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长绫走到安丞相和安歌面前,看见在安歌喂了安丞相一枚丹药之后,安丞相的气息在缓和了一些,然后开口说道:“安公子,不如先扶丞相回府吧。”
她知道,此时皇上正对安丞相有所怀疑,所以是肯定不会见他们,哪怕他们再跪上几天几夜,都无济于事。
安歌一面担心被关押在东宫内的妹妹,另一边又担心晕倒的父亲,本来他说他自己一人前来找皇上求情,可安丞相不愿,安丞相知道安歌没有任何官职,就算过来皇上也不会见,可是安丞相没有想到,皇上竟然连他也不见。
可想而知,这一次安如愿做的事情,是真的触及到了皇上的逆鳞。
安歌不忍心见到父亲再这样下去,于是对乐长绫点下了头。
乐长绫与安歌一同将安丞相扶上了马车,一同朝着丞相府的方向而去。
“安公子,你们为何要跪在御书房门口?”乐长绫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地问道。
原本有些事情安歌是不能随意对外人说的,可乐长绫对他有救命之恩,而且他对乐长绫也有一些不一样的感情,所以没有防备,便对她说道:“昨天深夜,王御医来丞相府敲门,说我妹妹因为犯了重罪被关押在宫中,如果不是因为御医查出妹妹怀有身孕,说不定已经被皇上治了死罪。”
安歌在说这些的时候,表情十分沉重:“爹一开始不相信的,后来四处派人打听,最后打听到了,事情的确如王御医所言,我妹妹被关在东宫,被皇上派重兵把守。”
乐长绫知道安敏只要不死,就一定会想方设法扳回局面,她以为丞相府是她的后盾,能够靠安丞相的帮助来让她继续活下去,可是却没有想到,皇上早已对安丞相起了疑心,恨不得将这件事就与安丞相牵连,一同治罪,怎么还会让安丞相求情,救她出去。
不过这些话乐长绫并没有对安歌说,只是一路将安丞相送回了丞相府。
回到丞相府之后,安歌给安丞相把脉,让他好好先睡上一觉,并且让府中的下人熬了一些清粥。
“公子,你也喝点东西吧。”下人将粥端到了安歌的面前。
同样是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安歌虽然年轻,可身体也受不了,但是现在的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心思吃东西。
于是他看向坐在一旁的乐长绫,从她陪着他一起将安丞相送回来之后,她就一直留在这里,安安静静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安歌十分抱歉地走到乐长绫的面前说:“乐小姐,实在不好意思,今日麻烦你了,我爹只是整日整夜不吃不喝,也没有好好休息,所以才会晕过去,我已经给他服用过丹药,这里就交给我好了。”
安歌并不是想要下逐客令,只是他不习惯去麻烦他人。
可乐长绫却摇摇头,说道:“没关系,不麻烦,我在这里等丞相醒过来,我有一些话要对丞相说。”
“乐小姐若是有话,让我转告也是一样的。”
“不一样。”乐长绫摇头。
见乐长绫铁定了心要在这里守着,安歌也不再多说什么,而是让府中的下人去给乐长绫准备一些吃食。
乐长绫守在安丞相的床头,眼中有着深深地愧疚,她早就料到了安敏在出事之后,一定会找安府求助,所以才会在一开始就让夜阳天对安丞相起疑,只是苦了安丞相。
爹,是女儿不孝。
乐长绫背对着安歌,所以她眼中的自责和愧疚他都没有看见。
足足等了五个时辰,安丞相才缓缓地醒了过来。
可是当他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安歌,而是乐长绫。
恍惚之间,那眉宇之间的神态,让他以为安如愿已经回来了,忍不住出声唤道:“如愿。”
时隔这么久,再一次从安丞相的口中听到这一声呼唤,仿若隔世,乐长绫霎时间红了眼眶。
“爹,这是乐小姐,不是妹妹。”安歌扶着安丞相坐了起来,接着对安丞相说道,“你在御书房门口晕了过去,是乐小姐帮我一起将你带回相府的。”
“有劳乐小姐了。”安丞相对乐长绫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乐长绫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安歌从一旁将下人刚盛出来的温热的粥端到安丞相的床边,然后一口一口喂安丞相,安丞相也是郁结在心,没有吃几口就让安歌将碗放下。
“我一想到你那妹妹在还在宫中受苦,我这粥怎么吃得下啊,你说说如愿,平日里那么贤良淑德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犯了这样的蠢事?”说着,安丞相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几岁。
他怎么也不会相信,勾结外党这种事情会是他女儿安如愿能够干出来的。
“爹,叔叔不是去查这件事的真相去了吗?到时候一定能够还妹妹一个清白的。”安歌安抚着安丞相的情绪。
可乐长绫却开口说道:“不用查了,事情的真相就是这样,是太子妃做的。”
“你说什么?”安歌和安丞相都看向了乐长绫。
“当日皇上审问的时候,我哥就在旁边,我哥说,是太子妃亲口认罪的,人证物证俱全,指证之人是安清城,所以并没有人冤枉她。”
安丞相本来心中还留有一丝希望,但是这这一丝希望,也被乐长绫葬送了。
“可是如愿怎么会犯出这样的事?她从来都不认识什么弥凰宫的人,她没有道理会这么做啊!”
安丞相始终都是相信安如愿不会去勾结弥凰宫,可既然乐长绫说人证物证俱全,他还要如何去给她开脱?
