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宁家嫁女-《穿越之我成了古代极品老头》

  三天后,清水村村口支起二十口大锅。

  天没亮,肉香就飘出来。

  周安穿崭新青绸长衫走出院门,被乡亲们团团围住道贺。

  他眼尖看到老槐树后缩着几个周家村人,探头探脑。“来福,”周安低声吩咐,“来者是客,请他们过来坐主桌。”

  周来福明白,快步过去。

  周大柱几人臊得脸红,半推半就被带到主桌旁坐下,面对满桌鸡鸭鱼肉,坐立不安。

  周家院子里成了大厨房。

  于春丽领人剁肉馅,“咚咚”响。

  李杏挺着肚子洗海带。

  周翠忙得脚不沾地。

  周大牛扛柴火进来,听见喊盐不够,转身又冲出去。

  周铁根放下修凳子的锤子,跑去搬油桶。

  周来福被秦里正抓壮丁,带人满村借桌子板凳。

  家家敞着大门,连最抠门的张老汉都把给儿子娶媳妇的新方桌扛出来:“举人老爷用得上,是它的福气。”

  周正和周原也帮忙招呼客人。

  上百张方桌摆开,红布条扎满树梢篱笆。

  大铁锅里红烧肉翻滚,刚炸的肉丸子“滋啦”响,蒸鱼炖鸡卤鸭热气腾腾,馒头摞得比人高。

  “开席………”秦里正铜锣“哐”地敲响。

  人群“嗡”地涌上。大人顾不上说话,小孩腮帮子塞得鼓囊。划拳声、笑闹声震天。

  周安被簇拥着挨桌敬酒。

  周大牛、周铁根、周来福、周墨轩、裴逸安跟在身后见世面。

  看着父亲到哪儿都受人敬重,几个小的心里充满自豪。

  角落里,周家村人埋头猛吃。

  旁边桌有人故意大声:“哟,这不是周家村的吗?要是当初没闹那出,今天也能风光坐主桌吧?”

  哄笑声中,周老三馒头掉进菜汤。

  周墨轩快步过去大声问:“诸位,有何事?”堵回了话头。

  席面正热闹,村口骚动。

  两匹快马驮着管家,后面跟着青绸小马车。管家高喊:“福安县衙贺周老爷高中,”青绸马车帘子微动,一角藕荷色衣袖缩回。

  裴逸安和周翠对视一眼,看向周来福——他的耳朵红得像要滴血。

  宴席结束,周家准备宁竹茹和周来福的婚事。

  周安把全家人叫到一起商量。

  他指着黄历:“年前就腊月十九最好。”

  周来福低声:“都听爹安排。”周大牛问:“爹,聘礼按啥规矩来?娶县令家小姐,太寒酸怕不好看。”

  周安道:“不用担心,我托洛公子帮忙准备好了。”

  周家这几年开了店,加上买了些地,攒了些银钱。

  他特意对李杏和于春丽说:“现在家里条件有限,宁小姐身份不同,聘礼规格高点没办法。等以后家里更有钱,一定也给你们补上体面的。”

  李杏和于春丽听了,心里那点不舒服烟消云散。

  第二天,周家父子穿戴整齐去县衙。

  宁夫人笑容勉强。

  宁县令热情招呼。“日子选得好,”宁县令看过黄历点头。

  周安递上大红烫金礼单:“一点聘礼,不成敬意。”宁夫人扫过“赤金头面”、“苏绸十匹”等,脸更僵硬:“周举人…太破费了。”

  应该的。”

  日子一晃到腊月十九。

  清水村唢呐声震落老槐树残雪。

  宁竹茹拜别父母,在丫鬟搀扶下走出县衙。

  看热闹的婆子媳妇们围着看嫁衣。

  只有扶轿的周翠心里清楚,这嫁衣远看光鲜,近看是棉布底子,绣工粗糙。

  县衙后堂,宁清逸扶着丫鬟,脸色憔悴眼神刻薄,瞅见红绸冷笑:“哟,排场不小嘛,小门小户倒会摆谱。”

  宁夫人赶紧把她拉到僻静处。

  宁清逸甩开手流泪:“娘还管我死活?那个老虔婆天天在家找茬折磨我…连炖燕窝都说我败家,他大房儿子背书结巴也赖我。”

  宁夫人心疼,瞥见窗外谈笑的宁县令,恨道:“我的儿,你公公是知府,周安不过小小举人,有生之年也到不了知府位子。”

  宁清逸这才稍痛快些。

  唢呐声吹到周家院门口。

  周来福穿大红喜袍,紧张得手心冒汗,踢开轿门,扶住微微发抖的新娘。

  拜天地,拜高堂。

  周安露出欣慰笑容。

  周翠、于春丽扶着李杏抹眼泪。

  周大牛、周铁根跑前跑后。

  周墨轩、裴逸安带着人撒喜钱糖果。

  宴席菜好,引起惊叹。

  宁家六抬嫁妆抬进来时更惊叹,压箱底有张五十亩水田地契,但宁县令备的好田被宁夫人暗中换成了下等田。

  喜欢穿越之我成了古代极品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