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丞相与张苍(感谢黎明的山顶洞人盟主打赏)
王賁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不少护送的兵马,
扶苏站在田地边道:“有劳少府前来过问。”
过问农礼,本就是少府令的职责之一。
王賁行礼道:“始皇帝命末將来看看此地的田。”
田地里长著豆苗,只不过长得有些稀疏不均,不过倒是长出来了。
王賁很好奇,农礼之后明明下了一场大雪,始皇帝种下去的豆子该是都冻死了,就算是公子扶苏重新种下去,豆苗也不该长得这么快。
难道始皇帝种下去的豆子没有冻坏
王賁心中疑惑,但也没有发问,他又道:“始皇帝有命,若农礼顺利,让末將护送公子回咸阳。”
扶苏道:“我的確要回去了,还请少府在外稍等,我要收拾一番。”
王賁頷首,领著人就在上林苑外等待。
田安早收拾好了,现在他正在与那头驴道別。
扶苏看不得老人家有这场面,又道:“把这头驴也带去咸阳吧。”
田安蹙眉道:“公子,高泉宫怎能养驴。”
扶苏道:“就放在吕不韦的旧宅,你安排两个人照料。”
“好呀。”田安笑著点头,道:“拉回咸阳,这驴就能没日没夜地磨豆了。”
回咸阳的时候,李由与几个甲士拉著这头驴,驴正在反抗著,它好像不愿意离开这里,正在与它的命运作斗爭。
最后田安又拿出了咸肉干,一边用细碎的咸肉干餵著,一边拉著驴出了马厩。
扶苏留下了五个人,让他们照料这几亩地。
临走前,扶苏还检查了一番,確认將该带都带上了,这才走出了上林苑。
王賁见公子出来了,行礼道:“公子,可是回咸阳了”
扶苏道:“嗯,回去吧。”
队伍重新排好,李由的队伍走在前面,王賁的队伍护卫在公子的马车旁,一前一后护送著公子回咸阳。
关中,频阳县。
鬚髮洁白的王翦拄著拐杖,走在田埂边,粮食还未种下去,那些野草就爭先从田地里先长出来了。
王翦在田埂边坐下,望著广袤的田地不语。
家僕就站在后方,老將军的身体其实一直很好,比如今的老太尉都要好,今天也是出来散心的。
而这种精气神,也只有在老將军在频阳的老家,才会流露出来。
在咸阳的那些官吏面前,老將军总是装作一副虚弱不堪。
或许这是为了始皇帝与秦廷的那些人更放心老將军吧。
其实老將军本不用装成这样,因兵权早就不在了,家中除了田地与钱財,几乎是一无所有了。
带著凉意的风吹过,王翦那有些稀疏的鬚髮正在隨风飘动著,老是真的老了……
一个老农牵著牛而来,笑道:“老將军,今天怎么得閒来这里坐了”
讲话的这位老农也年迈。
王翦低声道:“唉,家里闷得慌,出来吹吹风。”
老农也在一旁坐下,从怀中拿出一个布袋子,布袋子中的是一块块黍米糕,他先吃一块,而后將余下的递给王翦。
王翦接过布袋子也拿起一块黍米糕,放入口中。
老农低声道:“我们这些人小时候呀,就你最不爱玩,你总是抱著一卷竹简,抢了你的竹简,你就哭,你就闹。”
王翦笑著道:“小时候,你们这些老哥哥都爱欺负我。”
“那时候你小子就站在那块石头上,大声说……弟兄们要打仗了,跟我一起去上阵杀敌,挣军功分田地,养爹娘养孩子……那时候我们几个兄弟傻怂地跟著你走了。”老农任由牛在沟渠边饮著水,又道:“走著走著……我们一起给秦王打仗,我还在廝混,你就成將军了。”
他一边说著,抬著头,目光怔怔望著天空,好像要在天空的云层中找到当年一起打仗的景象。
王翦嘆道:“当初要不是老哥哥们帮著我与秦王杀进咸阳,没有老哥哥们,也没有王翦现在。”
老农道:“小时候,就你家里有书看,我们抢了你的书,欺负你的时候,你就哭,你一哭你家里的老人就会出来把我们赶走,一年又一年,之后我们几个老兄弟跟著你出生入死,也就跟著你,我们几个老兄弟才在战场上活了下来。”
王翦低声道:“还有好多个,没有活下来的。”
老农頷首又道:“唉……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我们频阳的老兄弟都还是会听你的,信你的。”
当年王翦跟著秦王杀回了咸阳,平了咸阳之乱,王翦便一直得到秦王重用。
这是这些老兄弟们的记忆,那时候的眾人心气正高,只是当年年少时的风光都不在了。
老农低声道:“我真的好想再年轻一次。”
“呵呵呵……”
王翦忽然一笑。
老农又道:“当年我们兄弟几个跟著你打仗,过了几年你带著我们的儿子打仗,打楚国的时候,你带著我们的孙子去打仗,你现在还要去打谁啊”
“唉……”王翦嘆道:“不打了,打不动了。”
老农狐疑道:“咸阳的人要你打,你能不打”
王翦嘆道:“不打了,再打……我这把老骨头就回不来了。”
“哈哈!”
