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流民(2/4)
刘进要的就是这个答案。
他笑了笑,对站在门口的霍禹道:“让客栈送些酒食来。”
“好。”
霍禹差点习惯性的喊喏,不过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口。
他匆匆离去。
而刘进则看向了具文清。
“此话怎讲”
具文清眨了眨眼。
沉吟片刻,轻声道:“殿下此来,可是调查流民的事情”
门外,张胜的手握住了剑柄。
刘进朝他摆了摆手,沉声问道:“为何如此说”
『若非流民,草民实不知,南阳郡能有什么事情,竟使得殿下如此神秘前来。”
他停顿一下,接著道:“流民之事,可是十三哥所言”
刘进,点了点头。
『那就对了,这件事是我与十三哥在信中提及。
“哦”
“去岁十月,博望附近出现了很多流民。他们口称来自於汝南。口音,
也確有汝南口音,但我能保证,他们非是汝南人。口音可以模仿,但假的,
就是假的。”
“你能说汝南方言”
“汝南、潁川,虽说都是豫州所治,但区別很大。
故而汝南方言极为特殊,一些方言,非汝南本地人根本不清楚。恰巧,
我有几个汝南的朋友,所以对汝南话也算了解。我与流民交谈时,发现一些汝南土语,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在那之后,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时常对此关注。
我与十三哥写信,也只是閒聊。
没想到,他竟然把这件事,与殿下知晓。”
刘进露出了恍然之色。
“接著说。”
就在这时,客栈送来了酒食。
不过,小二没有进来,被霍禹拦下。
隨后,小院的门,就关上了
“这件事,你还与谁说过”
杜延年给具文清倒了一杯酒,沉声问道。
不过,具文清似乎对酒並无兴趣他的注意力,被盘子里那一盘香肉吸引,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这种事,我敢和谁说如果十三哥在南阳,我也不会与他说的——“”
“为什么”
“怕死!”
刘进闻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倒是个妙人!
之前,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
现在倒是放开了,颇有些不拘小节。
和他那十三哥,完全是两种性格。
具文清夹起一块香肉,放入口中咀嚼,汁水飞溅。
“殿下可以尝尝这香肉,本店特色。”
香肉
那就是狗肉嘍!
西汉时期,狗肉绝对是一道佳肴。
高祖皇帝酷爱吃狗肉,而樊会更是做狗肉的好手。
不过刘进不喜欢。
上辈子就不喜欢。
但他不会阻止。
食狗,纯属个人喜好。
他不至於像那些神经病一样的反对。
他养过狗。
上辈子养过,这辈子.
家里,可还有两只细犬呢。
他摆了摆手,自顾自斟满一杯酒水。
“这酒不错”
“桐柏玉露,是南阳郡最好的酒—“-以大復山山泉水酿造。可惜,走不出南阳,也只有在本地流行。”
“那確是可惜。
具文清咽下香肉,也吃了一杯酒。
原本略显苍白的脸色,有了一抹红润,
他说道:“我后来找人打听过,不少地方都有流民出现,数量不少。最开始,我是真没有太过留意,只和十三哥说了几句。哪知道十三哥居然派人送钱过来,我就意识到,十三哥怕是误会了!南阳去年的收成,的確不是太好,但这里是南阳——.”
