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洪荒搅屎棍,和尚们很生气-《时穿从给朱标系统开始》

  第89章 洪荒搅屎棍,和尚们很生气

  当时明离开皇宫时,是揉著屁股,著牙走出来的。

  不是他躲不掉老朱的追击,也不是他想藏拙,他没有挨揍的特殊癖好,他只是不想小崇寧被误伤罢了。

  那小妮子憨憨的,看到老朱抽出腰间玉带,朝时明抽过去的时候,时明都已经闪身躲掉了,结果她却扑了上去。

  最后还是时明及时跳回去,一把將她抱到怀里,转了个身,用屁股结实地接住了老朱抽过来的玉带。

  这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时明的身影都在短短的距离上拖出了两道残影,让人以为自己的眼睛看了。

  好在老朱在看到小崇寧扑上去的时候,收了力道,打在时明屁股上的力道,其实也没有多大。

  这一变故,不仅嚇了时明跟周围大小太监们一跳,也同样嚇了老朱一跳。正想喝斥小崇寧一句的老朱,看到小姑娘被嚇得瑟瑟发抖的小模样,终於还是咽下了想要喷出的脏话。

  只是气不过的老朱,在时明抱著小公主没放的时候,又狠狠抽了他一下,这一下,確实是老疼了。

  “陛下因何打我”时明明梗著脖子,知故问道。

  边说边揉著屁股,另一只手將小公主扶起。

  毕竟当著老朱的面,確实不好一直抱著人家女儿。

  虽然他是老朱这位老登很中意的黄毛,但黄毛在老登面前也不能太跳,老朱可不是个好说话的老登。

  这老登,脾气臭的很。

  “因何揍你”老朱冷笑,“你之前跟標儿说的那些话,难道转眼就忘了你就说你该不该抽吧”

  “我说不该抽,您就不抽了吗”时明不想跟这种顽固不化的老登过多解释,解释是没用的,越解释越找抽。

  毕竟给后代留下祖训,让后代照著他觉得对的方式做事,那可是眼前这老登的得意之作。

  果然,老朱得意道:“那不能!老子抽儿子,天经地义!”

  时明唇角抽抽,不想继续跟他说话,扶著小崇寧告辞,不过在跟老朱告辞前,时明又向对方討要了个人。

  老朱看小崇寧拧著两条蚕宝宝,一副担忧之色,心中暗骂一句『女大不中留”,便答应下来,然后挥手让他们赶紧滚蛋。

  要不是看在小崇寧那满脸担忧和心疼的份上,老朱高低得多抽时明几下出出气:年轻人,啥也不懂,瞎哗哗啥哼!

  扶著时明离开的小崇寧,在转角处就看到时明直起身子,收起那副可怜兮兮的卖相,

  嘿笑道:“寧儿莫怕,我无事。早在进宫前,我就在屁股上垫了层垫子,就知道父皇会找机会抽我!”

  说著,时明还故意翘了翘自己的屁股,把小公主逗得面红耳赤,轻一声,转过身去,不过担忧之色却是退去不少。

  “你之前跟太子哥哥说甚了为何一见面,父皇就揍你”

  小公主垂著小脑袋,末了又好奇地抬头问他。

  时明轻嘆道:“我只是跟標哥说,父皇那个《祖训录》,將来会成为后人的锁,到时难免不会有另一个王荆公站出来,高呼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结果父皇就破防了。”

  小公主抿著唇,一副想笑又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良久,她才低声道:“以后这种话,还是少说为好,太,太——“”

  “是不是太大逆不道了”时明笑问,然后伸手点了点她那清秀的小鼻子,“放心吧!当大家都习惯了我的说话方式,將来就不会经常被揍了。免得时间久了,我什么话都不敢说。”

  至於是谁將那些话从东宫传出去的,那就太多了,时明也没空去理会这种事,毕竟那不是在自己的长乐侯府。

  即便是长乐侯府,他最多也只能查一查,不好处理,因为那很大概率是锦衣卫埋在侯府的眼线。

  带著小公主,在后宫的宫墙之间,压了一段『宫路”,將小公主送她所住的院落外后,时明这才告辞离去。

  出了皇城,时明还是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屁股。

  之前跟小公主说自己屁股有垫子,完全就是哄骗小姑娘,免得小姑娘担心的。毕竟是个愿意为自己挨揍的小姑娘,虽然年纪小了些,但正因如此,时明其实挺感动的。

  因为就是她这个年纪,时明才会觉得她是出自真心,寧愿自己挨一下,也不愿意心上人受伤。

  如此善良的小妹妹,去哪里找呢

  如果说当初答应娶这个小公主,时明还有点迫不得已,那么现在,已经有点心甘情愿了。

  “侯爷,怎么了”护卫队长老魏,看到时明揉著屁股,吡著牙,动作颇有些不雅,

  便不由问道。

  时明呸了口,“提了,被陛下揍了!”

