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再夺第一,不会又闯祸了吧?-《军途:从一封徵兵信邮寄开始》

  第174章 再夺第一,不会又闯祸了吧

  枪声越来越近。

  85狙的动静本身就大,山下,山腰处枪声诡譎多变,往往上一枪还在正前方11点钟的方向。

  下一枪,就可能出现在三点钟方向。

  打得山顶守山的小队,根本没人敢冒头。

  刚刚组织起来的反攻,伴隨著队长被干掉,再次偃旗息鼓,连带著士气都被打散了。

  秦小军扭头看著自己身上,传感器“库库”冒烟。

  他抿了抿嘴,心情有些沉重。

  秦小军只是战斗经验不足,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但並不代表他没有见识啊。

  光是听枪声,以及越来越近的动静,就猜出对方这是用简易的矩阵战术,进行饱和式狙击。

  类似的打法,用在山脚打山顶目標,简直就是流氓。

  因为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充当狙击手,有人在衝锋。

  想要应对这种战术倒也不难,只要山顶上的人有重火力,或者人数占优,比对方多数倍以上就能进行有效克制。

  听枪声密集程度,秦小军判断出山下顶多就十几人小队,而自己这边人数比人家多一倍。

  结果还是几乎全军覆没。

  这还打个毛啊。

  自己作为队长都被淘汰,剩下不到十个队员,手中虽拿著枪,却不敢从山顶朝下观察,更別提组织有效反击了。

  交手短短不到一个小时。

  秦小军算是发现了,双方无论是从枪法,还是从意识,战术,协同,后勤,通讯等常规作战手段,通通不如山下的人。

  人家四面八方都是精確射手,他们根本反抗不了。

  这种四面楚歌的感觉,令人格外的酸爽。

  索性也打不过了。

  秦小军不再挣扎,沉默著走进山顶的指挥帐篷內,盘腿坐在地上,他倒是想看看,究竟是哪个小队这么猛。

  直接放弃了抵抗。

  而此时的山腰处。

  月黑风高,陈默所在的二分队九人,手中抱著枪,依旧在交替著登山。

  人群犹如暗夜中一只只夺命的幽灵,黑洞洞的枪口隨时盯著山顶,盯了半晌没发现目標后,就会悄悄起身转移位置,绕路登山。

  山里枪声大作。

  显然是別的小队也在登山,至於顺不顺利那就不清楚了。

  反正陈默跑得挺溜。

  他此时,已经来到了距离山顶二百多米的高处,每跑五六十米,都会趴到地上,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

  可惜,这都过去十几分钟了,北面这边,一声枪响都没出现。

  “奇怪了。”

  陈默趴下半天没观察到人影,他將手中的狙击枪换成步枪,继续登山。

  渐渐的。

  登山的路越来越窄,临近山顶,二分队一直忙碌的谢勇,赖伟,全都出现在附近。

  眾人默契的对视一眼,不再交替著前进。

  统一將手中的狙击枪换成步枪或者微冲,三人一组顶在前方,陈默站在中间的位置,在他后面左右各有三人小组,警戒著登山。

  没有人讲话。

  甚至连夜视仪望远镜都没有人使用。

  几人就这么弓著腰,警惕著上山。

  丁泽良一边夹著旗,一边拿著手枪,跟在最后面。

  这种场面有些压抑,也有些怪异。

  因为整座山別的地方枪声並未变得稀疏,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架势,可他们这边却像是被按下暂停键似的。

  有些过於安静了。

  终於,前方的三人小队手脚並用的匍匐著,率先登上山顶。

  看到二十多个学员兵,或站或坐的聚集在帐篷內,有些竟然还在悠閒的抽著烟,明晃晃的菸头在黑夜格外显眼。

  对方似乎是没发现有人已经上山。

  最先登顶的盛东浩观察了一下,作为老兵,他对於敌意,或者说对於那种精神紧绷的人群,会特別敏感。

  儘管天黑,透过月光看得並不真切,盛东浩依旧能判断出,北面山上这些守山的小队,已经放弃抵抗了。

  確定不会有被突袭的危险。

  盛东浩朝后招了招手,隨即自己拉动枪栓,率先起身登山。

  立姿据枪,瞄准前方的人群。

  “所有人蹲下,把枪摆到地上,快!!”

