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书贤饶有兴致地回过头,他倒想看看,他们能发现他什么物件。
仵作说完,亮出物证来。
红樱玉扣。
仵作道:“曾有人亲眼见你佩戴过此玉扣。如今出现在案发现场,可谓铁证如山。”
顾书贤看着那玉扣,久久回不过神。
当初他还在镇国公门下当差时,镇国公苏青岩亲口承诺将他的小女儿苏明月许配给他。
红樱玉扣是镇国公亲手交给他的,一共两枚,一枚给他,另外一枚给了苏明月。
寓意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为什么?属于苏明月的那枚,会突然出现在衙门里?
难道是苏明月杀了人?
如果是她,那么全部的线索都解释得通了。
镖是他教会她的,镖的制作方式,也是他教的。红樱,也只有她有。
她断不会污蔑他,那么这件事就只有一个可能性,是她杀了人,恰好阴差阳错地被昏官算到了他头上。
可她为什么要杀人呢?
失去联络的这一年,她完全不知她的去向何处,更不知道她过得如何。
“顾书贤,你还有何话说?”县令问他。
似乎随时做好了要让他立马签字画押的准备。
顾书贤回答道:“可否让我看看死者的伤口?”
县令朝仵作示意了个眼色,仵作撩开死者身上的白布。
死者刘某,看体型是个脑满肥肠的猥琐中年大叔。看伤口,飞镖正向入胸口三寸七分。从角度来说,明显是被人打压进去的,而不是远距离飞射进去的。
“不是我。”他说。
县令威目圆瞪:“证据呢?”
顾书贤道:“解开我的手,我给你证据。”
衙役征得县令同意后,将他手上的镣锁打开。
“给我一只镖。”顾书贤要求道。
“你要做什么?”县令问。
顾书贤不慌不忙地回答:“给你们验证,不是我。”
“给他!”县令吩咐。
仵作将镖递到他手里。
他执镖轻轻那么一丢,飞镖“嘟”一声,稳稳嵌到了衙门大厅的立柱上。
“看见了吗?我使镖是用掷的,死者身上的镖是被人当做刀子一般扎进去的。”
县令摸了摸小胡须:“单凭这个也不能证实,不是你杀的。说不定你杀他时,就是将镖当成刀使呢?”
顾书贤不屑道:“那这个,能证实了么?”
他从衣服里掏出了一块一模一样的红樱玉坠。
“我的玉还在,那你们手里的那一枚就不是我的。”他不紧不慢地说。
仵作和县令皆是一惊。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没了主意。
县令摸着胡子,思考了半天,才道:“既然不是你杀的,那就一定是苏明月杀的。把苏明月带上来。”
这个熟悉的名字,惹得顾书贤好一番感慨。
是她么?
曾经占去他心一大半位置的那个她?
苏明月被衙役带了上来。
她身穿麻衣,原本细腻白皙的脸上,挂着几许憔悴。
真的是她!
顾书贤既震惊又痛心。
她怎么会变成如今这幅样子,还披麻戴孝。
难道,是镇国公……
不敢想象。
苏明月看见顾书贤时,目光多逗留了片刻,但丝毫没有要跟他相认的意思。
“民妇苏明月,拜见县令大人。”她双膝跪下,朝县令行了个礼。
民妇二字,无疑又让顾书贤为之一颤。
她嫁人了?
县令喝道:“民妇苏明月,快快如实招来,你相公刘达是不是你杀的?”
堂子上躺着的那个脑满肥肠的死人,是她的丈夫?
怎么会?
顾书贤心里忽然升腾起不知如何形容的悲伤。
曾经和她一起论琴煮茶的日子,跃然眼前。
从前的她,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无所不会,断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民妇未杀过先夫,还请大人明查。”她矢口否认。
容貌虽略有憔悴,但她那份气质倒是还在的。
顾书贤方才的怀疑在见到她的那一刻,心里已经有所判断。
刘达,是她杀的,具体什么原因,他尚且不知道。
但镖和手法,一定错不了。
苏明月不比凌萧萧,天生好力道。
她小时候体弱多病,力量连常人都及不上。
他教了她许久,她都学不会飞镖,她曾玩笑说:若她真遇上危险,就用镖扎死对方。
他还笑话她:“那你还不如直接使匕首。”
当时她说:“匕首哪有镖这么轻便,容易携带。”
这时,县令开始了他的问供。
“你丈夫常常打你是与不是?”
