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街越来越近,耳边的喧闹声也越来越大,等真正再次站在长街上时,眼前的市井百姓的生活群像,让林妙宣觉得方才自己的经历都有种不真实的朦胧。
而此时的林妙宣才发现了一个自己一直忽略的问题。
林妙宣转头,微微皱着眉头看向走在自己身边的赵临安。
赵临安偏头看着林妙宣挑了一下眼皮,以示询问。
“我发现自己忘记了问将军一个问题。”
“何事?”
“将军今日明明是和赵姑娘与域北的将领们在一起,怎么突然就来到了我这里?”
赵临安淡淡地说:“长街西边走了水,我去巡查其他地方的情况时,正巧碰上了林大公子在寻县主,说话间,也就看见了县主遇险罢了。”
其实是他在和高瑾瑜说话时,感觉到了火势起得蹊跷,想要到处去看看,结果就碰上了欧阳淳来给他递消息,说宋逸兴叫了林妙宣过去。
事出紧急,宋逸兴也做的隐蔽,特别是林妙宣被叫走的时候地方偏僻,目击者太少,一时之间实在是不好知道宋逸兴意欲何为,所以赵临安才匆匆赶了过来。
不过,碰巧遇见了林钰倒是真的。
林钰一听赵临安的话,面色一紧,直冲林妙宣所在的暗处艰难跑去,可是抵不过赵临安功夫在身,抢先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林妙宣而已。
林妙宣了然:“怪不得,洛城的长街灯会再热闹,也不应该突然有这么拥挤的一阵人潮,要说走水了,倒也差不多。”
“那如今火势如何?”
“有高瑾瑜和小蝶在,火势不必担心。”
“高公子?”林妙宣回想着自己看见的高敏的大哥,看着确实是个沉稳有理的人。
林妙宣想起来高敏说高瑾瑜也在域北军中待过,便道:“那便好,高公子年轻神武,想来能处置妥当,不过救火毕竟也危险重重。”
赵临安不甚在乎,高瑾瑜的能力他清楚得很,看林妙宣有些担心的神情,说:“瑾瑜作为国朝的武状元,身上功夫自然不在话下,救火而已,绰绰有余。”
“况且救火讲究得是调配得当,就算有危险存在,瑾瑜也是有能力处理的。”
“武状元?高公子?”林妙宣还是第一次知道高敏的大哥是武状元。
“是,县主不知也是正常,武举在岳国没有文考普遍,且瑾瑜作为丞相之子,一贯低调。”
林妙宣了然:“怨不得小敏还说高公子的科举全仰仗了她放的花灯,我还是刚知道高公子是武状元。”
林妙宣又看了一眼赵临安,心中揣摩:赵临安的武功如此了得,只不过是因为长于域北没有机会。
如果能像高瑾瑜一样地参加科考,真不知道武举能到哪种地步。
肯定也是能如高瑾瑜一般的高中。
毕竟,这是域北厮杀出来的将军。
赵临安看林妙宣望着他然后不说话思索着,问:“怎的了?”
“没什么。”林妙宣可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赵临安也不再追问。
此时四周人员嘈杂,不过长街东头的灯会丝毫没有收到西头火势的影响,依旧人声鼎沸。
其中,有一家名叫“千灯聚”的铺子的叫喊声,吸引了二人的注意。
“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咱家铺子今年灯会依旧推出重头彩,只要有人能过了关,就可以赢走咱家铺子精心制作的银架雕柄莲花灯!”
随后叫卖人将莲花灯拿出来展示,果然制作精良。
手把用白玉雕刻做了装饰,灯身如半开合的莲花濯清涟而不妖,下方用银镶玉做了底座,再用银丝线杂蚕丝做了穗子垂下,微微飘**着。
银座莲花灯一出,果然引来了周边一众人的叫好。
“只需要十文钱就可以尝试通关一次,不限次数,多尝试多有机会。”
“今年,咱家铺子为了更加贴合众位的要求,在以往猜谜答字等文人作乐的题目上,还特意加了以武论高低的试题。”
“各位老爷公子,各位夫人小姐,可有要来试一试的?”
