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绝密基地-《七零:入赘女厂长,这软饭真香!》

  第一百八十二

  天光微熹时,庞大的军用直升机轰鸣着降落在临时清理出的空地上。

  增援部队和医疗队迅速接管了惨烈的现场,伤员被紧急送走,牺牲者的遗体被小心覆盖、抬离。

  李飞没有被送回原地,而是经过简单的检查和包扎后,连同几名核心警卫和郑代表一起,被直接押上了一架涂装着迷彩、没有任何标识的大型直升机。

  引擎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强烈的失重感过后,地面的一切迅速变小,最终被连绵的群山吞没。

  飞行了不知多久,期间似乎还在某个隐秘的军用机场短暂停留加油换乘,当李飞再次被允许摘下头套时,他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这里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被掏空的山腹。

  高耸的穹顶散发着冷白色的灯光,空气带着一股淡淡的、类似医院消毒水的味道,却更加冰冷干燥。

  四周是厚重的金属墙壁,布满了各种管道和线缆。

  通道宽阔,但异常洁净,几乎看不到人影,只有偶尔穿着白色或蓝色制服、行色匆匆的工作人员走过,他们对李飞这一行人视若无睹,仿佛只是移动的背景板。

  “欢迎来到‘七〇三所’。”郑代表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从现在起,你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都属于国家最高机密。忘记你来的路,忘记外面的一切。”

  李飞被带入一个狭小但功能齐全的房间——一张床,一个卫生间,一张金属桌,两把椅子,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甚至连窗户都没有。门是厚重的金属气密门,关闭时发出沉闷的“哐当”声。

  接下来是更加严格和彻底的程序。他被带去做全面的身体检查,不仅仅是伤口的处理,还包括抽血、X光、甚至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能发出柔和光线的仪器对他全身进行扫描。

  然后是被要求彻底清洗,换上统一的、没有任何标识的蓝色棉布衣服。

  之后,他被带入一间四面都是软包墙壁的审讯室。这次面对他的,不再是军人或警察,而是几位戴着眼镜、气质沉稳、目光中充满审视和好奇的学者模样的人——他们是首批抵达的专家组核心成员。

  问询开始了,但风格与之前截然不同。他们不再咄咄逼人地追问责任和动机,而是极有耐心地、事无巨细地询问每一个细节。

  “李飞同志,请再描述一次你看到那台‘机器’时的第一眼印象,不要省略任何你觉得无关紧要的感觉。”

  “你触摸那个部件时,除了‘冰凉’,还有没有其他触感?比如轻微的振动?或者……某种吸附感?”

  “文件纸张的颜色,是纯白,还是微微发黄?质地是光滑还是粗糙?墨迹是黑色吗?有没有其他颜色?”

  “洞穴里的空气,除了霉味和铁锈味,有没有一丝淡淡的……类似于臭氧的味道?或者别的什么异常气味?”

  “你靠近那个区域时,除了心慌发麻,视觉上有没有异常?比如看到空气有轻微的扭曲?或者光线有特殊的变化?”

  问题细致入微,甚至有些玄乎,让李飞疲于应对。

  他只能努力回忆,尽可能真实地描述,继续强化自己“偶然发现者”和“直观感受提供者”的角色。

  他再次隐瞒了空间诊所的存在,将所有发现归功于“运气”和“逃命时的慌乱一瞥”。

  问询持续了很长时间,结束后,李飞被带回房间。

  不久,有人送来了饭菜——标准化的营养餐,味道谈不上好,但能吃饱。他注意到,就连送饭的人,眼神中也带着一种研究者的审视。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接受问询的同时,在基地更深处的高度屏蔽分析室内,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掀起。

  那个被李飞藏匿后又取回的仪器部件,正被放置在超净工作台上,多名材料学、物理学家围着它,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扫描结果出来了……这……这不可能!”一位年轻的研究员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声音发颤,“它的分子结构……从未见过!密度极高,但强度、韧性、耐腐蚀性……所有参数都远超我们现有的任何合金!甚至……甚至理论上都不该存在!”

  “还有这种能量传导特性……看这里,它对特定频段的能量波表现出近乎超导的特性!但它的成分里根本没有已知的超导材料!”

  另一边,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正对着文件的高清扫描件绞尽脑汁。

  “确实是俄文为主,但夹杂了大量缩写、代号和自创术语……这不像公开的学术文献。”

  “看这个公式……它似乎描述了一种……能量场的非线性叠加效应?但这和现有物理模型对不上!”

  “还有这几张图纸,你们看这个结构……它像不像某种……能量聚焦或转换装置?但它的规模和工作原理完全无法理解。”

  “关键词破译出几个:‘项目-星海’、‘相位不稳定性’、‘临界阈值’、‘非地球起源材料’……这……这些词联系在一起……”

  所有初步的分析结果都指向一个令人震惊且不安的结论:这些物证所代表的科技水平,完全独立于现有科学体系之外,其先进程度和诡异的设计思路,超出了在场所有专家的认知范畴!它们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或者……另一个时代。

  李飞的价值,在这些初步分析结果面前,被重新评估。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幸运(或不幸)的发现者,而是唯一接触过“现场”、感受过那种“异常”的活体信息源。

  几天后,郑代表和一位看起来是专家组组长的老教授再次来到李飞的房间。

  老教授的态度和蔼了许多,但眼神中的探究欲却更加炽热。

  “李飞同志,感谢你的配合。你提供的信息非常……有价值。”老教授斟酌着用词,“我们希望你接下来能继续协助我们的研究。你不需要懂科学,只需要告诉我们你最真实的感觉和记忆。”

  李飞看着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彻底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他点了点头,喉咙有些发干:“我会的。我只想知道,那到底是什么……还有,我还能回家吗?”

  老教授和郑代表对视一眼,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

  “hoiswheretheheartis,butfornow,yourdiswhae.”(家是心之所在,但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你的头脑。)老教授用一句略带深意的话结束了交谈。

  门再次沉重地关上。李飞坐在冰冷的金属床上,望着苍白的天花板。

  他知道,他暂时安全了,但也彻底失去了自由。

  他像一个珍贵的标本,被安置在这与世隔绝的堡垒深处。

  而他所带来的秘密,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其后的深渊,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