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听着黄昏的话,其他亲卫也开始动心了。
尤其是黄昏一脸从容地走在刀剑之间,丝毫不怕他们动手的样子,让亲卫们更加相信他了。
“花当,如果真要你死,你现在早就死了。圣上要的是正法,你们兀良哈氏也敢自称巴特尔?勇士?别笑死人了!”
毫无阻碍地走到花当面前,黄昏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当初如果不是你们兀良哈氏看到我大明稍微示弱,就南下打扰,这大宁本来是可以让你们放牧牛马的。是你们太贪婪了!”
面对亲卫,花当还能勉强争辩几句,但现在面对的是锦衣卫,那是当年在朱元璋手下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光是出现在自己面前,就已经让他难以置信了。
“我也没办法,如果不南下,难道看着族人饿死吗?”
花当有些底气不足地说。
“那就能抢吗?”
黄昏用一双虎眼瞪着花当,说:“按皇上的说法,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可你为什么能心安理得地对自家人动手?难道你们族人是人,南边的人就不是人了?”
说话的时候,黄昏还扫视了其他亲卫,他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
“你叫什么名字?”
黄昏突然问那个抓着花当的千户。
“阿木尔。”
阿木尔手心出汗,面对传说中的锦衣卫,心里不知是害怕还是激动。
“好名字,你家里人希望你过得安稳快乐,却没想到你手里拿着刀。”
黄昏点点头,笑着说:“别杀花当了,这是你的功劳,也是大家的功劳,活着的大头目比死了的更有用。”
说完,黄昏背着手,轻松地走了。
府衙里的亲卫们沉默了一会儿,接着互相看了看,再看向花当,全都笑了。
锦衣卫的意思很明显,不用争着送命了,只要把花当活着交给明军,功劳就大家一起分,最多阿木尔多拿一点。
这可不是突围那种危险的活儿,而是一条安稳的活路。
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现在大明要立威,但不是靠狠,而是让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明白一个道理:从今以后,敢惹大明的,砍头!
以前可以投降,可以归附,现在代价变高了。
当大明开始在漠北掌权,真正控制这片土地时,这些地方才算真正属于大明。
后来救治自家海域里的外国渔民,也用的是这个道理。
黄昏走出府衙,和另外三人汇合后,立刻混入人群,看着街上整齐的军队,步伐稳健地朝府衙走来。
没多久,府城的钟鼓楼响了起来,城头的士兵换了一批人。
俘虏营收容了原来的朵颜卫士兵,在城外开始搭帐篷。
城里的百姓一开始很害怕,后来渐渐习惯了,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特别是当士兵开始清理地痞流氓时,这座原本就没规矩的破城,又恢复了太祖时期的样子。
明军队伍中,李狗蛋看着两边的百姓,眉头微皱。
天空还在下着小雨,乌云遮住了整片天空。
刘安骑马来到府衙门前,看着士兵们围着脖子上架着刀的花当。
“咳咳,是你们赢了,要杀要剐,随便你们。”
花当咳嗽几声,头痛欲裂,已经撑不住身体了。
“哼。”
刘安冷哼一声,正准备说话,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传令官的声音:“总兵,李副队有事禀报。”
刘安一听,皱起眉头,马上让人把李狗蛋带过来,问道:“李副队,什么事?”
总兵,真奇怪,太奇怪了,我看到城里的百姓一个个都没精神,一直咳嗽,连花当也这样。我想请军医来看看他。
李狗蛋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向上汇报。
“真的吗?”
刘安一听,立刻看向花当,说:“快叫军医来,给这个贼人看看。”
没过多久,军医在大家的注视下检查完花当,还没等刘安开口,就赶紧转头去看其他几个状态不好的降兵。
“总兵,快点,把大军撤到城外去!这几个人都得了风寒,我估计城里有瘟疫,必须赶紧处理。”
军医急忙跑过来,说出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
这场不属于大明的战争,终于掀起了一场不该出现的风暴。
所谓时疫,也就是瘟疫,最常见的就是风寒。
不管哪个时代,听到瘟疫都会让人心里发毛。
刘安立刻看向李狗蛋,自己没发现异常,是李狗蛋说出来的,如果大军还留在城里,后果会非常严重。
“传令,让大军驻扎城外,封锁城门!”
