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伊莎贝拉是天使-《美娱:从饰演小海狸开始》

  第43章 伊莎贝拉是天使

  公路片的拍摄流程和其他类型的影片是不一样的。

  非公路的影片里,项目的拍摄是不会按照剧情来走的。

  以hp为例:

  《魔法石》里,孩子们进入霍格沃茨和离开霍格沃茨的戏份就是凑在一块拍的。

  一景多戏,同时拍摄,便能省钱。

  但公路片不一样——

  公路片的景一般只对应一个戏份。

  在此情形下,剧组想要拥抱效率,想要省钱,最好的操作其实就是顺着剧情拍。

  正因如此……

  伊莎贝拉也就不用继续待在利维斯登坐牢啦

  开完机,哥伦布先给霍普金斯拍了一个solo的内景——

  爷爷一个人待在灰暗的世界里喝着酒,那靠在躺椅上的孤独名叫思念。

  算是讨个一切顺利的好彩头。

  而后剧组便直接转场,前往了布景师、艺术指导迈克尔福特为主角一家找的乡村。

  那是位于德比郡的艾登索尔(edensor)。

  由于艾登索尔属于德文郡公爵卡文迪什家族的领地,老伦敦正米字旗追求的都是历史底蕴,整个村庄的维护标准从来都是能修缮的绝不拆建,要拆建的必须还原,因此,踏足这里后,伊莎贝拉便瞬间觉得自己进入了童话王国。

  郁郁葱葱的草地上矗立着各式各样的石砌建筑——

  这里面既有强调极简主义的瑞士风小楼;

  又有来自意大利的哥特式别墅;

  有亨利七世时期象征着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崛起的都铎风阁楼;

  还有千年以前代表着武装力量的诺曼风城堡……

  但最亮眼的,还是小镇的主体建筑,圣彼得教堂。

  它始建于12世纪,改建于15世纪,历代德文郡公爵及其家人都埋在这儿,除此之外,这里面还埋着一个美国人,那是脑洞大开美乐宗的妹妹。

  因为她嫁给了第十代公爵的长子,威廉卡文迪什。

  美乐宗的家族也是英国移民嘛。

  用东方的古话说,那甚至都是‘人族谱,在德文’。

  (艾登索尔,中间是教堂)

  (乡村街景)

  “喔——这地方好漂亮啊——”

  下车转悠两圈,伊莎贝拉便有了一种已经退休的感觉。

  油然而生的轻松让她望向老妈——

  “o,你说我们以后在类似的地方买个庄园怎么样”

  “山清水秀,鸟语香,往这种地方一住……oh简直不要太舒服”

  伊莎贝拉承认,自己是看上罗琳的庄子了。

  在那住了两天后,她就喜欢上了那种与世隔绝融入自然的美好。

  薇薇安则斜了她一眼,“我是没问题,但华纳估计有想法。”

  “你要是买了庄园往里面一住……wow你可能就不想上班了。”

  “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

  “hahaha”伊莎贝拉大笑不迭。

  在一旁眺望青山的凯瑟琳也乐不可支。

  躺平的生活谁不喜欢呢

  每个人都有惰性,有几个是打心底里愿意奔跑的啊

  很多时候的坚持,不都是因为没有办法吗

  说笑间,一家子也钻进了剧组事先沟通好的驻地,这是当地民居改的旅馆,算是农家乐吧。条件肯定是没法和利维斯登比的,但大家就在这儿待几天,因此也就无所谓了。

  把搬运行李的事情交给助理,简单休息了会儿,中午,吃完午饭,伊莎贝拉正式上工。

  化妆更衣,她在《好声音》里的造型非常的简单,因为是平民家的孩子,所以画个素颜妆就okay了,发型上那就是所有女孩都会的马尾,浓密的秀发束在脑后,用玫红的发绳随意一绑,身上的服饰则是裙摆及腿的浅黄色连衣裙,脚上在踩一双乡村鞋。

  对着镜子转悠一圈……

  哇喔

  迎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不要太强。

  建模优秀就是好啊!

