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王爷是个托儿-《锦鲤王妃很任性》

  “陆公子所言差矣,富贵叔只是我的员工,我们是平等的雇佣关系,不存在主子不主子的。”身后喻心冷不丁说道。

  “小大夫果然没规矩,偷听我跟表弟讲话。”陆信衡被点破了也不窘迫。

  “你声音大的整个骡马市都听得清,我犯的着偷听?”喻心立马回怼。

  “好吧,此役是你胜出。”陆信衡也不过多纠缠,因为表弟的冷眼又射向了他。

  哼,傻表弟就会向着小大夫。

  下一步是买马车,这马车比马还贵,喻心也不敢选装饰奢华的,比如那种有特制木格,可以放食盒炭火盆等的就算了,就买最普通的,饶是如此还花销白银二十八两,真是把她心疼坏了。

  得亏有陆信衡给的那二百两饭钱托底,要不得花家中存款了。

  她有些后悔这么早买马车,不可否认有虚荣心的成分在,虽然主要是为了方便进出。

  古代的一辆马车走在街上是很吸睛的,其地位就相当于现代马路上出现一辆玛莎拉蒂。

  算了,买都买了,早晚都得买,早买早享受,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

  终于配置齐了,喻心一看天色不早,今天回去的话恐怕会很晚,便商量陆信衡,要不留宿县城一晚?

  陆信衡无所谓,只要给他在酒楼做顿晚饭就行,他已经选好了做饭的地方,品鲜阁酒楼,那酒楼后面连带着客栈,吃完正好睡,都不用饭后百步走。

  行吧,你开心就好。

  喻心让董富贵直接把马和车送过去,先让马儿吃上草。

  景忱看眼陆信衡,陆信衡迟疑下解下腰牌,“拿这个去,顺道说晚上酒楼不接客,让他们准备好食材,我们自己有厨子。”

  董富贵点头哈腰的走了。

  喻心暗暗称奇,这该是陆家或浥王府的产业吧,要不陆公子这么牛气?

  还有,她刚才让董富贵走的时候暗示了下两位公子哥,你们也可以去歇息了,我们要去办我们女人的事了, 这俩人就跟没听懂一样,只舍得让董富贵拿走了腰牌。

  那你就跟着吧!俩人直接来闹市口摆上摊,卖指甲刀套装,另外她俩还得候着武河书院下了学,去找叶子恒。

  摊位很简陋,摆一块麻布,放上打开的木盒,亮出修甲七件套就没别的了。

  玉芬问喻心:“卖多少钱一盒?”

  “你猜。”

  玉芬狠狠心:“十五文?”

  “二两。”

  玉芬差点蹲坐在地上。

  喻心冲几个大男人抱拳:“各位,你们去闲逛几圈吧,咱也不能老相跟着不是?”

  景忱不想走,被陆信衡硬拖走了,看女人摆摊干嘛,一个摊全卖了都不值几个银子。

  他们转一圈回来时,正有一个华服少妇带着丫鬟在喻心这里问东问西。

  喻心回答的很有耐心,一点点给她展示用法。

  毕竟是大家都没见过的东西,得好好讲解一番,做好售前服务。

  那少妇犹豫不决,这东西确实是肉眼可见的便利,只是没用过,买回去会不会被婆婆嫌弃买贵了……

  “咦,这是什么新奇物件?”陆信衡挤上来大声问道,还朝喻心眨眨眼睛。

  喻心明白了,陆公子这是要当托。

  她赶紧详细介绍一遍,说这是自己的新发明,如何如何使用,及为何定价二两,因为实在煞费心血,是自己熬夜拿图纸一点点画出样式来,又请匠人们高价打造的精细物件。

  陆信衡拿起那指甲钳对着太阳瞅瞅,“好物件,也没几个钱,我来一套。”

  说罢扔下二两银子扬长而去。

  兆九七星刚要跟上他走,却见自家主子还杵着不动,登时不知走还是不走了。

  那妇人:“要不我也……唉可是——”

  “剩下的我全要了。”另一名托及时上场,景小王爷蹲下身,直接把剩下的四套往自己身边拿。

  “唉你等等,是我先来的!”那妇人一看有人抢她相中的东西,本来心里还敲小鼓觉得太贵,这下好,贵的也没了。

  摊位上只剩下一盒了,景忱抬头看眼妇人,那意思是你要就赶紧拿,要不我就拿走了。

  那妇人生怕他反悔般,一把拿起那木盒子,扔下二两银子带着丫鬟急急走了。

  喻心捂着眼睛吃吃的笑,一个冷面人做托,似乎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景忱也跟着笑,他身侧的兆九非常无语,堂堂浥王爷,为了二两银子一套的物件屈尊降贵来做托,陆公子知道了还不得笑的肚子疼?

  陆信衡很快回来,定睛一瞧果然少了一套,很是得意的自夸:“小爷我有功吧,今晚的第一碗饭是不是该端给我了?”

  喻心横他一眼,“今晚炒菜,大家一起吃,没有第一碗之说。”

  陆信衡:“……你就这么对待有功之臣?”

  喻心哼一声,天色不早了,收摊。

  她的目标就是卖出去一套,县里的达官贵人们不缺钱,缺新鲜刺激的玩意儿,只要有人买了,其他人很快还会再找她的。

  兆九很无言的盯着不明所以的陆信衡,陆公子您是开了个好头,但真正的托和有功之臣,是我们主子好吗?

  喻心和玉芬要去武河书院看叶子恒,坚决不让陆信衡和景忱等跟着了,书院的夫子们都火眼金睛,一下认出这俩人的身份来,她们还办不办事了?

  陆信衡很不服气的硬拉着景忱回品鲜阁,小爷我们还不乐意伺候了呢!

  喻心时间掌握的正合适,她们叩响书院大门时,正是学生们下学的时候,好多衣着富贵的半大孩子从大门中走出,看她们两眼后上了自家轿辇,回家吃饭睡觉。

  叶子恒是乡下来的,自然没法日日走读回家,只能住在书院的寝庐中,不过住书院也有很大的好处,可以有更多时间温书,不明白的还可以直接去问夫子,夫子也是住在这里的。

  叶子恒见了她们大喜,怎么都想不到两位姐姐会来看她。

  不客气的说,他们乡下孩子的姐姐,一年到头都出不了村子一次。

  玉芬把手中的棉被递给他叮嘱道:“天冷了,寝庐没炭火,要及时换上厚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