  眾护卫闻言,唇角不由抽抽,想笑又不好意思笑。

  有个憨憨护卫问了句,“侯爷,你身手那么好,怎么可能会被陛下揍到”

  然后这个憨憨便被旁边的兄弟在脑门上盖了一巴掌,“你是不是傻,陛下想揍你,你敢躲”

  结果时明却来了句,“我躲了!”

  眾护卫闻言,都不由露出震惊之色,“陛下那么强的么”

  时明摇头,“是本侯那未婚妻心善,想替本侯受过,跑上去挡了下,结果帮了倒忙,

  本侯不得不回去替回来。”

  眾护卫听了,不由面面相,更想笑了。

  老魏轻咳,“公主也是一片善意!”

  时明登上马车,侧躺下来,不让受创的屁股受重,边道:“笨是笨了些,但心確实是好的,这顿揍,本侯倒也没有白挨。”

  憨憨的小妹妹,其实也挺可爱。

  之后的日子,隨著老朱每日在朝堂之上给眾文武下饵料,敲边鼓,越来越多的朝官渐渐意识到,中书省要废了。

  与此同时,摊丁入亩之策在应天府也在不断推行。

  终於,在量测完应天府所有田亩之后,太子標將手伸向了周围的寺庙和道观。

  由於老朱有个和尚出身的身份,所以大明的寺庙不少。而应天府又是个繁华之地,大小寺庙就更多了。

  而这个时期,应天府最出名的非天界寺,灵谷寺,以及大报恩寺莫属。后世著名的鸡鸣寺,这个时候其实还是个小寺庙。

  而天界寺,在后世大多数人看来,它因那位黑衣宰相而出名。

  但这个时候,那位未来的黑衣宰相,还没有入寺。

  几年前,那位和尚以通儒僧人的身份,受老朱召唤入京,参加礼部应试,但只得授一件僧衣,而未得授僧官。

  於是那丫的又回去了,估计这会还在外面浪呢!

  太子標负责的摊丁入亩之策,这些和尚们其实也清楚,

  事实上,当初他们在看到那本《大洪荒》的时候,就已经想要跳出来跟时明和道家『透』一下,以正佛家清名了。

  结果那时候的应天府,正好颳起那股新正之风,大家都在討论著摊丁入亩之政,生生把他们嚇得缩了回去。

  毕竟,他们也不想当那只出头鸟,怕被老朱抓去树典型结果忍啊忍的,《大洪荒》越来越火爆,许多人对佛家的感观也越来越差。因为在那本话本小说里,佛家的行事確实算不上光明正大,称一句『洪荒搅屎棍”都不为过。

  让他们觉得,创作者故意往佛家身上抹黑,著实可恨,但他们依旧不敢站出来。可见,和尚造反,还得看老朱。

  可没想到,这新政之风,最终还是刮向他们这方外之地。

  面对那些立於刀枪剑戟之中,威风凛凛的如林甲士,他们能怎么办敢反抗吗没那个胆子知道不

  大明的和尚们,实力还是比不了倭岛那边的和尚的,他们那边的和尚,敢跟政府叫板,甚至他们自己就是政府。

  但大明的和尚,可没这实力,

  所以,他们只能乖乖看著,看著测量队伍,將原本依附在他们寺庙名下的田產逐一剥离。

  其实在新政开始於应天府施行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之前依附於他们的“百姓”,將原本属於他们自己的田產要了回去。

  但依旧还是有不少田產成了无主之物。

  至於为何会成为无主之田,这个懂的都懂,毕竟有些和尚侵夺他人田產,手段也不比那些地主老財们差。

  至於这些无主田產,太子標直接收归当地官府,分给那些无田產的百姓,超出十亩数量的,便需要出钱购买。

  而那些和尚们,也只能默默看看。

  不过有一点还算安慰的是,在规定田產之內,他们依旧不需要交税,除非他们以寺庙的名义,经营其他店產之类。

  比如一些寺庙会售卖一些,以开过光为名义的佛具饰品,这类经营所得的收入,就需要交税了。

  不过如今的商税还未进行调整,三十税一,真心不多。

  在后世,工资超过五千就要交个人所得税了呢!

