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明国债样式,归心似箭
当时明再度进宫的时候,老朱跟太子標正在乾清宫用膳,
看著那简朴到过分的午餐,时明有点无力吐槽,堂堂一国之君跟国储,却过得如此朴素,你让其他人看了,还好意思大鱼大肉吗嘿!还真好意思!反正谁喜欢受罪谁去受唄!
古代社会那些官老爷们,还真没几个不喜欢口腹之慾的。
即便是大明洪武时期的官老爷们,收入堪忧,但实则大部分都是有田產跟家庭帮衬的即便一开始家境很穷的读书人,在中举之后,也会有无数百姓將他们的由地掛到他们名下,享受免税政策的同时,举人老爷们也会有一笔不誹的收入。
所以,考有所成的读书人,根本就不会穷。
除非是那种严於律己,一心为民的,但这种人太少了。
时明有时候也在想,他堂堂侯爷,一年一千石,一个月还不足百石的俸禄,拼什么命啊!
別看一个月八十多石的俸禄挺高,可换成银子的话,那也不过四五十两银子而已。
但想到自己真正的目的是国运积分,他也只能认了。
如今看到老朱这简朴的画风,这种话,时明更说不出口了。
甚至面对老朱的邀请,时明还没法拒绝。
原本他还想著去坤寧宫混一餐的,虽然马皇后的吃穿用度也同样简朴,但老朱这人吧!苦自己也不愿苦大妹子。
所以坤寧宫的饭菜,虽然朴素,但味道还是不错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可现在,时明也只能大大方方地坐下来,同时从怀里掏出两张宝钞,一张是当初他自已手绘的,一张是今天刚印出来的。
时明接过在一旁伺候的老太监手里递过来的饭,边道:“另一张是宝钞提举司那边今天刚印出来的,虽然相比手绘的,有些疵瑕,细微之处有点模糊,但却又多了点纹理粗糙感。”
在时明说话的时候,老朱已经放下碗筷,拿起一旁的布幣擦了擦嘴和手,然后一脸激动地拿起新版宝钞看了起来。
太子標端著碗筷,眼巴巴看著,但又不能跟他老子抢。
老朱甩了甩纸钞,感觉了下纸张的韧性,然后又摩著宝钞上面的纹理处,感受著从指尖传来的凹凸纹理感。
很快,老朱便欣喜不已地嘆道:“好啊!好!”
说著,又拿起宝钞透光观察了起来,“水印也很清晰,不错不错!虽然一些细节处有点模糊,但已经很不错了。”
顿了下,他又问;“对了,这些细节,还能调整么”
此时,太子標也已经放下碗筷,擦拭好双手,並伸手拿过老朱手里的宝钞,“爹,也给我看看!”
时明正在扒了口饭,等咽下后才回道:“铜板雕刻不易,我的意思是,就这样吧!下一版再调整,现在推出新款宝钞,明年可以推出小面额新款宝钞,逐步將市面上的旧钞尽数替换掉。”
“这个宝钞造价几何”太子標问道。
“算下来,一张新款宝钞,成本四十文左右。不过这些支出是必须的,我估摸著,这一次印个万万贯也够用了。”
太子標估算了下,“那就是四万贯印刷成本支出。”
平白损失四万贯,老朱感觉牙有点疼,这还是百贯新款宝钞的造价支出,如果是大量印刷小面额的宝钞呢
面额小,就说明要印刷的量更大,成本也就更大。
老朱估算了下,若是將旧版宝钞全部替换掉,怎么的也得损失几十万贯吧!几十万贯,可以做多少事了啊!
真当朝廷的钱,都是大风颳来的吗
见老朱那副便秘神色,时明就知道,这老登那地主老財的抠门劲又犯了,於是便道:“等央行贷款业务开办起来,很轻易就能实现自负盈亏了,甚至到时都可能弥补国库亏空。”
顿了下,他又道:“若我们能解决宝钞贬值问题,那朝廷赚到的,又何止是那几万贯,几十万贯”
时明悄摸摸提醒老朱,別因小失大,先把那地主老財的抠门想法放放,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朝廷的公信力才是无价的。
老朱也只是心疼一下,然后便点头道:“那就这样吧!”
