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齐聚红楼,聆听圣音-《时穿从给朱标系统开始》

  第69章 齐聚红楼,聆听圣音

  隨著节目开始,客人们陆续停止用餐,走出包间,站在走栏上看著下方高台,静静欣赏起来。

  他们都是来自大明各地和应天府本地的商人富户,不过应天府本地的商人富户比之前少了许多,毕竟刚刚被砍掉近半。

  也因此,相比外来的商人和富户,本地的商人富户明显要低调许多,特別是看到五楼走栏上站著的那道身影时。

  別看那道身影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但实则,如今在这应天府城,这位的大名,已经能止小儿夜啼了。

  许多人对他的感观都挺复杂的,他们是商人富户,但其实也是地主,家里也没少置办田產。

  可以说,时明这傢伙就是他们天生的敌人。

  只不过,经此一事之后,暂时没人敢再造次罢了。

  嗯,他们看的正是时明,至於时明身边的老朱跟马皇后,他们反而不太注意,因为根本不认识。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老朱会跑这来凑热闹。

  也因此,一出『断桥相遇』的戏码,在这些人眼里,有点味同嚼蜡。倒是外地来的那些商人和富卢们,看得津津有味。

  在时明身边,小公主跟小雄英蹲在地上,透过走栏的栏杆缝隙往下看,观看位置其实不是很理想,都看不太清演员的脸。

  但时明的心意,小公主收到了,心里一直甜滋滋的,自光时不时的会偷偷瞟一下时明,像只想要偷吃小鱼乾的小猫似的。

  等戏剧表演结束,歌舞表演续上,唱的歌,也是时明提供的新曲改编,这也让依旧坐在包间里的太子標,想到系统给他的那首《大明不妙曲》,或者叫《朱老四兴奋曲》。

  想到后面这个歌名,太子標又不由看了眼朱老四。

  看著朱老四那愚蠢清澈的眼神,太子標实在有些难以想像,这货將来会成长为一个名垂千古的帝王。

  不过太子標倒是没有从这相似的曲风中联想到什么,毕竟在太子標的认知当中,並没有“穿越”这个概念。

  而后,大家又继续观赏飞天舞。

  虽然谢青竹跟陈灵今晚都过来了,但她们並未上台。如今的她们,身份是长乐侯妾室,已经不宜继续在外拋头露面。

  她们来这里,更多的还是来看一下这里的姐妹。她们算是比较幸运的,能够得到时明的呵护,其他姐妹可就没这运气了。

  常规的表演结束,大家期待已久的拍卖会,终於开始。

  依旧是红楼掌柜方勇上台主持,拍卖的东西,依旧是玻璃製品跟酒水,以及香皂香水等物。

  这些东西,因为產量被控制著,所以在如今这大明天下,依旧是奢侈品般的存在,完全不愁卖不出去。

  也因此,开始拍卖后,彼此间的竞爭,相当激烈。

  时明默默扫了眼三楼,果然看到了赵敏的身影,这女人一副女扮男装的公子哥模样,楼著个美娇娘,也参与了竞价,不过举牌叫价的,却是她身边的一个中年人。

  那中年人一副管事打扮,倒也没有引起什么注意。

  而赵敏也不敢隨意抬头,让楼上的人看到她的正脸也因此,不论是老朱,还是细心的马皇后,都没有发现混在人群中的那道身影。

  在这纷纷扰扰中,隨著一组组商品被打抱拍卖走,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红楼得到两百三十多万贯的收入。

  马皇后早就带著小公主跟小雄英回到包间,她对这些拍卖的兴趣不大,站著也有点累了。

  於是回到里面的茶室,跟儿子们喝茶,顺便说些体已话。

  老朱则是吧喷了下双唇,对红楼的收入,又有了一个更深的印象。红楼每个月会举行一次拍卖会,每次拍卖会的收入都超过一百五十万贯,多的时候接近两百万贯。

  这次更夸张,直接达到两百三十多万贯。

  也就是说,红楼每年单是举行这个拍卖会,成交额就將近两千万贯。这是什么概念大明去年的財政收入是白银两百三十多万两,粮两千多万石,按现在每石粮半两银子来算,两千多万石粮食,也不过一千多方两而已。

  虽说宝钞没有银子那么保值,可两千万贯,按现在的市场价换成银子,也有一千八百万两银子了。

  相当於是红楼一年的拍卖会交易额,相当於朝廷一年的財政收入。当然,这是户部收的税收,用於朝廷平时的开支,跟他的內库十二司並无瓜葛,內库十二司的税是其他税,另收的。

  但不管如何,老朱想到这个时,脸色都是臭臭的。直到他想到,他的好大儿还占了一半红楼的收益,神色这才有所好转。

  等常规商品拍卖结束后,时明便跟老朱行了一礼,然后朝楼下走去。看到时明下楼,许多悄悄注意他的大商人,呼吸都有点急促起来了。因为他们知道,今晚的正菜,终於要上了。

  对於许多大商人来说,红楼提供的这些商品,虽然好卖,利润也高,但跟传言中水泥的配方相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

