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根本不了解行情-《重生八零巧媳妇》

  跟着苏晓月也窜了出去。

  赵玉霜碰着鸭蛋懵了几懵,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芦苇**里一片悉悉索索,最后以一串翅膀的扑棱声终结。

  “小九……你在哪儿啊……”

  “噗哈哈……”找不着回来的路了,哦,不对,本来就没有路,也就不奇怪她找不回来了。

  “我在这!”赵玉霜边笑边给她音频传送方位。过了好一会她才拨开了芦苇出现在赵玉霜面前,头上还插着一根一半墨绿灰色的鸭毛,看起来神气活现!

  “哈哈哈……”赵玉霜顿时有笑开了,想来她都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苏晓月累的半死,见赵玉霜用衣服兜着个鸭蛋,露着西瓜肚,笑的直打颤,顿时也是笑的乐不可支!

  两人平时大约都过的太过压抑了,这一笑就停不住了,直笑到眼泪都流了出来,肚子疼,才不得不有所收敛。

  笑够了两人继续干活,不过干了一会就都没力气了,肚子太饿了,特别是面对这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蛋。

  于是两人坐下来歇了会,苏晓月又问起之前的问题。

  “去河滩抓东西!”赵玉霜神秘一笑,“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对了等会我们稍微早点回去,煮好了蛋,然后你再陪我去一趟河滩吧?”

  “抓什么呀?”苏晓月点着赵玉霜的小脑瓜,“还不告诉我,不告诉我我可不陪你去抓!”

  “好吧。”赵玉霜无奈,刚想要告诉苏晓月,可她突然发现了什么,就该变了主意,问了苏晓月一个问题。

  听到苏晓月的回答她显得非常满意。

  “河滩还是不去了吧,今天有鸟蛋吃了,就不吃螃蟹了!”赵玉霜随口扯了个慌,搪塞苏晓月。

  “哟,看不出你还会抓螃蟹?!”苏晓月取笑她。

  “我可会抓了!”赵玉霜大言不惭,“上次跟杨大哥一起去,他们兄妹俩抓的都没有我一个人抓的多!”

  苏晓月突然沉默了。

  赵玉霜这次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不过作为一个小孩子她也不用点破,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继续说说笑笑。

  终于割够了一手推车,苏晓月尽管已经抬不起胳膊了,还是甩了甩手,拿了草绳把芦苇绑成了剁,然后码到了手推车上,最后用一根长一点绳子栓紧。

  赵玉霜手推车堆到上半人高的芦苇,不得不佩服苏晓月,还真是能装,也不知道这样路上会不会不稳。

  事实证明赵玉霜的担心是多余的,上了大路苏晓月一个人就驾驭住了手推车,赵玉霜只需要在前面给她看着点路,告诉她该拐弯了,该上坡了,让她心里有个数,免得推河里去都不知道。

  离开前赵玉霜说自己要方便,背着苏晓月又进了一次芦苇**,出来的时候迅速的把什么塞进了竹篓里,并把盖子盖好!

  到了家卸了车,一个去还车,一个开始烧水煮蛋,苏晓月回来之后就开始整理芦苇,然后放到墙边排好。

  白天临走的时候给周老太留了些之前晒的差不多的芦苇,她一个下午已经处了枯叶和外皮,敲扁了,整成了芦苇篾子。

  这会刚上手开始编,赵玉霜只看到他的手不停的翻着那些篾子,这个压着那个,那个压着这个,一个错开一个。

  “奶奶你这遍的是什么?”赵玉霜烧着火顺便也当一把好奇宝宝。

  “我这编的是苇篮,先编个小点的,可以用来放鸡蛋,山芋干什么的!”

  芦苇可以编很多的东西,之前没见周老太编织赵玉霜也没发现,现在再一看她编出的雏形,顿时发现着屋里很多东西都是用芦苇编制的。

  有**的席子,周老太说那叫苇席,盖在鸡圈上的帘子,是去冬天用剩下的,多股编成的,叫苇帘。

  苇帘赵玉霜倒是一眼就看出来那时用芦苇编的,毕竟没怎么改变原有的形状,只是简单的掐头去尾,用麻绳链接,成片状。

  苇帘倒是随处可见,根据用途不同做工也不同,有的粗糙,皮和叶子都不除,直接编成一大厚厚的一片,在门上钉个钉子,冬天的时候挂上,用来挡风保暖再好不过。大家伙通常都叫搭帘子!

  有的精细,叶子和皮都除拨的一干二净,单个编制,透亮透风,擦洗干,净用来晾晒最合不过!

  各家各户用来晒萝卜干,咸菜干,甚至是晒冬衣一般都会用到。

  制成小块的,还可以用来当隔垫,做面食包饺子就派上了用场。那些用的久了的,油光发亮,跟古董商的包浆如出一辙!

  还有苇笠,几乎只要下地干都是人手一个,晴天挡太阳,雨天挡雨,是庄稼人的必须品。

  花样最多的还要输苇篮,苇篮有圆形、长方形、三角眼,元宝篮、多种形式,也容易创新,那些手巧的甚至于为了讨好孩子,能编出一只兔子来!

  当然编这些物件对原材料芦苇的要求也不同,最好的芦苇,杆直,粗壮,柔韧的用来编制苇篮。

  苇蓝也叫苇筐,要求耐浸泡、抗腐蚀、透气性好、承受力大,是各家各户装存小件运输的主要用具。

  奶奶,你让我们割这么多芦苇该不会都是用来编这个的吧,那得编多少啊?

  家里用不来那么多,我反正也闲不住,现在晓月来了,我可以多做点,到时候你们也能拿到集市上去卖,能换两个钱总也是好的!

  当然苏晓月不来她也是要编的,毕竟她跟赵玉霜的日子也是要过的!只不过到时候想卖就得请人顺带着卖,难免承别人的人情。

  这个好卖么?对于能换钱的东西赵玉霜都感兴趣。

  总是要用的东西,不愁卖!

  周老太这么保守的人都说好卖,赵玉霜觉着肯定是真好卖。

  那卖的人多么?赵玉霜一副市场调研的架势,各种问题齐上线。

  不知道。周老太根本没卖过,她也很少上街赶集,以前需要什么谁上街就帮他顺带回来。

  所以她根本就不了解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