吃完饭,时明便起身告辞了,临走时说了句,“对了,我跟崇寧的婚期快到了,这几天,我还要设计一下债券样式,就不来早朝了,有什么要事,派人告诉我一声就行。”
见时明说得隨意,老朱又觉得有点牙疼,感觉自己在这小子面前的威严,似乎越来越弱了,很想抽出腰间玉带。
倒是太子標一副轻鬆的样子,笑道:“行!你去忙吧!別忘了到时来接崇寧就行!”
跟公主大婚的前期准备,诸如採纳,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这些流程已经走完。翻译过来就是,彩礼跟聘礼都给了,八字也找人和了,婚期也定下来了,就等最后的迎亲了。
而真正麻烦的,正是最后的迎亲仪式,
前面的那些流程,都是其他人代替的。虽然时明家里没有其他长辈,就连他的纳的四房小妾,都没有亲人。
所以,帮他做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的,是老朱派来的人。
剩下的迎亲仪式,自然需要他自己来。而迎娶公主的迎亲仪式,其他繁琐程度,也远远超出时明的预料。
出了乾清宫,时明又去马皇后那里请了个安,这才离开。
原本在马皇后那里的小崇寧,在听到时明来请安后,本能地躲到了后殿,成亲之前,
他们不能再相见了。
当然,时明也知道轻重,不好在这里失礼。
回到长乐侯府,时明便开始了国债的绘製,第一批国债,时明觉得不需要向普通百姓开放,所以债券的面值可以大些,
一张一万贯,应该差不多够了。
相比宝钞,债券的图案,就不需要太繁琐了。
略一思索,时明便设计了一款,正面左边是条金龙,中间是一串文字,上面写著『大明国债』四个大字,
左边写著『一万贯”三个大字。
这三个大字也不需要用变色油墨这玩意,因为印刷太麻烦。
而债券的背面,则写著为何要发行这个国债的原因,以及国债发行之后,钱將用於哪个方面。
时明自然不会傻到在上面写下真正的原因。
毕竟大家对战爭可没什么好感,要是发行国债来打仗,那些儒家出身的文臣,肯定会跑到老朱面前哭丧,求他收回成命。
到时国债发行出去,有没有人买,都是个问题。
这一画,就画到了傍晚,徐添福来找时明。
时明这才想起,早上跟徐大將军约好了。
与此同时,远在北平。
打扮成赵公子的赵敏,已经带著商队,从北元回归,並跟时明在北平安排的掌柜李阅取得了联繫,將他们从北元带回来的几十车羊毛,卖给了李阅刚建好的羊毛加工厂。
这两个多月下来,北元那边派往大明的使者,也已经跟大明朝廷这边谈妥了重开边境榨场之事。
这件事情时明没有参与,仿佛这个主意跟他没关係似的。
北元那边的使者也没敢在老朱面前炸翅,毕竟大明这边才刚解除封锁,他们要是敢跳,搞得老大一怒之下不玩了,那他们也不用回去復命了,直接在这应天府城抹脖子算述。
此次通商,北元与大明两边,完全就是一副郎有情,妾有意的姿態,几个榨场的位置很快就定了下来。
从地图上看,几个权场几乎都在宣府跟大同等边境之地。
而北平身为宣府的大后方,自然是北方物资的集散地,
也因此,隨著边境榨场的敲定,以及通商產品的確定,北平的商贸明显比以往繁华了许多,商队比以前多了不少。
虽然榨场还未正式建成,但南北商贸往来,已经开始。
其实这也不需要奇怪,因为以往南北之间,本来也存在著商贸往来,只不过以往大家不敢明著来,只敢悄摸摸的。
但现在,南北勾通的桥樑已经架了起来,大家再也不需要暗戳戳地干那些事了,所以看上去显得更为繁荣起来。
而赵敏弄出来的那支商队,藏在这些往来的商队之间,虽不能说毫不起眼,但也確实没引起什么太大的注意。
直到他们开始收购羊毛,搞得不少人为之傻眼,大家才开始关注这只奇怪的商队来。
毕竟大家都是走商的,这个看起来有点傻气的行为,很快就被有心人看在眼里,然后悄悄打听起来。
