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宣不知道宋郎之说的“沁香园”是什么地方。
不过看薛贵妃好像有些紧张,难道是她那晚差点被暗杀的园子?
御书房内众人都没有声音,都在等着薛贵妃回话。
薛贵妃挤出来一抹笑容,说:“陛下您忘了,那沁香园可是陛下您专门给皇后娘娘辟出来的地方。”
“臣妾别说是喊若儿进宫了,就算是自己,也不会轻易去沁香园打扰了皇后娘娘的清净啊。”
宋郎之轻轻一笑,说:“这朕怎么可能会忘,只不过,哎,到这个时节了,想必沁香园里的百花都来了吧?”
薛贵妃保持着原有的笑容,甜甜的嗓音说:“陛下这就问错人了,臣妾可一次都没有去过沁香园观赏,别说百花了,连个花骨朵儿臣妾也不知道开没开啊。”
薛贵妃的嗓音有点娇气的味道,听上去倒是像有些羡慕冯皇后一样,惹了宋郎之一笑。
宋郎之说:“你啊,皇后是个好说话的,贵妃要是想去,皇后怎么可能不让你去观赏,反倒在这里跟朕说来了。”
宋郎之转头问林妙宣:“对了林姑娘,朕听说宫宴那日皇后邀请林姑娘叙话,可是去了沁香园?”
“沁香园的夜景也可谓是一绝。”
林妙宣看了一眼坦然自若的赵临安,深呼吸一口气,再回话。
“回陛下,宫宴那晚,确实有个自称是皇后娘娘宫中的宫女邀请民女前去皇后娘娘宫中。”
“但民女并未见到皇后娘娘,被宫女带着去到了一处湖泊观赏了一会景致之后,深感夜风实在凉人,也找不到其他监官宫女,就自行离开了。”
“此后几天,因为民女的身份受限,也一直没有机会向皇后娘娘说明此事,望陛下恕罪。”
“哦?朕听说以后以为是皇后娘娘对林姑娘青睐有加,想要叙叙旧,原来其中竟然是此种情况。”
“皇后也没有和朕提起过,朕还当真是不知道,也就谈不上什么罪不罪的了,林姑娘不必介怀,回头去找皇后好好说说,皇后是最温柔不过的,自然不会怪罪林姑娘。”
林妙宣说:“民女多谢陛下体恤。”
“只不过……”林妙宣眼珠子一转,接着说,“民女从未和宫中娘娘交往过,万般规矩都不懂,不敢轻易去找皇后娘娘,唯恐冲撞了娘娘。”
林妙宣抬头,笑着看向薛贵妃,说:“民女见贵妃娘娘也是亲切得紧,借此机会斗胆向贵妃娘娘请教一番。”
“不知贵妃娘娘知道皇后娘娘叫民女,所谓何事?民女也好有个准备。”
薛贵妃觉得林妙宣这话是故意对她说的!
林妙宣宫宴那晚到底去了哪里,叫没见着皇后娘娘,经历了什么,薛贵妃心里当然是一清二楚的。
毕竟是她一手策划的。
可现在林妙宣当着宋郎之和赵临安的面,公然地问她这种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林妙宣已经知道是她安排的宫女了吗?
薛贵妃想了想,笑着说:“林姑娘这话可问错人了,叫林姑娘去的是皇后娘娘,本宫怎么会知道皇后娘娘的心思呢?”
“是嘛?”林妙宣眨了眨眼睛,说,“贵妃娘娘恕罪,民女并不知宫中娘娘相处之道。”
“以为贵妃娘娘位高,仅次于皇后娘娘,定与皇后娘娘相处甚密,兴许知道皇后娘娘叫民女的意思。”
“不想竟然是民女想当然了,冒犯之处,望贵妃娘娘恕罪。”
说完,林妙宣还福身向薛贵妃行礼,模样恭敬又有些不安。
凡是洛城的人,都知道国朝皇后娘娘最是不争不抢的,反而是薛贵妃娘娘占尽了皇帝的宠爱,长年盛宠不衰。
连皇后娘娘都不能随意进出的御书房,贵妃娘娘却能时常跟着陛下一起研墨作画,恩宠可想而知。
就不论这一些,单单想一想妃嫔之间就不会有什么“甚密”的真相处。
薛贵妃这下是真的感受到了林妙宣对自己的针对,随后干笑了两声,说:“无事。”
“多谢贵妃娘娘宽怀!”
