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让林息把林妙宣带上前来,这完全也出乎了林妙宣的意料,可这是一件好事,天大的好事。
显然太后一定是认识她爹爹和娘亲的人,如果能得到太后的赏识,往后不光在洛城容易立足,而且还可以想办法以太后为突破口查清当年的真相。
林妙宣这样想着,随着林息嬷嬷走上前,恭敬地给太后行礼:“民女林妙宣给太后娘娘见礼。”
“好好好。”太后看向现在面前的林妙宣,气质淡雅,举止温婉大方,一身浅色的衣衫衬托得年轻的女子如花儿一般的娇美可人。
太后看着林妙宣的面色,伸出手去。林妙宣想着方才的情景,也将自己的手递到了太后的手心里。
太后捏着手里细软的小手,装作不经意地撩起了一点林妙宣的衣袖,一个浑身荧白通透,中间有一条鲜红的玉血横穿的手镯就印去了眼帘。
真的是这个姑娘!
太后对于十多年前有一次安然从域北回洛城看望她时说的话本是不太信的。
安然说她在洛城的市坊里偶遇了一对母女,那母女一看就气质脱俗,尤其那个女童极其得她的心意。
她实在是第一眼就喜欢得不得了,后来查明是林状元郎的千金后,直接寻了个由头直接把赵佑程母亲给她的传给儿媳妇的玉镯就给了人家,还扬言说。
“太后,您别不信我的眼光,您看着吧,那姑娘定要是我林家的媳妇,我把玉镯已经给了那姑娘,往后这洛城里的夫人官眷们一看见那玉镯,就定然知道了这是我薛安然早就定好的儿媳妇。”
薛安然对赵佑程离世的母亲给的浑玉镯极其看重,太后本不相信她会随意地送人,还是送给了一个半大的女童。
如今看了林妙宣手上的浑玉镯,太后已经什么都信了。
可信了又有什么用,亦安那个孩子已经……
太后一想到薛安然和从未谋面的赵亦安,心里就是钻心的痛,眼泪瞬间就涌上眼眶。
林息见状也是一惊,然后默默地扶了一把太后的胳膊,才不至于让太后失态。
宋郎之本来见薛安然的就少,更没有见过薛安然的浑玉镯。
可冯皇后和薛贵妃却是知道的,在看了林妙宣手腕戴的玉镯后,都是一脸的不敢相信。
薛悠然握紧了宽大衣袖下的手,修长的指甲戳疼了细嫩的手心。
姐姐,十年都过去了,怎么还能看见你……
冯皇后看了看宋郎之疑惑的表情,又望见了薛悠然略失甜美,有些呆滞的表情,心里思量着,没有说话。
太后经过林息的一搀扶,回过神来,明白自己是在宫殿之上,不能过于失态惹起他人猜测。
宋郎之轻声问道:“太后?可是身体有何不适?”
太后放下了林妙宣的手,笑着对宋郎之说:“无事,只是哀家看这个姑娘面善的很,觉得亲切异常,只想着能把这姑娘留在哀家身边看看才好,哪知道一个不留神就看呆住了。”
“让皇帝见笑了。”
宋郎之看看面前低头乖巧的林妙宣,也没有多说,就微笑着点了点头,说:“朕也看这个姑娘素雅闺秀得很,看来林大人和林夫人养得真是不错。”
太后和皇帝这话一出,宫殿里的众人都震惊了,这一个普通的姑娘,纵使父亲曾经任职户部尚书,可是如何能得到这般赞赏的?
林府几人看了这样的场景,包括林钰在内都睁大了眼睛。
妙宣究竟做了什么,竟然得了太后这样的话?
更震惊的不过是杜若了,她完全没想到太后会这么喜欢林妙宣……
不过也没有关系,等一会让林妙宣原形毕露,加上太后在内,林妙宣的脸打起来想必会更疼。
不过这也太磨叽了,磨蹭了半天林妙宣愣是还没绣上,杜若的心里简直像热锅上的蚱蜢一样,跳急。
果然接下来太后就问到了杜若最关心的问题。
“林姑娘方才在和小敏若儿做什么呢?”太后和蔼地问。
杜若逮住了机会,又抢话回答:“回太后,方才林姑娘说要给我们刺绣看呢!”
