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去查,看看这几日幽州城可有什么世族,勋贵之人进入?”
“或者是有什么洛阳来的人?”
“查仔细,未必不要放过任何一点消息,而且动作要快。”
“三殿下马上要抵达幽州城了。”
李敏听见幽州将领的话后,脸色瞬间难看起来,于是大声吼道。
要不是长孙无忌提醒,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点。
“刺史大人,如今调查是来不及了,三殿下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就要抵达幽州城了。”
“下官建议彻底清理街道,让所有百姓不要出现在街道上。”
高士廉闻言,思考了一下,随后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李敏可以听明白长孙无忌话中的意思。
他身为长孙无忌的舅舅,怎么可能听不明白长孙无忌话中的意思呢!
此时距离杨铭抵达幽州城已经不足一个时辰。
这么短的时间让幽州将领去调查这几日有没有世族,勋贵之人来幽州城。
以及有没有洛阳之人来幽州城。
这是查不到什么的,还不如彻底清理街道,把百姓约束在家中。
这样就可以杜绝有人刺杀杨铭。
毕竟大街上都是兵卒,刺客什么根本就没有办法躲藏起来。
“宵禁?”
“不妥,这个不妥。”
“这要是让三殿下知晓本刺史在幽州城宵禁,那么三殿下定然会责怪本刺史的。”
“而且朝堂大军进去幽州城也是淡定百姓之心的,把百姓约束在家中,这怎么安定百姓的心。”
“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李敏闻言,微微的摇了摇头,随后开口说道。
杨铭崛起之后,他就调查过杨铭,而且杨铭在辽东做的事情他都清楚。
他知道杨铭是一个爱护百姓的人。
在辽东杨铭对大隋商人是如何的他太清楚了。
他得到过一个消息。
这个消息是说,杨铭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有一些高句丽城池内有大隋商人。
这些大隋商人本以为遇见大军攻城,他们要完了。
可隋军并没有为难他们,甚至还护送他们前往了辽东城。
大隋商人事后也询问过这些隋军,为什么要这样做,毕竟以前这种情况好一点的就是不去理会这些大隋商人。
可从来没有护送,或者护卫过大隋商人。
而隋军的回答是,这是三殿下的命令。
从这一点,李敏就知晓杨铭是一个爱护百姓的人,也是一个内王外霸的皇子。
对外杨铭会采取霸权政策,什么屠城,屠杀都可以,但对内杨铭就是王道政治。
所以李敏是绝对不会同意宵禁的。
“刺史大人,既然不能宵禁,那就在加派一些兵卒维持城内秩序。”
“还有把一些看起来可疑之人先行控制起来。”
“尤其是这几日进入幽州城之人,不管是何身份都先控制起来。”
高士廉闻言,思考了一下,随后再次拱手说道。
他不知道李敏为什么不愿意宵禁,在他看来宵禁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可李敏不愿意,他也不能强求啊!
毕竟如今幽州城,李敏这个幽州刺史才是老大。
哪怕真的有人在幽州城刺杀杨铭,那么第一个倒霉和最倒霉的绝对是李敏。
当然他们这些幽州官员也是要跟着倒霉的。
要知道杨铭在洛阳那次遇刺,可是直接屠杀了唐国公府。
还把唐国公府定义为反贼。
想到这里。
高士廉就庆幸不已。
原本他还准备把外甥女长孙氏许给唐国公府次子,李世民为妻的。
幸好他还没有来及得说,不然他们也要被唐国公府牵连了。
也是从唐国公府被屠之后。
他就叮嘱了长孙无忌千万不要和唐国公府之人有什么联系了。
大业九年,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也就是普通朋友,也没有什么深交。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深交是在高士廉把孙氏许给李世民为妻之后的事情。
“舅舅,舅舅。”
长孙无忌看见高士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于是连忙上前一小步,拉了拉高士廉,叫道。
而在高士廉回过神来的时候。
李敏也刚开始开口说话。
“不妥,不妥。”
“随意抓捕只会让百姓恐慌。”
“还是加派一些兵卒维持城内秩序。”
李敏仔细想了想,觉得不能引起百姓的恐慌,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让百姓恐慌。
不然他没有办法给杨铭交代。
“是!”
