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新的问题
虽然冷不丁闹了个小插曲,不过任务还算顺利,布劳恩最后还是配合东海的太空人,
进行权限转让,而林海也到机库领取了对方改造过的星龙机甲。
林海是机甲专精点满了,也不必指导教学,前后仔细检查了一番,虽然使用了大量东海的装备,为了可以单机突破大气圈,使用碳化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梯度轻质化防热镀层,给机甲上披了一身鱼皮似的灰膜,改得怪模怪样的,但看的出確实是用fnf-
49星龙的骨架改装而成。
毕竟联邦的各种龙型机甲从设计规格,蓝图架构上並没有那么大的差別,原型机本来都是从同一条流水线下来的。
这也是因为联邦有军工复合体这样的整合供应链,而且为了方便生產规划,模组改装,保留了大量可拆卸替换的槽位,可以根据军方订单爆產能,然后调配到各个战区的物流基地,基於现场的战术任务需要,搭配各种陆战包,海战包,电子战,太空战装备,发配给一线机动部队使用。
原型的龙式,只要加装一套最基础的机甲防弹套装,喷上防锈漆,就可以当41步战型“铁龙』出货了。而若需要执行更具体的炮战,空战,突击,再根据需求更换武器装备,追加装甲防护即可。
但是在一系列龙型中也有些特例,比如综合战力最强的fnf-47舰载型银龙』。因为战场的武器装备,都是根据对手和战场选择的。而当时『银龙”承担的战术任务,就是在太平洋战场,舰队决战,电子干扰的环境下,迎战瑞穗帝国的机甲大军。
毕竟幕府把所有的科技和资源都砸到机甲上了么,因此为了应对机甲大决战,联邦的『银龙』从原型机生產开始,从高强度钢材升级鈦合金骨架,更换了大量高性能件,超载限制全解放,机动性续航装甲火力抗干扰五维拉满,综合性能达到了巔峰。
而fnf-49『星龙』作为试验性质的宇宙战机甲,考虑到需要在月面,太空,轨道內作战的特殊环境,自然少不了会装备一大堆反应堆,推进器,氢燃料箱,氧气罐之类的玩意。
但最显著的是这台龙型本体的承力框架,专为“星龙”定製的骨骼框架,全部採用了密度更低更轻的航空铝合金,相比银龙的鈦合金框架都显著减轻一半,更別说铁龙的高强度钢材架构了。
虽然这种改造也导致星龙的整体强度和防御力大幅减弱,但毕竟同银龙面临的那种空战狗斗,骑士对冲的战局不同。
星龙在太空战场中面临的假想敌,使用的大都是兆瓦级电磁炮,试验级电浆炮,大家都是视距外对狙,打中就秒,叠装甲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反而还会增加不必要的负荷,
增加推进器的压力,於是乾脆都轻装上阵。
至於东海方面的改装,最主要还是电子战方面的,也就是背上那显眼的相控阵模块。
这是东海的主动式雷达对抗系统,『雷云”,全频段谐振电磁波干扰单元和rsc倍增场效应发生器。
这玩意可是东海的底牌之一,环球集团拿出中子炮和舰载级反应堆才交易到的王炸。
简而言之,就是世界上最强的主动式雷达干扰系统,没有之一。
眾所周知,雷达系统通过向目標方向发射特定频率电磁波脉衝,遇到目標后反射形成回波信號,然后分析回波与发射信號的时间差和频率变化,以计算出目標的距离速度方位。最后將实时追踪锁定的目標坐標,发送给炮台进行瞄准射击。
所以通常的雷达隱形技术,是通过技术和材料,儘可能减少rcs目標雷达散射截面避免被对方的雷达探测发现。
而主动式电磁波干扰技术,通过大功率电子战设备,发射特定电磁波信號,干扰敌方雷达或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从而降低其探测或追踪能力的技术体系。