林妙宣坐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她现在自己确定了,就是薛贵妃对她下的手,否则绝对不会是这种反应。
想来薛贵妃这下也知道了她的意图,暗里斗争算什么本事。
把对方都挑到明面上来,才好看啊!
只不过,这一切势必会牵扯到赵临安,毕竟是赵临安冒了风险救了她。
林妙宣转头看了一眼赵临安,赵临安觉察到了,微微转头看向林妙宣,没有微笑,而是挑了一下剑眉。
这是“万事安心”的意思?
林妙宣赶紧坐直了身子,心里惊了一下,她怎么好像看懂了赵临安的表情一样。
赵临安望着林妙宣,没看到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鬓前一缕飘扬的碎发,而是看见了满头的青丝往一个方向拧进了木簪里。
赵临安感觉现在林妙宣的发髻更松散了,有一种将小脑袋罩了起来的感觉,显得原本就纤细的人儿小小的。
但是现在场合不适合,赵临安咽了一口口水,忍住了想要去扶林妙宣发髻的冲动。
接下来还是宋郎之开口,对林妙宣说:“林姑娘,你可知此次朕叫你来所谓何事?”
“回陛下,民女不知。”
宋郎之哈哈一笑,说:“无事,猜一猜。”
林妙宣眼睛转了一圈,微笑着对宋郎之说:“民女斗胆,陛下难道是有何事要赏赐民女吗?”
宋郎之接着说:“那要不林姑娘再猜一猜,朕是因何要赏赐于你,赏赐些什么。”
害,你还上瘾了?你咋不猜一猜我到底想不想猜一猜你说的猜一猜呢?
林妙宣心里无语,面上还是含着笑意,说:“民女不敢妄言。毕竟能得到陛下的赏赐,就已经是民女几时修来的福气了。”
可她并不想要这福气!
宋郎之笑了,说:“太后确实是喜欢林姑娘的刺绣,不过这福气不是林家几世修来的,而是林姑娘的父亲林大人修来的。”
林妙宣听宋郎之提到了她父亲,微微皱了皱眉头,不明白宋郎之要做什么。
“民女不知,请陛下明示!”
宋郎之坐在靠椅上,笑着对林妙宣说:“今早,太后专门过来与朕谈及林姑娘。”
“说到林姑娘之父林志,为国朝前户部尚书,位高有望。”
“如今其女久自居底下,仍能自立自强,不仅容貌上乘,还能赡养亲母,才艺超群,实属难得。”
“当封以赏赐,以示嘉奖。”
“林姑娘,以为如何?”
林妙宣知道太后有些喜欢自己,但是能专门为了自己和皇帝要封赏,这其中情意,绝非一个孔雁老嬷嬷能架起来的。
如果宋郎之认可了太后的话,也不会来问她以为如何,怕是连她父亲都只是一个托辞。
林妙宣赶紧福身,恭敬地说:“回陛下,民女惶恐。”
“民女无才无德,无功无劳,万万不敢受陛下赏赐。”
“再说,数年过去,民女就是因为父亲的缘故而得到了封赏,那按理也应该先封赏于民女的父亲而非民女。”
“民女斗胆恳请陛下,封明民女的父亲,以圆民女母女十年来的心愿。”
她今天光这一会,都斗了多少个胆子了。
可宋郎之一点也不买账,哈哈一笑,说:“林姑娘,林大人所过已十年,当下的人应该着眼于当下的事情才对。”
“朕意已决,擢封林志之女林妙宣为县主,封号长乐。”
不过看薛贵妃好像有些紧张,难道是她那晚差点被暗杀的园子?