杜若两次抢话的态度都太积极,直看的宋郎之、薛贵妃和杜顺国皱着眉头。
杜顺国更是忍不住在心里咒骂道:蠢,简直太蠢了!
太后听了杜若的话,欣喜地望向林妙宣,笑着说:“林姑娘会刺绣?”
林妙宣当然知道杜若是想让她出丑,不过她并不在乎,相反还要感谢杜若呢,给了她这么好的一个将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的机会。
林妙宣微笑着,说:“回太后,民女之前一直和母亲在余杭居住,靠卖些绣品为生,故会一些针线功夫。”
林妙宣说着话,转脸看向了杜若,依旧笑着说:“恰巧今日在接风礼上,经自家堂妹与杜若小姐结识,杜若小姐夸民女气佳貌美刺绣好,才在宫宴上推举民女的。”
林妙宣说话的声音本来就有些软,现在更是笑声说着,看得太后心里一阵喜欢。
太后看向杜若说:“若儿我知道,是个挑剔的,连若儿都能一见面都称赞的,想必是极好的,极好的。”
太后看着林妙宣动作端庄,声音婉转,笑眼盈盈,又想着林妙宣的遭遇,更是觉得林妙宣能有一手好刺绣在手实在是难得很。
而杜若听了林妙宣的话,真是已经压下去的怒血又快吐了出来。
这林妙宣怎么能讲这般舍得脸面的话说出口第二次???
杜若忍住不发作,可声音已经忍得颤抖了,说:“是啊,所以林姑娘快些刺绣吧,也好让大家开开眼。”
林妙宣你还是快去丢人吧,到时候我就用你之前都是骗我的,只是想在接风宴会上出头才这样做的话说与众人听,让你的名声更加破败!
“林姑娘要当场刺绣吗?这可花费时间和精力啊。”太后看向林妙宣。
林妙宣微微一笑,说:“回太后,不会花费太长时间的,只需要一刻钟,民女绣出个模样来,供各位指点指点,可否?”
“一刻钟……”
这下不光太后,连冯皇后都有些担心了,说:“一刻钟的时间太短,林姑娘你可确定?”
林妙宣笑着看向冯皇后,说:“只要材料备好,一刻钟足矣。”
“好吧。”冯皇后也感觉出来了杜若可能是要去林妙宣不利,本来还想帮林妙宣争取一下,结果听林妙宣这样说,她也就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看已经定下了,那林妙宣就必须要刺绣了,宋郎之问说:“那林姑娘看,需要备下什么材料呢?”
“银针两枚,各配纯白与淡粉色丝线,丝薄纱一方嵌套在刺绣架上即可。”
“你要单人双针绣?”太后有些吃惊地问。
赵临安不懂得刺绣,可也知道单人拿双针刺绣可想而知的困难无比。
其他人也是不敢相信,只有林妙宣依旧微笑着点头,说:“回太后,是的。”
说话间,王奉忠已经让小内官把林妙宣要的东西都搬到了大殿上来。
林妙宣见状向台上的人福了福身子,缓步向台下的刺绣架走去。
赵临安看着林妙宣一步一动的背影,手里的酒杯也在一下一下地转动着。
他是不胜酒力,原先没喝过酒不知道,在军营中和欧阳淳高瑾瑜等人喝了一次酒,他就接受了这个事实,所以就不饮酒了。
此次宫宴饮酒是必须的,幸亏外袍宽大,他之前的酒都在饮下之前顺着衣袖倒了下去。
可宋亦瀚的那三杯,角度不好掩饰,他直接给喝了个结实,着实头晕了一会。
现在头晕好多了,然后就看见林妙宣扭着腰肢向大殿中间走去。
这般纤细的腰肢,这般纤弱的人儿。
显然太后一定是认识她爹爹和娘亲的人,如果能得到太后的赏识,往后不光在洛城容易立足,而且还可以想办法以太后为突破口查清当年的真相。
林妙宣这样想着,随着林息嬷嬷走上前,恭敬地给太后行礼:“民女林妙宣给太后娘娘见礼。”
“好好好。”太后看向现在面前的林妙宣,气质淡雅,举止温婉大方,一身浅色的衣衫衬托得年轻的女子如花儿一般的娇美可人。
太后看着林妙宣的面色,伸出手去。林妙宣想着方才的情景,也将自己的手递到了太后的手心里。
太后捏着手里细软的小手,装作不经意地撩起了一点林妙宣的衣袖,一个浑身荧白通透,中间有一条鲜红的玉血横穿的手镯就印去了眼帘。
真的是这个姑娘!