“又如何”
“南阳的气候湿润,是鱼米之乡。
这边,不缺粮食。
虽去年天灾,但也不至於有太大灾情出现。整个南阳,三十六万户,二百方人口,足以自给自足。哪怕天灾出现,也不会有太大什么动盪。便是有十几万流民,也能轻鬆接收-———-十三哥离家太久,怕是忘记了这些,以至於急急火火送来钱帛。
到头来,还不是被具成功那些耆老拿走
我后来与他简书,但一直没有回信,也不知他是否收到。”
估计是没有收到,否则具忧不至於过的那么悽惨。
“还是说说那些流民吧。”
“流民,嗯————很奇怪。”
具文清想了想,道:“他们出现的很突然,消失的也很突然。
在去岁末,也就是腊月二十之后,就没有再听到关於他们的消息,好像一下子失踪了。”
“失踪”
“呵呵,也很正常。
而今南阳富商,好囤积土地。
据我所知,宛城几个豪商在湖阳、新野、蔡阳等地购买了大量水田。他们不缺钱,但是缺人。本地虽然人口眾多,但大都集中在宛城地区。他们想要找人耕种,就需要更多的人口。流民出现之后,他们可以非常轻鬆得到人口,藏匿于田庄。
官府方面,对此也大都是不闻不问。
他说著,又夹了一筷子香肉。
刘进和杜延年相视一眼。
难道是多虑了吗
“那去年南阳,出现了多少流民”
“这我就不清楚了,怕只有官府才清楚。
不过根据我打听来的消息,粗略估算了一下,至少有几万人,也许更多具文清含含糊糊回答。
说著说著,他突然闭上了嘴巴。
抬起头,看向了刘进等人,脸上露出了一抹古怪的表情。
几万人,甚至更多
那个豪商敢私自吞下这么多流民
那母婢之的不是耕田,是打算造反!
刘进,点了点头。
『我也希望不是如此,但感觉,不太正常。
我们入南阳郡以来,沿途常有盗匪出没。我不知道南阳以前是什么样子,可我觉得,盗匪山贼频出,这绝非正常现象。博望坡,具文清你可知道有盗匪出没”
“博望坡”
具文清想了想,摇头道:“就在县城十里外,谁敢在那边打家劫舍”
“可我们遇到了一伙盗匪,二十余人。,
刘进说完,朝杜延年看去。
杜延年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走上前把那块黑木牌子放在了桌上。
“中阳山”
具文清道:“那可离博望很远啊。”
“是啊,所以我们在怀疑。”
“博望坡那边,我可以肯定,没听说过什么盗匪出没。
中阳山的流匪也不太可能—..他们跑这边打家劫舍他们就不怕官府追杀吗”
杜延年沉声道:“可若是官府和他们有勾结呢”
“什么意思”
“博望县尉,是谁”
“仲乘,是博望本地人——-对了,他之所以能当县尉,据说是得了太守林公提携。”
刘进和杜延年相视,又是一。
“那你刚才说,博望非久留之地,又是何故”
晚上还有—
刘进要的就是这个答案。
他笑了笑,对站在门口的霍禹道:“让客栈送些酒食来。”
“好。”
霍禹差点习惯性的喊喏,不过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口。
他匆匆离去。
而刘进则看向了具文清。
“此话怎讲”
具文清眨了眨眼。
沉吟片刻,轻声道:“殿下此来,可是调查流民的事情”
门外,张胜的手握住了剑柄。
刘进朝他摆了摆手,沉声问道:“为何如此说”
『若非流民,草民实不知,南阳郡能有什么事情,竟使得殿下如此神秘前来。”
他停顿一下,接著道:“流民之事,可是十三哥所言”
刘进,点了点头。
『那就对了,这件事是我与十三哥在信中提及。
“哦”
“去岁十月,博望附近出现了很多流民。他们口称来自於汝南。口音,
也確有汝南口音,但我能保证,他们非是汝南人。口音可以模仿,但假的,
就是假的。”
“你能说汝南方言”
“汝南、潁川,虽说都是豫州所治,但区別很大。
故而汝南方言极为特殊,一些方言,非汝南本地人根本不清楚。恰巧,
我有几个汝南的朋友,所以对汝南话也算了解。我与流民交谈时,发现一些汝南土语,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在那之后,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时常对此关注。
我与十三哥写信,也只是閒聊。
没想到,他竟然把这件事,与殿下知晓。”
刘进露出了恍然之色。
“接著说。”
就在这时,客栈送来了酒食。
不过,小二没有进来,被霍禹拦下。
隨后,小院的门,就关上了
“这件事,你还与谁说过”
杜延年给具文清倒了一杯酒,沉声问道。
不过,具文清似乎对酒並无兴趣他的注意力,被盘子里那一盘香肉吸引,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这种事,我敢和谁说如果十三哥在南阳,我也不会与他说的——“”
“为什么”
“怕死!”
刘进闻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倒是个妙人!
之前,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
现在倒是放开了,颇有些不拘小节。
和他那十三哥,完全是两种性格。
具文清夹起一块香肉,放入口中咀嚼,汁水飞溅。
“殿下可以尝尝这香肉,本店特色。”
香肉
那就是狗肉嘍!
