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研究生录取书-《六零宠婚:嫁最强糙汉后她两胎四宝了》

  八月的海岛上,阳光炙热,咸湿的海风穿过部队大院。

  苏采薇正利落地晾着衣服,就听见一阵熟悉的自行车铃声横冲直撞地闯进大院。

  “姐!姐!快看!”

  苏明哲几乎是直接从自行车上跳下来的,车子哐当一声靠在墙边都顾不上扶。

  他挥舞着一个牛皮纸信封,脸上是压不住的狂喜,像个讨赏的大小伙子一样冲到苏采薇面前。

  苏采薇停下手里的活儿,瞥了他一眼,没去接那信封,反而先训道:“多大个人了,车都不会好好停?”

  苏明哲嘿嘿一笑,麻利地转身把车支好,这才又凑过来,献宝似的把通知书递到她眼皮底下:“省理工学院!最好的机械工程专业!姐,我考上了!”

  苏明哲嘿嘿一笑,带着点庆幸:“多亏姐你提醒得及时。要是年初那会儿图省事参加了春天的考试,就算考上了,也去不了我最心仪的省理工了。”

  年初,各大高校刚刚恢复招生,许多工作还在摸索,有的学校并未开设研究生招生名额。

  直到又过了几个月,国家出台了正式的研究生统一考试政策,招生院校和专业范围才大大增加。

  苏采薇一直留意着这方面的消息,了解清楚情况后,立刻果断地拦下了原本有些心急的弟弟,让他沉住气,多复习几个月,如今顺利拿到这份录取书。

  石静兰从屋里跑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看到那崭新的录取通知书,脸上立刻笑开了花。

  但她马上收敛笑容,对着明显尾巴快翘上天的儿子告诫道:“是该好好谢谢你姐!别以为考上个研究生就比你姐强了,要不是她时时盯着你、提醒你,你能有今天?”

  苏明哲连连点头称是,然后一把揽住跟他道贺的大外甥,兴奋地说:“闲庭,跟舅舅去省城读书怎么样?舅舅以后天天盯着你学习,保准把你送进少年班,跟你妹妹作伴!”

  他说这话时底气十足,显然把自己当成了外甥女成才的“头号功臣”。

  陆闲庭却摇了头,语气坚定:“谢谢舅舅,但我想考军校。”

  苏明哲脸上的兴奋顿时垮了一半,小声嘀咕:“你白长个聪明脑袋……”

  声音很小,他不敢叫姐姐听到,怕挨训。

  他觉得,就算自己读了博士,都不能在姐姐面前翻身。

  算了,谁让她是亲姐姐呢,他让着她。

  扭头瞥见摇摇晃晃学步的小安安,苏明哲又来了劲儿,蹲下身逗他:“小安安,要不你跟舅舅去省城上学?舅舅把你培养成小天才!”

  快一岁的小安安眨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嘴里咿咿呀呀,然后冲着舅舅撒了一泡热乎的童子尿。

  苏明哲立马跳脚离开,把周围人逗得笑起来。

  这里头就有丁小二和丁小丫,苏明哲转身抓住他们两个,兴冲冲要给他们出题目:“我考考你们,很简单的题,考过了我就教你们,保管你们考上好大学。”

  丁小二被他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吓了一跳,立刻拉起妹妹的手,一边往后躲一边连连摇头:“不、不了,苏叔叔!我大哥说了,我俩能跟着陆闲庭哥学就行了,将来能考上个吊车尾的大专就烧高香了!”

  说完,拉着妹妹一溜烟跑没影了。

  苏明哲站在原地,看着两个孩子逃跑的背影,脸上写满了“孺子不可教也”的惋惜。

  “苏叔叔,我能看看吗?”

  郭志国望着苏明哲手里的试题,问道。

  “当然可以。”苏明哲立刻把题个给了郭志国,又絮絮叨叨,“

  这是今朝去年做过的题,很简单的,她当时拿起笔就写出了答案。”

  郭志国望着上头那复杂的电路图,沉默片刻后,叠起来放进兜里回家了。

  晚饭时,秦巧珍看见儿子还在算题,得知是陆闲庭舅舅给出的题,她很是欣慰地摸了下他的头:“志国啊,以后多跟陆家来往。别再惦记丁家那丫头了,她是刘湘湘的孩子,怕是……学不出什么好来。”

  郭志国没反驳,只是晚饭吃得很少。

  夜里,他对着那道题研究了半天,却连一点头绪都没有。

  第二天,他还是那张纸原样还给了苏明哲,脸上满是羞愧。

  苏明哲摸摸他的头:“没事,这题对你来说超纲,等你读到高中就会了。”

  虽说苏明哲因为“金榜题名”,正处于好为人师的兴奋阶段,但这份热情也是挑人的,仅限于自家孩子,还得是聪明孩子,否则他没那个耐心去教个榆木疙瘩。

  郭志国显然也没被他的话安慰到,闷闷走了。

  看着这一切,苏采薇心里不免有些唏嘘。

  她想起那个遥远的预知梦里,这几个孩子命运纠缠、彼此折磨。

  如今他们四个却在三个地方,想来日后也很难有交集了,这样也挺好。

  某天晚上,她和陆庆平在海边散步时,提起了想调回海岛工作的想法。

  “在省城,你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陆庆平停下脚步,看着她,语气温和又坚定:“不要为了我,放弃你自己的前途。”

  苏采薇想了想,点了头,再等一两年,她在医术和教学上再多些积累和沉淀,到时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未必不能两全其美。

  回省城的日子很快到了。

  渡轮码头上,苏采薇意外地遇到了一个熟人——俞振飞。

  “俞同志?您这是……”

  俞振飞穿着一身便装,但身姿依旧挺拔。

  他笑了笑,解释道:“工作调动,去省城的军校任职。在岛上待了十几年,虽说踏实,却总觉得有些原地踏步,跟不上外面的变化了。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回炉重造一下,去军校充充电,重新找找方向和感觉。”

  汽笛长鸣,渡轮缓缓离开码头,海风拂面。

  俞振飞望着越来越远的海岛,对苏采薇说:“以后都在省城了,你要是遇到什么急事,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义不容辞。”

  “那就谢谢俞同志了。”苏采薇道了声谢。

  不过考虑到自家那个醋坛子,她还是决定以后即便遇到事,也尽量不要麻烦俞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