太后对于十多年前有一次安然从域北回洛城看望她时说的话本是不太信的。
安然说她在洛城的市坊里偶遇了一对母女,那母女一看就气质脱俗,尤其那个女童极其得她的心意。
她实在是第一眼就喜欢得不得了,后来查明是林状元郎的千金后,直接寻了个由头直接把赵佑程母亲给她的传给儿媳妇的玉镯就给了人家,还扬言说。
“太后,您别不信我的眼光,您看着吧,那姑娘定要是我林家的媳妇,我把玉镯已经给了那姑娘,往后这洛城里的夫人官眷们一看见那玉镯,就定然知道了这是我薛安然早就定好的儿媳妇。”
薛安然对赵佑程离世的母亲给的浑玉镯极其看重,太后本不相信她会随意地送人,还是送给了一个半大的女童。
如今看了林妙宣手上的浑玉镯,太后已经什么都信了。
可信了又有什么用,亦安那个孩子已经……
太后一想到薛安然和从未谋面的赵亦安,心里就是钻心的痛,眼泪瞬间就涌上眼眶。
林息见状也是一惊,然后默默地扶了一把太后的胳膊,才不至于让太后失态。
宋郎之本来见薛安然的就少,更没有见过薛安然的浑玉镯。
可冯皇后和薛贵妃却是知道的,在看了林妙宣手腕戴的玉镯后,都是一脸的不敢相信。
薛悠然握紧了宽大衣袖下的手,修长的指甲戳疼了细嫩的手心。
姐姐,十年都过去了,怎么还能看见你……
冯皇后看了看宋郎之疑惑的表情,又望见了薛悠然略失甜美,有些呆滞的表情,心里思量着,没有说话。
太后经过林息的一搀扶,回过神来,明白自己是在宫殿之上,不能过于失态惹起他人猜测。
宋郎之轻声问道:“太后?可是身体有何不适?”
太后放下了林妙宣的手,笑着对宋郎之说:“无事,只是哀家看这个姑娘面善的很,觉得亲切异常,只想着能把这姑娘留在哀家身边看看才好,哪知道一个不留神就看呆住了。”
“让皇帝见笑了。”
宋郎之看看面前低头乖巧的林妙宣,也没有多说,就微笑着点了点头,说:“朕也看这个姑娘素雅闺秀得很,看来林大人和林夫人养得真是不错。”
太后和皇帝这话一出,宫殿里的众人都震惊了,这一个普通的姑娘,纵使父亲曾经任职户部尚书,可是如何能得到这般赞赏的?
林府几人看了这样的场景,包括林钰在内都睁大了眼睛。
妙宣究竟做了什么,竟然得了太后这样的话?
更震惊的不过是杜若了,她完全没想到太后会这么喜欢林妙宣……
不过也没有关系,等一会让林妙宣原形毕露,加上太后在内,林妙宣的脸打起来想必会更疼。
不过这也太磨叽了,磨蹭了半天林妙宣愣是还没绣上,杜若的心里简直像热锅上的蚱蜢一样,跳急。
果然接下来太后就问到了杜若最关心的问题。
“林姑娘方才在和小敏若儿做什么呢?”太后和蔼地问。
杜若逮住了机会,又抢话回答:“回太后,方才林姑娘说要给我们刺绣看呢!”