老农大笑著道:“好呀,你也打不动了。”
王翦道:“听说你小孙子又去打仗了”
“大孙子在北边守长城,大孙子的儿子还养在家里,小孙子跟著人去南边打仗了,说是在南边夺了不少地,还抢了不少金器与田地,上月让人送来家书,说是他要在南边安家,以后带著妻小一起回关中。”
说著话,这老农神色平静,大抵是经歷得多了,上了战场生死就自觉地拋在了脑后。
都是廝杀出来的,谁家的孩子死在了战场上,也都听习惯了,轮到自家孩子要是也死在战场了,也不会太伤心了。
再看王翦的身后,老农问道:“你家小孙女呢,总是跟在你后头的那个。”
“她要嫁人了,过些天就嫁出去了。”
“你那么疼爱的小孙女,都捨得嫁出去”
王翦笑道:“她长大了,总要嫁人的。”
“嫁给谁家娃娃了”
王翦想了想回道:“咸阳的人家。”
老农小声道:“肯定是很富有的人家,是咸阳的军中將军”
王翦道:“那娃娃家很富有,我这频阳算得了什么,那娃娃也很厉害,比我这个老头子厉害太多了。”
“嫁去咸阳也好,频阳去咸阳也不远。”
言罢,这个老农又牵起这头牛,一边道:“这关中的牛就是犟,拉也拉不动。”
扯了几下绳子见牛还是不听话,老农提著鞭子打了它好几下,这头牛才缓缓跟上。
咸阳,近来宫中很忙碌,公子就要回来成婚了,宫內上下都在为了公子的婚事忙碌。
公子扶苏回到高泉宫之后,这里更忙碌了。
田安回到高泉宫就先去了华阳太后的灵位前,他老人家將整理好衣裳,洗面之后来到灵位前,焚香叩拜。
章台宫內,这里的內侍安静地站在一旁,公子留在上林苑帮著始皇帝种地,回来之后也没怎么休息,而且大婚在即,还来协理国事。
嬴政道:“等你成婚之后,多去协助王賁处置少府事宜,王賁终究是军中出身,他担著少府令一职这么多年了,也为难他了,李斯不止一次与朕说过,让朕再挑选人来替代。”
闻言,扶苏停住手中的笔,见父皇还在翻看著竹简,也没有抬头。
大致意思就是多去帮助王賁。
如果能够接替王賁的少府令位置,那么自己就能左右国家建设了。
少府令是九卿之一,掌国家土地与君王私產用度。
这个位置当然很好,而且能参与就代表自己从少府丞升任少府令,也不远了。
这就是行了冠礼之后的区別。
在没有行冠礼之前,即便有官职在身,也需要藉由张苍,王賁,程邈之手来完成一件事。
而现在,则能够掌握实权,实实在在掌握权力,不用借他人之手。
嬴政又道:“如今,渭南郡之事关中皆知,你能服眾是好事,李斯说了渭南各县是你这个公子一手造出来的,换別人来执掌渭南多半也不能服眾,往后渭南六县的事都交给你了。”
“儿臣领命。”
如今的渭南六县分为,敬业,大荔,华阴,潼关,驪邑,下邽六县。
嬴政道:“明日廷议朕就颁布詔命,等到立夏,你与王家就成婚。”
扶苏行礼道:“儿臣谢父皇赐婚。”
“婚事是你自己选的,不用谢朕。”
处置完今天的政事,等父皇离开之后,扶苏也离开章台宫。
翌日,扶苏没有去廷议,需要完成大婚前的祭祀,今天要跪在歷代秦王的牌位前。
直到田安急匆匆而来,他高兴地笑著,道:“公子,章台宫颁布的詔命,公子於立夏时节与通武侯王家之女成婚。”
扶苏闭著眼神態虔诚地面对歷代秦王牌位。
看来歷代秦王也是讚许这场婚事的,他们的灵位依旧安静如常,即便是风雨吹入殿中,他们的灵位依旧稳如磐石。
反之,若灵位忽然掉下来,落在地上。
扶苏就要好好想想如何与父皇解释,或者是好好想想自己的將来。
好在,祖宗们十分安静。
殿外又下起了一场春雨,近年来关中的春雨雨量並不大,今年的春雨就像是老天隨意地在关中,撒了些水。