比如主动截获敌方雷达信號,快速匹配载频和脉衝重复频率,然后生成与联邦雷达系统工作频段匹配的电磁波信號,覆盖接收频段,压制战场信號,淹没目標回波。各种噪声压制,距离误判,速度干扰,多路径反射和相位欺骗。用游戏术语简直就是一堆debuff给你慰脸拉满。
但东海的『雷云”还不止於电磁波干扰,还是rcs倍增场效应发生器,可以通过模擬能量场,广域散布带电粒子,生成大面积电磁反射域,形成笼罩在机体周围,半径超过50
公里的超大动態电离云。
换句话说,这玩意一旦启动,在联邦雷达显示屏上的目標,就直接变成个大致相当於常见民航客机25000000倍的超巨大“光斑”,真实坐標几乎完全被隱藏在“雷云”的环境噪音內,根本无法进行精確射击弹道校准。
而且最噁心的是这玩意还特么是机载级的,甚至可以用大型光纤无人机携带,形成一片超巨大的电离云屏障,完全隱藏东海舰队主力的真实位置。
50公里半径,哪怕什么再先进的高超音速机动npu全时智能制导全氮阴离子隱形巡航飞弹,末端突防30马赫全速机动脸,只要在5秒內开启『雷云』,也一样会丧失目標,
不,是默认“命中目標”失效。
这片电子云的存在,也是现在联邦军方,依然还在大力开发死兵这样的赛博格机动战士的原因了。
当然『雷云』也不是无敌的,电磁对抗和rsc放大对双方都会造成干扰,再加上大规模高强度战略级电子对抗,会导致战场上的敌我双方统统变成睁眼瞎。
而且万一联邦不守规矩,上来就搞偷袭,直接dnr排排射,辐射爆,等到最后五秒再开『雷云”怕是也来不及了。
所以这玩意的用法,就是一直开一直开,反正冷聚变不要钱,只要大家都被闪光弹炫成瞎子,dnr发挥不出超视距的逆天优势,那塔塔开起来就还是五五开。
不过也看的出,东海显然也给亚当.诺斯曼那神经病给惹毛了。毕竟又是被偷袭攻陷虹湾基地,又是被抢劫逐氦运输船,给黑火杀了好多人,要不然也不至於和环球集团联手到这份上了。
確认对方的蓝图和授权,林海也在东海工程师的协助下,拆除给活人用的驾驶舱,直接把手足连接到龙型框架里,好像穿戴一具盔甲似的把机甲『穿』在身上,太空人也用机械臂把他吊出舱,在穿梭机机腹固定住,用穿梭机信號把机甲偷渡。
而布劳恩那边完成了权限转移,林海便直接在星龙之中,遥控驾驶穿梭机返航。通过舱內摄像头,林海发现一路上布劳恩还在窗边观星,对比计算星图研究测算陨石的位置,
一时也是好奇,通过全息投影出来,瞅著星图的轨道,
“还在研究这个呢,刚才那是啥记住你的誓言仰望星空~守护人类~
我还以为你们就是群在太空搞土木工的,居然还宣誓呢”
布劳恩没搭理他,盯著过往的星图和这些年所有的陨石记录想了一会儿,
“那伽之鳞,我需要一块样品。”
林海朝吧檯看了看,耸耸肩,
“抱歉,冰箱里没货了。”
布劳恩扭头瞪著他。
林海一摊手,
“拜託老兄,那伽之鳞耶,你知道那玩意有多值钱吗
黑市拍卖会上多少人抢著要呢,你说来一块就来一块啊
我们还得准备和复合体打大决战,可没那个閒钱好吗。”
布劳恩皱眉,“抢著要”
林海隨手拨开星图模擬,给布劳恩打开eec的官网。
“何况掉下来就掉下来了唄,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伽之鳞不是一直在往下掉么,有什么好纠结的。
我再和你说一遍,eec已经计算过轨道上所有剩余的陨石碎片,大部分都对地球没有威胁了,何况本来都是冰块么,直接会在大气层烧尽。
只有极少数的矿物碎片可能砸到人,而且因为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ec在全球各地的辐射监控站和外包垃圾佬会去处理的。
没错,以前我就是帮他们从海里打捞放射性垃圾的,只不过那伽之鳞这种值钱玩意,
总是一堆人抢,根本捞不到的。”
布劳恩皱眉,
“所以要抢那伽之鳞干什么—”
“谁知道,也许人家有钱没地方想收集吧。关你啥事啊”