“只要十文钱,你不会吃亏,更不会上当啊!”
“赢了就可以拿走这盏银座莲花灯,简直是赚大发了啊——”
这花灯一看就是制作不菲,况且一次也就十文钱,一下就吸引了众多的尝试者。
林妙宣看见了这个自己以为早就没有了的莲花灯,心中激动,停了脚步看别人去答题。
赵临安想起来高敏给他的“提醒”,站在林妙宣身旁一同看着。
果然如店家所说,关卡有文试也有武试。
文试不过是一般的字谜词谜、说文解字、对对子等等,可是难度随着解题的进展也在不断地提高,特别是设置了时间,给解题者增添了不少心理负担。
有众多学生才子上台去试了试,可都败下了阵来。
林妙宣怀念地笑了,赵临安问道:“县主因何发笑?”
林妙宣回:“将军有所不知,我儿时也看到了这莲花灯,可是缠着母亲花了一两百文钱,也没有通过最开始的解字谜环节。”
“后来啊,还是母亲去请了父亲来,一下就过五关斩六将地赢了这灯。”
“我原本也没有抱有大幻想能十几年之后还看着这场景,如今看来,只觉世态着实难测,时光荏苒如梭。”
毕竟,已经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赵临安看着现在台上去的一个彪猛大汉要去试武试,点了点头说:“林大人作为岳国连中三元的大人物,这种事情自然不在话下。”
随后林妙宣还想开口,就被欢呼声盖了过去,索性直接望着台上的武试。
“店家,我来试试武的。”彪猛大汉道,甩出了十文钱给店家。
洛城人士重文,这还是第一个有人来试武。
店家收了钱,赶紧说:“这位壮士敢勇,武试这就来喽——”
只见店家让伙计揭开了一旁红布盖着的东西,竟然是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为了托举方便安插的铁把手。
r>店家笑着解释说:“众位静听,这武试是本店第一次,东家说了,就先从力气开始,能举起这石头的,才算进武试下一关。”
众人了然。
然后就听见那彪猛大汉大笑一声,说:“不就是一块石头,有何难?我来!”
随后大汉走过去,两脚排开站定,双手握在铁把手上,呼哈呼哈地喘着气,咬着牙,憋着脸,直到脸憋得通红,石头才渐渐被举起,得来一众喝彩。
武试新鲜,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店家见礼上前:“这位壮士,然后店家又让伙计抬上了一个架子,上面是射箭用的靶子。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东家取了其中的‘射’请壮士一试!只需要十支弓箭都射中靶心即可。”
彪猛大汉一看给到自己手中的大弓和十支弓箭,有些皱眉,喊道:“即为武试,射箭有什么好看的?”
“店家你倒不如直接找来七八个汉子,我和他们此试此试,全部撂倒之后,再把这灯笼给我就是。”
彪猛大汉憨厚的声音又引得众人一笑,店家也是无奈:“这位壮士,这是东家的决定,也不是我能干涉的不是?您好歹试试?”
说完,彪猛大汉在众人的怂恿下,搭弓射箭对准了靶子,可惜十支弓箭,连架子的边都没碰到,白白可惜。
彪猛大汉也知道自己这一关是过不去了,黯然离场。
可却激起了其他人的玩心,在彪猛大汉以后,有不少人上台去试一试武路。
有些连第一关的石头都没举起来,有些带力气的,过了第一关,可第二关却是够呛。
略有好一些的,能闯到第二关的第二支箭,第三支箭就偏离了靶心,得了众人一阵唏嘘。
于是不甘心地一试再试,直接砸了几百文进去。
林妙宣看着这架势,笑着说:“这店家好会做生意,十文钱一次机会就为了赢一个莲花灯,其实不过是看中了人们好搏一搏的心思。”
“纵使莲花灯造价不凡,可这些人试来试去,也足够店家赚大了。”
想到自己小时候还上了店家的局,林妙宣没有懊悔,只有怀念。
“县主可要花灯?”
