段豪,那么段豪必然还会继续进攻的!”
“所以两家需要缔结一个永世盟约,永远修好!”
使者心中一震,忙双手接过玉璧,掌心触到玉的微凉,他明白这是刘隆所给的信物。
他躬身行了个大礼,声音比来时更显郑重:“赫连族长一片赤诚,且为两州安危深谋远虑,属下必以金函封录您的每一句话,星夜驰往姑臧,不敢有半字疏漏。”
“此玉璧,属下也必亲手交予我家王上,以证您的诚意。”
刘隆点头,又命人取来十匹绸缎、百斤茶叶作为聘礼的先行信物,一并交予使者。
夜色中,使者的队伍带着玉璧与信物,快马加鞭出了雍州城,马蹄踏过青石路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那是凉雍联盟能否走向长久的关键信号。
五日后,姑臧城内的凉王府邸里,吕崇华正与长史讨论段豪的粮草补给路线,忽闻凉州使者归来,且带了刘隆的婚约提议,当即停下议事,召使者入内。
当他接过那枚刻着“雍凉共守”的盟约,又听完使者复述刘隆的话,指尖在玉璧上轻轻摩挲,嘴角渐渐扬起笑意。
“刘隆倒是个聪明人。”吕崇华将玉璧放在案上,对身旁的长史道:“此前我还在担心,若雍州战事吃紧,刘隆会不会为自保而私通段豪?”
“毕竟盟约再严,也抵不过生死存亡的诱惑。”
“可这门亲事一订,就不一样了……他娶了我吕家的人,雍州的事便成了我吕家的事,我凉州若见死不救,便是让自家亲眷陷入险境,反之,我若想保凉州安稳,也得拼力护着雍州不陷。”
长史也附和道:“王上所言极是。
而且有婚约为纽带,日后两州互通粮草、调配兵力,便少了许多猜忌。
比如此前商议的凉州骑兵袭扰段豪侧翼,若没有这层关系,刘隆或许会担心我们按兵不动,如今有亲眷在雍州,他便敢放心将西线防务交给我们策应。”
吕崇华闻言,当即拍板:“此事我允了。”
“你即刻草拟回信,告知刘隆,我会把我的妹妹吕瑶嫁给他,这个婚事我会亲自安排,待下月初三,便派仪仗护送她前往雍州成婚。”
“另外,再调五千石粮草,随回信一同送往雍州……既是亲家,总得让他看到我凉州的诚意。”
一纸婚约,就这样将原本只是“临时盟友”的凉雍两地,绑成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刘隆以血缘固盟约,吕崇华以联姻换信任,两人都清楚,在段豪的大军压境下,唯有让“抗段”从“两家之事”变成“一家之事”,才能在这场漫长的对峙中,守住各自的土地。
而那枚辗转于雍凉之间的羊脂玉璧,也成了这段政治联姻里,最沉甸甸的承诺。
洛阳皇宫的大殿里,烛火摇曳着映在墙上的舆图……关中已被朱笔圈定,雍州、凉州却用一道红虚线连起,旁侧“凉雍联姻”四字刺得人眼生疼。
段豪捏着从雍州传回的密报,指节泛白,竟久久未发一言。
他原以为吕崇华不过是个守着凉州贫瘠之地的毛头小子,即便拒绝出兵,也断不敢与刘隆结盟,如今这桩婚约,竟将原本松散的抗段势力拧成了一股绳,彻底打乱了他彻底平叛雍州的计划。
“主公,何须为此事烦忧?”一旁的傅策见他沉默,上前一步,指着舆图上的凉州道:“凉州本就是黄沙漫天的贫瘠之地,即便有铁骑,满打满算也不过万余!”
“根本不足为惧。”
“吕崇华不知天高地厚,敢与刘隆串谋,便是自寻死路!”
他话锋一转,语气添了几分狠厉,“依属下之见,不如暂缓对雍州的攻势……先派一支精锐骑兵奔袭凉州,凉州城防薄弱,若以闪电之势拿下姑臧,吕崇华一死,凉州群龙无首,不出一月便会降顺。”
“到那时,我们再回师东进,与孔济的大军双面包围雍州,刘隆孤立无援,大事必成!”