布劳恩沉默了一会儿,
“当然关我的事,仰望星空,引领人类,踏上群星的航路,这就是星环存在的意义。”
林海皱眉,
“踏上群星的航路等等,我好像在哪儿听过
哦对了,就是学生会精英群那一套,领导人类的进化理论是吧。
所以你们又是想干嘛”
“星环想干嘛。”
布劳恩看看林海,打开太空署的规划蓝图递给他“星环计划的第一步,星环基础设施建设。
先从近地轨道开始,一步步建立近轨太空站,研究所,接驳船坞,轨道工厂,太空电梯,圆筒太空舱,最终完成星环建设。
在此过程中,人类便可学会团结协作,並为了最大效率的利用资源,逐渐整合成统一的地球联合政府。
第二步,建设月面基地。
建立月面殖民地,研究所,月壤精炼厂。一面完善月面殖民技术,一面开发月壤和氦3。
在月面建立永驻基地,训练精英太空人,建设船坞基地,逐步將开採船队派往小行星带,开採太阳系內各种矿石资源。
基本实现人类文明能源资源的自给自足。
第三步,大规模宇宙殖民在同步卫星轨道,拉格朗日点,建立大规模殖民卫星群,用数以百计的圆筒,建立巨大的太空城市群,用加速弹射轨道高速路,將人类的步伐扩展到整个太阳系。
只要能做到这一步,解决了过程中所有技术上,管理上的难题,规模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太空殖民就可以大规模展开,將地球上的人口大规模迁入太空,迈向星海了。
人类终究是需要先驱和领袖来引导的生物,只有做到这一步,绝大多数人才会自愿加入歷史进程。
也只有能做到那一步,太空宇宙,才不止是少数学术精英,太空人,科学家垄断的话题,而是绝大部分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的时代的红利。
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出於贪婪还是好奇心,人类都会自己行动起来,迈向星空,把脚步踏向我们可以探索到的每一个角落。
迈向宇宙,拥抱群星,实现整个文明的飞跃。”
“哇哦.不错哦,给你鼓掌”
林海给他鼓掌,
“不过你说的这一套,好像和亚当.诺斯曼也没啥本质区別吧
当然,他手段激进一点,只带少数的精英上太空。
可你们居然要拉上全人类做白日梦也太扯了,难道你期望北联东海这样的死对头携手合作
未免也太理想主义了吧难怪联邦都退出星环了呢。”
布劳恩倔强爭辩道,
“不,星环项目经过周密的计算推演,以当时的生產力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只不过是遇到了极小概率的事件但那伽从来都不是问题,北联也好东海也罢,也不是问题!
迈向星空根本不是个利益分配的问题,就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你的星舰引擎有没有那么大的推重比,能不能把你送到第一宇宙速度,仅此而已!
毕竟人性永远不会变,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永远会存在,文明的进步从不依靠人的进步,而是技术的进步!
没有化肥和內燃机,农民一辈子会被束缚在田埂上。
没有內燃机和半导体,工人一辈子会被束缚在流水线上。
而现在我们有了反应堆,有了无人机,有了智能辅助和全息网络!
人类早就可以走出这个轮迴,从大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了!
迈向星海,时不我待!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林海莫名其妙,
“冷静点冷静点,来不及什么来不及对了,那个谁好像也说什么要没机会7......