西汉时期,狗肉绝对是一道佳肴。
高祖皇帝酷爱吃狗肉,而樊会更是做狗肉的好手。
不过刘进不喜欢。
上辈子就不喜欢。
但他不会阻止。
食狗,纯属个人喜好。
他不至於像那些神经病一样的反对。
他养过狗。
上辈子养过,这辈子.
家里,可还有两只细犬呢。
他摆了摆手,自顾自斟满一杯酒水。
“这酒不错”
“桐柏玉露,是南阳郡最好的酒—“-以大復山山泉水酿造。可惜,走不出南阳,也只有在本地流行。”
“那確是可惜。
具文清咽下香肉,也吃了一杯酒。
原本略显苍白的脸色,有了一抹红润,
他说道:“我后来找人打听过,不少地方都有流民出现,数量不少。最开始,我是真没有太过留意,只和十三哥说了几句。哪知道十三哥居然派人送钱过来,我就意识到,十三哥怕是误会了!南阳去年的收成,的確不是太好,但这里是南阳——.”
“又如何”
“南阳的气候湿润,是鱼米之乡。
这边,不缺粮食。
虽去年天灾,但也不至於有太大灾情出现。整个南阳,三十六万户,二百方人口,足以自给自足。哪怕天灾出现,也不会有太大什么动盪。便是有十几万流民,也能轻鬆接收-———-十三哥离家太久,怕是忘记了这些,以至於急急火火送来钱帛。
到头来,还不是被具成功那些耆老拿走
我后来与他简书,但一直没有回信,也不知他是否收到。”
估计是没有收到,否则具忧不至於过的那么悽惨。
“还是说说那些流民吧。”
“流民,嗯————很奇怪。”
具文清想了想,道:“他们出现的很突然,消失的也很突然。
在去岁末,也就是腊月二十之后,就没有再听到关於他们的消息,好像一下子失踪了。”
“失踪”
“呵呵,也很正常。
而今南阳富商,好囤积土地。
据我所知,宛城几个豪商在湖阳、新野、蔡阳等地购买了大量水田。他们不缺钱,但是缺人。本地虽然人口眾多,但大都集中在宛城地区。他们想要找人耕种,就需要更多的人口。流民出现之后,他们可以非常轻鬆得到人口,藏匿于田庄。
官府方面,对此也大都是不闻不问。
他说著,又夹了一筷子香肉。
刘进和杜延年相视一眼。
难道是多虑了吗
“那去年南阳,出现了多少流民”
“这我就不清楚了,怕只有官府才清楚。
不过根据我打听来的消息,粗略估算了一下,至少有几万人,也许更多具文清含含糊糊回答。
说著说著,他突然闭上了嘴巴。
抬起头,看向了刘进等人,脸上露出了一抹古怪的表情。
几万人,甚至更多
那个豪商敢私自吞下这么多流民
那母婢之的不是耕田,是打算造反!
刘进,点了点头。
『我也希望不是如此,但感觉,不太正常。
我们入南阳郡以来,沿途常有盗匪出没。我不知道南阳以前是什么样子,可我觉得,盗匪山贼频出,这绝非正常现象。博望坡,具文清你可知道有盗匪出没”
“博望坡”
具文清想了想,摇头道:“就在县城十里外,谁敢在那边打家劫舍”
“可我们遇到了一伙盗匪,二十余人。,
刘进说完,朝杜延年看去。
杜延年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走上前把那块黑木牌子放在了桌上。
“中阳山”
具文清道:“那可离博望很远啊。”
“是啊,所以我们在怀疑。”
“博望坡那边,我可以肯定,没听说过什么盗匪出没。
中阳山的流匪也不太可能—..他们跑这边打家劫舍他们就不怕官府追杀吗”
杜延年沉声道:“可若是官府和他们有勾结呢”
“什么意思”
“博望县尉,是谁”
“仲乘,是博望本地人——-对了,他之所以能当县尉,据说是得了太守林公提携。”
刘进和杜延年相视,又是一。
“那你刚才说,博望非久留之地,又是何故”
晚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