说到激动处,傅策又叹了口气,满眼鄙夷:“可笑吕超当年也是帝国忠臣,曾率凉州兵助朝廷平叛,如今他儿子却与‘反贼’勾结,真是辱没了他父亲的忠名!”
段豪这才缓缓抬眼,目光扫过舆图,声音低沉:“你说得有理。”
“只是这奔袭凉州的差事,让段无敌去办,还是调慕容部的人来?”
段无敌是他麾下猛将,擅骑兵奔袭……慕容部的军队也都是精兵悍将,两者各有优劣。
“王上,此事交给末将便可!”
话音刚落,厅外便传来一声铿锵应答。
众人转头看去,正是归顺段豪的王道之。
他一身铠甲未卸,显然是刚从城外军营赶来,听闻议事便直接入内。
自从归降后,王道之始终未有机会立下功绩,看着段豪连取关中、声势日盛,身边诸将或守疆、或征战,皆有封赏,他心中早已按捺不住……若再不能抓住机会展现才干,日后在段豪麾下,怕是永无出头之日。
王道之大步走到厅中,抱拳躬身,眼神灼灼:“末将归降以来,未立寸功,心中有愧。”
“此次奔袭凉州,需速战速决,末将十分懂骑兵奔袭之法。”
“若王上肯给末将一万精骑,末将保证二十日内拿下姑臧,提吕崇华的首级来见!”他语气坚定,没有半分迟疑,显然是早有盘算,就等一个请战的机会。
案上摊开的凉雍边境舆图,被他指尖反复摩挲出浅痕……段豪的先锋孔济已兵临雍州南部地区了,其最先攻击的则是雍州内部粮道,不过目前还没有发动进攻。
可若想凭雍州一己之力长期抗衡,终究是孤木难支。
虽然凉州已经和他缔结了盟约,但是他明白抗段非一日之功,寻常盟约不过是纸上之诺,今日能共敌,明日便可能因粮草、地盘反目。
唯有将两州的根,扎在一起,才能撑得长久。
所以他明白,他要想保住雍州,首先要做的,那就是必须和凉州缔结出来一个永世盟约,如此之下,才能一起齐心抗段。
站在下方的凉州使者,手捧符节躬身静听。
他其实本来打算走了呢,但是刘隆却留住了他,正见刘隆从袖中取出一枚羊脂玉璧:“我想与凉王缔结联姻,永世盟约,绝非单一的说说!”
“而是打算如此之做,而且是现在就做……”
“如此之下,我愿订下世世代代之盟。
“此后雍州的粮秣,凉州若需便分三成……凉州的骑兵,雍州若遇急难便可调遣。”
“这不是一时的协同,是要让凉雍两地,同生共死。”
“我想你也应该明白,即便现在挡住了段豪,那么段豪必然还会继续进攻的!”
“所以两家需要缔结一个永世盟约,永远修好!”
使者心中一震,忙双手接过玉璧,掌心触到玉的微凉,他明白这是刘隆所给的信物。
他躬身行了个大礼,声音比来时更显郑重:“赫连族长一片赤诚,且为两州安危深谋远虑,属下必以金函封录您的每一句话,星夜驰往姑臧,不敢有半字疏漏。”
“此玉璧,属下也必亲手交予我家王上,以证您的诚意。”
刘隆点头,又命人取来十匹绸缎、百斤茶叶作为聘礼的先行信物,一并交予使者。
夜色中,使者的队伍带着玉璧与信物,快马加鞭出了雍州城,马蹄踏过青石路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那是凉雍联盟能否走向长久的关键信号。
五日后,姑臧城内的凉王府邸里,吕崇华正与长史讨论段豪的粮草补给路线,忽闻凉州使者归来,且带了刘隆的婚约提议,当即停下议事,召使者入内。
当他接过那枚刻着“雍凉共守”的盟约,又听完使者复述刘隆的话,指尖在玉璧上轻轻摩挲,嘴角渐渐扬起笑意。
“刘隆倒是个聪明人。”吕崇华将玉璧放在案上,对身旁的长史道:“此前我还在担心,若雍州战事吃紧,刘隆会不会为自保而私通段豪?”
