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月白被杀一案就这么结束了。
因为所有的证据都是宋言澈找的,章术和督查院那边也不想趟这趟浑水,最后要准备呈到御前的奏疏原本该是三人联合书就的,但其余两人皆纷纷推辞,最后这奏疏便也只能是宋言澈提笔书下,在让人呈到御前。
宋言澈自然知道他们在害怕什么。
可是萧亭云必须除掉。
他身上的罪名不光这一处,在梧州弄出那么大的事情,还有林晚辞曾经在他书房看到的书信。
眼下大夏与大凉势如水火,可是他却还在私底下与之有这往来,这点宋言澈心里明白,可是他没有证据,也没有办法向皇帝直言。
如果一旦萧亭云这一次逃过这一劫,出来后,肯定还会想着杀林晚辞。
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奏疏刚呈上去没到半日,皇帝就派了人来,宋言澈不知道皇帝看过奏疏究竟是什么意思。
等他跟着传旨的太监到了宫内后,发现皇帝不光是请了他入宫,章术,督查院的,还有姜侍郎也在,太子萧逸舟也在。
这阵仗和上次宋言澈因为流言被皇帝传召进宫有点相似。
气氛依旧是死寂一片,鸦雀无声的令人胆寒。
宋言澈进去之后行了礼,就站在了那里,这一次,皇帝还没开口。
又等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外头内侍推门,对着皇帝先小心翼翼的禀告道:“陛下,人来了。”
随着皇帝点头之后,殿门外走进来了萧亭云。
萧亭云的模样看着比之前见到的倒是更加憔悴消瘦几分,宋言澈不由在心底里暗道一声:真是做戏的一把好手。
萧亭云在踏进殿内的时候,皇帝的目光果真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移开。
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萧亭云成了那个跪在底下的主角,而宋言澈只是一个看客。
三司会审的最终结果出来了,但是最终的判决还在皇帝那里。
皇帝没说话,而是将一份奏疏直接扔到了萧亭云的面前。
萧亭云默默捡了,翻开一目一行的看了,最后合上奏疏的时候,目光朝着宋言澈看了一眼,而宋言澈也恰好正在看他。
两人的目光对视的片刻,宋言澈从那里面看到了浓烈的仇恨。
可是宋言澈根本不畏惧他,若真的害怕,便也就不会有这份奏疏了。
萧亭云的目光只停留了那么一会儿,就赶紧装出一副孩子犯错时候的表情。
“人证物证俱在,对此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吗?”
皇帝痛心无比,前面梧州的事情,朝中接连不少大臣上书请求严惩萧亭云,可是他一直犹豫不决。
可转眼那件事情还没解决,他这身上又沾染了别的事情。
自己策划杀自己未过门的王妃,这样的事情传出去,都令人难以相信,何况这姜月白还是姜侍郎的掌上明珠,而且这件案子里面死的人还不止一个姜月白,还有其他人。
“儿臣……儿臣知错了,父皇……求您饶了儿臣一命吧。”
所有的证据都摆在眼前,萧亭云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辩驳的了,只能是继续利用皇帝心软这一点,求皇帝留他一命。
只要能保住性命,那么一切就都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皇帝冷嗤一声,“饶你?这也得看姜侍郎愿不愿意饶你。”
皇帝将目光投向了一直站在边上一句话也不说的姜侍郎。
这才短短几日,姜侍郎就像是苍老了好几岁一样,整个人就连身形都好像佝偻了许多。
他一开口声音里就透着疲累,“臣……”他眼神在萧亭云的身上掠过。
萧亭云此刻满脸是泪,也正朝着他投来目光,姜侍郎触及到萧亭云的视线,喉间的话哽咽住了。
萧亭云便膝行到了他跟前,哀求道:“姜大人,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我不该这么做,我不该杀小月的,我也是一时鬼迷心窍啊,只要我还还活着,以后做牛做马我定会向姜大人赎罪的。”
姜侍郎听罢他这话,垂在身侧的手微微颤抖了起来,但因为是在身侧没人发现他的异样。
就在大家都等着姜侍郎开口让皇帝如何严惩萧亭云的时候,却听他道:“小月没了臣也很难过,但臣仔细想来,她落到这副样子,也有臣的一部分责任。”
姜侍郎这话一出,殿内人人皆是一副诧异模样,因为他们还记得上次姜侍郎是与宋言澈如何争辩的,可是现在他的态度竟然这般的平和,说出的话竟然不是要求严惩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而是在自责?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是臣平日里对她太过娇惯,这才让她养成了目中无人的性子,四殿下对此桩婚事不满,也是在情理之中。”
可是对婚事不满也犯不着杀人吧?