刘安一挥手,接着说:“派人快马送信回京城,请求支援。另外,军中的医馆要马上照顾全军,不能出事。”
不知道是不是消息太突然,刘安觉得自己也有些头晕目眩。
很快,全城百姓就看见,原本进城的军队,又像潮水一样迅速撤了出来,速度非常快。
城门重新关上,明军的营帐开始在城外搭起来,每个城门都有士兵把守。
各军医开始在士兵中间走动,他们把切好的生姜放进大锅,加几块红糖,这是最直接的治风寒方法。
不管有没有病,先喝一碗姜汤驱寒。
明军这反常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城内人的注意,李狗蛋等部分神武卫这时站了出来,
组织士兵入城维持秩序。
瘟疫不管多小,都是人们避之不及的,但刘安却发现有人想往城里送东西,而且还是神武卫派来的观察员。
当然不行。
“等圣旨!”
刘安强硬地说。
“总兵,这城里也是我大明的百姓,光靠军事征服没用,现在我们不进去,那军事胜利也没意义!”
一个年轻人指着城门说:“我们在神武卫的时候,皇上说过,如果政治上没赢,再大的军事胜利也只是暂时的,现在正是百姓需要我们的时候。”
后面的观察员一个个站出来,李狗蛋也在其中。
他们的目光坚定,不怕死。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这扇大门一直关着,里面的人一定会慌,而恐惧会变成混乱,最终压垮百姓的心理防线。
刘安不理解这些观察员的选择,但这种慷慨赴死的精神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总兵,刚才大军撤走后,百姓们就有些搞不懂了。军人,就是压舱石,让我们去吧!我们都学过怎么防病,我们的敌人不是百姓!
带头的青年激动地说。如果说在军营里喊口号只是空话,现在他们才真正明白自己肩负的是什么,怎么能退缩?
瘟疫可怕吗?当然可怕,没人不怕生病。正因为它可怕,所以勇气才显得格外珍贵。
“就凭你们几个,能改变什么?”
刘安摇了摇头,这些人都是好苗子,取舍之间,他们比城里的百姓重要。
说到底,还是因为辽东还没完全开发,说到底,还是不能一视同仁。
“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城里的,举手!”
青年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喊道。
环顾四周,一只只手慢慢举了起来。
一起来的俘虏营护卫,虽然手在发抖,却没有放下来。
“你们!”
刘安知道劝不住他们,如果硬留他们,那就跟他们说的一样,若不能彻底胜利,太宗的教训还在眼前呢。
“所有药草,优先给城里百姓!”
刘安双眼通红,咬着牙对那青年恶狠狠地说:“进了城,别出来,也别死!”
“遵命!总兵!”
对方挺直身子,向刘安行了一礼。
回头看着整齐列队的队伍,他大声喊:“自愿进城的,出列!”
一个个年轻人沉默着走了出来,排成整齐的队列。
“现在,是考验我们的时刻了。城里的百姓在等着我们。如果学了本事却用不上,那学有什么用?朝廷一定会来支援,我们,就是百姓的防线!”
“大明,威武!”
群体情绪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人减轻恐惧。更何况,这些前途光明、如初升太阳般年轻的士兵,仿佛驱散了阴云,扫去了乌云。
“我和你们一起进去,治病,我们是专业的。”
几名医官走了出来,笑着说:“学而不用,那学有什么用?这句话,应该我说。”
以前刘安会觉得他们疯了,但此刻,他却觉得合情合理。
医官自然不能全部进城,本来人数就少,城外的大军也需要医官这样的宝贵资源。
当城门再次打开时,不明情况的百姓看到明军又进来了,而此时,城中闹瘟疫的消息已经传开。
原本心灰意冷的人,突然看到了希望,有人立刻冲上来想出去。
人性总是自私的,自己还有力气,说明还没被传染,城外才是安全的地方。
李狗蛋反应很快,立刻出手拦住了想往外跑的人。
城外经过检查的骑兵,骑着双马冲出军营,朝京城飞奔而去。
大宁离京城三百里,沿着官道,一路换马不换人,驿站不停,挡者死,逆者亡。
一天六百里,朱祁钰就回到了京城,骑兵们被抬进了王府。
朱祁钰一听消息,立刻命令太医院准备应对。
华夏对付瘟疫,从来不是简单地封锁城门,让城里的人自生自灭。
当年太祖在元末的时候,看到百姓因为天灾战乱四处流浪,为了避免他们再次大规模死去,就在南京和各大城市设立了专门的司库,用来储存粮食、衣物、药材等应急物资。到了太宗时期,又在较大的州县继续设立这样的司库。
君王虽然是封建地主,但华夏和外族的区别就在于此。
民为邦本,以民为本。
尤其是黄昏一脸从容地走在刀剑之间,丝毫不怕他们动手的样子,让亲卫们更加相信他了。
“花当,如果真要你死,你现在早就死了。圣上要的是正法,你们兀良哈氏也敢自称巴特尔?勇士?别笑死人了!”
