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包围网-《万历革新》

  第98章 包围网

  “我不知道,別问我了。”

  使者手指紧抓衣袖,他其实也不搞懂朝廷袞袞诸公在想什么。

  甚至都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

  俺答汁的疑惑也是他的疑惑。

  关於火药的爭吵,內阁、六科等部门奏疏如雪般飞来飞去,乾清宫收到的奏疏更多。

  但是皇帝总是能找出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反驳。

  什么这些火药数量不够炸毁大量的长城,不必在意。

  什么火药不能久放,会潮湿,蒙古人不懂如何保存火药,蒙古人的防潮技术不行。

  还有什么蒙古人买火之后再採购的火药不够,各部落会因此而打起来之类的千奇百怪的理由。

  虽然內阁以及六科也在极力反驳,但皇帝却一再坚持,而且出售的火数量的確太少。

  这些火搭配的火药也的確少。

  此外,大明的火炮和火的火药虽然理论上都是黑火药,但是配方是不一样的。

  对於蒙古人出售的火药,大明肯定不会出售颗粒火药。

  这就导致火药的威力会进一步价下降。

  经过这些理由,內阁才勉强通过这个提议。

  不过俺答汗就麻烦了,如果说之前各大部落以及贵族们还愿意看在俺答汗的面子上不进行爭抢的话,那么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明白现场的气氛不对了。

  有时候军火生意就是这样,本来这个东西你可能不需要,但是你看到敌人有,那么你就必须得有。

  对於蒙古人而言,大汗不是他们的敌人,甚至大明也可能不是他们的敌人,

  但是周围的部落肯定是他们的敌人。

  甚至俺答汗自己也需要大量的火药,他比在场的任何人都需要,一个是为了確保地位,一个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还有就是作为蒙古大汗,周围的敌人都是有城墙的,火药肯定能用到。

  確保地位很好理解,不管怎么样说,火火药都增强了军事实力。

  確保安全则是因为俺答汗已经筑城了,蒙古人也有了自己的都城。

  这个时候火药怎么能让周围的部落掌握

  最后嘛,俺答汗就算不打算用火药对付大明,但是对於察合台以及瓦刺也是可以用得到的。

  甚至对付海西女真也可以用得到。

  一时间原本和睦的气氛不在了,和蔼可亲的俺答汗也展露了属於汗王的气势他虽然老了,但终究还没死呢。

  大明的使者不仅去了蒙古,还有人去了遇罗和寮国。

  相对於蒙古人,朱翊钧更在乎的其实还是西南地区。

  大明只有两个地区是重要的,一个是东南,一个是西南。

  东南为大明提供源源不断的財富以及人口,西南为大明输送矿產、金银。

  北方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屏障,除过山东、河南等地財富自给自足的同时还能供给朝廷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要钱的,而不是输血的。

  其中西南的重要性在国初就已经显现了,正统年间因为土木堡的情况危急,

  一度有人提议放弃贵州,改用羈摩。

  要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是正统年间了,宣德年间的时候明朝就已经弃地缩边了,但是愣是没有考虑过放弃西南。

  论距离,北方的边境距离京师更近,论战略位置,也是北方各地的军堡更加重要,论敌人的棘手,还是蒙古人是大明的心腹之患,但是有意思的地方却是北方在弃地,南方在扩张。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幽默的事情,但是这样幽默的事情却真实的在歷史上发生了。

  盖因,西南地区自洪武永乐之后就开始源源不断的发现了矿產资源。

  甚至这种矿產大发现在明朝还没有到达巔峰,巔峰在於清朝。

  清朝在西南地区开矿更多。

  后世的西南没有什么產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当地的矿產资源已经在明清两代开採了数百年了。