周边人声被台上气氛带得鼎沸,林妙宣只听见自己耳边有一阵暖风吹过,还没听清说的是什么,随后就看见赵临安举了手上台。
“店家,我来一试!”
而此时的林妙宣才发现了一个自己一直忽略的问题。
林妙宣转头,微微皱着眉头看向走在自己身边的赵临安。
赵临安偏头看着林妙宣挑了一下眼皮,以示询问。
“我发现自己忘记了问将军一个问题。”
“何事?”
“将军今日明明是和赵姑娘与域北的将领们在一起,怎么突然就来到了我这里?”
赵临安淡淡地说:“长街西边走了水,我去巡查其他地方的情况时,正巧碰上了林大公子在寻县主,说话间,也就看见了县主遇险罢了。”
其实是他在和高瑾瑜说话时,感觉到了火势起得蹊跷,想要到处去看看,结果就碰上了欧阳淳来给他递消息,说宋逸兴叫了林妙宣过去。
事出紧急,宋逸兴也做的隐蔽,特别是林妙宣被叫走的时候地方偏僻,目击者太少,一时之间实在是不好知道宋逸兴意欲何为,所以赵临安才匆匆赶了过来。
不过,碰巧遇见了林钰倒是真的。
林钰一听赵临安的话,面色一紧,直冲林妙宣所在的暗处艰难跑去,可是抵不过赵临安功夫在身,抢先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林妙宣而已。
林妙宣了然:“怪不得,洛城的长街灯会再热闹,也不应该突然有这么拥挤的一阵人潮,要说走水了,倒也差不多。”
“那如今火势如何?”
“有高瑾瑜和小蝶在,火势不必担心。”
“高公子?”林妙宣回想着自己看见的高敏的大哥,看着确实是个沉稳有理的人。
林妙宣想起来高敏说高瑾瑜也在域北军中待过,便道:“那便好,高公子年轻神武,想来能处置妥当,不过救火毕竟也危险重重。”
赵临安不甚在乎,高瑾瑜的能力他清楚得很,看林妙宣有些担心的神情,说:“瑾瑜作为国朝的武状元,身上功夫自然不在话下,救火而已,绰绰有余。”
“况且救火讲究得是调配得当,就算有危险存在,瑾瑜也是有能力处理的。”
“武状元?高公子?”林妙宣还是第一次知道高敏的大哥是武状元。
“是,县主不知也是正常,武举在岳国没有文考普遍,且瑾瑜作为丞相之子,一贯低调。”
林妙宣了然:“怨不得小敏还说高公子的科举全仰仗了她放的花灯,我还是刚知道高公子是武状元。”
林妙宣又看了一眼赵临安,心中揣摩:赵临安的武功如此了得,只不过是因为长于域北没有机会。
如果能像高瑾瑜一样地参加科考,真不知道武举能到哪种地步。
肯定也是能如高瑾瑜一般的高中。
毕竟,这是域北厮杀出来的将军。
赵临安看林妙宣望着他然后不说话思索着,问:“怎的了?”
“没什么。”林妙宣可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赵临安也不再追问。
此时四周人员嘈杂,不过长街东头的灯会丝毫没有收到西头火势的影响,依旧人声鼎沸。
其中,有一家名叫“千灯聚”的铺子的叫喊声,吸引了二人的注意。
“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咱家铺子今年灯会依旧推出重头彩,只要有人能过了关,就可以赢走咱家铺子精心制作的银架雕柄莲花灯!”
随后叫卖人将莲花灯拿出来展示,果然制作精良。
手把用白玉雕刻做了装饰,灯身如半开合的莲花濯清涟而不妖,下方用银镶玉做了底座,再用银丝线杂蚕丝做了穗子垂下,微微飘**着。
银座莲花灯一出,果然引来了周边一众人的叫好。
“只需要十文钱就可以尝试通关一次,不限次数,多尝试多有机会。”
“今年,咱家铺子为了更加贴合众位的要求,在以往猜谜答字等文人作乐的题目上,还特意加了以武论高低的试题。”
“各位老爷公子,各位夫人小姐,可有要来试一试的?”
“只要十文钱,你不会吃亏,更不会上当啊!”