  这些奢侈品,数量毕竟有限,而水泥却不同。

  水泥是何神物,他们已经见识过了,还去城外那条水泥路感受了下,甚至城外那座正在建设的武学院也去看过,知道水泥这东西有多神奇,未来的市场又有多广阔。

  如今,时明不再帚自珍,愿意將配方出售,那便是他们的机会。几斗珍珠跟一座金山的区別,谁能分不清分不清的,也没有资格站在这里,早就已经被人吃得骨头都不剩了。

  正如他们所料,时明下楼后,直接走上了下方高台,接替了方勇的位置,抬头朝著楼上那些商人富们扫了圈。

  不知道是谁带头鼓的掌,时明居然得到了热烈欢迎。

  等掌声响了有一会后,时明这才抬手压了压,轻咳了下,高声道:“大家好,我是长乐侯时明,今天是上元节,想必大家都想早点出去看人家放灯,那本侯就长话短说了。”

  听到时明这般说,大家的神情都放鬆了不少,有些人甚至很给面子的哈哈一笑,让气氛更加鬆弛起来。

  “今晚剩下的事情只有两件,一件正是水泥配方的拍卖,大家应该都知道,

  本侯正是那水泥的发明者。之所以要把水泥配方拍卖掉,一来是想告诉那些发明者,任何对朝廷,对百姓有利的发明,都可以卖个好价钱。二来也是想让水泥能够更快地在大明天下普及开来——

  时明说著,又扫了眼楼上的商人,继续道:“也许大家都很好奇,这么做,

  对本侯有何好处相信一些消息灵通的人,都已经知道,本侯即將成为大明路政司的负责人之一,负责重修大明天下所有官道。朝廷此举,也是想让各地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加方便,这对商人与商品来说,是极其有益的举措。道路畅通了,交通便利了,商品往来才会更加便利,你们赚的钱才能更多。”

  所有人听了,都不由自主点头,因为这是事实。

  顿了下,时明继续道:“为了让大家都能吃到这道菜,所以今晚的水泥配方名额,有三十份—”

  时明话还没有说完,许多人便已经开始討论起来了。

  有些人鬆了口气,面露激动之色。同样有些人眉头紧燮,瞬间感觉这配方有些鸡肋起来。

  如果是独一份,那这配方肯定能拍出天价。但现在,这块肥肉被直接分成了三十块,一块的分量,还能剩多少

  可真要让他们放弃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当时明將第一个名额放出来的时候,就有点爭破头的趋势了。

  每个名额底价一千贯,几乎转眼,拍卖价就杀到了万贯。

  他们已经打听到,水泥的原材料很容易寻找,造价其实非常便宜,所以这东西的利润並不低,一旦有了这配方,即便是了五万贯拍下,也能在两三年內赚回本钱。

  但很显然,他们想差了一点,那是以前的成本了,现在朝廷已经知道了这个原材料,那官府又岂会將其贱卖

  时明充当了这次拍卖的主持,並用话术將大家的情绪最大限制地调动起来,

  再加上他事先安排的托。

  很快,那些商人便渐渐陷入疯狂竞价当中。

  除了一些真正的商人之外,这里面还有一些是某些勛贵家族的代理人,以及某些外国使臣的代理人。

  他们可不会管配方的价格有多疯狂,买不到才最要命。

  也因此,这三十份水泥配方,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爭夺,才算真正结束。而三十份配方的总价加起来,居然高达三百万贯,平均下来,一份配方高达十万贯,

  可见之前的竞价有多疯狂。

  按如今水泥市场价,一袋五十文来算,得卖出多少袋,才能將这成本赚回来而且这还没有算原材料的成本。更何况,当全大明都普及水泥之后,这水泥的价格,肯定还会下降。

  然而,对时明这个突然间多了三百万贯的大富豪来说,其他商人或某些代理人有没有被自己坑,他才不管。

  虽然他也觉得,这个价格確实有些坑人。

  如果只將配方卖给一个人,那能否卖到百万贯,都是问题。就算有人愿意出价,想一下拿出那么多钱,也不太可能。

  但对那些用十万贯就拍下这个配方的商人而言,他们其实也不算亏,最多就是赚回成本的时间长了些而已。

  实在不行,还能卖给其他有需要的小商人,摊薄成本嘛!