其实大家对于萧亭云为什么要杀姜月白也有些好奇,就连皇帝也很纳闷,但是碍于姜侍郎在这里也没人好开口问,都怕再次触及到了他的痛处。
原本以为姜侍郎也会开口质问萧亭云的,但是他却并没有。
大家都对萧亭云的杀人动机好奇,但既然他本人也都承认了,自然也没人出来问这个问题。
宋言澈却是已经明白了一些,但这件事情他一时还查不清楚,而且林晚辞也不能被一直关在牢里,只能是等日后再有几乎在仔细去调查了。
皇帝也没想到姜侍郎会这样说,这虽然没有明显开口请求严惩萧亭云为自己女儿报仇,但是话里话外都有一种不再追究的意思。
“姜侍郎虽然没有开口要求严惩,但是你所做之事简直不可饶恕,再加上梧州那件事,朕一直都在想着该如何处置。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如今数罪并罚。”
皇帝不经意揉了揉额角,话虽说的这般平静,但是想来心里定然是气的不行,为人父母者,无论是身处高位的皇帝还是普通百姓,想必都会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吧。
“来人啊,”皇帝朝着殿门外喊道。
因为所有的证据都是宋言澈找的,章术和督查院那边也不想趟这趟浑水,最后要准备呈到御前的奏疏原本该是三人联合书就的,但其余两人皆纷纷推辞,最后这奏疏便也只能是宋言澈提笔书下,在让人呈到御前。
宋言澈自然知道他们在害怕什么。
可是萧亭云必须除掉。
他身上的罪名不光这一处,在梧州弄出那么大的事情,还有林晚辞曾经在他书房看到的书信。
眼下大夏与大凉势如水火,可是他却还在私底下与之有这往来,这点宋言澈心里明白,可是他没有证据,也没有办法向皇帝直言。
如果一旦萧亭云这一次逃过这一劫,出来后,肯定还会想着杀林晚辞。
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奏疏刚呈上去没到半日,皇帝就派了人来,宋言澈不知道皇帝看过奏疏究竟是什么意思。
等他跟着传旨的太监到了宫内后,发现皇帝不光是请了他入宫,章术,督查院的,还有姜侍郎也在,太子萧逸舟也在。
这阵仗和上次宋言澈因为流言被皇帝传召进宫有点相似。
气氛依旧是死寂一片,鸦雀无声的令人胆寒。
宋言澈进去之后行了礼,就站在了那里,这一次,皇帝还没开口。
又等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外头内侍推门,对着皇帝先小心翼翼的禀告道:“陛下,人来了。”
随着皇帝点头之后,殿门外走进来了萧亭云。
萧亭云的模样看着比之前见到的倒是更加憔悴消瘦几分,宋言澈不由在心底里暗道一声:真是做戏的一把好手。
萧亭云在踏进殿内的时候,皇帝的目光果真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移开。
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萧亭云成了那个跪在底下的主角,而宋言澈只是一个看客。
三司会审的最终结果出来了,但是最终的判决还在皇帝那里。
皇帝没说话,而是将一份奏疏直接扔到了萧亭云的面前。
萧亭云默默捡了,翻开一目一行的看了,最后合上奏疏的时候,目光朝着宋言澈看了一眼,而宋言澈也恰好正在看他。
两人的目光对视的片刻,宋言澈从那里面看到了浓烈的仇恨。
可是宋言澈根本不畏惧他,若真的害怕,便也就不会有这份奏疏了。
萧亭云的目光只停留了那么一会儿,就赶紧装出一副孩子犯错时候的表情。
“人证物证俱在,对此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吗?”