杜若两次抢话的态度都太积极,直看的宋郎之、薛贵妃和杜顺国皱着眉头。
杜顺国更是忍不住在心里咒骂道:蠢,简直太蠢了!
太后听了杜若的话,欣喜地望向林妙宣,笑着说:“林姑娘会刺绣?”
林妙宣当然知道杜若是想让她出丑,不过她并不在乎,相反还要感谢杜若呢,给了她这么好的一个将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的机会。
林妙宣微笑着,说:“回太后,民女之前一直和母亲在余杭居住,靠卖些绣品为生,故会一些针线功夫。”
林妙宣说着话,转脸看向了杜若,依旧笑着说:“恰巧今日在接风礼上,经自家堂妹与杜若小姐结识,杜若小姐夸民女气佳貌美刺绣好,才在宫宴上推举民女的。”
林妙宣说话的声音本来就有些软,现在更是笑声说着,看得太后心里一阵喜欢。
太后看向杜若说:“若儿我知道,是个挑剔的,连若儿都能一见面都称赞的,想必是极好的,极好的。”
太后看着林妙宣动作端庄,声音婉转,笑眼盈盈,又想着林妙宣的遭遇,更是觉得林妙宣能有一手好刺绣在手实在是难得很。
而杜若听了林妙宣的话,真是已经压下去的怒血又快吐了出来。
这林妙宣怎么能讲这般舍得脸面的话说出口第二次???
杜若忍住不发作,可声音已经忍得颤抖了,说:“是啊,所以林姑娘快些刺绣吧,也好让大家开开眼。”
林妙宣你还是快去丢人吧,到时候我就用你之前都是骗我的,只是想在接风宴会上出头才这样做的话说与众人听,让你的名声更加破败!
“林姑娘要当场刺绣吗?这可花费时间和精力啊。”太后看向林妙宣。
林妙宣微微一笑,说:“回太后,不会花费太长时间的,只需要一刻钟,民女绣出个模样来,供各位指点指点,可否?”
“一刻钟……”
这下不光太后,连冯皇后都有些担心了,说:“一刻钟的时间太短,林姑娘你可确定?”
林妙宣笑着看向冯皇后,说:“只要材料备好,一刻钟足矣。”
“好吧。”冯皇后也感觉出来了杜若可能是要去林妙宣不利,本来还想帮林妙宣争取一下,结果听林妙宣这样说,她也就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看已经定下了,那林妙宣就必须要刺绣了,宋郎之问说:“那林姑娘看,需要备下什么材料呢?”
“银针两枚,各配纯白与淡粉色丝线,丝薄纱一方嵌套在刺绣架上即可。”
“你要单人双针绣?”太后有些吃惊地问。
赵临安不懂得刺绣,可也知道单人拿双针刺绣可想而知的困难无比。
其他人也是不敢相信,只有林妙宣依旧微笑着点头,说:“回太后,是的。”
说话间,王奉忠已经让小内官把林妙宣要的东西都搬到了大殿上来。
林妙宣见状向台上的人福了福身子,缓步向台下的刺绣架走去。
赵临安看着林妙宣一步一动的背影,手里的酒杯也在一下一下地转动着。
他是不胜酒力,原先没喝过酒不知道,在军营中和欧阳淳高瑾瑜等人喝了一次酒,他就接受了这个事实,所以就不饮酒了。
此次宫宴饮酒是必须的,幸亏外袍宽大,他之前的酒都在饮下之前顺着衣袖倒了下去。
可宋亦瀚的那三杯,角度不好掩饰,他直接给喝了个结实,着实头晕了一会。
现在头晕好多了,然后就看见林妙宣扭着腰肢向大殿中间走去。
这般纤细的腰肢,这般纤弱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