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审时度势-《将军在上:寺卿大人宠疯了》

  而十分奇怪的是,朝中各位大臣都有受到这份书信,但是宋言澈却并未收到。

  宋言澈知晓这个消息的时候,据说萧亭云人已经被皇帝传召进了宫。

  宋言澈原本正在为了怎么扳倒萧亭云而苦恼,却没想到事情竟然有了这样的转机,竟然有些柳暗花明的感觉。

  高兴之余也有些好奇,这背后助他一臂之力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毕竟当初在东四县的那些事情,知道的人也没几个。

  虽然心中存了疑惑,但是眼下这件事情并不是重中之重的,萧亭云虽然被皇帝传召入了宫,但是后续事情是如何的,还未可知。

  就说皇帝,虽然性子一向温和,说好听点是仁善,说不好听点就是容易心软。

  而萧亭云又是皇帝的儿子,陛下子嗣稀薄,除了太子萧逸舟,四皇子萧亭云,还有的就是未满十岁的七皇子萧明觉,除此之外便就是几位公主。

  恐怕在处置萧亭云这件事情上面,陛下这边难免还是会心软。

  所以这一次事情来说对于宋言澈是个机会,是个趁着萧亭云自顾不暇,调查清楚整件案子的好机会。

  最好能在梧州的事情上面再添加一条,杀害人命,那么皇帝即便是想要从轻处理他,姜侍郎恐怕也不会愿意。

  与宋言澈想的一样,虽然已经有了萧亭云与郑询的书信往来,还有账本这样的证据,但是皇帝却在处置萧亭云这件事情上还是心软了。

  原因就是萧亭云一见到皇帝,也没辩解,或许是他自知辩解无用,一进入殿内就当即跪下来痛哭起来。

  据说当时殿内只有皇帝和萧亭云两人,连个伺候的宫人也都被皇帝给遣退了出来。

  皇帝原本是想着好好盘问一下,心中也是积压着满腹的怒火,但是萧亭云甫一见到皇帝就是一顿哭诉,把皇帝也给哭的无从发火了。

  “父皇儿臣鬼迷心窍,自知自己犯下了大错,也不想辩解,所以在此向父皇请罪,求父皇处置。”

  皇帝原本冷眼看着他,“你也知道你自己错了,堂堂皇子私开铁矿,你这是想要做什么?”

  账目上面也写了这些私开出来的铁最后都被卖到了哪里。

  盐铁自古以来收归朝廷管控,就是因为这其中盈利性大。

  萧亭云认错也认的干脆,因为他知道此刻只有皇帝是自己的救星,他已经摸透了皇帝心软这一点。

  萧亭云在殿内哭的鼻涕眼泪一大把,“儿臣……儿臣听说父皇要在儿臣成婚后,就要将儿臣遣去封地,儿臣还听说,父皇怕太子对儿臣会心存戒备,所以要将儿臣遣到西南黔州一带,黔州苦寒,又十分的贫瘠,儿臣心中是怕,所以一时才鬼迷心窍,想要多挣点银子出来。”

  这些也是萧亭云在前往宫里来时的路上现编的。

  “恰好那个时候梧州的郑询频频往儿臣这里送礼,还主动给儿臣写了许多书信,最后才告诉儿臣他在梧州发现了铁矿这一事情,儿臣当时也很奇怪,他为什么不将此事上报朝廷,却反而联系我。”

  萧亭云抽抽搭搭的继续道:“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那郑询早就有此心,但是又碍于自己只是一个知县,所以想要寻求靠山,恰好那个时候儿臣听说父皇要将儿臣遣去黔州,便一时鬼迷心窍答应了他。”

  “那既是如此,当时郑询伏法,你为何不主动交代了这些?”

  萧亭云便膝行着到了皇帝的跟前,“父皇,儿臣是怕啊,儿臣当时也想着主动与父皇交代一切的,但是父皇当时听说了郑询在东四县所做的一切十分的生气,儿臣是怕再次触怒父皇,所以才没敢主动坦白一切的。”

  他把自己说的无辜又可怜,把一切的罪名都推到了郑询的身上,反正事到如今人已经死了,死无对证的事情,他说什么皇帝也无从求证。

  这便如同一场博弈,萧亭云在搏皇帝对自己的心软程度。

  见皇帝犹在沉思,萧亭云便继续道:“儿臣知道自己错了,身为皇子,做了这些,儿臣无从辩解,也不为自己辩解,只求父皇饶过儿臣这一回,儿臣……儿臣也是当时听说要被遣去黔州所以怕了,黔州苦寒,儿臣又孤立无援,这才想着多攒点银子。”

  一个孤立无援,像是又触动的皇帝一颗柔软的心。

  萧亭云的生母身份地位都不高,入宫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宫女,因为有几分姿色,后来在一次酒后十分好运的被皇帝宠幸,并且只是这一次,便怀了萧亭云。

  但好运也仅此而已,在生下萧亭云之后,这个女人不久就病逝了,所以萧亭云所说自己孤立无援,倒也不假。

  萧亭云的生母不过一个小宫女,进宫之前,家中日子过的贫困,孩子又多,所以这才舍了这个女儿,让她进宫当了宫女。

  原本以为是好日子来了,但也根本没过几天好日子,就流下了孩子撒手人寰了。

  萧亭云背后没有母家支撑,这多多年他在朝中汲汲营营,也倒是真的凭借了自己的本事。

  如今说到此处,却到底是有几分触动了内心,这哭嚎声也多了几分情真意切。

  这一向心软的人大抵都有些念旧的通病,皇帝听到萧亭云哭成这般模样,又从他的那些话里,隐隐约约想到了几分那个记忆中已经死去多年的影子。

  又再一联想到,自己子嗣稀薄,便心里更加软了几分。

  “朕何时说过要把你遣到黔州去了?”

  皇帝这话一出,萧亭云便知道自己这是赌赢了。

  眼下明明是在说梧州的事情,但是皇帝却开口提了这件事情,就已经说明皇帝这是动了恻隐之心。

  萧亭云见此,连忙乘胜追击,继续哭求道:“父皇,都是儿臣鬼迷心窍,儿臣知道错了,儿臣不该这么想父皇,父皇一向疼爱儿臣的……”

  这一场哭求来的声势浩大,最后在门外守着的宫人都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四皇子的哭声。

  萧亭云不怕丢人,至少命是保住了,丢不丢人什么的就无所谓了。

  最后皇帝只是将萧亭云禁足在了府里面,再没了后续,这么大的事情,被高高拿起又轻轻放下。

  不少朝臣心中对此都很有意见,这个时候一些原本投靠在萧亭云那边的朝臣,原本以为萧亭云要失势,但现在看着似乎并非全然是这样。

  正所谓,为官者当要学会审时度势。

  这个时候就连忙又将风向倒向萧亭云,两方人又开始了暗中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