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宣叫住了江漓,其他人先拿了东西下去。
“小姐有何吩咐。”
“今早可还有人来府上送贺礼?”
江漓恭敬回复:“回小姐,自昨日开始,府上收到的贺礼就没有断过,皆是洛城各位官员家中所赠。”
林妙宣看着江漓稳重回话的模样,问:“那你可能从中说出几个有名的,我来听听。”
江漓语气不变地回复:“是,小姐。”
“虽然贺礼众多,但其中婢子觉得有分量的有这么几位。分别是高丞相府夫人所送玉如意一对、礼部尚书府夫人所送古玩一枚、兵部尚书府夫人所送淮景屏风一扇。”
“此外,还有安亲王、楚王府、秦王府也都送来了贺礼。”
林妙宣现在听见“秦王”两个字都想吐,说:“秦王府的东西不用看,直接扔了。”
江漓看林妙宣好似有些脸色不好,低头回复:“是。”
林妙宣想了想,问:“镇北将军府,可有动静?”
“回小姐,将军府的贺礼昨日一早就送到了,是……是一把檀木梳子。”
“什么?梳子?”林妙宣有些不敢相信,微微用手背抵在了小巧的嘴巴前。
虽然江漓知道这梳子应该不会是赵临安送的,因为凭她在军中多年,赵临安完全不是这种人。
可她查看各府送来的贺礼时,将军府的确实是一把梳子。
盒子极大,让人根本想不到里面就只是一把梳子。
而且,送人贺礼送梳子,实在是有些让人……
也难怪昨天江溪会那么情绪激动,这梳子可不是能随便送的物件儿,还藏在装贺礼的箱子里,确实是有些掩耳盗铃的意思。
“是的小姐,真的是把檀木梳子。”
林妙宣让江漓把梳子拿来,檀木是块好木,梳子的样式也是很简单。
可这送梳子的操作……
林妙宣皱了皱眉头,这会是赵临安能做出来的事情吗?如果不是赵临安经手,那将军府还有谁会想到随便送个庆贺礼品送梳子?
林妙宣眉头皱得更深,看来她要找赵临安问的事情又多了一件。
要不然,这也太容易让人误会了。
林妙宣把梳子放下,平复一下心情对江漓说:“江漓,你做事很仔细想得也周到,你要多带带江溪,以后好成为我的左膀右臂才是。”
“多谢小姐看重。”
眼见江漓就要退下,林妙宣想了一想还是吩咐了一句:“江漓,这将军府的贺礼,不必写入礼单。”
送梳子,这样的迷惑操作,让别人看到了怕是有点说不清了。
“是。”
江漓退下,林妙宣又拿起了那把檀木梳子。
她现在有点后悔为什么要问江漓,将军府的贺礼了。
也许是脑子抽了。
本来就是突然想到,然后有点好奇问了一嘴,目的是为了要检验检验江漓的办事能力。
结果赵临安这一把梳子直接把林妙宣给整蒙了,思绪都给打乱了。
仔细看一看梳子,除了木头材质好,基本算是没什么样式,古朴内敛气息扑面而来,确实有点像赵临安的气质。
林妙宣摇了摇头,她好像又想起了甜酒的味道。
还真是魔怔了。
吓得林妙宣赶紧把梳子放了起来,洗了一把脸,把画纸拿了出来画了一会,就出门带着晓霜去了东小院。
东小院里,林韵正在跟着孟氏做活,林璋因为学院放假,留在了家里温书。
孟氏眼尖看见了林妙宣走来,赶紧行礼:“婢子给长乐县主见礼。”
林韵跟着行礼,动静把屋内的林璋也引了出来一起行礼。
“不必客气,快起来。”
林妙宣坐在了一方凳子上,笑着说。
林璋去端茶,林韵在孟氏身后站着,孟氏开口:“不知县主今天前来,可有什么事情吩咐。”
林妙宣笑着说:“姨娘客气了,我今天来只是看看韵儿,想着明日就是洛城的灯会,韵儿可要出门去逛一逛?”
林璋端了茶过来,和林韵一起站着。
孟氏说:“承蒙县主惦记,灯会我们也是要去的,璋儿如今也到了要考试的年岁了,婢子想着去灯会上放个花灯,讨个吉利。”
林妙宣看向和林韵一起的林璋,小伙子身量瘦些,但是个子还是不错的,长相有些林向的味道。
“林璋公子今年也要考春闱?”