春季的农礼到立夏时节也就搁著两个月。
农礼之后,扶苏在上林苑留了一个月,成婚的立夏时节,也就在次月。
祭拜完歷代秦王之后,扶苏与田安一起去了吕不韦的旧宅。
宅邸內有一处马厩,马厩內只养著一头驴,田安找了三个较为忠厚的僕从照看著。
扶苏坐在马厩边看著书时,田安便驱赶著驴拉磨。
一颗颗的豆子倒入磨盘中,出来的都是豆。
有守在门外的內侍快步跑来,行礼道:“公子,少府让人送来的文书。”
扶苏道:“送进来吧。”
一个个官吏走入府邸內,他们逐个递上了文书,扶苏一卷卷翻看著,多数都是田租,车马,迁民,以及河道修缮,田亩阡陌之事。
少府丞这个位置说高也挺高的,算是少府令的左右手。
权力说大也不大,权力最大的人依旧是丞相李斯。
忙完一天的事,田安拎著一个小桶,小桶盖著一块布,其內都是豆,豆不多,半桶都没装够。
回到高泉宫之后,田安十分满足地喝了一口豆,他对一旁的內侍道:“拿一半送去潼关,给辛胜送去。”
內侍点头称是。
又有內侍快步而来,“公子,丞相书信。”
扶苏正在餵鱼,闻言就將手中的麦麩都放入鱼池中,空出手接过了丞相的书信。
书信中所写,先是恭贺公子扶苏即將新婚。
而后丞相又在信中说了,渭南虽不及半个关中,但却占据函谷关以西的要地……
大致意思就是,始皇帝命公子扶苏看管渭南,地盘没有半个关中那么大,但若將关中分为六份,那也是相当於关中的六分之一。
土地占关中六分之一,人口占据整个关中的三分之一。
之后,丞相的话语多有劝諫,劝諫公子扶苏不要志得意满,劝諫公子保持谦逊,荀子曾有言知而好谦,必贤,巧而好度,必节。
还有以礼修身,诸如此类的劝諫。
总而言之,丞相是希望公子如今不要志得意满,要更加谦虚,更加地好学。
丞相当然是个好丞相,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换作张苍,他就不会这么劝諫,张苍是一个特別独立的人,认识张苍这么久,与丞相相比较。
张苍只做他自己该做的事,当他將自己该做的事做完了之后,他从来都是冷眼旁观他人的命运,尊重他人选择,从不会参与別人的人生。
所以呀,毛亨在洛阳快饿死之后,张苍什么都没做,只是將这件事告知。
却从未给毛亨送去过半口粮食。
一个月匆匆而过,关中的春季一如既往地短暂。
立夏,禁烧荒。
关中各县有官吏走动,他们察看耕牛是否健康,告知各县各亭乡之民,號召人们在耕种时,要治堤防,谨壅塞,备水。
……
感谢黎明的山顶洞人盟主打赏,盟主加更一章,平时码字速度慢,小张先赊著这一章的盟主加更。
王賁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不少护送的兵马,
扶苏站在田地边道:“有劳少府前来过问。”
过问农礼,本就是少府令的职责之一。
王賁行礼道:“始皇帝命末將来看看此地的田。”
田地里长著豆苗,只不过长得有些稀疏不均,不过倒是长出来了。
王賁很好奇,农礼之后明明下了一场大雪,始皇帝种下去的豆子该是都冻死了,就算是公子扶苏重新种下去,豆苗也不该长得这么快。
难道始皇帝种下去的豆子没有冻坏
王賁心中疑惑,但也没有发问,他又道:“始皇帝有命,若农礼顺利,让末將护送公子回咸阳。”
扶苏道:“我的確要回去了,还请少府在外稍等,我要收拾一番。”
王賁頷首,领著人就在上林苑外等待。
田安早收拾好了,现在他正在与那头驴道別。
扶苏看不得老人家有这场面,又道:“把这头驴也带去咸阳吧。”
田安蹙眉道:“公子,高泉宫怎能养驴。”