  “噢伊莎你真漂亮。”

  从hp跟到《好声音》的化妆师由衷感叹。

  “谢谢。”

  伊莎贝拉笑着接受了赞美。

  做完妆造,伊莎贝拉便去找哥伦布了。

  今天的第一场戏就是她的,拍摄地则在圣彼得教堂。

  内容讲得是教堂里的唱诗班又在上课了,因为喜欢音乐,所以伊莎贝拉偷偷的猫在教堂里旁听,或许是太入神了,她在老师训斥‘同学’时笑出了声。这一情形让她直接暴露,也让她顶着老师的‘咒骂’,逃出了教堂,逃回了家。

  嗯,《好声音》的剧本又稍微改了一下。

  原先,伊莎贝拉是想用爸爸的视角引出故事的,但,在围读时,大家表示,《好声音》是伊莎贝拉的电影,她理应第一个出场,于是大家便把展现伊莎贝拉对音乐喜爱的剧情放到了最前端,呃……其实就是做了一个简单的替换而已。

  然后,这么做后,开启家庭矛盾的钥匙就变成了伊莎贝拉,并且,她会写歌的事实也能在第一时间展现给观众。因为在从教堂逃回家后,她便会发现家里正在争吵,她不想掺和这种事儿,于是便从后门溜回了自己的房间,戴上老旧的耳机,用着老旧的磁带,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随着播放键的按下,哥伦布便会直接转场——

  画面会来到老爸上班的地方。

  或许是因为有着默契老爸也在和伊莎贝拉听着一样的音乐。

  他会在愉快中回到破碎的家。

  接着,生活里的琐碎击穿了一切的美好。

  “亲爱的,我觉得你拍这部戏应该会很轻松吧”

  “我应该不用给你讲戏了吧”

  “整个故事都是你写的。”

  在灯光布置光源,摄影寻找机位的时候,哥伦布也拿着剧本和伊莎贝拉对起了即将要拍的镜头,在他看来,这些戏对于伊莎贝拉来说简直就是手拿把掐,而事实嘛……

  “yeah”小姑娘点了点头,道:“在拍这部戏时,我要记住,莉莉泽勒是阳光灿烂的小天使,我要抱着这个心态去走剧情,去演绎她……”

  《好声音》里的主角名叫莉莉泽勒,是一个心怀阳光无惧风雨的小女孩。

  在面对神职人员的辱骂时……这不是黑教堂啊,当教堂里的唱诗班按照传统,不收女孩时,莉莉泽勒一次又一次的偷听就是会引起神职人员的不满的。这个时候,用一些带有贬低意味的词语,说主角污染了神圣的教堂,那就是很有必要的……而面对这些辱骂,主角毫不在意,当主角可以笑着面对所有诋毁时,电影上的人设就会瞬间清晰起来。

  由于面朝阳光是贯穿电影的核心情绪,所以伊莎贝拉的强调在哥伦布的眼里那就是带了脑子的体现,嗯,哥伦布还记得,去年,伊莎贝拉第一次拍戏时,那是连脑子都没带呢!

  而在他乐呵点头的同时,工作人员也把光给打上了,把机位给架好了,如此情形让哥伦布直接示意场记开工,随着打板声的响起,站好点位的伊莎贝拉也进入了状态——

  屹立百年的教堂里金碧辉煌。

  这里的每一寸砖瓦都蕴含着历史的气息。

  而在东边,靠窗的位置,此时此刻,一名身着淡黄长裙的女孩正趴在门板上,目光贪婪的窥视着内里,在她视线不远的地方,教堂内唱诗班里的孩子正在上课。

  她想要融入其中。

  但这只是奢求。

  因为她和内里的孩子是两个世界的人。

  教堂里的孩子天真,无邪,充满童真。

  而门外的她

  圣彼得教堂的东窗上有彩色的玻璃画。

  上面刻着上帝的福音。

  当金灿的阳光透过它,照进屋内后。

  落在它身前的那个身影便自然而然的身披七彩霞光了。

  这是光影的艺术。

  (圣彼得的东窗,非全貌,整体非常的大,很长很长,上下还有)

  “okay!cut!”

  渴望知识的镜头只有几秒,所以拍起来非常的快,而在哥伦布喊起cut的同时,伊莎贝拉也站正了身子,想要听听对方的评价,接着……

  “伊莎,你的动作没问题,情绪也没问题,但你的眼神有问题。”

  “你的眼里透露出的是贪婪,我可以将其理解成你对音乐的渴望,在拍一般戏份时,你使用这种眼神是没有问题的,但,当主角内心充满阳光后,贪婪就不能展现了。”

  “因为贪婪和阳光就是不能同时出现的。”

  “更别说,现在的你还在主的默许下学习音乐呢。”