苏明月毫不含糊地答:“是!”
接着她撩起双手袖子,将手臂展示在众人眼前。
“这些,都是他打的。”
顾书贤再次将目光扫向她。
她那微微颤抖的双手上,红痕遍布。麻衣破损出,露出的肌肤,全都是不完整的。
他的心似被人灌了满罐子的柠檬水,又酸又涩。
这一年,她过得不好,很不好!
怜惜夹杂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汹涌而来,将顾书贤的心冲击了一波又一波。
他想救她。
他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将他心中的判断说出来。
县令又道:“定是你不勘辱没,所以杀了他以泻你心头之恨对么。”
苏明月还是不承认,辩驳道:“不是我杀的,他出事那日,我和隔壁二婶在河边浣衣,回来他就那样了。你们不信,可以传二婶子问话。”
县令撸了撸嘴,说:“那块红樱玉坠是不是你的?”
她侧目瞟了一眼,回答说:“不是!”
可能一时间县令也不知该如何判,就吩咐衙役说:“天色已晚,将他两人都关进地牢,择日传来二婶子再审。”
——
晚上,地牢。
昏暗的烛火晃晃悠悠,潮湿阴冷的空气中夹杂着霉变的味道。
拥挤局促的县城小地牢里,总共就四间牢房,女牢一间,男牢三间,中间没有任何隔断。
顾书贤被带安排到苏明月隔壁的那间。
可能是刚刚过了秋忙,秋后该问斩的都问斩了,该流放的都流放了,牢房里就只有稀稀拉拉三四个人。
等衙役们都出去了,顾书贤才开始找苏明月说话。
“明月,你为何会在四角镇?”他问。
苏明月警惕地扫了一圈四周,确认衙役都走了,其他牢友也不认识她之后,这才放下戒备。
一瞬间,她眼睛里盈满了泪花。
“书贤哥哥,救我!”
仵作说完,亮出物证来。
红樱玉扣。
仵作道:“曾有人亲眼见你佩戴过此玉扣。如今出现在案发现场,可谓铁证如山。”
顾书贤看着那玉扣,久久回不过神。
当初他还在镇国公门下当差时,镇国公苏青岩亲口承诺将他的小女儿苏明月许配给他。
红樱玉扣是镇国公亲手交给他的,一共两枚,一枚给他,另外一枚给了苏明月。
寓意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为什么?属于苏明月的那枚,会突然出现在衙门里?
难道是苏明月杀了人?
如果是她,那么全部的线索都解释得通了。
镖是他教会她的,镖的制作方式,也是他教的。红樱,也只有她有。
她断不会污蔑他,那么这件事就只有一个可能性,是她杀了人,恰好阴差阳错地被昏官算到了他头上。
可她为什么要杀人呢?
失去联络的这一年,她完全不知她的去向何处,更不知道她过得如何。
“顾书贤,你还有何话说?”县令问他。
似乎随时做好了要让他立马签字画押的准备。
顾书贤回答道:“可否让我看看死者的伤口?”
县令朝仵作示意了个眼色,仵作撩开死者身上的白布。
死者刘某,看体型是个脑满肥肠的猥琐中年大叔。看伤口,飞镖正向入胸口三寸七分。从角度来说,明显是被人打压进去的,而不是远距离飞射进去的。
“不是我。”他说。
县令威目圆瞪:“证据呢?”
顾书贤道:“解开我的手,我给你证据。”
衙役征得县令同意后,将他手上的镣锁打开。
“给我一只镖。”顾书贤要求道。
“你要做什么?”县令问。
顾书贤不慌不忙地回答:“给你们验证,不是我。”
“给他!”县令吩咐。
仵作将镖递到他手里。
他执镖轻轻那么一丢,飞镖“嘟”一声,稳稳嵌到了衙门大厅的立柱上。
“看见了吗?我使镖是用掷的,死者身上的镖是被人当做刀子一般扎进去的。”
县令摸了摸小胡须:“单凭这个也不能证实,不是你杀的。说不定你杀他时,就是将镖当成刀使呢?”