只是,在北方,羊毛的作用无非就是製作成那些羊毛製品。
那些羊毛製品,在北方草原或许常见,但在中原,却是很少有人使用。也因此,许多人都没能发现里面真正的商机。
而掌握了先机的时明,已经將羊毛加工场建了起来,並且跟沈氏合作,从南边运了不少纺纱机过去。
“赵公子,你们明天南下吗”李阅在北平红楼分楼,宴请赵敏他们这支商队的时候,询问起了赵敏。
北平红楼的最大股东,除了太子標之外,便是朱老四,时明都只能算第三大股东。
不过这个红楼也才刚开张没几天,施工队伍正是当初帮时明打道红楼的那支队伍。
朱老四在年前赚了些钱之后,便跟时明合计起来,然后拉来太子標做靠山,悄悄托人去帮他搞红楼分楼去了。
北平红楼分楼的一切业务,全都是依照应天府红楼的,这让赵敏有种梦回应天的错觉直到李阅询问,赵敏才点头道:“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就赶不上侯爷的婚期了。而且,我们早点回去,將来也能早点运点產品过来,侯爷曾说过,於商人而言,时间便是金钱。”
李阅点了点头,然后给了赵敏一封信,让他带回去给时明。
赵敏他们这次前往北元,產品卖得太快了。
北元被大明封锁得太久了,一下开放,那些草原贵族们一下就放飞自我,直接放开手脚,大肆採购。
不仅他们这支商队东西卖得快,其他商队也一样。
要不是他们要收购羊毛,他们回归的行程还要更快。
收购羊毛也很顺利,那些牧民们哪里能想到,真有南方商人来收购羊毛这玩意啊!这玩意他们多得自己完全用不完。
在那边,羊毛多得相当於废物,但现在,废物也能卖钱了。
再加上他们这支商队里本身大部分都是草原人,懂得如何跟牧民打资產,因此他们这支商队,受到疯狂追捧。
而这,也让赵敏有些无奈。
原本她是想著,借著商队的掩护,跟北方草原贵族,儘量接触一下,顺便探探他们的口风。
结果商品卖得太快,她压根没走几个部落。
再加上,他的车队羊毛也装不下了,得先回一趟北平。
於是她只好放弃原先的计划,先回一趟再说。
原本她是没想著回去参加时明的婚礼的,毕竟那是时明跟人家大明公主的婚礼,她回去看著还不舒服。
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在草原上先浪一浪。
结果谁想,计划赶不上变化。
虽说他也可以在北平这边购买商品,再次前往草原,最多就是赚得比之前少点罢了。
但谁叫他在应天府的时候,曾跟时明『出双入对”过呢!
许多商人都將他视为时明这位財神爷的朋友,现在朋友要娶公主了,婚期將近,你身为朋友,不回去祝贺一番,像话吗
思来想去,赵敏也只好先回一趟应天。
至於商队里的其他人会不会有意见,当赵敏將这一趟北方之行赚到的钱拿部分出来,
充当他们的奖金时,他们甚至恨不得直接化身商人,不再干以前的秘谍工作了。
秘谍工作又危险,赚的还少,不说三天饿九顿,可上头拖欠他们的经费,也是常有的事。
打打杀杀,哪有赚钱来得舒坦啊!
这种变化,赵敏看在眼里,但也没有多说。
事实上,现在就连她自己,都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锐气。
从她向那些牧民购买羊毛开始,她就觉得自己的信仰已经崩塌了。所以,她又哪有资格继续说別人的不是。
这里面,她才是最早带头背叛的那个。
当第二天,他们启程南下之后,原本还有些纠结的赵敏,反而有了种归心似箭的感觉,想要早点看到时明。
当时明再度进宫的时候,老朱跟太子標正在乾清宫用膳,
看著那简朴到过分的午餐,时明有点无力吐槽,堂堂一国之君跟国储,却过得如此朴素,你让其他人看了,还好意思大鱼大肉吗嘿!还真好意思!反正谁喜欢受罪谁去受唄!