皇帝痛心无比,前面梧州的事情,朝中接连不少大臣上书请求严惩萧亭云,可是他一直犹豫不决。
可转眼那件事情还没解决,他这身上又沾染了别的事情。
自己策划杀自己未过门的王妃,这样的事情传出去,都令人难以相信,何况这姜月白还是姜侍郎的掌上明珠,而且这件案子里面死的人还不止一个姜月白,还有其他人。
“儿臣……儿臣知错了,父皇……求您饶了儿臣一命吧。”
所有的证据都摆在眼前,萧亭云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辩驳的了,只能是继续利用皇帝心软这一点,求皇帝留他一命。
只要能保住性命,那么一切就都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皇帝冷嗤一声,“饶你?这也得看姜侍郎愿不愿意饶你。”
皇帝将目光投向了一直站在边上一句话也不说的姜侍郎。
这才短短几日,姜侍郎就像是苍老了好几岁一样,整个人就连身形都好像佝偻了许多。
他一开口声音里就透着疲累,“臣……”他眼神在萧亭云的身上掠过。
萧亭云此刻满脸是泪,也正朝着他投来目光,姜侍郎触及到萧亭云的视线,喉间的话哽咽住了。
萧亭云便膝行到了他跟前,哀求道:“姜大人,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我不该这么做,我不该杀小月的,我也是一时鬼迷心窍啊,只要我还还活着,以后做牛做马我定会向姜大人赎罪的。”
姜侍郎听罢他这话,垂在身侧的手微微颤抖了起来,但因为是在身侧没人发现他的异样。
就在大家都等着姜侍郎开口让皇帝如何严惩萧亭云的时候,却听他道:“小月没了臣也很难过,但臣仔细想来,她落到这副样子,也有臣的一部分责任。”
姜侍郎这话一出,殿内人人皆是一副诧异模样,因为他们还记得上次姜侍郎是与宋言澈如何争辩的,可是现在他的态度竟然这般的平和,说出的话竟然不是要求严惩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而是在自责?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是臣平日里对她太过娇惯,这才让她养成了目中无人的性子,四殿下对此桩婚事不满,也是在情理之中。”
可是对婚事不满也犯不着杀人吧?
其实大家对于萧亭云为什么要杀姜月白也有些好奇,就连皇帝也很纳闷,但是碍于姜侍郎在这里也没人好开口问,都怕再次触及到了他的痛处。
原本以为姜侍郎也会开口质问萧亭云的,但是他却并没有。
大家都对萧亭云的杀人动机好奇,但既然他本人也都承认了,自然也没人出来问这个问题。
宋言澈却是已经明白了一些,但这件事情他一时还查不清楚,而且林晚辞也不能被一直关在牢里,只能是等日后再有几乎在仔细去调查了。
皇帝也没想到姜侍郎会这样说,这虽然没有明显开口请求严惩萧亭云为自己女儿报仇,但是话里话外都有一种不再追究的意思。
“姜侍郎虽然没有开口要求严惩,但是你所做之事简直不可饶恕,再加上梧州那件事,朕一直都在想着该如何处置。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如今数罪并罚。”
皇帝不经意揉了揉额角,话虽说的这般平静,但是想来心里定然是气的不行,为人父母者,无论是身处高位的皇帝还是普通百姓,想必都会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吧。
“来人啊,”皇帝朝着殿门外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