扶苏道:“就放在吕不韦的旧宅,你安排两个人照料。”
“好呀。”田安笑著点头,道:“拉回咸阳,这驴就能没日没夜地磨豆了。”
回咸阳的时候,李由与几个甲士拉著这头驴,驴正在反抗著,它好像不愿意离开这里,正在与它的命运作斗爭。
最后田安又拿出了咸肉干,一边用细碎的咸肉干餵著,一边拉著驴出了马厩。
扶苏留下了五个人,让他们照料这几亩地。
临走前,扶苏还检查了一番,確认將该带都带上了,这才走出了上林苑。
王賁见公子出来了,行礼道:“公子,可是回咸阳了”
扶苏道:“嗯,回去吧。”
队伍重新排好,李由的队伍走在前面,王賁的队伍护卫在公子的马车旁,一前一后护送著公子回咸阳。
关中,频阳县。
鬚髮洁白的王翦拄著拐杖,走在田埂边,粮食还未种下去,那些野草就爭先从田地里先长出来了。
王翦在田埂边坐下,望著广袤的田地不语。
家僕就站在后方,老將军的身体其实一直很好,比如今的老太尉都要好,今天也是出来散心的。
而这种精气神,也只有在老將军在频阳的老家,才会流露出来。
在咸阳的那些官吏面前,老將军总是装作一副虚弱不堪。
或许这是为了始皇帝与秦廷的那些人更放心老將军吧。
其实老將军本不用装成这样,因兵权早就不在了,家中除了田地与钱財,几乎是一无所有了。
带著凉意的风吹过,王翦那有些稀疏的鬚髮正在隨风飘动著,老是真的老了……
一个老农牵著牛而来,笑道:“老將军,今天怎么得閒来这里坐了”
讲话的这位老农也年迈。
王翦低声道:“唉,家里闷得慌,出来吹吹风。”
老农也在一旁坐下,从怀中拿出一个布袋子,布袋子中的是一块块黍米糕,他先吃一块,而后將余下的递给王翦。
王翦接过布袋子也拿起一块黍米糕,放入口中。
老农低声道:“我们这些人小时候呀,就你最不爱玩,你总是抱著一卷竹简,抢了你的竹简,你就哭,你就闹。”
王翦笑著道:“小时候,你们这些老哥哥都爱欺负我。”
“那时候你小子就站在那块石头上,大声说……弟兄们要打仗了,跟我一起去上阵杀敌,挣军功分田地,养爹娘养孩子……那时候我们几个兄弟傻怂地跟著你走了。”老农任由牛在沟渠边饮著水,又道:“走著走著……我们一起给秦王打仗,我还在廝混,你就成將军了。”
他一边说著,抬著头,目光怔怔望著天空,好像要在天空的云层中找到当年一起打仗的景象。
王翦嘆道:“当初要不是老哥哥们帮著我与秦王杀进咸阳,没有老哥哥们,也没有王翦现在。”
老农道:“小时候,就你家里有书看,我们抢了你的书,欺负你的时候,你就哭,你一哭你家里的老人就会出来把我们赶走,一年又一年,之后我们几个老兄弟跟著你出生入死,也就跟著你,我们几个老兄弟才在战场上活了下来。”
王翦低声道:“还有好多个,没有活下来的。”
老农頷首又道:“唉……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我们频阳的老兄弟都还是会听你的,信你的。”
当年王翦跟著秦王杀回了咸阳,平了咸阳之乱,王翦便一直得到秦王重用。
这是这些老兄弟们的记忆,那时候的眾人心气正高,只是当年年少时的风光都不在了。
老农低声道:“我真的好想再年轻一次。”
“呵呵呵……”
王翦忽然一笑。
老农又道:“当年我们兄弟几个跟著你打仗,过了几年你带著我们的儿子打仗,打楚国的时候,你带著我们的孙子去打仗,你现在还要去打谁啊”
“唉……”王翦嘆道:“不打了,打不动了。”
老农狐疑道:“咸阳的人要你打,你能不打”
王翦嘆道:“不打了,再打……我这把老骨头就回不来了。”
“哈哈!”