古代社会那些官老爷们,还真没几个不喜欢口腹之慾的。
即便是大明洪武时期的官老爷们,收入堪忧,但实则大部分都是有田產跟家庭帮衬的即便一开始家境很穷的读书人,在中举之后,也会有无数百姓將他们的由地掛到他们名下,享受免税政策的同时,举人老爷们也会有一笔不誹的收入。
所以,考有所成的读书人,根本就不会穷。
除非是那种严於律己,一心为民的,但这种人太少了。
时明有时候也在想,他堂堂侯爷,一年一千石,一个月还不足百石的俸禄,拼什么命啊!
別看一个月八十多石的俸禄挺高,可换成银子的话,那也不过四五十两银子而已。
但想到自己真正的目的是国运积分,他也只能认了。
如今看到老朱这简朴的画风,这种话,时明更说不出口了。
甚至面对老朱的邀请,时明还没法拒绝。
原本他还想著去坤寧宫混一餐的,虽然马皇后的吃穿用度也同样简朴,但老朱这人吧!苦自己也不愿苦大妹子。
所以坤寧宫的饭菜,虽然朴素,但味道还是不错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可现在,时明也只能大大方方地坐下来,同时从怀里掏出两张宝钞,一张是当初他自已手绘的,一张是今天刚印出来的。
时明接过在一旁伺候的老太监手里递过来的饭,边道:“另一张是宝钞提举司那边今天刚印出来的,虽然相比手绘的,有些疵瑕,细微之处有点模糊,但却又多了点纹理粗糙感。”
在时明说话的时候,老朱已经放下碗筷,拿起一旁的布幣擦了擦嘴和手,然后一脸激动地拿起新版宝钞看了起来。
太子標端著碗筷,眼巴巴看著,但又不能跟他老子抢。
老朱甩了甩纸钞,感觉了下纸张的韧性,然后又摩著宝钞上面的纹理处,感受著从指尖传来的凹凸纹理感。
很快,老朱便欣喜不已地嘆道:“好啊!好!”
说著,又拿起宝钞透光观察了起来,“水印也很清晰,不错不错!虽然一些细节处有点模糊,但已经很不错了。”
顿了下,他又问;“对了,这些细节,还能调整么”
此时,太子標也已经放下碗筷,擦拭好双手,並伸手拿过老朱手里的宝钞,“爹,也给我看看!”
时明正在扒了口饭,等咽下后才回道:“铜板雕刻不易,我的意思是,就这样吧!下一版再调整,现在推出新款宝钞,明年可以推出小面额新款宝钞,逐步將市面上的旧钞尽数替换掉。”
“这个宝钞造价几何”太子標问道。
“算下来,一张新款宝钞,成本四十文左右。不过这些支出是必须的,我估摸著,这一次印个万万贯也够用了。”
太子標估算了下,“那就是四万贯印刷成本支出。”
平白损失四万贯,老朱感觉牙有点疼,这还是百贯新款宝钞的造价支出,如果是大量印刷小面额的宝钞呢
面额小,就说明要印刷的量更大,成本也就更大。
老朱估算了下,若是將旧版宝钞全部替换掉,怎么的也得损失几十万贯吧!几十万贯,可以做多少事了啊!
真当朝廷的钱,都是大风颳来的吗
见老朱那副便秘神色,时明就知道,这老登那地主老財的抠门劲又犯了,於是便道:“等央行贷款业务开办起来,很轻易就能实现自负盈亏了,甚至到时都可能弥补国库亏空。”
顿了下,他又道:“若我们能解决宝钞贬值问题,那朝廷赚到的,又何止是那几万贯,几十万贯”
时明悄摸摸提醒老朱,別因小失大,先把那地主老財的抠门想法放放,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朝廷的公信力才是无价的。
老朱也只是心疼一下,然后便点头道:“那就这样吧!”