幽州将领闻言,连忙拱手说道。
李敏闻言,转头看见幽州将领还站在这里,于是脸色难看的大声喊道。
“你怎么站在这里做什么?”
“本刺史不是让你去查看这几日幽州城有没有什么世族,勋贵之人进入吗?”
“你以为加派一些兵卒维持城内秩序就不需要查看这几日幽州城有没有什么世族,勋贵之人进入吗?”
幽州将领闻言为之一怔,随后连忙拱手说道。
“刺史大人,末将现在就去!”
李敏闻言,脸色难看的说道:“快去,给本刺史查清楚。”
“要是真的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本刺史先斩杀了你。”
此刻李敏是暴怒的。
本来时间就不够调查,这幽州将领还拖延时间,他能不暴怒才怪。
“是!”
幽州将领闻言,连忙拱手说道,随后快速的跑下了城墙。
是的,就是跑下城墙。
哪怕是跑下了城墙,还是跑去前进的。
此刻幽州将领好像完全忘记了战马的存在。
这一幕幸好李敏没有看见,不然他绝对会更加的暴怒的。
而在幽州将领离开之后。
众人也都是沉默不语,这个时候谁还不知道李敏怒了。
谁又愿意这个时候去招惹李敏呢?
众人就这样静静的陪伴着李敏,等待这杨铭的到来。
半时辰之后。
一名将领忽然指着城外,大声喊道。
“刺史大人,来了,大军来了。”
随着这名将领的话音落下。
在场的所有人都向着城外的远方望去。
“不是说是一个时辰吗?”
“为什么半个时辰,大军就抵达幽州城了?”
李敏回头看向几名幽州将领一字一字的说道。
“刺史大人,斥候禀报的应没有错,下官认为应该是三殿下下达了急行军的命令。”
一名幽州将领闻言,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哼!”李敏没有说完冷哼了一声,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现在是迎接杨铭的时候。
“或者是有什么洛阳来的人?”
“查仔细,未必不要放过任何一点消息,而且动作要快。”
“三殿下马上要抵达幽州城了。”
李敏听见幽州将领的话后,脸色瞬间难看起来,于是大声吼道。
要不是长孙无忌提醒,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点。
“刺史大人,如今调查是来不及了,三殿下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就要抵达幽州城了。”
“下官建议彻底清理街道,让所有百姓不要出现在街道上。”
高士廉闻言,思考了一下,随后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李敏可以听明白长孙无忌话中的意思。
他身为长孙无忌的舅舅,怎么可能听不明白长孙无忌话中的意思呢!
此时距离杨铭抵达幽州城已经不足一个时辰。
这么短的时间让幽州将领去调查这几日有没有世族,勋贵之人来幽州城。
以及有没有洛阳之人来幽州城。
这是查不到什么的,还不如彻底清理街道,把百姓约束在家中。
这样就可以杜绝有人刺杀杨铭。
毕竟大街上都是兵卒,刺客什么根本就没有办法躲藏起来。
“宵禁?”
“不妥,这个不妥。”
“这要是让三殿下知晓本刺史在幽州城宵禁,那么三殿下定然会责怪本刺史的。”
“而且朝堂大军进去幽州城也是淡定百姓之心的,把百姓约束在家中,这怎么安定百姓的心。”
“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李敏闻言,微微的摇了摇头,随后开口说道。
杨铭崛起之后,他就调查过杨铭,而且杨铭在辽东做的事情他都清楚。
他知道杨铭是一个爱护百姓的人。
在辽东杨铭对大隋商人是如何的他太清楚了。
他得到过一个消息。
这个消息是说,杨铭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有一些高句丽城池内有大隋商人。
这些大隋商人本以为遇见大军攻城,他们要完了。
可隋军并没有为难他们,甚至还护送他们前往了辽东城。
大隋商人事后也询问过这些隋军,为什么要这样做,毕竟以前这种情况好一点的就是不去理会这些大隋商人。
可从来没有护送,或者护卫过大隋商人。
而隋军的回答是,这是三殿下的命令。
从这一点,李敏就知晓杨铭是一个爱护百姓的人,也是一个内王外霸的皇子。
对外杨铭会采取霸权政策,什么屠城,屠杀都可以,但对内杨铭就是王道政治。
所以李敏是绝对不会同意宵禁的。
“刺史大人,既然不能宵禁,那就在加派一些兵卒维持城内秩序。”
“还有把一些看起来可疑之人先行控制起来。”
“尤其是这几日进入幽州城之人,不管是何身份都先控制起来。”
高士廉闻言,思考了一下,随后再次拱手说道。
他不知道李敏为什么不愿意宵禁,在他看来宵禁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可李敏不愿意,他也不能强求啊!
