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裂痕初显-《七零:入赘女厂长,这软饭真香!》

  就在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数据分析师突然开口:“或许……我们都被它的‘科技’外表迷惑了。”他调出一段根据李飞描述生成的模拟动画——那个仪器部件在特定角度下,表面的纹路似乎构成了某种极其复杂的、非功能性的、却带有奇异美感的图案。

  “还有这个,”他又调出文件破译中的一个碎片,“这个词组……‘非对称能量虹吸’……它听起来不像是在描述一个机器,更像是在描述……一种……‘仪式’?或者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的利用?”

  这个观点太过惊悚,让争论的双方都暂时安静了下来。

  一直旁听、努力理解着的李飞,听到“仪式”这个词时,没来由地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寒意,仿佛某种沉睡的、巨大的东西,在黑暗中动了一下。

  会议没有得出结论,但一种更加诡异和不安的气氛,开始弥漫开来。

  ......

  首次微功率激活实验的提议,像一颗投入深水的炸弹,虽然在表面上被暂时压下,但其冲击波却在“七〇三所”内部持续扩散,悄然改变着许多东西。

  最大的变化是专家组内部日益明显的裂痕。

  以前,虽然也有争论,但目标一致:理解它。而现在,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激进派”,以年轻的理论物理学家孙浩为代表,他们充满激情,坚信风险可控,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引领人类科技飞跃的机会。他们开始私下里称呼那仪器部件为“钥匙”,认为它背后锁着的是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他们对保守派的“畏首畏尾”感到不耐烦,甚至私下抱怨上级的“官僚主义”耽误了进程。

  “保守派”,则以钱教授为标杆,他们阅历丰富,深知未知意味着巨大的危险。

  他们更倾向于称呼那东西为“潘多拉魔盒”。

  他们认为,在拥有绝对把握之前,任何主动的刺激都是不负责任的冒险。

  他们对激进派的“盲目乐观”深感忧虑,担心他们会将整个基地甚至更广的范围置于险境。

  李飞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种分歧。

  激进派希望他能提供更多支持“激活可能无害”或“曾有微弱活性”的证词,比如反复引导他回忆:“你再想想,当时它真的完全死寂吗?有没有可能……发出过非常非常微弱的光?或者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而保守派则更重视他强调危险和不适的描述。

  钱教授甚至私下找过他一次,语气沉重:“小李,你的感觉很重要,甚至可能比某些数据更直接。如果……如果将来有人不顾一切想要启动它,而你感到任何不对劲,一定要大声说出来!不要怕得罪人!这关系到很多人的性命!”

  李飞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只能坚持自己最真实的记忆:那东西当时是死寂的,但散发着令人极度不安的气息。他的证言无形中更偏向保守派,这让他与孙浩等人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和紧张。

  这种学术上的分歧,很快影响了基地的整体氛围。

  餐厅里,不同派系的研究人员开始自发地分开坐,讨论问题时也常常带着火药味。

  安全规程的执行,偶尔也会出现因为急于求成而打折扣的情况——比如某次模拟测试后,激进派的研究员可能想抓紧时间多分析一组数据而延迟了按规定上报的时间。

  这些细微的裂痕,都被那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老吴,默默地记录着。

  他利用工作之便,更加积极地收集废弃的实验草稿、打印错误的报告、甚至研究人员丢弃的咖啡杯。

  他像一只勤劳而危险的工蜂,将一点一滴的情报汇聚起来,传递出去。

  “内部存在严重分歧……激进派急于进行能量激活实验……保守派强烈反对……安全管控出现轻微松懈……”这些情报让“清道夫”总部更加兴奋,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要么夺取、要么摧毁的决心。一个更加大胆、也更加冒险的计划开始酝酿:或许,可以利用内部的分歧和松懈?

  李飞敏锐地感觉到了基地里这种不安的暗流。

  他不仅担心那未知的仪器,也开始担心身边的人。他不再完全信任那些眼里闪烁着狂热光芒的年轻专家。一种强烈的求生本能,驱使着他开始利用一切机会观察周围。

  每次被带往不同实验室时,他会默默记下路径转折、摄像头位置、通风管道的走向。

  他甚至注意到一扇平时紧闭、标有“紧急出口”但似乎很少被检查的厚重铁门。

  他并非计划立刻逃跑——那在这深埋地下的堡垒中无异于天方夜谭——他只是下意识地为自己寻找任何一丝可能的退路或藏身之所。这种观察,让他感觉自己更像一个被困在笼子里的动物,焦躁地寻找着栅栏的缝隙。

  转折点发生在一个深夜。基地负责人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和安保负责人,举行了一次绝密会议。会议的内容无从得知,但结束后,钱教授脸色铁青地回到办公室,而孙浩等人则虽然努力掩饰,但眼中却透露出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第二天,风声悄悄传开:最高层经过激烈讨论,并可能请示了更高等级的上级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批准进行一次极限条件下的、最低功率的、瞬间激发测试。测试将被控制在毫秒级,能量输入低到理论上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将在基地防护等级最高的“深渊”实验室进行。

  命令下达:即刻开始准备,七十二小时后执行。

  一石激起千层浪。保守派一片哗然,但命令已下,无法违抗。激进派则欢欣鼓舞,全力投入准备工作。

  李飞也被正式告知,他需要到场。理由是他的“直观感受”可能成为最重要的“安全监测指标”之一。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李飞淹没。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黑暗的洞穴,面对着那个散发着不祥气息的箱子。他几乎能预感到,那轻轻的“触碰”,可能会惊醒某种沉睡的、远超人类理解范围的可怕存在。

  测试前夕,基地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绷紧的弓弦。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李飞坐在房间里,听着外面走廊比平时更加频繁和急促的脚步声,手心冰凉。他知道,潘多拉的魔盒,即将被强行撬开一丝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