布劳恩恢復冷静,瞪著林海的全息投影,
“生產力可以解决旧的问题,但也会產生新的问题。
失去继续进步的动力,失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就会被接钟而至的问题所吞没。
不要逃避问题,逃避是没有未来的。”
然后他不再和林海交谈,捡起那块老式平板电脑,坐回窗舷边,继续盯著星图,
“给我一块样品。”
虽然冷不丁闹了个小插曲,不过任务还算顺利,布劳恩最后还是配合东海的太空人,
进行权限转让,而林海也到机库领取了对方改造过的星龙机甲。
林海是机甲专精点满了,也不必指导教学,前后仔细检查了一番,虽然使用了大量东海的装备,为了可以单机突破大气圈,使用碳化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梯度轻质化防热镀层,给机甲上披了一身鱼皮似的灰膜,改得怪模怪样的,但看的出確实是用fnf-
49星龙的骨架改装而成。
毕竟联邦的各种龙型机甲从设计规格,蓝图架构上並没有那么大的差別,原型机本来都是从同一条流水线下来的。
这也是因为联邦有军工复合体这样的整合供应链,而且为了方便生產规划,模组改装,保留了大量可拆卸替换的槽位,可以根据军方订单爆產能,然后调配到各个战区的物流基地,基於现场的战术任务需要,搭配各种陆战包,海战包,电子战,太空战装备,发配给一线机动部队使用。
原型的龙式,只要加装一套最基础的机甲防弹套装,喷上防锈漆,就可以当41步战型“铁龙』出货了。而若需要执行更具体的炮战,空战,突击,再根据需求更换武器装备,追加装甲防护即可。
但是在一系列龙型中也有些特例,比如综合战力最强的fnf-47舰载型银龙』。因为战场的武器装备,都是根据对手和战场选择的。而当时『银龙”承担的战术任务,就是在太平洋战场,舰队决战,电子干扰的环境下,迎战瑞穗帝国的机甲大军。
毕竟幕府把所有的科技和资源都砸到机甲上了么,因此为了应对机甲大决战,联邦的『银龙』从原型机生產开始,从高强度钢材升级鈦合金骨架,更换了大量高性能件,超载限制全解放,机动性续航装甲火力抗干扰五维拉满,综合性能达到了巔峰。
而fnf-49『星龙』作为试验性质的宇宙战机甲,考虑到需要在月面,太空,轨道內作战的特殊环境,自然少不了会装备一大堆反应堆,推进器,氢燃料箱,氧气罐之类的玩意。
但最显著的是这台龙型本体的承力框架,专为“星龙”定製的骨骼框架,全部採用了密度更低更轻的航空铝合金,相比银龙的鈦合金框架都显著减轻一半,更別说铁龙的高强度钢材架构了。
虽然这种改造也导致星龙的整体强度和防御力大幅减弱,但毕竟同银龙面临的那种空战狗斗,骑士对冲的战局不同。
星龙在太空战场中面临的假想敌,使用的大都是兆瓦级电磁炮,试验级电浆炮,大家都是视距外对狙,打中就秒,叠装甲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反而还会增加不必要的负荷,
增加推进器的压力,於是乾脆都轻装上阵。
至於东海方面的改装,最主要还是电子战方面的,也就是背上那显眼的相控阵模块。
这是东海的主动式雷达对抗系统,『雷云”,全频段谐振电磁波干扰单元和rsc倍增场效应发生器。
这玩意可是东海的底牌之一,环球集团拿出中子炮和舰载级反应堆才交易到的王炸。
简而言之,就是世界上最强的主动式雷达干扰系统,没有之一。
眾所周知,雷达系统通过向目標方向发射特定频率电磁波脉衝,遇到目標后反射形成回波信號,然后分析回波与发射信號的时间差和频率变化,以计算出目標的距离速度方位。最后將实时追踪锁定的目標坐標,发送给炮台进行瞄准射击。
所以通常的雷达隱形技术,是通过技术和材料,儘可能减少rcs目標雷达散射截面避免被对方的雷达探测发现。
而主动式电磁波干扰技术,通过大功率电子战设备,发射特定电磁波信號,干扰敌方雷达或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从而降低其探测或追踪能力的技术体系。