毕竟如今幽州城,李敏这个幽州刺史才是老大。
哪怕真的有人在幽州城刺杀杨铭,那么第一个倒霉和最倒霉的绝对是李敏。
当然他们这些幽州官员也是要跟着倒霉的。
要知道杨铭在洛阳那次遇刺,可是直接屠杀了唐国公府。
还把唐国公府定义为反贼。
想到这里。
高士廉就庆幸不已。
原本他还准备把外甥女长孙氏许给唐国公府次子,李世民为妻的。
幸好他还没有来及得说,不然他们也要被唐国公府牵连了。
也是从唐国公府被屠之后。
他就叮嘱了长孙无忌千万不要和唐国公府之人有什么联系了。
大业九年,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也就是普通朋友,也没有什么深交。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深交是在高士廉把孙氏许给李世民为妻之后的事情。
“舅舅,舅舅。”
长孙无忌看见高士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于是连忙上前一小步,拉了拉高士廉,叫道。
而在高士廉回过神来的时候。
李敏也刚开始开口说话。
“不妥,不妥。”
“随意抓捕只会让百姓恐慌。”
“还是加派一些兵卒维持城内秩序。”
李敏仔细想了想,觉得不能引起百姓的恐慌,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让百姓恐慌。
不然他没有办法给杨铭交代。
“是!”
幽州将领闻言,连忙拱手说道。
李敏闻言,转头看见幽州将领还站在这里,于是脸色难看的大声喊道。
“你怎么站在这里做什么?”
“本刺史不是让你去查看这几日幽州城有没有什么世族,勋贵之人进入吗?”
“你以为加派一些兵卒维持城内秩序就不需要查看这几日幽州城有没有什么世族,勋贵之人进入吗?”
幽州将领闻言为之一怔,随后连忙拱手说道。
“刺史大人,末将现在就去!”
李敏闻言,脸色难看的说道:“快去,给本刺史查清楚。”
“要是真的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本刺史先斩杀了你。”
此刻李敏是暴怒的。
本来时间就不够调查,这幽州将领还拖延时间,他能不暴怒才怪。
“是!”
幽州将领闻言,连忙拱手说道,随后快速的跑下了城墙。
是的,就是跑下城墙。
哪怕是跑下了城墙,还是跑去前进的。
此刻幽州将领好像完全忘记了战马的存在。
这一幕幸好李敏没有看见,不然他绝对会更加的暴怒的。
而在幽州将领离开之后。
众人也都是沉默不语,这个时候谁还不知道李敏怒了。
谁又愿意这个时候去招惹李敏呢?
众人就这样静静的陪伴着李敏,等待这杨铭的到来。
半时辰之后。
一名将领忽然指着城外,大声喊道。
“刺史大人,来了,大军来了。”
随着这名将领的话音落下。
在场的所有人都向着城外的远方望去。
“不是说是一个时辰吗?”
“为什么半个时辰,大军就抵达幽州城了?”
李敏回头看向几名幽州将领一字一字的说道。
“刺史大人,斥候禀报的应没有错,下官认为应该是三殿下下达了急行军的命令。”
一名幽州将领闻言,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哼!”李敏没有说完冷哼了一声,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现在是迎接杨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