林璋拱手回话:“小子不敢当县主叫一声公子,小子不才,今年考的是秋斌。”
“原来如此。”林妙宣又打量了一下林璋,虽说脸色偏嫩,有些稚气,但是举止还算得体。
林妙宣笑着对孟氏说:“一对儿女如此有为,姨娘辛苦。”
孟氏受宠若惊,回道:“承蒙县主夸奖。”
然后林妙宣对林韵说:“韵儿,昨日我出门买了些东西,这是你的。”
晓霜把手中端的木盒给了林韵,打开,是一些首饰。
孟氏皱眉:“县主,这万万不可,韵儿受不起。”
林韵也没有想到林妙宣会突然送东西给自己,赶紧推拒:“妙宣姐姐,这使不得。”
林璋作为男子,虽然也听孟氏说了林妙宣要带林韵刺绣的事情,可现在送东西却是他不能插嘴的,也就没说话。
林妙宣笑着让林韵把东西收下:“收下吧,这是你的劳费,是你应得的,我画了几副手帕样式,想让你帮我绣出来。”
林妙宣拿出来自己的画纸,上面仔细标注了手帕的样式。
“韵儿现在正是花一样的年纪,首饰还是要戴一些的,这手帕的样式你要是绣好了,以后我再请韵儿做事,就直接付工钱了,可好?”
林韵听林妙宣的话,高兴地看着孟氏,看样子是想得孟氏的肯定。
孟氏微微点了点头。
林韵赶紧行礼:“韵儿多谢妙宣姐姐看重,韵儿一定会好好绣的。”
事情办完,林妙宣也很高兴。
她要再测测林韵的水平,之后也好下手培养。
要离开东小院时,林妙宣眼尖儿地看见送她的孟氏耳朵上的耳坠样式变了,不再是之前的葫芦模样,而是木刻的雏**。
“姨娘这副耳坠很是小巧精致。”
孟氏见林妙宣注意到了她的耳坠,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婢子的耳坠子都是璋儿读书闲暇时自己雕的,不稀罕,能得县主一句夸,也是福气。”
林妙宣有些惊喜:“那姨娘上次那副葫芦,也是林璋公子雕的?”
“是。”
林妙宣没想到林璋还有这手艺,有些出乎意料,说:“姨娘心灵手巧,养出的一对儿女也是灵巧得紧。”
出了东小院,林妙宣见秀禾正往她这边来。
这不会又有事了吧?
秀禾找到了林妙宣赶紧说:“小姐,你昨天买的东西已经都送到府上了,可都被主母扣下了客厅。”
林妙宣皱眉,说:“她扣我东西做什么?现在客厅什么情况?”
“回小姐,现在客厅里,主母正和老爷在吵架。”
林向?
自从册封那日林向从林府一甩袖出了门,这两天都没回府,好像连上朝都是告了假。
估计是自己下不来脸,想让自己这个做侄女的去给台阶下。
可林妙宣才不想理他,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
现在不就回来了。
她不管林向和魏氏吵什么,但是自己的东西自己是要拿回来的。
“走,去客厅看看。”
“小姐有何吩咐。”
“今早可还有人来府上送贺礼?”
江漓恭敬回复:“回小姐,自昨日开始,府上收到的贺礼就没有断过,皆是洛城各位官员家中所赠。”
林妙宣看着江漓稳重回话的模样,问:“那你可能从中说出几个有名的,我来听听。”
江漓语气不变地回复:“是,小姐。”
“虽然贺礼众多,但其中婢子觉得有分量的有这么几位。分别是高丞相府夫人所送玉如意一对、礼部尚书府夫人所送古玩一枚、兵部尚书府夫人所送淮景屏风一扇。”
“此外,还有安亲王、楚王府、秦王府也都送来了贺礼。”
林妙宣现在听见“秦王”两个字都想吐,说:“秦王府的东西不用看,直接扔了。”
江漓看林妙宣好似有些脸色不好,低头回复:“是。”
林妙宣想了想,问:“镇北将军府,可有动静?”
“回小姐,将军府的贺礼昨日一早就送到了,是……是一把檀木梳子。”
“什么?梳子?”林妙宣有些不敢相信,微微用手背抵在了小巧的嘴巴前。
虽然江漓知道这梳子应该不会是赵临安送的,因为凭她在军中多年,赵临安完全不是这种人。
可她查看各府送来的贺礼时,将军府的确实是一把梳子。
盒子极大,让人根本想不到里面就只是一把梳子。
而且,送人贺礼送梳子,实在是有些让人……
也难怪昨天江溪会那么情绪激动,这梳子可不是能随便送的物件儿,还藏在装贺礼的箱子里,确实是有些掩耳盗铃的意思。
“是的小姐,真的是把檀木梳子。”
林妙宣让江漓把梳子拿来,檀木是块好木,梳子的样式也是很简单。
可这送梳子的操作……
林妙宣皱了皱眉头,这会是赵临安能做出来的事情吗?如果不是赵临安经手,那将军府还有谁会想到随便送个庆贺礼品送梳子?