毫无阻碍地走到花当面前,黄昏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当初如果不是你们兀良哈氏看到我大明稍微示弱,就南下打扰,这大宁本来是可以让你们放牧牛马的。是你们太贪婪了!”
面对亲卫,花当还能勉强争辩几句,但现在面对的是锦衣卫,那是当年在朱元璋手下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光是出现在自己面前,就已经让他难以置信了。
“我也没办法,如果不南下,难道看着族人饿死吗?”
花当有些底气不足地说。
“那就能抢吗?”
黄昏用一双虎眼瞪着花当,说:“按皇上的说法,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可你为什么能心安理得地对自家人动手?难道你们族人是人,南边的人就不是人了?”
说话的时候,黄昏还扫视了其他亲卫,他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
“你叫什么名字?”
黄昏突然问那个抓着花当的千户。
“阿木尔。”
阿木尔手心出汗,面对传说中的锦衣卫,心里不知是害怕还是激动。
“好名字,你家里人希望你过得安稳快乐,却没想到你手里拿着刀。”
黄昏点点头,笑着说:“别杀花当了,这是你的功劳,也是大家的功劳,活着的大头目比死了的更有用。”
说完,黄昏背着手,轻松地走了。
府衙里的亲卫们沉默了一会儿,接着互相看了看,再看向花当,全都笑了。
锦衣卫的意思很明显,不用争着送命了,只要把花当活着交给明军,功劳就大家一起分,最多阿木尔多拿一点。
这可不是突围那种危险的活儿,而是一条安稳的活路。
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现在大明要立威,但不是靠狠,而是让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明白一个道理:从今以后,敢惹大明的,砍头!
以前可以投降,可以归附,现在代价变高了。
当大明开始在漠北掌权,真正控制这片土地时,这些地方才算真正属于大明。
后来救治自家海域里的外国渔民,也用的是这个道理。
黄昏走出府衙,和另外三人汇合后,立刻混入人群,看着街上整齐的军队,步伐稳健地朝府衙走来。
没多久,府城的钟鼓楼响了起来,城头的士兵换了一批人。
俘虏营收容了原来的朵颜卫士兵,在城外开始搭帐篷。
城里的百姓一开始很害怕,后来渐渐习惯了,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特别是当士兵开始清理地痞流氓时,这座原本就没规矩的破城,又恢复了太祖时期的样子。
明军队伍中,李狗蛋看着两边的百姓,眉头微皱。
天空还在下着小雨,乌云遮住了整片天空。
刘安骑马来到府衙门前,看着士兵们围着脖子上架着刀的花当。
“咳咳,是你们赢了,要杀要剐,随便你们。”
花当咳嗽几声,头痛欲裂,已经撑不住身体了。
“哼。”
刘安冷哼一声,正准备说话,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传令官的声音:“总兵,李副队有事禀报。”
刘安一听,皱起眉头,马上让人把李狗蛋带过来,问道:“李副队,什么事?”
总兵,真奇怪,太奇怪了,我看到城里的百姓一个个都没精神,一直咳嗽,连花当也这样。我想请军医来看看他。
李狗蛋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向上汇报。
“真的吗?”
刘安一听,立刻看向花当,说:“快叫军医来,给这个贼人看看。”
没过多久,军医在大家的注视下检查完花当,还没等刘安开口,就赶紧转头去看其他几个状态不好的降兵。
“总兵,快点,把大军撤到城外去!这几个人都得了风寒,我估计城里有瘟疫,必须赶紧处理。”
军医急忙跑过来,说出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
这场不属于大明的战争,终于掀起了一场不该出现的风暴。
所谓时疫,也就是瘟疫,最常见的就是风寒。
不管哪个时代,听到瘟疫都会让人心里发毛。
刘安立刻看向李狗蛋,自己没发现异常,是李狗蛋说出来的,如果大军还留在城里,后果会非常严重。
“传令,让大军驻扎城外,封锁城门!”