  秦小军听到动静,扭头看著有老兵已然登到山上,还没等他起身询问。

  视线前方。

  一个又一个据枪的战士,出现在视野內,而他最不想看到的那个秀才,就在人群最中间。

  “妈的,又是你们”

  秦小军嘴角抽动几下,他在下午五点多才叫囂过要搞定的小队。

  没成想,这才隔几个小时,就反过来被人家给搞定了。

  秦队长表情有些傲娇的撇过头,內心多少是有一些委屈的。

  可他忽略了一点。

  对於学院的学员来讲,考核就是考核,顶多算是一次对抗演习。

  但对於部队里面的侦察兵来讲,演习就是战爭啊。

  “特么的,嘟囔什么”

  “把枪放下,所有人蹲地,我只提醒一遍。”

  赖伟也在厉声呵斥。

  他和盛东浩还算是客气的,其他成员就暴力的多了,压根不给装甲学院的人反应机会。

  人群衝上去,就摁著几个学员把腰带抽出来,捆住对方双手双脚。

  陈默站在一旁看得咂了咂嘴,他觉得真没这个必要。

  因为军校的学员,还没经歷过多么残酷的训练环境,或者说,也没见识过部队演习作战的残酷。

  不会搞什么偷袭。

  但看到二分队的一帮侦察兵衝上去捆人,陈默也没开口。

  毕竟,侦察兵在部队里面听起来好像很牛。

  可相对应的,一旦碰到演习或者作战,他们就会变成全军危险性最高的兵种,没有之一。

  有时候演习,蓝军和红军动真格的话,侦察兵作为先锋部队。

  只要被对手抓住,最轻都是被胖揍一顿,捆起来勒住嘴,丟到地上。

  重的话.那就不好说了,能不能活著被放出来都是未知数。

  这真不是夸张啊。

  一次大规模的演习,有些部队很可能是准备了大半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

  就为了在演习时能够出彩,多爭取一些名额,留著年底评功评奖用。

  可要是被敌对的侦察兵发现阵地,不出一个小时,坐標就会暴露,导演部收到消息后,会衡量双方的火力进攻以及防御能力。

  通常是仓促进攻之下,被进攻的一方,在导演部看来根本没有防御时间,就会判定整个单位集体阵亡。

  准备了那么久,不仅什么都没爭取到,集体阵亡后,整个单位在演习结束还要走很多人。

  这种情况下,谁不恨侦察兵

  被逮到肯定往死里揍啊。

  所以,侦察兵在演习或者对抗考核时,下手也会特別狠。

  就像《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因为藏鸡蛋,导致暴露的那次演习,若是真放到部队里面,就不是连长骂两句那么简单了。

  被全连孤立,狠揍一顿,直接调走,到期滚蛋才是正常的,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的史班长抗事。

  趁著別的老兵,都在收拾那帮吱哇乱叫的学员兵。

  陈默从丁泽良手中接过红旗,当著远处充当观察员中队老兵的面,直戳戳將旗插在了山顶。

  冲山,正式结束。

  侦察系学员二分队再次以雷霆之势,夺魁,第一个衝上山顶。

  考核结束了。

  陈默插完旗就往旁边地上一坐,感觉浑身的力气就像是被抽乾了似的,长长的鬆了口气。

  指挥这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啊,尤其是指挥一帮原本就顶著老兵身份的人,一旦这次矩阵狙击不奏效。

  二分队別说贏了,能不能坚持到天亮都不好说。

  学院的人只是行动能力差,但在占据大优势的前提下,还是挺难对付的。

  只要自己这边战术失误,被团灭也不算什么难事。

  不过还好,终於是贏了。

  陈默这边刚坐下。

  谢勇,赖伟几人就拿著从远处学员手里“借”来的香菸,一边点燃一边齜牙笑道:“可以啊秀才,要不是你讲格城战役,说131摩步旅的事启发我们。”

  “这帮兔崽子还真不好收拾。”

  “这是咱们配合的好。”陈默笑著回应,倒也没有居功。

  当然了。

  陈默说得也是实话,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来不及详细的分配作战方案。

  结果,这帮老兵硬是凭藉著自身的单兵作战素质,进行默契配合,全程都没用对讲机沟通,不到一个半小时,就从山下打到了山顶。

  若论行动力,確实够可以了。

  “誒,话不能这么说。”谢勇一屁股坐在陈默跟前,他伸手指了指远处的枪声,感慨道:“你们听听別处的枪声。”

  “大多都还在山下呢,连半山腰都没上,秀才,你脑子就是好使啊,要不是你提醒,咱们也悬。”

  谢勇的话,引来周围一帮老兵点头认可。

  此时的翠屏山顶,场面著实有些怪异。

  陈默他们一群人就坐在插旗的地方,吞云吐雾的吹牛聊天。

  肆意的放鬆著心情。

  在距离他们二三十米远的地方,装甲学院一共二十二人,无一倖免,全都被捆住手脚,勒住嘴巴。

  隨意的丟在帐篷內。

  更远处的枪声乱作一团,打得相当激烈。

  二分的人,却根本没有人担忧,该聊就聊。

  就在陈默他们这边休息的正舒服时,充当考核观察员的30中队老兵,將这边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陆院训练部。

  “什么”

  “二分队的人已经把旗插到了山上”