老农大笑著道:“好呀,你也打不动了。”
王翦道:“听说你小孙子又去打仗了”
“大孙子在北边守长城,大孙子的儿子还养在家里,小孙子跟著人去南边打仗了,说是在南边夺了不少地,还抢了不少金器与田地,上月让人送来家书,说是他要在南边安家,以后带著妻小一起回关中。”
说著话,这老农神色平静,大抵是经歷得多了,上了战场生死就自觉地拋在了脑后。
都是廝杀出来的,谁家的孩子死在了战场上,也都听习惯了,轮到自家孩子要是也死在战场了,也不会太伤心了。
再看王翦的身后,老农问道:“你家小孙女呢,总是跟在你后头的那个。”
“她要嫁人了,过些天就嫁出去了。”
“你那么疼爱的小孙女,都捨得嫁出去”
王翦笑道:“她长大了,总要嫁人的。”
“嫁给谁家娃娃了”
王翦想了想回道:“咸阳的人家。”
老农小声道:“肯定是很富有的人家,是咸阳的军中將军”
王翦道:“那娃娃家很富有,我这频阳算得了什么,那娃娃也很厉害,比我这个老头子厉害太多了。”
“嫁去咸阳也好,频阳去咸阳也不远。”
言罢,这个老农又牵起这头牛,一边道:“这关中的牛就是犟,拉也拉不动。”
扯了几下绳子见牛还是不听话,老农提著鞭子打了它好几下,这头牛才缓缓跟上。
咸阳,近来宫中很忙碌,公子就要回来成婚了,宫內上下都在为了公子的婚事忙碌。
公子扶苏回到高泉宫之后,这里更忙碌了。
田安回到高泉宫就先去了华阳太后的灵位前,他老人家將整理好衣裳,洗面之后来到灵位前,焚香叩拜。
章台宫內,这里的內侍安静地站在一旁,公子留在上林苑帮著始皇帝种地,回来之后也没怎么休息,而且大婚在即,还来协理国事。
嬴政道:“等你成婚之后,多去协助王賁处置少府事宜,王賁终究是军中出身,他担著少府令一职这么多年了,也为难他了,李斯不止一次与朕说过,让朕再挑选人来替代。”
闻言,扶苏停住手中的笔,见父皇还在翻看著竹简,也没有抬头。
大致意思就是多去帮助王賁。
如果能够接替王賁的少府令位置,那么自己就能左右国家建设了。
少府令是九卿之一,掌国家土地与君王私產用度。
这个位置当然很好,而且能参与就代表自己从少府丞升任少府令,也不远了。
这就是行了冠礼之后的区別。
在没有行冠礼之前,即便有官职在身,也需要藉由张苍,王賁,程邈之手来完成一件事。
而现在,则能够掌握实权,实实在在掌握权力,不用借他人之手。
嬴政又道:“如今,渭南郡之事关中皆知,你能服眾是好事,李斯说了渭南各县是你这个公子一手造出来的,换別人来执掌渭南多半也不能服眾,往后渭南六县的事都交给你了。”
“儿臣领命。”
如今的渭南六县分为,敬业,大荔,华阴,潼关,驪邑,下邽六县。
嬴政道:“明日廷议朕就颁布詔命,等到立夏,你与王家就成婚。”
扶苏行礼道:“儿臣谢父皇赐婚。”
“婚事是你自己选的,不用谢朕。”
处置完今天的政事,等父皇离开之后,扶苏也离开章台宫。
翌日,扶苏没有去廷议,需要完成大婚前的祭祀,今天要跪在歷代秦王的牌位前。
直到田安急匆匆而来,他高兴地笑著,道:“公子,章台宫颁布的詔命,公子於立夏时节与通武侯王家之女成婚。”
扶苏闭著眼神態虔诚地面对歷代秦王牌位。