安丞相毕竟是一国之相,原本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所以乱了分寸,可当他知道事情越是难有回旋之地,他就越需要保持冷静。
但是,就在他想办法要将安如愿救出来的时候,却听见乐长绫说道:“我说这件事是太子妃做的,却并没有说这件事是安如愿做的。”
“什么意思?”安丞相和安歌不解地看向乐长绫。
乐长绫看向他们,一字一句地说道:“宫中的太子妃,并不是真正的安如愿。”
她知道,此时皇上正对安丞相有所怀疑,所以是肯定不会见他们,哪怕他们再跪上几天几夜,都无济于事。
安歌一面担心被关押在东宫内的妹妹,另一边又担心晕倒的父亲,本来他说他自己一人前来找皇上求情,可安丞相不愿,安丞相知道安歌没有任何官职,就算过来皇上也不会见,可是安丞相没有想到,皇上竟然连他也不见。
可想而知,这一次安如愿做的事情,是真的触及到了皇上的逆鳞。
安歌不忍心见到父亲再这样下去,于是对乐长绫点下了头。
乐长绫与安歌一同将安丞相扶上了马车,一同朝着丞相府的方向而去。
“安公子,你们为何要跪在御书房门口?”乐长绫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地问道。
原本有些事情安歌是不能随意对外人说的,可乐长绫对他有救命之恩,而且他对乐长绫也有一些不一样的感情,所以没有防备,便对她说道:“昨天深夜,王御医来丞相府敲门,说我妹妹因为犯了重罪被关押在宫中,如果不是因为御医查出妹妹怀有身孕,说不定已经被皇上治了死罪。”
安歌在说这些的时候,表情十分沉重:“爹一开始不相信的,后来四处派人打听,最后打听到了,事情的确如王御医所言,我妹妹被关在东宫,被皇上派重兵把守。”
乐长绫知道安敏只要不死,就一定会想方设法扳回局面,她以为丞相府是她的后盾,能够靠安丞相的帮助来让她继续活下去,可是却没有想到,皇上早已对安丞相起了疑心,恨不得将这件事就与安丞相牵连,一同治罪,怎么还会让安丞相求情,救她出去。
不过这些话乐长绫并没有对安歌说,只是一路将安丞相送回了丞相府。
回到丞相府之后,安歌给安丞相把脉,让他好好先睡上一觉,并且让府中的下人熬了一些清粥。
“公子,你也喝点东西吧。”下人将粥端到了安歌的面前。
同样是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安歌虽然年轻,可身体也受不了,但是现在的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心思吃东西。
于是他看向坐在一旁的乐长绫,从她陪着他一起将安丞相送回来之后,她就一直留在这里,安安静静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安歌十分抱歉地走到乐长绫的面前说:“乐小姐,实在不好意思,今日麻烦你了,我爹只是整日整夜不吃不喝,也没有好好休息,所以才会晕过去,我已经给他服用过丹药,这里就交给我好了。”
安歌并不是想要下逐客令,只是他不习惯去麻烦他人。
可乐长绫却摇摇头,说道:“没关系,不麻烦,我在这里等丞相醒过来,我有一些话要对丞相说。”
“乐小姐若是有话,让我转告也是一样的。”
“不一样。”乐长绫摇头。
见乐长绫铁定了心要在这里守着,安歌也不再多说什么,而是让府中的下人去给乐长绫准备一些吃食。
乐长绫守在安丞相的床头,眼中有着深深地愧疚,她早就料到了安敏在出事之后,一定会找安府求助,所以才会在一开始就让夜阳天对安丞相起疑,只是苦了安丞相。
爹,是女儿不孝。
乐长绫背对着安歌,所以她眼中的自责和愧疚他都没有看见。
足足等了五个时辰,安丞相才缓缓地醒了过来。
可是当他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安歌,而是乐长绫。
恍惚之间,那眉宇之间的神态,让他以为安如愿已经回来了,忍不住出声唤道:“如愿。”
时隔这么久,再一次从安丞相的口中听到这一声呼唤,仿若隔世,乐长绫霎时间红了眼眶。
“爹,这是乐小姐,不是妹妹。”安歌扶着安丞相坐了起来,接着对安丞相说道,“你在御书房门口晕了过去,是乐小姐帮我一起将你带回相府的。”
“有劳乐小姐了。”安丞相对乐长绫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乐长绫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安歌从一旁将下人刚盛出来的温热的粥端到安丞相的床边,然后一口一口喂安丞相,安丞相也是郁结在心,没有吃几口就让安歌将碗放下。
“我一想到你那妹妹在还在宫中受苦,我这粥怎么吃得下啊,你说说如愿,平日里那么贤良淑德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犯了这样的蠢事?”说着,安丞相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几岁。
他怎么也不会相信,勾结外党这种事情会是他女儿安如愿能够干出来的。
“爹,叔叔不是去查这件事的真相去了吗?到时候一定能够还妹妹一个清白的。”安歌安抚着安丞相的情绪。
可乐长绫却开口说道:“不用查了,事情的真相就是这样,是太子妃做的。”
“你说什么?”安歌和安丞相都看向了乐长绫。
“当日皇上审问的时候,我哥就在旁边,我哥说,是太子妃亲口认罪的,人证物证俱全,指证之人是安清城,所以并没有人冤枉她。”
安丞相本来心中还留有一丝希望,但是这这一丝希望,也被乐长绫葬送了。
“可是如愿怎么会犯出这样的事?她从来都不认识什么弥凰宫的人,她没有道理会这么做啊!”
安丞相始终都是相信安如愿不会去勾结弥凰宫,可既然乐长绫说人证物证俱全,他还要如何去给她开脱?
安丞相毕竟是一国之相,原本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所以乱了分寸,可当他知道事情越是难有回旋之地,他就越需要保持冷静。
但是,就在他想办法要将安如愿救出来的时候,却听见乐长绫说道:“我说这件事是太子妃做的,却并没有说这件事是安如愿做的。”
“什么意思?”安丞相和安歌不解地看向乐长绫。
乐长绫看向他们,一字一句地说道:“宫中的太子妃,并不是真正的安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