  因此只能发展旅游业了。

  故而,这会儿的云南对於大明而言尤为重要。

  大明为了云南不惜和缅甸人大小会战十多次。

  其中数十万兵力的战爭就有五六次。

  自洪武永乐以来,大明和蒙古人都不见得有这么多次的会战。

  毕竟蒙古人和大明只是动员的兵力多,但是没有一次真正打过。

  但是缅甸人不一样,西南没有什么漫长的边境线,又没有什么草原戈壁荒漠,缅甸人也不是什么游牧民族,居无定所。

  缅甸人也没有蒙古人的超强机动性,人均五六匹马。

  大明和缅甸人是真的动手往死里打。

  且不说莽应龙即位以来南征北战,几乎统一了中南半岛,对大明虎视耽耽。

  就说说朱翊钧的战略规划,就不允许缅甸还存在。

  只有缅甸成为大明的领土,孟加拉地区大明才能彻底掌控。

  有了孟加拉地区,那么印度次大陆早晚也是大明的盘中餐。

  这是英国人的战术,英国人就是先得到了孟加拉地区,然后才拿下了整个印度地区。

  朱翊钧自然要效仿,而且孟加拉本就距离大明更近,自然要先打。

  那么阻挡孟加拉和大明之间的缅甸无疑就是朱翊钧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而莽应龙活不了几年了,这位雄主活著的时候暹罗、柬埔寨、孟养等地区就已经开始骚乱不断了。

  一旦死了,那就是战国时代。

  这个时候朱翊钧当然要派使者进行串联了。

  首先就是暹罗。

  遇罗虽然已经臣服於东吁,但是也一直想著反叛,只不过屡屡被其镇压,但即使如此,暹罗的实力尚存,根基深厚,还是有能力对东吁进行反叛的。

  还有就是寮国,寮国也是西南大国,在东吁这里坚持的甚至要比遥罗还能久点。

  除此之外,朱翊钧还派遣了使臣去了高。

  欧陆风云4的包围网朱翊钧记忆犹新。

  现在他打算让东吁也常常包围网。

  像歷史上那样让大明一个国家出手,打得东吁半身不遂也不是不行,但是对於朱翊钧而言,能少点损失是一点,能少点钱就少点。

  朱翊钧是懂精打细算的。

  这三个国家一旦一起出手,东吁亡国的速度只会比歷史上更快。

  最重要的是朱翊钧打算和这几个西南大国建立稳定的联繫,在中南半岛获得更强的影响力。

  毕竟日后的大明还要对付印度地区的国家,实在是没有精力费在西南方面,这地方需要稳定。

  朱翊钧想的很明白,只要大明包围了中南半岛,再羈摩控制中南半岛,那么这些国家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朝鲜。

  只要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那么最终还是会回归大明的怀抱的。

  前提是大明的国力不能衰败成满清那个样子。

  朝鲜主动拥抱都保护不了。

  那就太糟糕了。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至少现在朱翊钧是不怎么操心的。

  这三国里面唯有寮国以及暹罗最为激动。

  也是最为害怕。

  他们激动是大明总算是准备针对莽应龙这个狼灭了。

  害怕则是恐惧莽应龙知道大明天使来到他们国家。

  莽应龙可不是什么心慈丰软的人,

  不过就算如此,这两个国家的君臣也没有想著把天使砍了送给莽应龙。

  开玩笑,莽应龙是强,但是哪有大明强大

  莽应龙之所以如此强势,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大明的袖手旁观,以至於大量的土司纷纷投奔莽应龙。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一开始,在莽应龙攻取阿瓦等地的时候大明就出手,莽应龙根本不会有今天。

  当然,这些抱怨的话,他们可不敢让天使知道。

  现在的大明就是他们復国的唯一希望,

  遥罗不是没有试图独立过,事实上他们尝试过,但是没用。

  莽应龙实在是太厉害了。

  “天使,莽应龙自即位以来,大小数十战,兼併国家、土司数十,扩土万里,我等深受其害,望上国可怜我等,施以援手,我们必然永远忠顺於大明,岁岁纳贡,年年称臣。”

  “且莽应龙狼子野心,对於云南之地多派人探寻,我观其早晚会对云南用兵,天使应该对天子多加提醒啊。”

  遇罗国王直接跪地,声泪俱下,一边的国相也是一直数落莽应龙的罪孽。

  “莽应龙之心甚大,其人不仅想要云南,还想要贵州,打算一路杀到广西、

  成都。”