吃完饭,时明便起身告辞了,临走时说了句,“对了,我跟崇寧的婚期快到了,这几天,我还要设计一下债券样式,就不来早朝了,有什么要事,派人告诉我一声就行。”
见时明说得隨意,老朱又觉得有点牙疼,感觉自己在这小子面前的威严,似乎越来越弱了,很想抽出腰间玉带。
倒是太子標一副轻鬆的样子,笑道:“行!你去忙吧!別忘了到时来接崇寧就行!”
跟公主大婚的前期准备,诸如採纳,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这些流程已经走完。翻译过来就是,彩礼跟聘礼都给了,八字也找人和了,婚期也定下来了,就等最后的迎亲了。
而真正麻烦的,正是最后的迎亲仪式,
前面的那些流程,都是其他人代替的。虽然时明家里没有其他长辈,就连他的纳的四房小妾,都没有亲人。
所以,帮他做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的,是老朱派来的人。
剩下的迎亲仪式,自然需要他自己来。而迎娶公主的迎亲仪式,其他繁琐程度,也远远超出时明的预料。
出了乾清宫,时明又去马皇后那里请了个安,这才离开。
原本在马皇后那里的小崇寧,在听到时明来请安后,本能地躲到了后殿,成亲之前,
他们不能再相见了。
当然,时明也知道轻重,不好在这里失礼。
回到长乐侯府,时明便开始了国债的绘製,第一批国债,时明觉得不需要向普通百姓开放,所以债券的面值可以大些,
一张一万贯,应该差不多够了。
相比宝钞,债券的图案,就不需要太繁琐了。
略一思索,时明便设计了一款,正面左边是条金龙,中间是一串文字,上面写著『大明国债』四个大字,
左边写著『一万贯”三个大字。
这三个大字也不需要用变色油墨这玩意,因为印刷太麻烦。
而债券的背面,则写著为何要发行这个国债的原因,以及国债发行之后,钱將用於哪个方面。
时明自然不会傻到在上面写下真正的原因。
毕竟大家对战爭可没什么好感,要是发行国债来打仗,那些儒家出身的文臣,肯定会跑到老朱面前哭丧,求他收回成命。
到时国债发行出去,有没有人买,都是个问题。
这一画,就画到了傍晚,徐添福来找时明。
时明这才想起,早上跟徐大將军约好了。
与此同时,远在北平。
打扮成赵公子的赵敏,已经带著商队,从北元回归,並跟时明在北平安排的掌柜李阅取得了联繫,將他们从北元带回来的几十车羊毛,卖给了李阅刚建好的羊毛加工厂。
这两个多月下来,北元那边派往大明的使者,也已经跟大明朝廷这边谈妥了重开边境榨场之事。
这件事情时明没有参与,仿佛这个主意跟他没关係似的。
北元那边的使者也没敢在老朱面前炸翅,毕竟大明这边才刚解除封锁,他们要是敢跳,搞得老大一怒之下不玩了,那他们也不用回去復命了,直接在这应天府城抹脖子算述。
此次通商,北元与大明两边,完全就是一副郎有情,妾有意的姿態,几个榨场的位置很快就定了下来。
从地图上看,几个权场几乎都在宣府跟大同等边境之地。
而北平身为宣府的大后方,自然是北方物资的集散地,
也因此,隨著边境榨场的敲定,以及通商產品的確定,北平的商贸明显比以往繁华了许多,商队比以前多了不少。
虽然榨场还未正式建成,但南北商贸往来,已经开始。
其实这也不需要奇怪,因为以往南北之间,本来也存在著商贸往来,只不过以往大家不敢明著来,只敢悄摸摸的。
但现在,南北勾通的桥樑已经架了起来,大家再也不需要暗戳戳地干那些事了,所以看上去显得更为繁荣起来。
而赵敏弄出来的那支商队,藏在这些往来的商队之间,虽不能说毫不起眼,但也確实没引起什么太大的注意。
直到他们开始收购羊毛,搞得不少人为之傻眼,大家才开始关注这只奇怪的商队来。
