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脑域开发加直觉:这里有问题-《刚进大专,我给国家分享六代机?》

  “看发动机让发动机直接上五代机试飞”

  听到王昌盛的话,江枫脚步一顿,转身看向了王昌盛,笑著说道:“好啊,我们过去看看吧,我也想发动机能快点上天飞。”

  第一阶段任务完成了,第二阶段任务就得开始了。

  要想把六代机三年內搞出来,必须要全力推进,这其中关联的东西太多了,如果单靠他现在搞出来的六代机技术资料,国家肯定是不会答应他三年內搞出六代机的行动计划的。

  不是不一定,而是肯定!

  因为六代机的研製可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而是涉及到数十上百家企业,甚至上千家供应商、诸多政府部门协调的一件大体系的事情。

  哪怕是国家的意志,也没办法推行下去,必须要有国家的意志之外,还得要有巨大威望的科学家团队领导才行。

  我们国家的体系,的確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但是,集中力量办的大事,也必须是科技能够做到的、或者靠牺牲能够做到的。

  科技办不到的、牺牲办不到的事情,科学家是不会同意去乾的。

  两弹一星工程就是国家意志和科学家意志全部推行了下去的事件体现,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这个辉煌成就当中,存在著种种困难,对於一个后发的尚处於农业国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几乎不可能不代表一定不可能,因为两弹一星的困难只是技术和现实条件的困难,目標是一定的!

  目標就在那里,其它国家都已经实现了,鹰酱和老毛子都有了,我们只需要克服技术和现实条件的困难,攀登上去就可以。

  所以,两弹一星看似不可能,其实因为有了目標,反倒是只要自力更生、努力奋斗就能够达成。

  但,六代机呢

  没有!

  前面没有了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搞出来了六代机,前面是一片空白!

  谁也不知道六代机要怎么去造,要造成什么样的。

  所以这个时候江枫把六代机资料拋出来了,国家意志也同意了,参与这个项目的科研团队也是很难去投入研究的,因为他们都不知道你这东西到底对不对。

  在这个时候,如果他这个六代机技术资料的“创造者”拥有巨大影响力,那情况就会有很大不同了。

  拥有了巨大影响力的他,再搭配上国家意志,不敢说所有人,至少大部分人是看得到希望,愿意为之奋斗的。

  “就从发动机上天开始吧!而且,六代机最主要的部分,也是在於发动机,旋转爆震发动机”

  电光火石之间,江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下定了决心。

  “哈哈,看来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王昌盛听了他的话后,顿时大笑了两声,然后带著他走向了发动机试车的总控制室。

  这时,江枫也反应了过来一件事,那就是他思考问题更加的周全,或者说思考的更长远、更稳妥了一些。

  如果是三天前,他是很难想到这些,也没有耐心去想这些。

  那时候的他,心虚的很,不想和人多说话,所以没耐心;那时候的他,资质普通,所以想不到这些。

  “这就是脑域20%开发度的效果吗”

  江枫心中更加喜悦了。

  不过,这应该只是脑域开发20%的浅显效果,真正的效果应该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之上。

  很快,他就和王昌盛到了总控制室。

  在总控制室內,陈长辉总工和研究团还在继续不停的对发动机进行不间断的试车,现阶段主要是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检验。

  二战、一直到六七十年代,因为时代的不同,一款航空发动机在试製成功后,试车一两百个小时就差不多结束,可以宣布成功还是失败了。

  但到了八十年代之后,因为时局的变化,国际环境“和平”成为了主流,所以一款航空发动机的试车时间大大延长了,整车试车往往需要1万个小时以上。

  哪怕每一天不间断的测试,整车试车都要费四百多天,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

  如果算上期间出现的问题、以及没有试车的时间,这1万个小时没有三四年的时间是不用想能试完的。

  陈长辉等人注意到了王昌盛和江枫的到来,不过都没有说话,只是紧张的注视著大屏幕上显示的各项性能参数。

  每一个跳动的数字,都代表发动机的某一项参数。

  看著视频中间断性喷射出的马赫环的发动机,又盯著满屏的参数数字看了一会,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渐渐的在江枫心中滋生了出来。

  发动机的图片和视频、显示屏上的每一项数字,都化作了一个个的线条或者图画符號出现在他脑海里,仿佛与生俱来的本能,这些线条和图画自行一一对应。

  片刻的功夫,他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台正在正常运转的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是透明的,散装的,相关部件的名字和性能、运转方式、正常运转时的参数……等等等等,全部清晰的罗列其中。

  信息密密麻麻,纷繁芜杂,但却丝毫不乱,而是井然有序。

  更令江枫觉得奇妙的是,这些数字基本上都呈现出纯绿色,给他一种“ok”的意思,似乎在告诉他这些数字是没问题的,相关的部件和性能表现没问题。

  “20%的脑域开发应该开发不到这种程度吧”

  江枫细细的体会著这股奇妙的感觉,隨即灵光一闪,想到了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了:“是了,只有搭配直觉度20%才有这种感觉!”

  直觉,一种很奇怪的心灵感应。

  说不上来是怎么形成的,但有的时候人的直觉是非常准的,明明不知道为什么,但一想就找到了根本原因。

  在科学界,这种“直觉”也是有著巨大作用的,很多科学家都是靠著“直觉”有了重大的发现。

  江枫听过最出名、也是最扯淡的一个故事,白象国的数学天才拉马努金的那些数学公式,都是在睡梦中想到的,也就是直觉是这样,於是他把直觉出来的数学公式写了出来。

  听著是不是很扯

  但结果却是,拉马努金的那些公式是对的,而且非常精妙!

  忽然,一组粉红色的数字出现在了江枫的脑海之中。

  江枫看了过去,隨即便走到陈长辉总工旁边指著屏幕上的一组数据说道:“陈总工,我觉得这组数据有点问题,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存在一点回油故障问题,建议停下来检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