  有了这个配方在手,何愁赚不到钱

  至於某些勛贵的代理人,或者是某些外国使臣的代理人,他们只要能拿到配方,任务就算完成了,钱不钱的,其实无所谓。

  所以说,这场拍卖,其实算得上皆大欢喜。

  而全程看下来的老朱,则是对时明这三百方眼红起来。

  之前的两百三十多万贯,里面有一半是他家好大儿的,他不需要眼红,但现在,这完全是自家好女婿的呀!

  想想这些天,他让时明砍了那么多脑袋,统计之下,折合钱银,也不过收上来两千万贯而已。

  那可是砍了多少家族,多少人头才有的收穫啊!

  其实让那么多人九族消消乐,老朱的收穫並不止这些,只是有些收穫没有在这应天府,还没来得及运回来而已。

  在某个瞬间,老朱差点就迷上了这种竭泽而渔的作法,想要多砍些脑袋,补充一下自家那空虚的国库了。

  想想,在可以將摊丁入亩之策顺利推行下去的同时,还能有那么多额外收穫,是不是很爽

  好在老朱的自制力还算不错,这种很爽的感觉,在他脑海里转了几圈,就被他拋诸脑后了,毕竟他还没有疯。

  但现在,看到时明只靠一个水泥配方,就收穫三百万贯,他確实有些羡慕了,想著,是不是继续让时明出点钱来修路

  就在老朱陷入避想的时候,时明的声音再度响起,“水泥配方已经拍卖结束,接下则是今晚本侯来此的第二个目的。大家也知道朝廷为重修天下官道,组建了路政司衙门。本侯添为路政司衙门二把手,也向朝廷为各位爭取了一些利益—..”

  时明这话,让一些人忍不住笑了出来,这次的笑,不再是之前那样的捧场笑,而是略带一些嘲讽,只是不太明显罢了。

  毕竟这位可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后,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玉面杀神”,敢当面嘲讽他,不要命了吗

  只是,想到这长乐侯明明是有求於人,结果却把这事说成是给大家爭取利益,让有些人多少有点忍不住想笑。

  时明唇角微扬,道:“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觉得,我这是在信口开河,

  是在忽悠你们,毕竟修路投入不小,但想要靠收那点车马过路费收回成本,时间太长,利润太低。”

  这话倒是没错,许多人都跟著点头附和。

  时明继续忽悠,“大家会这么想,实属人之常情。只不过你们的商业思维,

  还停留在最基础的阶段,还未意识到这其中的隱藏价值。在这里,我就跟大家简单说道说道。”

  如果有金融体系的出现,时明高低得给他们整一番金融降维打击出来,好让他们认识一下什么叫金融战。

  虽然他对金融方面的了解也是半吊子,但吊打这个时代的商人,已经完全足够。

  听时明这么吹,许多人都不由竖起耳朵,洗耳恭听起来。

  没办法,其他人这么吹,他们只会觉得对方在吹牛。但时明这位长乐侯可不是寻常人,他可是红楼的幕后东主。

  红楼有多赚钱,来这里体验过的人都清楚。

  论赚钱能力,他们確实拍马也难及。毕竟人家可是仅靠一个水泥配方,就能收入三百万贯的人物。

  且人家从一介白丁,到成为长乐侯,用时还不到两个月。

  如此擅长经营之人,准备向大家传授经营之道,即便知道他可能是在胡说八道,也不得不认真竖起耳朵。

  站在楼上的老朱,此时也在侧耳,他也想听听,时明是如何忽悠这些商人的。

  因为他也想不出,帮朝廷修官道,除了博取一下名气,还有什么隱藏价值

  时明竖起一根手指,道:“首先,便是扬你们的美名。或许你们会觉得,你们的大名,或者你们家族的大名,在你们所在的那个地方,已经很出名了,现在要用那么多钱来邀名,不值得!”

  眾人不由自主点头,他们確实是这么想的,他们不是想不到可以扬美名善名,但想到那些付出,便觉得没有必要。

  时明摇头道:“別忘了,你们是商人,商人天性逐利,一个商人,以前再有名气,能全是美名吗有机会名留青史吗”

  眾人闻言,若有所思。

  许多人仔细想想,確实是这样,他们在家乡虽然有名,但並非全是美名,他们虽也偶有行善,但更多的人,还是喜欢骂他们为富不仁。毕竟仇富的穷人,实在太多了。

  甚至许多人本能地会觉得,富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时明微笑道:“这在商业上,叫做包装。我们卖商品,除了要將商品的包装做得好看,让人觉得咱们的商品高大上之外,我们本身,也需要包装,给大家形成一个固有印象,让大家明白我们不是只知道赚钱,还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当百姓觉得,我们人品可靠的时候,还愁我们的东西卖不出好价钱吗”

  眾商人闻言,呼吸不由一室,仿佛像听到了什么圣典,静静等待时明接下来的圣音。