毕竟大家都是走商的,这个看起来有点傻气的行为,很快就被有心人看在眼里,然后悄悄打听起来。
只是,在北方,羊毛的作用无非就是製作成那些羊毛製品。
那些羊毛製品,在北方草原或许常见,但在中原,却是很少有人使用。也因此,许多人都没能发现里面真正的商机。
而掌握了先机的时明,已经將羊毛加工场建了起来,並且跟沈氏合作,从南边运了不少纺纱机过去。
“赵公子,你们明天南下吗”李阅在北平红楼分楼,宴请赵敏他们这支商队的时候,询问起了赵敏。
北平红楼的最大股东,除了太子標之外,便是朱老四,时明都只能算第三大股东。
不过这个红楼也才刚开张没几天,施工队伍正是当初帮时明打道红楼的那支队伍。
朱老四在年前赚了些钱之后,便跟时明合计起来,然后拉来太子標做靠山,悄悄托人去帮他搞红楼分楼去了。
北平红楼分楼的一切业务,全都是依照应天府红楼的,这让赵敏有种梦回应天的错觉直到李阅询问,赵敏才点头道:“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就赶不上侯爷的婚期了。而且,我们早点回去,將来也能早点运点產品过来,侯爷曾说过,於商人而言,时间便是金钱。”
李阅点了点头,然后给了赵敏一封信,让他带回去给时明。
赵敏他们这次前往北元,產品卖得太快了。
北元被大明封锁得太久了,一下开放,那些草原贵族们一下就放飞自我,直接放开手脚,大肆採购。
不仅他们这支商队东西卖得快,其他商队也一样。
要不是他们要收购羊毛,他们回归的行程还要更快。
收购羊毛也很顺利,那些牧民们哪里能想到,真有南方商人来收购羊毛这玩意啊!这玩意他们多得自己完全用不完。
在那边,羊毛多得相当於废物,但现在,废物也能卖钱了。
再加上他们这支商队里本身大部分都是草原人,懂得如何跟牧民打资產,因此他们这支商队,受到疯狂追捧。
而这,也让赵敏有些无奈。
原本她是想著,借著商队的掩护,跟北方草原贵族,儘量接触一下,顺便探探他们的口风。
结果商品卖得太快,她压根没走几个部落。
再加上,他的车队羊毛也装不下了,得先回一趟北平。
於是她只好放弃原先的计划,先回一趟再说。
原本她是没想著回去参加时明的婚礼的,毕竟那是时明跟人家大明公主的婚礼,她回去看著还不舒服。
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在草原上先浪一浪。
结果谁想,计划赶不上变化。
虽说他也可以在北平这边购买商品,再次前往草原,最多就是赚得比之前少点罢了。
但谁叫他在应天府的时候,曾跟时明『出双入对”过呢!
许多商人都將他视为时明这位財神爷的朋友,现在朋友要娶公主了,婚期將近,你身为朋友,不回去祝贺一番,像话吗
思来想去,赵敏也只好先回一趟应天。
至於商队里的其他人会不会有意见,当赵敏將这一趟北方之行赚到的钱拿部分出来,
充当他们的奖金时,他们甚至恨不得直接化身商人,不再干以前的秘谍工作了。
秘谍工作又危险,赚的还少,不说三天饿九顿,可上头拖欠他们的经费,也是常有的事。
打打杀杀,哪有赚钱来得舒坦啊!
这种变化,赵敏看在眼里,但也没有多说。
事实上,现在就连她自己,都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锐气。
从她向那些牧民购买羊毛开始,她就觉得自己的信仰已经崩塌了。所以,她又哪有资格继续说別人的不是。
这里面,她才是最早带头背叛的那个。
当第二天,他们启程南下之后,原本还有些纠结的赵敏,反而有了种归心似箭的感觉,想要早点看到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