看来歷代秦王也是讚许这场婚事的,他们的灵位依旧安静如常,即便是风雨吹入殿中,他们的灵位依旧稳如磐石。
反之,若灵位忽然掉下来,落在地上。
扶苏就要好好想想如何与父皇解释,或者是好好想想自己的將来。
好在,祖宗们十分安静。
殿外又下起了一场春雨,近年来关中的春雨雨量並不大,今年的春雨就像是老天隨意地在关中,撒了些水。
春季的农礼到立夏时节也就搁著两个月。
农礼之后,扶苏在上林苑留了一个月,成婚的立夏时节,也就在次月。
祭拜完歷代秦王之后,扶苏与田安一起去了吕不韦的旧宅。
宅邸內有一处马厩,马厩內只养著一头驴,田安找了三个较为忠厚的僕从照看著。
扶苏坐在马厩边看著书时,田安便驱赶著驴拉磨。
一颗颗的豆子倒入磨盘中,出来的都是豆。
有守在门外的內侍快步跑来,行礼道:“公子,少府让人送来的文书。”
扶苏道:“送进来吧。”
一个个官吏走入府邸內,他们逐个递上了文书,扶苏一卷卷翻看著,多数都是田租,车马,迁民,以及河道修缮,田亩阡陌之事。
少府丞这个位置说高也挺高的,算是少府令的左右手。
权力说大也不大,权力最大的人依旧是丞相李斯。
忙完一天的事,田安拎著一个小桶,小桶盖著一块布,其內都是豆,豆不多,半桶都没装够。
回到高泉宫之后,田安十分满足地喝了一口豆,他对一旁的內侍道:“拿一半送去潼关,给辛胜送去。”
內侍点头称是。
又有內侍快步而来,“公子,丞相书信。”
扶苏正在餵鱼,闻言就將手中的麦麩都放入鱼池中,空出手接过了丞相的书信。
书信中所写,先是恭贺公子扶苏即將新婚。
而后丞相又在信中说了,渭南虽不及半个关中,但却占据函谷关以西的要地……
大致意思就是,始皇帝命公子扶苏看管渭南,地盘没有半个关中那么大,但若將关中分为六份,那也是相当於关中的六分之一。
土地占关中六分之一,人口占据整个关中的三分之一。
之后,丞相的话语多有劝諫,劝諫公子扶苏不要志得意满,劝諫公子保持谦逊,荀子曾有言知而好谦,必贤,巧而好度,必节。
还有以礼修身,诸如此类的劝諫。
总而言之,丞相是希望公子如今不要志得意满,要更加谦虚,更加地好学。
丞相当然是个好丞相,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换作张苍,他就不会这么劝諫,张苍是一个特別独立的人,认识张苍这么久,与丞相相比较。
张苍只做他自己该做的事,当他將自己该做的事做完了之后,他从来都是冷眼旁观他人的命运,尊重他人选择,从不会参与別人的人生。
所以呀,毛亨在洛阳快饿死之后,张苍什么都没做,只是將这件事告知。
却从未给毛亨送去过半口粮食。
一个月匆匆而过,关中的春季一如既往地短暂。
立夏,禁烧荒。
关中各县有官吏走动,他们察看耕牛是否健康,告知各县各亭乡之民,號召人们在耕种时,要治堤防,谨壅塞,备水。
……
感谢黎明的山顶洞人盟主打赏,盟主加更一章,平时码字速度慢,小张先赊著这一章的盟主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