御书房内众人都没有声音,都在等着薛贵妃回话。
薛贵妃挤出来一抹笑容,说:“陛下您忘了,那沁香园可是陛下您专门给皇后娘娘辟出来的地方。”
“臣妾别说是喊若儿进宫了,就算是自己,也不会轻易去沁香园打扰了皇后娘娘的清净啊。”
宋郎之轻轻一笑,说:“这朕怎么可能会忘,只不过,哎,到这个时节了,想必沁香园里的百花都来了吧?”
薛贵妃保持着原有的笑容,甜甜的嗓音说:“陛下这就问错人了,臣妾可一次都没有去过沁香园观赏,别说百花了,连个花骨朵儿臣妾也不知道开没开啊。”
薛贵妃的嗓音有点娇气的味道,听上去倒是像有些羡慕冯皇后一样,惹了宋郎之一笑。
宋郎之说:“你啊,皇后是个好说话的,贵妃要是想去,皇后怎么可能不让你去观赏,反倒在这里跟朕说来了。”
宋郎之转头问林妙宣:“对了林姑娘,朕听说宫宴那日皇后邀请林姑娘叙话,可是去了沁香园?”
“沁香园的夜景也可谓是一绝。”
林妙宣看了一眼坦然自若的赵临安,深呼吸一口气,再回话。
“回陛下,宫宴那晚,确实有个自称是皇后娘娘宫中的宫女邀请民女前去皇后娘娘宫中。”
“但民女并未见到皇后娘娘,被宫女带着去到了一处湖泊观赏了一会景致之后,深感夜风实在凉人,也找不到其他监官宫女,就自行离开了。”
“此后几天,因为民女的身份受限,也一直没有机会向皇后娘娘说明此事,望陛下恕罪。”
“哦?朕听说以后以为是皇后娘娘对林姑娘青睐有加,想要叙叙旧,原来其中竟然是此种情况。”
“皇后也没有和朕提起过,朕还当真是不知道,也就谈不上什么罪不罪的了,林姑娘不必介怀,回头去找皇后好好说说,皇后是最温柔不过的,自然不会怪罪林姑娘。”
林妙宣说:“民女多谢陛下体恤。”
“只不过……”林妙宣眼珠子一转,接着说,“民女从未和宫中娘娘交往过,万般规矩都不懂,不敢轻易去找皇后娘娘,唯恐冲撞了娘娘。”
林妙宣抬头,笑着看向薛贵妃,说:“民女见贵妃娘娘也是亲切得紧,借此机会斗胆向贵妃娘娘请教一番。”
“不知贵妃娘娘知道皇后娘娘叫民女,所谓何事?民女也好有个准备。”
薛贵妃觉得林妙宣这话是故意对她说的!
林妙宣宫宴那晚到底去了哪里,叫没见着皇后娘娘,经历了什么,薛贵妃心里当然是一清二楚的。
毕竟是她一手策划的。
可现在林妙宣当着宋郎之和赵临安的面,公然地问她这种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林妙宣已经知道是她安排的宫女了吗?
薛贵妃想了想,笑着说:“林姑娘这话可问错人了,叫林姑娘去的是皇后娘娘,本宫怎么会知道皇后娘娘的心思呢?”
“是嘛?”林妙宣眨了眨眼睛,说,“贵妃娘娘恕罪,民女并不知宫中娘娘相处之道。”
“以为贵妃娘娘位高,仅次于皇后娘娘,定与皇后娘娘相处甚密,兴许知道皇后娘娘叫民女的意思。”
“不想竟然是民女想当然了,冒犯之处,望贵妃娘娘恕罪。”
说完,林妙宣还福身向薛贵妃行礼,模样恭敬又有些不安。
凡是洛城的人,都知道国朝皇后娘娘最是不争不抢的,反而是薛贵妃娘娘占尽了皇帝的宠爱,长年盛宠不衰。
连皇后娘娘都不能随意进出的御书房,贵妃娘娘却能时常跟着陛下一起研墨作画,恩宠可想而知。
就不论这一些,单单想一想妃嫔之间就不会有什么“甚密”的真相处。
薛贵妃这下是真的感受到了林妙宣对自己的针对,随后干笑了两声,说:“无事。”
“多谢贵妃娘娘宽怀!”
