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为我所有-《封神榜上有缘人》

  喝过拜师茶之后,走山客脸上也不再是此前那般冷峻,反倒是多了几分笑容:“原本我以为,你只是机缘巧合来到这里,如今看来,却是那天定的师徒缘分,指引你的到来。”

  说到这里的时候,走山客则是嘆了一口气:“可惜,贫道修行多年,欲要一朝化龙而去,却终究是败给了天命,败给了人劫。

  然则,你既然能度过炼心三关,便说明是一个可造之材,未来,未尝也没有將贫道自轮迴之中,接引而归来的可能。

  今日我渡你来日你渡我,师传徒徒传孙,未来也未尝不可登临仙界,名录天曹。”

  看著面前走山客,拜师之后的宋风,也不再是如此前一般惴惴不安,反倒是好奇的开口问道:“师父,您真的仅仅有一旬时间可活了吗您可是修行了三百年的大修行!

  难道说您三百年的道行,都不能使自己再多活一段时间一旬十日未免有些太短。

  弟子怕承接不了师父您的道统,未来修行之路不顺,丟了祖师的脸面。”

  宋风对於走山客所说的,其曾拜入太清道德天尊门下这件事情,十分坚信。

  世叔曾经说过,像是【掌阐教玉虚元始天尊】这等证就混元的大神通者,冥冥之中,自有灵应。

  凡是念诵尊名者,诸位祖师自有感应,若是寻常修行者出言不逊,自会有灾劫降下。

  这么长时间,天上都没打雷,把自家这便宜师傅劈死,那说明师傅是真有东西的。

  就是十日时间有些太短。

  就算是这十日时间不干別的,只是教导徒弟,怕也是来不及教导太多东西。

  “……逆徒!”宋风一提及这事,走山客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的愤慨:“为师修行三百年来,每日战战兢兢,朝吞霞光,夜饮流泉,每日修行都要掐算时辰。

  生怕自己修行之时,取了太多日精月华,天地造化,使得自身气数不足,引来灾祸。

  修行之道,步步有灾,寸寸有坎,贫道能无病无灾,活过三百多年,哪怕在三山五岳,四海八荒之中,贫道也是小有威名。”

  虽然他口中说著战战兢兢,但走山客在说到,其活了三百多年,无病无灾之时,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傲然。

  “贫道中年悟道,得天尊赐法,自此练就法力,成就陆地仙人,逍遥三山五岳。

  於一百二十五岁大限之时,以求寿壶,求得天命,自此,延续甲子岁月。

  甲子岁过,贫道二次求寿,以至於长生至今,虽仅有三百年法力,却无有灾祸,未遭外劫,可称为逍遥神仙。

  若不是你这逆徒打扰,为师早就已经练就三,成了真正修行有成的仙家了!”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哪怕走山客已经批判了宋风好几次,此刻提到这件事情,也是不由得肝火大盛。

  “若不是你这逆徒身上带著缘分,当晚,为师便已经將你一掌劈死,送去黄泉路上了。

  真以为那百年灵丹,是什么大路货色不成那可是贫道於蛇山,捉蛇炼药,添柴加薪,熔炼百载,方成的龙胆大力丸。

  虽然我太清一脉注重缘分,但心性亦是重中之重,所以,为师这才让你去那九曲盘桓洞之中,將那异蛇捉来。

  能过九曲盘桓洞炼心三关,便说明,真的与我太清一脉有缘,我等师徒之缘,坚不可摧。

  至於你那世叔所说的,无有仙缘,那更是无稽之谈,区区未入仙道者,有何面目,评判別人有无仙缘”

  走山客似乎有些火大,话语之间,就连姜子牙,也是丝毫不放过。

  看著走山客火光大盛的样子,宋风则是低著头,静静的等著他发泄邪火,等到他不再开口之时,这才继续说道:“师父您看,要不咱们先想办法救人”

  听到了宋风如此说,走山客点了点头,火气似乎是降下来了一些:“救人之事,为师心中自有盘算,你且回去想办法,將那七十二位宫女的髮丝,各取十根来。

  贫道要在此开坛炼宝,你且记住,这髮丝之事,必要在三日之內完成,时间过了,便取之无用了!”

  说完之后,走山客从宋风的手中,將那一蛇之皮取了过来,將之拉长,截成三段,压在了那法坛前的铜炉下。

  “那师父,我现在就去办!”听到三日之期,宋风心中一震,连忙打算回去。

  虽然人暂时救不出来,但是,想办法多些钱財,取些髮丝回来,亦不是什么难事,宋家庄別的东西不多,金银钱財还是管够的。

  “……且慢!”就在宋风转身离去之时,走山客则是笑眯眯的將目光看向了宋风:“把你口袋之中的东西留下。”

  听到了这话,宋风微微一僵,紧接,著小心翼翼的掏出来了那藏好了的手链,苦著脸开口说道:“师父,这手链是我家邻居姐姐送我的记念之物,您没必要连这都抢吧”

  从宋风手中接过手链,走山客则是双目无神一般的,轻声呢吶道:“……此物是贫道亲手所作,如何能与贫道无关”

  “啊”听到这呢吶一般的话语,宋风惊奇的睁大了双眼:“这东西是您的”

  看著宋风这一脸惊奇,就好像是发现了大新闻的样子,走山客回过神来,摆了摆大袖:“勿要在此多言,速速下山去吧!”

  看著走山客转身离去,没有將手链拿走,宋风则是心中一松,紧接著,却有一股好奇之感。

  看著手上的手链,宋风压住好奇,隨后將自己的雕弓,从树枝上取下来,掛在身上。

  捡起齐眉棍,一步一步向著佘山之下走去,大踏步行,走比之来时不知快了多少倍。

  就在宋风离去之时。

  那走山客盘坐在了明黄色的蒲团上,就这样怔怔的看著宋风离去的背影:“……燕儿,你若是知晓我大道未成,不知你还会不会赞同我去求道”

  一路穿山越岭,来时的路,虽说早已记不清,但出山却十分简单。

  带著齐眉棍走到山下,宋风仅仅只是行走的速度,便不逊马匹分毫。

  一边大步行走著,宋风一边思考著如何把髮丝取出来这件事情:“宫中採买宫人与父亲有故,若是塞些银钱,怕是能想办法从后宫中,想办法將髮丝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