  不过即便是身为既得利益者,时明还是希望老朱將来能够提高商税。毕竟让商人多交税,总比让农户多交税好。

  以往的税收结构,多交税的,往往是最没钱的农户,这种税收结构,对一个帝国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標在“抄”了一个天界寺之后,便被老朱叫回去了。

  老朱也担心太子標把那些和尚得罪狠了,会被那些和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然后做出一些老朱不想看到的事情。

  但其实老朱的担心有些多余,因为那些和尚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並非太子標,而是罪魁祸首的长乐侯时明。

  再加上《大洪荒》的火爆流行,那些和尚们更气了。

  於是,新仇旧恨,他们准备找个时间,跟时明算一算。

  而就在太子標將剩余的事情交给其他人,而他则回归朝堂的时候,三道消息陆续传进京师,出现在老朱的龙案上。

  一道消息是从西疆那边传过来的,曹国公称战事顺利,他们已经夺回失地,唯一难处是,粮道难行,运粮不太方便。

  第二道消息则是从登莱方向传过来的,说是那边沿海一代出现了海寇,那边请求派兵清剿。

  以前的老朱,对海寇,是睁只眼,闭只眼,全当癣疥之疾。

  因为老朱的目標,一直都是北元,其他都无关紧要。

  但经过时明的蛊惑,老朱其实已经悄悄惦记上倭岛那边的金山银山。只不过老朱一直控制住了这股欲望,没有衝动。

  更何况,禁海的策略,也是他下的,所以——但现在,他倒是觉得,可以趁此机会,

  先提升一波水军实力。

  这个时候的大明,海上力量几近於零,虽有水军,但水军力量並不强,而且水军也不是海军。

  特別是那些战船,在江河湖泊里横行霸道一下也就算了,让它们去海上浪一波,估计不需要敌人出手,一波海风过来,可能都要担心那些战船会不会全军覆没了。

  毕竟海船与河船,区別还是蛮大的。

  也因此,发展海军的前提,是解决战船海上航行问题。

  更何况,这方面的投入,也不是小数自。

  所以,这事,確实也急不来。

  最后一道消息,则是一个人亲自送回来的。

  这个人正是时明跟老朱要的人,来自广州番禺,之前是那里的县令。其实在这个人回来之前,老朱已经收到了一份子。

  那份子是永嘉侯朱亮祖,让人快马加鞭传回来的。

  之前时明找老朱要个人,要的就是番禺县令道同。时明正好知道这个被老朱错杀的冤大头,为了避免这种刚正不阿的人被老朱冤杀,於是便顺嘴提了句,跟老朱要人。

  而且,大明央行这种跟金钱打交道的部门,也確实需要这种刚正不阿的人看著,免得他这个甩手掌柜到时一甩手,

  於是老朱一旨调令,让锦衣卫往广州跑了一趟,结果锦衣卫这一跑,便把永嘉侯朱亮祖给嚇到了。

  朱亮祖还以为自己在广州这边干的好事,被老朱知道了,老朱这是派人过去找道同询问情况呢!

  原本他还想著,是不是悄悄动手,先將道同干掉,来个死无对证。但道同身边有锦衣卫守著,他也只好放弃。

  最终他选择恶人先告状,先在老朱那里,给道同上上眼药。

  因为送消息的人快马加鞭,所以老朱先收到了朱亮祖的那封告状书,原本很生气,想派人將道同给砍了。

  但想到道同是时明跟他指名道姓要的人,时明还说那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在大明央行里办事,不用担心他会乱伸手。

  这样的人,会是朱亮祖说的那样吗

  心中有了疑虑,老朱自然就不会轻易下杀手。

  结果倒好,道同一回来,反手也將朱亮祖给告了。

  看著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老朱没办法,只好让锦衣卫又悄悄跑了趟番禺,这次是悄悄去调查的。

  下午,从皇宫里出来的道同,长长舒了口气,然后一边询问路人长乐侯府的方向,一边朝那边走去。

  下午去人家府上拜访,其实有些不適合,但谁叫他身上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老朱让他去告诉长乐侯,明天去上朝。

  这个任务,让道同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但想到他之所以会被调回京师,还是长乐侯指名道姓要的,他也只能硬著头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