比如主动截获敌方雷达信號,快速匹配载频和脉衝重复频率,然后生成与联邦雷达系统工作频段匹配的电磁波信號,覆盖接收频段,压制战场信號,淹没目標回波。各种噪声压制,距离误判,速度干扰,多路径反射和相位欺骗。用游戏术语简直就是一堆debuff给你慰脸拉满。
但东海的『雷云”还不止於电磁波干扰,还是rcs倍增场效应发生器,可以通过模擬能量场,广域散布带电粒子,生成大面积电磁反射域,形成笼罩在机体周围,半径超过50
公里的超大动態电离云。
换句话说,这玩意一旦启动,在联邦雷达显示屏上的目標,就直接变成个大致相当於常见民航客机25000000倍的超巨大“光斑”,真实坐標几乎完全被隱藏在“雷云”的环境噪音內,根本无法进行精確射击弹道校准。
而且最噁心的是这玩意还特么是机载级的,甚至可以用大型光纤无人机携带,形成一片超巨大的电离云屏障,完全隱藏东海舰队主力的真实位置。
50公里半径,哪怕什么再先进的高超音速机动npu全时智能制导全氮阴离子隱形巡航飞弹,末端突防30马赫全速机动脸,只要在5秒內开启『雷云』,也一样会丧失目標,
不,是默认“命中目標”失效。
这片电子云的存在,也是现在联邦军方,依然还在大力开发死兵这样的赛博格机动战士的原因了。
当然『雷云』也不是无敌的,电磁对抗和rsc放大对双方都会造成干扰,再加上大规模高强度战略级电子对抗,会导致战场上的敌我双方统统变成睁眼瞎。
而且万一联邦不守规矩,上来就搞偷袭,直接dnr排排射,辐射爆,等到最后五秒再开『雷云”怕是也来不及了。
所以这玩意的用法,就是一直开一直开,反正冷聚变不要钱,只要大家都被闪光弹炫成瞎子,dnr发挥不出超视距的逆天优势,那塔塔开起来就还是五五开。
不过也看的出,东海显然也给亚当.诺斯曼那神经病给惹毛了。毕竟又是被偷袭攻陷虹湾基地,又是被抢劫逐氦运输船,给黑火杀了好多人,要不然也不至於和环球集团联手到这份上了。
確认对方的蓝图和授权,林海也在东海工程师的协助下,拆除给活人用的驾驶舱,直接把手足连接到龙型框架里,好像穿戴一具盔甲似的把机甲『穿』在身上,太空人也用机械臂把他吊出舱,在穿梭机机腹固定住,用穿梭机信號把机甲偷渡。
而布劳恩那边完成了权限转移,林海便直接在星龙之中,遥控驾驶穿梭机返航。通过舱內摄像头,林海发现一路上布劳恩还在窗边观星,对比计算星图研究测算陨石的位置,
一时也是好奇,通过全息投影出来,瞅著星图的轨道,
“还在研究这个呢,刚才那是啥记住你的誓言仰望星空~守护人类~
我还以为你们就是群在太空搞土木工的,居然还宣誓呢”
布劳恩没搭理他,盯著过往的星图和这些年所有的陨石记录想了一会儿,
“那伽之鳞,我需要一块样品。”
林海朝吧檯看了看,耸耸肩,
“抱歉,冰箱里没货了。”
布劳恩扭头瞪著他。
林海一摊手,
“拜託老兄,那伽之鳞耶,你知道那玩意有多值钱吗
黑市拍卖会上多少人抢著要呢,你说来一块就来一块啊
我们还得准备和复合体打大决战,可没那个閒钱好吗。”
布劳恩皱眉,“抢著要”
林海隨手拨开星图模擬,给布劳恩打开eec的官网。
“何况掉下来就掉下来了唄,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伽之鳞不是一直在往下掉么,有什么好纠结的。
我再和你说一遍,eec已经计算过轨道上所有剩余的陨石碎片,大部分都对地球没有威胁了,何况本来都是冰块么,直接会在大气层烧尽。
只有极少数的矿物碎片可能砸到人,而且因为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ec在全球各地的辐射监控站和外包垃圾佬会去处理的。
没错,以前我就是帮他们从海里打捞放射性垃圾的,只不过那伽之鳞这种值钱玩意,
总是一堆人抢,根本捞不到的。”
布劳恩皱眉,
“所以要抢那伽之鳞干什么—”
“谁知道,也许人家有钱没地方想收集吧。关你啥事啊”
布劳恩沉默了一会儿,
“当然关我的事,仰望星空,引领人类,踏上群星的航路,这就是星环存在的意义。”
林海皱眉,
“踏上群星的航路等等,我好像在哪儿听过
哦对了,就是学生会精英群那一套,领导人类的进化理论是吧。
所以你们又是想干嘛”