  是的,选择东窗进行拍摄是因为这里有上帝的存在。

  在他的注视下学习音乐那叫上帝特许。

  对外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受主庇护’。

  好莱坞喜欢提出问题,所以他们在写剧本时引用了传统教会和女性的矛盾,但好莱坞从不解决问题,所以主角的追梦之旅便被哥伦布蒙上了一层上帝福音。

  说通俗点,这叫既吃流量,又不担责。

  全是套路

  由于这年头的胶片机和数码机是不一样的,没有回放功能,因此,在没有磁带机的帮助下,伊莎贝拉也不知道自己刚刚到底演成啥样了,只能跟着哥伦布的描述一点点的修改。

  试了两遍。

  拍出来的画面已经好多了。

  达到了可以用的标准。

  但……

  哥伦布表示,距离完美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实事求是啊。

  不过,这事哥伦布并不在意,只要是拍过电影的都知道,画面这个东西是没法精益求精的,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过度苛责是在难为自己。

  可伊莎贝拉还想加强一下。

  于是乎,她向自己的深蓝,自开机之时就在现场杵着的老爵士发起了求助。

  老爵士其实才是整个组里最懂表演的人,并且也是玛吉史密斯特意请来给伊莎贝拉保驾护航的外挂,而他先前之所以没有吭声,是因为他懂行业规矩,电影正式开拍后,哥伦布就是组里的老大,他有资格插话,但从底层爬起来的人都是圆润的。

  因此,当拍摄出来的东西能达到院线标准时,他也就不开口了。

  可如果伊莎贝拉自己有要求

  那以上这些就可以另当别论了。

  毫不吝啬的给伊莎贝拉说了一下自己对她方才表演的看法,接着,再来一条……

  重新拍摄后,本平视内里窥视音乐的伊莎贝拉忽然微调了自己的姿势。

  脑袋微昂,视线上扬,用一种微微仰视的状态打量着内里的教学。

  整个构图,像是一个天平。

  充满知识的屋子在天平的左边。

  或许是神圣无比它比较的轻,比较的高。

  渴望知识的女孩在天平的右边。

  因为她身处世俗,所以比较的重,也比较的低。

  当这个画面出现后,哥伦布直接就喊出了——

  “cut——good”

  “oh——这个调整的确不错,有点点朝圣的感觉,但不强烈。”

  “整个画面看起来,还是对知识的渴望。”

  这声好评让伊莎贝拉喜笑颜开

  她要的就是这个!

  她只想听哥伦布喊good!

  而在收获喜悦的同时,她也冲着导演和老爵士道了声谢。

  哥伦布笑着点头。

  他明白伊莎贝拉的意思,这是感谢他能再给自己一次拍摄的机会,而这事在哥伦布的眼里并不重要,如果他不是真的喜欢女孩儿,他又怎么可能会接下这个项目呢

  所以,伊莎贝拉自己想要拍好一点儿

  那多走一条就多走一条咯。

  老爵士则是摆了摆手。

  他也明白伊莎贝拉的意思,这是感谢他的教导,和哥伦布一样,他也不在意这种事情。

  帮改变自己命运的姐姐带个孙女那不是应该的嘛

  并且,他也不觉得自己教了伊莎贝拉什么东西,在他眼里,伊莎贝拉本就会演戏,只不过她没有系统的学习各种技法,像刚刚的抬头,那就是和库布里克的凝视类似的技巧微调。

  库布里克的凝视指的是在拍‘凶狠’眼神时,演员要把头部稍微向下倾斜,眼睛直视镜头,直勾勾地盯着,说通俗点,那就是演员收起下颚对着镜头翻白眼,这么做后,你的眼睛越干涩,你越不舒服,你越烦躁,那渗人的感觉就会越好。

  呃……

  纯属折磨自己,成全别人。

  而且,这种模块化的表演只有技巧,没有情感。

  你让素人来,练个几次,他也能模仿。

  因此,只要伊莎贝拉系统的上过表演课,那刚刚的微调她自己就能做出来,但,谁让玛吉史密斯说了呢,小孩子不要在有灵气的时候学技巧,更不要没事就折磨自己。

  他姐都这么说了,那他也就不会去教那些胡七八糟的东西了。

  让伊莎贝拉凭着感觉演那就是他最想干的事儿,能流畅过当然是最好的,因为这种演绎是最自然的,而如果是感觉到了但技巧上还差那么一点点

  那他就在不破坏灵气的情况下推那么一下嘛。

  而在他用心盯着后……

  好吧,就算他不用心盯着,《好声音》的拍摄也不会有太多的磕碰。

  因为剧本是伊指导对着自己写的,故事的内核是哥导演对着赫敏格兰杰把控的,当伊莎贝拉就是莉莉泽勒,莉莉泽勒就是伊莎贝拉时……

  “呼——”

  呼啸声过。

  一道淡黄色的魅影穿过了教堂的大门,冲向了璀璨的世界。

  虽然女孩的身后有着神父的阵阵咒骂,但镜头里的她却依旧洋溢着笑。

  这个笑有一种逃脱追捕后的欣喜。

  更像是收获了知识的兴奋。

  而当那灵动的身影好似小鹿一般撞入披散着圣光的金灿世界后。

  回头探查的俏皮面庞上更是尽显靓丽和青春。

  以及……

  “略”

  小姑娘朝着年老体衰追不上自己的神父做了个鬼脸。

  “cut!good!”