  训练部办公室內。

  主考官杨石磊满脸震惊,听著对讲机,时不时传来“滋滋啦啦”的电流声。

  他都差点怀疑,是不是自己听岔了。

  毕竟,冲山作战现在满打满算还没过去两个小时呢。

  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有人登顶

  经过再三確认,消息属实后。

  杨中队快速起身,走到训练部冲山考核小队分布图旁,认真观察了一下。

  侦察二分队进攻的是北面,守山的是装甲学院小队,综合地形,防守人数来讲,北面不是最难。

  毕竟,装甲学院的人,可不太会搞什么阻击战,重要领域不在这方面。

  可那也不至於九点开始考核,这还不到十一点,二十二人就被收拾了吧

  別说是二十多个人了。

  就是二十二只不停嚎叫的野鸡,撒到山里被圈到固定的活动范围,就靠他二分队那十四人,一个多小时也没那个能力抓完吧

  “具体作战的情况说一下。”杨石磊看完分布图,抓著对讲机询问道。

  杨中队毕竟是中校,他自身的指挥能力不见得有多高,但见识肯定不是学员能比的啊。

  当听到二分队的人在山脚摆诱饵,摆矩阵狙击,交叉登山时。

  杨石磊更是震得瞠目结舌,好半晌才开口道:“那什么,立刻通知冲山考核结束,二分队获得第一。”

  “让他们所有人,收拾装备,儘快到军体场集合。”

  “就这样。”

  杨石磊放下对讲机,將翠屏山上的考核情况跟训练部的人,简单做下匯报。

  登记情况后,他便急匆匆的离开。

  他是陆院培养出来的指挥系军官,通过一些简单的情况分析,就能看出,这次二分队绝对不是散兵游勇式的进攻。

  矩阵狙击,交叉进攻,能提出这种思路的人,最厉害的绝对不是所谓的狙击技术。

  而是天才般惊艷的战术思维。

  作为陆院出身的杨石磊,他很清楚指挥能力在很多时候,根本不是学来的。

  而是有一部分人,天生就带有指挥的天赋。

  这部分人,要比学院经过系统初级教学出来的干部,在思维方面还要厉害得多。

  他要看看这个人是谁。

  杨石磊只是30中队的队长,对於学员分队並不是很熟悉,或者说对陈默这个人也不太熟悉。

  但凡他能印象深一点,这时候,就会联想到那个向来就不安分的兵。

  白天的定向越野结束的莫名其妙,晚上的冲山对抗,同样结束的相当突然。

  將近凌晨十二点。

  別的系都被安排休息,整个陆院校园內静悄悄时。

  只有十几辆运兵卡车,陆陆续续开进军体训练场。

  “啪啪啪”,伴隨车队入场,路灯也被打开。

  早已在这边等待半天的杨石磊,抬手正了正帽檐,大步来到车队前。

  他目光扫过下车东张西望的人群,瞪著眼怒斥道:“都看什么看”

  “有什么好看的”

  “点验个人装备,全体集合!!”

  有主考官在这冷著脸吼,谁还敢墨跡啊。

  七个小队一个比一个麻溜的背枪列队,主动向右看齐,迅速整队。

  杨石磊倒也不墨跡,等到队列排好后,他踏前几步,震声道:“同志们,原本我还以为这次考核,你们至少要维持到后半夜。”

  “没想到,二分队的人在一个多小时內,就从山脚打上了山顶,將旗帜插在山顶。”

  “不错啊。”

  他的话,让装甲学院的人表情阴晴不定,可却让陈默所在的二分队成员,一个个昂首挺胸。

  那姿態摆的,任谁都能看出他们很得意。

  “来,二分队的队长是谁”杨石磊仰头看向队列。

  听到询问。

  谢勇原本打算站出去,但他知道,主考官上来就夸。

  並且专挑大半夜召集人集合,肯定不是为了单纯的看看队长是谁。

  他伸手推了下陈默,压低声道:“你去吧。”

  陈默也大致猜到杨石磊要问什么,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大步从队列中走出,隨即立正,敬礼:“中队长好!”

  “又是你”看到陈默出列,杨石磊微微一怔:“你是二分队的队长”

  “报告,我是副队长,不过这次冲山的安排,是我提议的。”

  陈默不卑不亢的开口。

  “你”

  杨石磊闻言,皱了皱眉,似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而后抬头看向队列,发现二分队所在的位置,没人有异议。

  他这才挥了挥手:“其他人解散,先把装备入库。”

  “你叫陈默对吧”

  “是!”

  “嗯,把你的枪交给其他人帮忙入库,跟我来。”

  杨石磊说完,转身就走。

  这下,陈默反倒摸不准这位杨中队要干什么了,他急忙把枪枝卸下交给丁泽良他们。

  撒腿跟上对方的脚步。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学员楼,体育馆,径直走到电教楼的入口。

  可能是年中考核对陆院確实重要吧,儘管校园別处已经没什么人活动。

  电教楼內却依旧是灯火通明,站在门口,都能看到里面影影绰绰的人群,还在各自忙碌。

  过来的一路上,杨石磊都没特意叮嘱什么,甚至都没开口,只顾赶路。

  看著他带路一直朝著电教楼內走,陈默也有些摸不著头脑了。

  这地方,跟他有啥关係

  就因为冲山考核,摆出矩阵狙击,饱和式进攻的安排,就被单独叫到这里问话。

  不至於吧

  还是说自己又闯祸了不能吧。

  陈默心里有些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