林妙宣眉头皱得更深,看来她要找赵临安问的事情又多了一件。
要不然,这也太容易让人误会了。
林妙宣把梳子放下,平复一下心情对江漓说:“江漓,你做事很仔细想得也周到,你要多带带江溪,以后好成为我的左膀右臂才是。”
“多谢小姐看重。”
眼见江漓就要退下,林妙宣想了一想还是吩咐了一句:“江漓,这将军府的贺礼,不必写入礼单。”
送梳子,这样的迷惑操作,让别人看到了怕是有点说不清了。
“是。”
江漓退下,林妙宣又拿起了那把檀木梳子。
她现在有点后悔为什么要问江漓,将军府的贺礼了。
也许是脑子抽了。
本来就是突然想到,然后有点好奇问了一嘴,目的是为了要检验检验江漓的办事能力。
结果赵临安这一把梳子直接把林妙宣给整蒙了,思绪都给打乱了。
仔细看一看梳子,除了木头材质好,基本算是没什么样式,古朴内敛气息扑面而来,确实有点像赵临安的气质。
林妙宣摇了摇头,她好像又想起了甜酒的味道。
还真是魔怔了。
吓得林妙宣赶紧把梳子放了起来,洗了一把脸,把画纸拿了出来画了一会,就出门带着晓霜去了东小院。
东小院里,林韵正在跟着孟氏做活,林璋因为学院放假,留在了家里温书。
孟氏眼尖看见了林妙宣走来,赶紧行礼:“婢子给长乐县主见礼。”
林韵跟着行礼,动静把屋内的林璋也引了出来一起行礼。
“不必客气,快起来。”
林妙宣坐在了一方凳子上,笑着说。
林璋去端茶,林韵在孟氏身后站着,孟氏开口:“不知县主今天前来,可有什么事情吩咐。”
林妙宣笑着说:“姨娘客气了,我今天来只是看看韵儿,想着明日就是洛城的灯会,韵儿可要出门去逛一逛?”
林璋端了茶过来,和林韵一起站着。
孟氏说:“承蒙县主惦记,灯会我们也是要去的,璋儿如今也到了要考试的年岁了,婢子想着去灯会上放个花灯,讨个吉利。”
林妙宣看向和林韵一起的林璋,小伙子身量瘦些,但是个子还是不错的,长相有些林向的味道。
“林璋公子今年也要考春闱?”
林璋拱手回话:“小子不敢当县主叫一声公子,小子不才,今年考的是秋斌。”
“原来如此。”林妙宣又打量了一下林璋,虽说脸色偏嫩,有些稚气,但是举止还算得体。
林妙宣笑着对孟氏说:“一对儿女如此有为,姨娘辛苦。”
孟氏受宠若惊,回道:“承蒙县主夸奖。”
然后林妙宣对林韵说:“韵儿,昨日我出门买了些东西,这是你的。”
晓霜把手中端的木盒给了林韵,打开,是一些首饰。
孟氏皱眉:“县主,这万万不可,韵儿受不起。”
林韵也没有想到林妙宣会突然送东西给自己,赶紧推拒:“妙宣姐姐,这使不得。”
林璋作为男子,虽然也听孟氏说了林妙宣要带林韵刺绣的事情,可现在送东西却是他不能插嘴的,也就没说话。
林妙宣笑着让林韵把东西收下:“收下吧,这是你的劳费,是你应得的,我画了几副手帕样式,想让你帮我绣出来。”
林妙宣拿出来自己的画纸,上面仔细标注了手帕的样式。
“韵儿现在正是花一样的年纪,首饰还是要戴一些的,这手帕的样式你要是绣好了,以后我再请韵儿做事,就直接付工钱了,可好?”
林韵听林妙宣的话,高兴地看着孟氏,看样子是想得孟氏的肯定。
孟氏微微点了点头。
林韵赶紧行礼:“韵儿多谢妙宣姐姐看重,韵儿一定会好好绣的。”
事情办完,林妙宣也很高兴。
她要再测测林韵的水平,之后也好下手培养。
要离开东小院时,林妙宣眼尖儿地看见送她的孟氏耳朵上的耳坠样式变了,不再是之前的葫芦模样,而是木刻的雏**。
“姨娘这副耳坠很是小巧精致。”
孟氏见林妙宣注意到了她的耳坠,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婢子的耳坠子都是璋儿读书闲暇时自己雕的,不稀罕,能得县主一句夸,也是福气。”
林妙宣有些惊喜:“那姨娘上次那副葫芦,也是林璋公子雕的?”
“是。”
林妙宣没想到林璋还有这手艺,有些出乎意料,说:“姨娘心灵手巧,养出的一对儿女也是灵巧得紧。”
出了东小院,林妙宣见秀禾正往她这边来。
这不会又有事了吧?
秀禾找到了林妙宣赶紧说:“小姐,你昨天买的东西已经都送到府上了,可都被主母扣下了客厅。”
林妙宣皱眉,说:“她扣我东西做什么?现在客厅什么情况?”
“回小姐,现在客厅里,主母正和老爷在吵架。”
林向?
自从册封那日林向从林府一甩袖出了门,这两天都没回府,好像连上朝都是告了假。
估计是自己下不来脸,想让自己这个做侄女的去给台阶下。
可林妙宣才不想理他,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
现在不就回来了。
她不管林向和魏氏吵什么,但是自己的东西自己是要拿回来的。
“走,去客厅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