林妙宣坐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她现在自己确定了,就是薛贵妃对她下的手,否则绝对不会是这种反应。
想来薛贵妃这下也知道了她的意图,暗里斗争算什么本事。
把对方都挑到明面上来,才好看啊!
只不过,这一切势必会牵扯到赵临安,毕竟是赵临安冒了风险救了她。
林妙宣转头看了一眼赵临安,赵临安觉察到了,微微转头看向林妙宣,没有微笑,而是挑了一下剑眉。
这是“万事安心”的意思?
林妙宣赶紧坐直了身子,心里惊了一下,她怎么好像看懂了赵临安的表情一样。
赵临安望着林妙宣,没看到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鬓前一缕飘扬的碎发,而是看见了满头的青丝往一个方向拧进了木簪里。
赵临安感觉现在林妙宣的发髻更松散了,有一种将小脑袋罩了起来的感觉,显得原本就纤细的人儿小小的。
但是现在场合不适合,赵临安咽了一口口水,忍住了想要去扶林妙宣发髻的冲动。
接下来还是宋郎之开口,对林妙宣说:“林姑娘,你可知此次朕叫你来所谓何事?”
“回陛下,民女不知。”
宋郎之哈哈一笑,说:“无事,猜一猜。”
林妙宣眼睛转了一圈,微笑着对宋郎之说:“民女斗胆,陛下难道是有何事要赏赐民女吗?”
宋郎之接着说:“那要不林姑娘再猜一猜,朕是因何要赏赐于你,赏赐些什么。”
害,你还上瘾了?你咋不猜一猜我到底想不想猜一猜你说的猜一猜呢?
林妙宣心里无语,面上还是含着笑意,说:“民女不敢妄言。毕竟能得到陛下的赏赐,就已经是民女几时修来的福气了。”
可她并不想要这福气!
宋郎之笑了,说:“太后确实是喜欢林姑娘的刺绣,不过这福气不是林家几世修来的,而是林姑娘的父亲林大人修来的。”
林妙宣听宋郎之提到了她父亲,微微皱了皱眉头,不明白宋郎之要做什么。
“民女不知,请陛下明示!”
宋郎之坐在靠椅上,笑着对林妙宣说:“今早,太后专门过来与朕谈及林姑娘。”
“说到林姑娘之父林志,为国朝前户部尚书,位高有望。”
“如今其女久自居底下,仍能自立自强,不仅容貌上乘,还能赡养亲母,才艺超群,实属难得。”
“当封以赏赐,以示嘉奖。”
“林姑娘,以为如何?”
林妙宣知道太后有些喜欢自己,但是能专门为了自己和皇帝要封赏,这其中情意,绝非一个孔雁老嬷嬷能架起来的。
如果宋郎之认可了太后的话,也不会来问她以为如何,怕是连她父亲都只是一个托辞。
林妙宣赶紧福身,恭敬地说:“回陛下,民女惶恐。”
“民女无才无德,无功无劳,万万不敢受陛下赏赐。”
“再说,数年过去,民女就是因为父亲的缘故而得到了封赏,那按理也应该先封赏于民女的父亲而非民女。”
“民女斗胆恳请陛下,封明民女的父亲,以圆民女母女十年来的心愿。”
她今天光这一会,都斗了多少个胆子了。
可宋郎之一点也不买账,哈哈一笑,说:“林姑娘,林大人所过已十年,当下的人应该着眼于当下的事情才对。”
“朕意已决,擢封林志之女林妙宣为县主,封号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