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退朝-《夫君,本宫徒儿有点多》

  他说完,抬起一双眸子一一扫过台下,刚才跟着嘲弄的大臣,眉心上已经浮出了一丝淡淡的黑气,接着说道:

  “我大夏没有粗人和文人之分,无论从事哪行哪业,都是我大夏的子民!莫不是不识的字,此人就活该,低人一等受人唾弃?长公主所为更谈不上动摇国本。”

  姜卿士微微一愣,刚才身后支持自己的众人也都禁声低头不敢言语。

  他连忙俯下身子讪讪解释道:

  “微臣……不是那个意思。”

  姜卿士说完,抬起头认认真真地说道:

  “微臣只是觉得,如今大夏正是培养人才的时候,长公主应该多把心思放在那些学子身上,至于那些不识得字的粗人本身也就不能为大夏带来什么,长公主如此用心,也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他说完,恭恭敬敬地将自己已经写好的奏折双手递过去。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沈瑁身上,不管大家心中都保持着什么态度,可看着那张奏折却也都无可奈何。

  他是当今的圣上,他不能拒绝任何一个大臣的奏折。

  沈瑁看着那张奏折,心中百感云集,最终却也只能叹了口气,顺手接了过来。

  这些大臣不少人从年轻时便进入宫中当官任职,每一个都是饱读诗书才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看重当今学子自然是没有错的。

  可一个国家的维持,往往靠的却不是这些学子们。

  有人辛辛恳恳的种地做农,来维持着一年的粮食运作,有木工专注认真的浇灌种树,学子们才有毛笔,挨家挨户才有木柴。

  学习与读书的确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可那些木匠农工却是一个国家最牢固的地基。

  若是连地基都没有了,哪怕是万丈高塔,也会顷刻之间坍塌得荡然无存

  可惜,这些大家却始终不能明白。

  皇姐还是太急了,这些大臣们太过顽固,恪物学都未曾被朝中大臣完全接受,她便这般大肆招揽工匠农民。

  可是沈瑁不知道的是,沈瑶等不了,大夏也等不了,沈瑶不得已加快自己的进程。

  言归正传。

  沈瑁摆了摆手,重重地舒出了一口气,低沉地说道:

  “好了,朕会处理这件事情,退朝吧。”

  看着众位官臣离开的背影,他才低下头深沉地望着自己手中的奏折。

  自己一直都信服着皇姐,以前是现在也是。

  虽然答应了那些大臣,他会处理这件事情……可他也没说什么时候处理呀!

  沈瑁把奏折往桌台上一放,耸了耸肩便站起身,却是认认真真地朝着窗外长公主府的方向望了一眼。

  虽然不知道皇姐到底要做什么,但是他相信只要是她一定会给出一个最好的结果。

  而他能做的,就是无条件地信服她再给她更多的时间。

  沈瑁摘下帽子便朝内阁中走想起什么,一转身看着申公公交代道:

  “若是有大臣再来说这件事,就说朕已经在处理了。”

  申公公连忙应下,心中却也忍不住担忧。

  如今长安的消息传得这么快,谁又知道会闹出什么样的乱子……

  喜欢夫君,本宫徒儿有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