  “上国玩玩不可小啊。”

  天使闻言大怒:“莽应龙竟敢有如此狼子野心,我必然奏明天子。”

  暹罗国王闻言大喜,“不知道上国何时发兵”

  “这.......”天使沉吟。

  暹罗国王见此变色,连忙询问:“天使为何沉吟,可是有什么困难”

  “莫不是要等天使回报天子等待天子定夺”一旁的国相询问道。

  “我来之前,天子让我搜集莽应龙欺压各国、狼子野心的证据,天子还让我查看东吁国家的地形,和你们打探虚实,我观天子是有用兵之意的。”

  天使安抚著两位。

  “那.....那....天使....”暹罗国王属实不解。

  “唉,这些年,我国朝也是多难,国中多灾荒,粮草是个大问题。”天使摇头嘆息。

  遇罗王和相国对视一眼,顿时恍然大悟,他连忙对天使道:“此事下邦有办法,我国可海运粮草去广州、广西等地,为天兵提供粮草。”

  “如此,甚好,此外朝廷诸臣对於西南诸国的忠心多有担心。”

  天使又开始愁眉苦脸。

  “啊他们为何如此我等对天子忠心耿耿啊!”

  遥罗王格外急切。

  “莽应龙振臂一呼,就有数十土司群集响应,而暹罗、寮国等也归顺东吁多年,我朝廷诸公自然犹疑不定。”

  天使说的语重心长,但是暹罗王却不高兴了。

  国相则对天使解释:“那些土司都是缅人,其人和东吁乃是一族,我暹罗、

  寮国等国家和缅人不是一族,天使大可放心。”

  “我等盼望天朝解救如望雨露,请转告天子,若天朝肯发兵救援我等,则东吁財货、领土我等皆无所求,我暹罗只要故土。

  p”

  暹罗王郑重承诺,天使頜首答应:“既然如此,我必然回国稟告天子。”

  “尔等平日里也可与寮国、高多加联繫,我天子欲与暹罗、寮国、高合纵连横,齐攻东吁。”

  天使透露了朱翊钧的计划,这让遇罗王大为震惊,没想到大明天子的手笔如此巨大。

  一出手就要联合暹罗、寮国、高的力量。

  这可真是大手笔。

  同时,遥罗王对於能否打败莽应龙也没有怀疑了。

  不是他不相信大明的实力,而是大明就来说自己要解救他们这些被莽应龙附庸的国家,实在是有点惊喜来的太突然的感觉。

  这种好事过於梦幻,哪怕大明要求他们提供粮食,他们也觉得有点梦幻。

  而大明为了这种事情,愿意出多少力,这也是一个问题。

  莽应龙的兵马是真的不少。

  別到时候大明的一支精锐部队被围歼,让大明放弃了作战。

  到那个时候,他们这些谋反的人怎么办

  现在好了,现在他是真的有信心了。

  別的不说,寮国肯定也会参战的。

  甚至寮国的叛乱一直没有停息过,莽应龙的镇压也是格外的血腥。

  至於高,就算不出兵,那又如何

  有大明、寮国和他们遥罗三面围攻东吁,就算是莽应龙也得饮恨。

  隨后天使又被遥罗王安排人马一路保护,送去了寮国,

  寮国也愿意参加对东吁的战爭,但是寮国连年战爭,以及没有什么物资了,

  而且寮国也很难给大明送过去。

  至於高,高对於这种战爭没兴趣,但是碍於大明的实力,只能捏著鼻子参加,但是出动的军队只要几千人,不过愿意提供粮食支援。

  对於大明愿意免费提供儿千石的粮食,但也仅此而已了。

  不过如果买卖的话,他们还是愿意卖掉的。

  即使是这样,天使也已经非常满意了。

  要知道,西南地区多雨林以及山脉,粮食损耗也是很大的。

  高如果能卖粮给前线军队,那是能省一大笔钱的。

  最重要的是,这已经完成了皇帝以及方总理的嘱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