“赢了就可以拿走这盏银座莲花灯,简直是赚大发了啊——”
这花灯一看就是制作不菲,况且一次也就十文钱,一下就吸引了众多的尝试者。
林妙宣看见了这个自己以为早就没有了的莲花灯,心中激动,停了脚步看别人去答题。
赵临安想起来高敏给他的“提醒”,站在林妙宣身旁一同看着。
果然如店家所说,关卡有文试也有武试。
文试不过是一般的字谜词谜、说文解字、对对子等等,可是难度随着解题的进展也在不断地提高,特别是设置了时间,给解题者增添了不少心理负担。
有众多学生才子上台去试了试,可都败下了阵来。
林妙宣怀念地笑了,赵临安问道:“县主因何发笑?”
林妙宣回:“将军有所不知,我儿时也看到了这莲花灯,可是缠着母亲花了一两百文钱,也没有通过最开始的解字谜环节。”
“后来啊,还是母亲去请了父亲来,一下就过五关斩六将地赢了这灯。”
“我原本也没有抱有大幻想能十几年之后还看着这场景,如今看来,只觉世态着实难测,时光荏苒如梭。”
毕竟,已经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赵临安看着现在台上去的一个彪猛大汉要去试武试,点了点头说:“林大人作为岳国连中三元的大人物,这种事情自然不在话下。”
随后林妙宣还想开口,就被欢呼声盖了过去,索性直接望着台上的武试。
“店家,我来试试武的。”彪猛大汉道,甩出了十文钱给店家。
洛城人士重文,这还是第一个有人来试武。
店家收了钱,赶紧说:“这位壮士敢勇,武试这就来喽——”
只见店家让伙计揭开了一旁红布盖着的东西,竟然是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为了托举方便安插的铁把手。
r>店家笑着解释说:“众位静听,这武试是本店第一次,东家说了,就先从力气开始,能举起这石头的,才算进武试下一关。”
众人了然。
然后就听见那彪猛大汉大笑一声,说:“不就是一块石头,有何难?我来!”
随后大汉走过去,两脚排开站定,双手握在铁把手上,呼哈呼哈地喘着气,咬着牙,憋着脸,直到脸憋得通红,石头才渐渐被举起,得来一众喝彩。
武试新鲜,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店家见礼上前:“这位壮士,然后店家又让伙计抬上了一个架子,上面是射箭用的靶子。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东家取了其中的‘射’请壮士一试!只需要十支弓箭都射中靶心即可。”
彪猛大汉一看给到自己手中的大弓和十支弓箭,有些皱眉,喊道:“即为武试,射箭有什么好看的?”
“店家你倒不如直接找来七八个汉子,我和他们此试此试,全部撂倒之后,再把这灯笼给我就是。”
彪猛大汉憨厚的声音又引得众人一笑,店家也是无奈:“这位壮士,这是东家的决定,也不是我能干涉的不是?您好歹试试?”
说完,彪猛大汉在众人的怂恿下,搭弓射箭对准了靶子,可惜十支弓箭,连架子的边都没碰到,白白可惜。
彪猛大汉也知道自己这一关是过不去了,黯然离场。
可却激起了其他人的玩心,在彪猛大汉以后,有不少人上台去试一试武路。
有些连第一关的石头都没举起来,有些带力气的,过了第一关,可第二关却是够呛。
略有好一些的,能闯到第二关的第二支箭,第三支箭就偏离了靶心,得了众人一阵唏嘘。
于是不甘心地一试再试,直接砸了几百文进去。
林妙宣看着这架势,笑着说:“这店家好会做生意,十文钱一次机会就为了赢一个莲花灯,其实不过是看中了人们好搏一搏的心思。”
“纵使莲花灯造价不凡,可这些人试来试去,也足够店家赚大了。”
想到自己小时候还上了店家的局,林妙宣没有懊悔,只有怀念。
“县主可要花灯?”
周边人声被台上气氛带得鼎沸,林妙宣只听见自己耳边有一阵暖风吹过,还没听清说的是什么,随后就看见赵临安举了手上台。
“店家,我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