刘安一挥手,接着说:“派人快马送信回京城,请求支援。另外,军中的医馆要马上照顾全军,不能出事。”
不知道是不是消息太突然,刘安觉得自己也有些头晕目眩。
很快,全城百姓就看见,原本进城的军队,又像潮水一样迅速撤了出来,速度非常快。
城门重新关上,明军的营帐开始在城外搭起来,每个城门都有士兵把守。
各军医开始在士兵中间走动,他们把切好的生姜放进大锅,加几块红糖,这是最直接的治风寒方法。
不管有没有病,先喝一碗姜汤驱寒。
明军这反常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城内人的注意,李狗蛋等部分神武卫这时站了出来,
组织士兵入城维持秩序。
瘟疫不管多小,都是人们避之不及的,但刘安却发现有人想往城里送东西,而且还是神武卫派来的观察员。
当然不行。
“等圣旨!”
刘安强硬地说。
“总兵,这城里也是我大明的百姓,光靠军事征服没用,现在我们不进去,那军事胜利也没意义!”
一个年轻人指着城门说:“我们在神武卫的时候,皇上说过,如果政治上没赢,再大的军事胜利也只是暂时的,现在正是百姓需要我们的时候。”
后面的观察员一个个站出来,李狗蛋也在其中。
他们的目光坚定,不怕死。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这扇大门一直关着,里面的人一定会慌,而恐惧会变成混乱,最终压垮百姓的心理防线。
刘安不理解这些观察员的选择,但这种慷慨赴死的精神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总兵,刚才大军撤走后,百姓们就有些搞不懂了。军人,就是压舱石,让我们去吧!我们都学过怎么防病,我们的敌人不是百姓!
带头的青年激动地说。如果说在军营里喊口号只是空话,现在他们才真正明白自己肩负的是什么,怎么能退缩?
瘟疫可怕吗?当然可怕,没人不怕生病。正因为它可怕,所以勇气才显得格外珍贵。
“就凭你们几个,能改变什么?”
刘安摇了摇头,这些人都是好苗子,取舍之间,他们比城里的百姓重要。
说到底,还是因为辽东还没完全开发,说到底,还是不能一视同仁。
“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城里的,举手!”
青年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喊道。
环顾四周,一只只手慢慢举了起来。
一起来的俘虏营护卫,虽然手在发抖,却没有放下来。
“你们!”
刘安知道劝不住他们,如果硬留他们,那就跟他们说的一样,若不能彻底胜利,太宗的教训还在眼前呢。
“所有药草,优先给城里百姓!”
刘安双眼通红,咬着牙对那青年恶狠狠地说:“进了城,别出来,也别死!”
“遵命!总兵!”
对方挺直身子,向刘安行了一礼。
回头看着整齐列队的队伍,他大声喊:“自愿进城的,出列!”
一个个年轻人沉默着走了出来,排成整齐的队列。
“现在,是考验我们的时刻了。城里的百姓在等着我们。如果学了本事却用不上,那学有什么用?朝廷一定会来支援,我们,就是百姓的防线!”
“大明,威武!”
群体情绪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人减轻恐惧。更何况,这些前途光明、如初升太阳般年轻的士兵,仿佛驱散了阴云,扫去了乌云。
“我和你们一起进去,治病,我们是专业的。”
几名医官走了出来,笑着说:“学而不用,那学有什么用?这句话,应该我说。”
以前刘安会觉得他们疯了,但此刻,他却觉得合情合理。
医官自然不能全部进城,本来人数就少,城外的大军也需要医官这样的宝贵资源。
当城门再次打开时,不明情况的百姓看到明军又进来了,而此时,城中闹瘟疫的消息已经传开。
原本心灰意冷的人,突然看到了希望,有人立刻冲上来想出去。
人性总是自私的,自己还有力气,说明还没被传染,城外才是安全的地方。
李狗蛋反应很快,立刻出手拦住了想往外跑的人。
城外经过检查的骑兵,骑着双马冲出军营,朝京城飞奔而去。
大宁离京城三百里,沿着官道,一路换马不换人,驿站不停,挡者死,逆者亡。
一天六百里,朱祁钰就回到了京城,骑兵们被抬进了王府。
朱祁钰一听消息,立刻命令太医院准备应对。
华夏对付瘟疫,从来不是简单地封锁城门,让城里的人自生自灭。
当年太祖在元末的时候,看到百姓因为天灾战乱四处流浪,为了避免他们再次大规模死去,就在南京和各大城市设立了专门的司库,用来储存粮食、衣物、药材等应急物资。到了太宗时期,又在较大的州县继续设立这样的司库。
君王虽然是封建地主,但华夏和外族的区别就在于此。
民为邦本,以民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