顾书贤不屑道:“那这个,能证实了么?”
他从衣服里掏出了一块一模一样的红樱玉坠。
“我的玉还在,那你们手里的那一枚就不是我的。”他不紧不慢地说。
仵作和县令皆是一惊。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没了主意。
县令摸着胡子,思考了半天,才道:“既然不是你杀的,那就一定是苏明月杀的。把苏明月带上来。”
这个熟悉的名字,惹得顾书贤好一番感慨。
是她么?
曾经占去他心一大半位置的那个她?
苏明月被衙役带了上来。
她身穿麻衣,原本细腻白皙的脸上,挂着几许憔悴。
真的是她!
顾书贤既震惊又痛心。
她怎么会变成如今这幅样子,还披麻戴孝。
难道,是镇国公……
不敢想象。
苏明月看见顾书贤时,目光多逗留了片刻,但丝毫没有要跟他相认的意思。
“民妇苏明月,拜见县令大人。”她双膝跪下,朝县令行了个礼。
民妇二字,无疑又让顾书贤为之一颤。
她嫁人了?
县令喝道:“民妇苏明月,快快如实招来,你相公刘达是不是你杀的?”
堂子上躺着的那个脑满肥肠的死人,是她的丈夫?
怎么会?
顾书贤心里忽然升腾起不知如何形容的悲伤。
曾经和她一起论琴煮茶的日子,跃然眼前。
从前的她,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无所不会,断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民妇未杀过先夫,还请大人明查。”她矢口否认。
容貌虽略有憔悴,但她那份气质倒是还在的。
顾书贤方才的怀疑在见到她的那一刻,心里已经有所判断。
刘达,是她杀的,具体什么原因,他尚且不知道。
但镖和手法,一定错不了。
苏明月不比凌萧萧,天生好力道。
她小时候体弱多病,力量连常人都及不上。
他教了她许久,她都学不会飞镖,她曾玩笑说:若她真遇上危险,就用镖扎死对方。
他还笑话她:“那你还不如直接使匕首。”
当时她说:“匕首哪有镖这么轻便,容易携带。”
这时,县令开始了他的问供。
“你丈夫常常打你是与不是?”
苏明月毫不含糊地答:“是!”
接着她撩起双手袖子,将手臂展示在众人眼前。
“这些,都是他打的。”
顾书贤再次将目光扫向她。
她那微微颤抖的双手上,红痕遍布。麻衣破损出,露出的肌肤,全都是不完整的。
他的心似被人灌了满罐子的柠檬水,又酸又涩。
这一年,她过得不好,很不好!
怜惜夹杂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汹涌而来,将顾书贤的心冲击了一波又一波。
他想救她。
他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将他心中的判断说出来。
县令又道:“定是你不勘辱没,所以杀了他以泻你心头之恨对么。”
苏明月还是不承认,辩驳道:“不是我杀的,他出事那日,我和隔壁二婶在河边浣衣,回来他就那样了。你们不信,可以传二婶子问话。”
县令撸了撸嘴,说:“那块红樱玉坠是不是你的?”
她侧目瞟了一眼,回答说:“不是!”
可能一时间县令也不知该如何判,就吩咐衙役说:“天色已晚,将他两人都关进地牢,择日传来二婶子再审。”
——
晚上,地牢。
昏暗的烛火晃晃悠悠,潮湿阴冷的空气中夹杂着霉变的味道。
拥挤局促的县城小地牢里,总共就四间牢房,女牢一间,男牢三间,中间没有任何隔断。
顾书贤被带安排到苏明月隔壁的那间。
可能是刚刚过了秋忙,秋后该问斩的都问斩了,该流放的都流放了,牢房里就只有稀稀拉拉三四个人。
等衙役们都出去了,顾书贤才开始找苏明月说话。
“明月,你为何会在四角镇?”他问。
苏明月警惕地扫了一圈四周,确认衙役都走了,其他牢友也不认识她之后,这才放下戒备。
一瞬间,她眼睛里盈满了泪花。
“书贤哥哥,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