  镜头外的哥伦布鼓起了掌,“okay伊莎你演的很棒”

  “啊不对,你本来就很调皮”

  “……”

  伊莎贝拉撇了撇嘴。

  “克里斯,你不会说话就别说话啊。”

  “没人把你当哑巴。”

  她冲着哥伦布翻了个白眼儿。

  伐开心的模样让周围众人乐呵摇头。

  大家都明白女孩儿的意思,哥伦布说她演得好就行了,为啥还要加一句本来就调皮呢

  她不要脸哒

  但……

  “噢伊莎,我觉得克里斯说得对,你的确挺闹的。”

  站在摄影机前的约翰希尔补了个刀。

  《好声音》的摄影就是《魔法石》的摄影,都自己人。

  而他的强调则让小姑娘更不开心了,面颊一鼓,休息去了!

  萌萌哒的模样看乐了所有人

  嗯,大伙都知道这是在开玩笑呢,更知道伊莎贝拉脾气好,放得开。

  啧——

  这真的是个天使女孩

  下午一点,剧组开工。

  三点出头,大家便把教堂的戏份过掉了。

  接着,所有人转场,前往事先租好的小别墅,也就是主角的家,在拍摄完主角莉莉泽勒偷摸回家的戏份后,伊莎贝拉便可以下班了,她未成年嘛,一天就拍四小时。

  但,剧组里的其他人不会歇,他们是要上满正常工时的,至于怎么上

  那当然是和hp一样,孩子拍完了大人拍啊!

  一家五口,爷爷爸爸妈妈姐姐还有舅舅尽数上场……

  “诶她怎么也在这儿”

  虽然伊莎贝拉没活了,但她并没有立刻回旅馆,而是留下来看看大伙拍的怎么样。

  然后,她便发现,剧组的人群里,怎么有个波波头啊

  伊莎贝拉的问询让剧组里的假执行制片凯瑟琳顺势一望,在瞧见妹妹说的人乃是玛格特罗比后,她顿时道:“她是来观摩的。”

  “观摩”

  伊莎贝拉没听懂。

  “对。”

  凯瑟琳点了点头,道:“这是巴纳森的安排……”

  既然公路片的最省拍法就是按照剧情拍,那么玛格特罗比在拍摄中的现身时段就一定会是后半段,而按照好莱坞里的常规操作,她是可以卡着时点进组的,但她毕竟没学过表演嘛,并且身为最后的boss,她的戏份还是比较的重要的。

  所以,本剧大管家,执行制片巴纳森决定,让她跟着剧组走,并给她配了个表演老师。

  以避免轮到她时,剧组因她没有状态而卡着不动。

  “噢原来是这样”

  既然小丑女的出现是执行制片的安排,那伊莎贝拉便不纠结了。

  扭过身,继续打量大家的表演。

  克里斯蒂安贝尔演的挺不错的,两眼放空,身子一垮,那站不稳,走路飘,风一吹就会倒的模样怎么看都像是读书读坏脑的神经质;

  凯拉奈特莉演的也很棒,剧本里的姐姐在拥抱阳光之前那就是生人勿进的代表,而她本人看不起商业片,只想演舞台剧,所以脸一拉,全天下都欠我的感觉便出现了;

  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诠释那叫一个游刃有余,酒瓶一举,昂头直饮,面色一红,嘴巴微抽,再加上一点絮絮叨,疯疯癫癫的老人味儿啊,那都能溢出剧组;

  裘德洛和他老婆莎迪弗罗斯特那更是本色出演,裘德洛把公子的架子一摆,全场我最靓的自信模样便直接出来了,莎迪弗罗斯特两眼一瞪,拿出一副老娘知道你出轨的架势,那便能把裘德洛的所有光芒全部抹除。

  好似流水画卷般的展现看的伊莎贝拉很是舒心。

  这是她的电影嘛。

  她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很棒。

  然而,就算是这样,她也依旧觉得,整个剧组里最亮眼的家伙,好像不是这些人。

  而是躲在一旁,用贪婪目光打量现场的波波头。

  虽然她没有出声,但伊莎贝拉看得出来,这家伙想要汲取更多的知识。

  若是非要形容……

  此刻,伊莎贝拉甚至能够感觉到,她的身上,有一种对成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