“毕竟盟约再严,也抵不过生死存亡的诱惑。”
“可这门亲事一订,就不一样了……他娶了我吕家的人,雍州的事便成了我吕家的事,我凉州若见死不救,便是让自家亲眷陷入险境,反之,我若想保凉州安稳,也得拼力护着雍州不陷。”
长史也附和道:“王上所言极是。
而且有婚约为纽带,日后两州互通粮草、调配兵力,便少了许多猜忌。
比如此前商议的凉州骑兵袭扰段豪侧翼,若没有这层关系,刘隆或许会担心我们按兵不动,如今有亲眷在雍州,他便敢放心将西线防务交给我们策应。”
吕崇华闻言,当即拍板:“此事我允了。”
“你即刻草拟回信,告知刘隆,我会把我的妹妹吕瑶嫁给他,这个婚事我会亲自安排,待下月初三,便派仪仗护送她前往雍州成婚。”
“另外,再调五千石粮草,随回信一同送往雍州……既是亲家,总得让他看到我凉州的诚意。”
一纸婚约,就这样将原本只是“临时盟友”的凉雍两地,绑成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刘隆以血缘固盟约,吕崇华以联姻换信任,两人都清楚,在段豪的大军压境下,唯有让“抗段”从“两家之事”变成“一家之事”,才能在这场漫长的对峙中,守住各自的土地。
而那枚辗转于雍凉之间的羊脂玉璧,也成了这段政治联姻里,最沉甸甸的承诺。
洛阳皇宫的大殿里,烛火摇曳着映在墙上的舆图……关中已被朱笔圈定,雍州、凉州却用一道红虚线连起,旁侧“凉雍联姻”四字刺得人眼生疼。
段豪捏着从雍州传回的密报,指节泛白,竟久久未发一言。
他原以为吕崇华不过是个守着凉州贫瘠之地的毛头小子,即便拒绝出兵,也断不敢与刘隆结盟,如今这桩婚约,竟将原本松散的抗段势力拧成了一股绳,彻底打乱了他彻底平叛雍州的计划。
“主公,何须为此事烦忧?”一旁的傅策见他沉默,上前一步,指着舆图上的凉州道:“凉州本就是黄沙漫天的贫瘠之地,即便有铁骑,满打满算也不过万余!”
“根本不足为惧。”
“吕崇华不知天高地厚,敢与刘隆串谋,便是自寻死路!”
他话锋一转,语气添了几分狠厉,“依属下之见,不如暂缓对雍州的攻势……先派一支精锐骑兵奔袭凉州,凉州城防薄弱,若以闪电之势拿下姑臧,吕崇华一死,凉州群龙无首,不出一月便会降顺。”
“到那时,我们再回师东进,与孔济的大军双面包围雍州,刘隆孤立无援,大事必成!”
说到激动处,傅策又叹了口气,满眼鄙夷:“可笑吕超当年也是帝国忠臣,曾率凉州兵助朝廷平叛,如今他儿子却与‘反贼’勾结,真是辱没了他父亲的忠名!”
段豪这才缓缓抬眼,目光扫过舆图,声音低沉:“你说得有理。”
“只是这奔袭凉州的差事,让段无敌去办,还是调慕容部的人来?”
段无敌是他麾下猛将,擅骑兵奔袭……慕容部的军队也都是精兵悍将,两者各有优劣。
“王上,此事交给末将便可!”
话音刚落,厅外便传来一声铿锵应答。
众人转头看去,正是归顺段豪的王道之。
他一身铠甲未卸,显然是刚从城外军营赶来,听闻议事便直接入内。
自从归降后,王道之始终未有机会立下功绩,看着段豪连取关中、声势日盛,身边诸将或守疆、或征战,皆有封赏,他心中早已按捺不住……若再不能抓住机会展现才干,日后在段豪麾下,怕是永无出头之日。
王道之大步走到厅中,抱拳躬身,眼神灼灼:“末将归降以来,未立寸功,心中有愧。”
“此次奔袭凉州,需速战速决,末将十分懂骑兵奔袭之法。”
“若王上肯给末将一万精骑,末将保证二十日内拿下姑臧,提吕崇华的首级来见!”他语气坚定,没有半分迟疑,显然是早有盘算,就等一个请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