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衣食无忧-《寒门帝师》

  整个落凤坡变得紧张起来。

  就在赵寒已经命人准备集结的时候,这才发现,蜂拥而来的人群都是百姓,这才算是放松了下来。

  而他心里也满是疑问,好端端的,怎么这么多百姓冲着落凤坡而来?

  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而这时,张鲁也来到了高台上。

  “赵公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冒出来一波西夷大军?”

  赵寒摇摇头道:“那些不是西夷人,都是枫林郡的百姓。”

  顺着赵寒的手指望去,张鲁也看清楚了来人的模样,这才松了口气。

  “这些百姓是怎么回事,怎么冲着咱们来了?”

  “这个就不清楚了。”

  赵寒稍一沉思道:“虽然都是一些百姓,但保险起见,还是命令一部分士兵集结,以防万一。”

  现在还搞不清楚这些百姓的来意,若是有人在背后煽动闹事,到时候再集结士兵,可就来不及了。

  不过,考虑到常胜军有些将士的习气,他又补充了一句。

  “让常胜军的将士都注意点,万万不能对这些百姓有任何粗鲁的地方,否则,以军法处置!”

  “赵公子放心好了,我一定安排好!”

  张鲁有些不好意思道。

  大周的将士都是如此,面对外敌不堪一击,面对自己的百姓,那可是铁拳出击。

  在胡炜的严厉约束下,常胜军的风气已经算是好的了,但也只是相较而言。

  张鲁走后没多时,便有大队的士兵来到了大营外,他们很快就结好了阵型,严阵以待。

  看着那些百姓越来越近,赵寒在高台上大声疾呼道:“所有人都听着,这里是军营,你们若是再继续往前走,便会被当成袭击军营的匪徒!”

  那些百姓闻言,纷纷都停了下来。

  其中一名男子大声道:“赵公子,我们是王益公子收留的流民,来这里是报名参军的!”

  “......”

  赵寒一脸的无语。

  王刚这才走多久,居然忽悠了这么多的百姓来参军,这可比他预想中的要多许多。

  原以为想要招够两千人好费些功夫,现在看来,今天就能完成任务,而且,还可以精挑细选一番。

  而这时,王刚骑着马,绕过了那些百姓,朝着军营而来。

  那些戒备的将士连忙让出了一条道路,王刚进入军营之后,第一时间来到了赵寒身旁。

  “王大哥,你怎么忽悠来了这么多的百姓?”

  赵寒忍不住问道。

  这来报名的人着实有些多,让他不免担心起来,王刚总不是乱许诺了什么吧,这要是兑现不了,这就没办法收场了。

  但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以王刚的性子,应该干不成这种事情来。

  这就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也没忽悠他们什么啊,我就是把咱们的待遇说了一下。”

  王刚看着那黑压压的人头,也忍不住感慨道:“我也没想到,这些人的热情这么高,怕是符合年龄界限的流民全都来了。”

  “只能说,其他军队的待遇太差了。”

  赵寒苦笑道。

  一个月一两银子,这个待遇真的不能算高,前世古代的那些精锐部队,有些一个月甚至能拿到三两银子。

  而大周的军饷,虽然不能和前世相比,其实也不算低。

  但架不住那些将领贪墨,真发到那些士兵的手里,一个月能有个百十文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就这点银子,根本不足以让那些士兵卖命。

  这也就导致了,大周军队的总体战力很是一般,许多军队根本打不了逆风战。

  “既然这些百姓来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报名吧。”

  赵寒吩咐道:“这些人以后都由你来负责,所以挑选兵员就由你来吧,若是需要人手,就让铁锤他们过来帮你。”

  “好。”

  王刚点点头,连忙去抽调人手。

  而这时,越来越多的百姓聚集在军营外,那几名代表也气虚喘喘的赶了过来,有他们在一旁维持秩序,那些百姓都没有闹腾,而是安静的等待着。

  不多时,王刚那边准备就绪。

  所有的百姓依次进入到军营中,按照要求开始选拔。

  对于招募的事情,赵寒完全没有插手的意思,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活。

  关于为那些百姓立碑的事情,礼部已经批复了下来。

  李婉儿将赵寒叫了过去,商量了一番之后,便开始命人破土动工。

  石碑竖立的位置,就在落凤坡山脚下,这使得落凤坡四周,聚集了大量的人群。

  李婉儿站在山顶上,看着,怕是只有公子一人了。”

  “这般优中选优,也难怪小云村那些士兵的战斗力如此强大。”

  一旁的胡炜闻言,也开口道:“常胜军的军饷,我未曾克扣过一分,他们一个月的军饷,虽然达不到一两银子,但也相差不多,为何这战力却差的如此之多?”

  这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平日里不好意思问赵寒,今日借着这个机会,便说了出来。

  “很简单,想要让百姓卖命,就得建立完整的保障体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赵寒解释道:“你只看到了一个月一两银子,很多隐形的地方你还未看到。”

  “就比如说,小云村若是哪个士兵因为执行任务伤残,村里会养他们一辈子,若是有人阵亡,不仅会给予抚恤金,还会照顾他们的家人和孩子,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单是这两点,常胜军可能做得到?”

  胡炜被问的哑口无言。

  赵寒说的这些,常胜军一个都做不到。

  一旁的李婉儿暗自叹气。

  对于士兵进行保障,胡炜不是想不到,而是想到了也不会去做,因为太耗费银两。

  常胜军这些年下来,因伤亡而减少的士兵,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是按照赵寒说的那样进行保障,每年所花费的银子,将会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这些钱,已经足以让他再组建一支同等规模的军队,甚至还能剩余不少。

  既然如此,他干嘛要费心费力的去保障那些士兵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