“星环想干嘛。”
布劳恩看看林海,打开太空署的规划蓝图递给他“星环计划的第一步,星环基础设施建设。
先从近地轨道开始,一步步建立近轨太空站,研究所,接驳船坞,轨道工厂,太空电梯,圆筒太空舱,最终完成星环建设。
在此过程中,人类便可学会团结协作,並为了最大效率的利用资源,逐渐整合成统一的地球联合政府。
第二步,建设月面基地。
建立月面殖民地,研究所,月壤精炼厂。一面完善月面殖民技术,一面开发月壤和氦3。
在月面建立永驻基地,训练精英太空人,建设船坞基地,逐步將开採船队派往小行星带,开採太阳系內各种矿石资源。
基本实现人类文明能源资源的自给自足。
第三步,大规模宇宙殖民在同步卫星轨道,拉格朗日点,建立大规模殖民卫星群,用数以百计的圆筒,建立巨大的太空城市群,用加速弹射轨道高速路,將人类的步伐扩展到整个太阳系。
只要能做到这一步,解决了过程中所有技术上,管理上的难题,规模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太空殖民就可以大规模展开,將地球上的人口大规模迁入太空,迈向星海了。
人类终究是需要先驱和领袖来引导的生物,只有做到这一步,绝大多数人才会自愿加入歷史进程。
也只有能做到那一步,太空宇宙,才不止是少数学术精英,太空人,科学家垄断的话题,而是绝大部分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的时代的红利。
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出於贪婪还是好奇心,人类都会自己行动起来,迈向星空,把脚步踏向我们可以探索到的每一个角落。
迈向宇宙,拥抱群星,实现整个文明的飞跃。”
“哇哦.不错哦,给你鼓掌”
林海给他鼓掌,
“不过你说的这一套,好像和亚当.诺斯曼也没啥本质区別吧
当然,他手段激进一点,只带少数的精英上太空。
可你们居然要拉上全人类做白日梦也太扯了,难道你期望北联东海这样的死对头携手合作
未免也太理想主义了吧难怪联邦都退出星环了呢。”
布劳恩倔强爭辩道,
“不,星环项目经过周密的计算推演,以当时的生產力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只不过是遇到了极小概率的事件但那伽从来都不是问题,北联也好东海也罢,也不是问题!
迈向星空根本不是个利益分配的问题,就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你的星舰引擎有没有那么大的推重比,能不能把你送到第一宇宙速度,仅此而已!
毕竟人性永远不会变,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永远会存在,文明的进步从不依靠人的进步,而是技术的进步!
没有化肥和內燃机,农民一辈子会被束缚在田埂上。
没有內燃机和半导体,工人一辈子会被束缚在流水线上。
而现在我们有了反应堆,有了无人机,有了智能辅助和全息网络!
人类早就可以走出这个轮迴,从大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了!
迈向星海,时不我待!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林海莫名其妙,
“冷静点冷静点,来不及什么来不及对了,那个谁好像也说什么要没机会7......
布劳恩恢復冷静,瞪著林海的全息投影,
“生產力可以解决旧的问题,但也会產生新的问题。
失去继续进步的动力,失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就会被接钟而至的问题所吞没。
不要逃避问题,逃避是没有未来的。”
然后他不再和林海交谈,捡起那块老式平板电脑,坐回窗舷边,继续盯著星图,
“给我一块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